深圳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自成立以来就把吸引和使用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吸引优秀高等学校毕业生方面,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之路,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1980年特区建立到1996年累计接收院校应届毕业生4万多人, 占全市干部的32.5%。现在优秀院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市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成为特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改革的回顾
从1980年深圳特区建立之日起,为使我市毕业生分配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分三个阶段进行改革。
(一)选拔与分配相结合阶段(1980年—1986年)。这个阶段是深圳经济建设打基础时期,政府对社会规划和管理的机构刚刚形成,各个用人单位急需一批实用型人才。同时,院校毕业生的供给呈短缺型,原因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应届大学生的数量少,满足不了全国各地的需求。另外深圳特区刚刚由一个县城的规模建立起来,条件比较艰苦,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较弱。根据这种形势,深圳市对应届大学生实行的是选拔与分配相结合的方式,由用人单位提出所需大中专毕业生的专业和数量,市人事局根据国家计划把学生接收到深圳后,由用人单位挑选或分配到用人单位。这种办法改变了原有单纯的计划分配形式,是对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但还带有“二次分配”的色彩,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二)深化改革阶段(1986年—1988年)。我市在研究刚刚创建的深圳大学首届毕业生分配问题时明确提出,该校首届毕业生实行“不包分配,双向选择”制度,应届毕业生通过一分钟录像用三种语言自我介绍并与用人单位见面,学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这种做法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这个时期深圳市接收市外大中专毕业生也基本上把挑选学生的自主权下放到用人单位,但是由于内地院校没有全面实行“双向选择”,用人单位还只是通过学校推荐与看材料选择毕业生。但是,深圳大学不包分配以及深圳的用人单位率先实行“双向选择”的做法对全国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无疑是一个创新,对全国范围的改革起到“试验”的作用。
(三)全面实行“双向选择”阶段(1988年到现在)。毕业生可以持学校推荐函和成绩单到深圳选择用人单位;单位也主动到学校与毕业生见面挑选学生;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到深圳用人单位实习,双方增加了解;市人事局毕业生分配部门仅从控制进人指标、判断专业是否对口、毕业生资格审查三方面把关。“双向选择”改革了分配毕业生的传统作法,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均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双方的选择标准、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碰撞、结合,使平等竞争、择优录用进入毕业生就业的领域。
为了做好“双向选择”工作,深圳市注意抓住以下两个环节:
一是抓专业对口。对教育、医疗两类专业的学生,接国家现行规定,不允许改行或变相改行,只能到对口单位。对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必须到能提供相应工作条件的用人单位去。这种办法主要是防止一些毕业生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待遇好的部门而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造成对国家教育成果的浪费。当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之后,如专业不对口,或大才小用,或毕业生分配资格有问题,人事局可予否决。多年来,我们认为“专业对口”这个条件不能放松。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或研究生都要付出近20年的教育周期。无论是毕业生本人或用人单位不坚持这个条件都是我们所不允许的。从本科生到硕士生直至博士生,其专业方向是越来越细,这些毕业生通过一个时期的实践,应该成为某些领域的内行或专家,这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希望所在。所以,我们在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用追踪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发挥作用的情况,力求使毕业生“学以致用”。
二是采用“合同制”管理办法。从1991年6月开始, 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院校毕业生报到伊始,就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服务期若干年的合同(一般是3至5年),期满后方可调动单位。这样作主要是防止人才的“单位所有”观念限制人才正常流动,并使兴趣转移或不适应本单位环境的毕业生有重新选择职业的可能。另外,对新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也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期。如果刚就业的毕业生频繁流动,对用人单位来说也会造成一些困难。当然,合同期满后,双方也可以协商是否续签,也可以解约。实行合同制仅对本科以下毕业生,研究生可不实行合同制。合同制管理不仅是对新就业的大学生,从1993年6月1日起,深圳对在企业工作的干部和工人统称为“企业员工”,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它是企业用人制度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全面推进措施。
二、深圳接收市外院校毕业生的特点
院校毕业生在深圳就业制度改革中明显呈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数量多。从1989年之后,随着特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深圳每年接收市外院校生3000到5000名,市内培养院校生 1000 到1500人,合计为4000到6000人。在国内属接收毕业生较多的城市。广州市近年来每年接收6000至8000名毕业生,可是其中大部分是广州生源考到外地院校分回来的,另外一些是本市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而深圳每年接收的市外院校生中,生源占总数比例不足8%, 市内培养院校生占总数的25%左右。绝大多数是“外来”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新生力量。这些“新鲜血液”无疑给这个新城市增加了活力。
(二)专业广。深圳接收的应届毕业生专业多为实用型,其特点是紧密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近年每年接收1000 名硕士, 100 名博士,3000多名本科生中,财会、金融、电子、通讯、工民建等专业占较大比例。所接收毕业生学历层次高,专业内涵较广。如电子类毕业生的专业所有电气工程,电子材料、电子结构、电子信息、电子设备、电子仪器等等。又如涉外经贸专业所有国际保险、国际工程国际海事、国际商务、国际税收、国际投资、国际航运、国际会计、国际金融等专业。近三年接收的毕业生学科类超过300个。
(三)院校多。每年接收的毕业生中均有国家教委直属重点大学,如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还有各部委所属200多所重点院校, 如公安部所属的公安大学、警官大学、刑警学院;邮电部所属的北邮、南邮、长邮等院校,以及财政部、国内贸易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所属院校。各院的毕业生在不同的单位、岗位以出色的表现互相竞争、互相学习、蔚然成风。历年来,有五所院校均占毕业生接收数量的首位,它们是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财经大学,这些院校每年来深超过200名,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每年也超过100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也是名牌院校优秀毕业生荟萃之地。
(四)层次高。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上。各用人单位挑选优秀毕业生尽可能地找名牌院校的专业对口高学历学生,如深圳华为公司生产和开发展程控交换机,专门到中国科技大学选少年班的本科生、研究生。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接收的毕业生研究生占70%以上。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发新型交易网络系统,深圳机场公司开发售票联网系统也均要高级人才。我国的研究生每年毕业后大多数在科研机构和高校工作。而在深圳每年能有1000名实用学科的研究生“落户”,并充分发挥作用,这说明,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集聚深圳发挥才干,提高了文化构成,充实了专业队伍,改善了年龄结构。这些人才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希望。
三、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管理办法
深圳从1988年11月开始,对毕业生分配工作由市人事局实行了统一管理,并陆续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和措施。1991年,我们将实施了几年证明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和办法,用暂行规定的形式明确下来。近年来,深圳从全局出发,对接收市外院校大学生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不与边远地区争人才。深圳明确规定,国内毕业大学生中,属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等十个边远省区生源的学生不予接收,但这些地区在重点院校学习的优秀毕业生如经生源省毕业分配办同意,方可到用人单位择业。
二是加强对毕业生资格审查和坚持高标准。考虑到我国教育领域的现状,对非统分的委培生、定向生、自费生以及非应届生,深圳人事局一概不予接收。要求毕业生选择用人单位时必须有学校分配部门推荐函和成绩单原件。对在校受过处分、涂改成绩表、简历及成绩较差者,也不予接收,以确保人才素质。
三是提倡人才属地化管理。深圳许多企业在内地投资、开发项目、设分支机构。已累计对内地投资130亿元,超过15 年来内地企业对深圳投资的总和。对这些单位在内地所用人才及接收毕业生,要求在本地解决,我们要求这些单位主动争取当地人事部门的联系,并纳入当地的毕业生分配计划。例如,深圳中兴新通讯公司是一家开发、生产程控交换机的企业,其农用程控交换机话机容量占全国市场的15%,为了减轻人员集中在特区的压力,该公司1995年在南京、上海建了两个产品开发研究所,接收毕业生几十名均纳入当地计划,这种方法实际效果很好,毕业生对干部关系、户口落在本地也很安心。
四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关心毕业生的生活。深圳并不是全国收入最高、待遇最好的地区。但是这里毗邻港澳,联接国际市场,信息灵通、市场化程度高,有竞争的社会环境,可以使许多专业人员发挥专长。对于抱着追求待遇的不切合实际想法来深圳的大学生,我们坚持用“开拓、创新、奉献”的特区精神进行教育,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例如:深圳建设集团下属的五公司和二公司都专门建了大学生宿舍,对新分来的大学生每人准备了床、桌子、椅子、书架、暖水瓶等五个用品。还专门派汽车去广州为毕业生接运行李。这些单位的毕业生经过一个时期的实际工作锻炼,许多人走上各级领导工作岗位。
毕业生走出校门投身于社会实践,是一个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过程,也需要补充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在这方面深圳一些单位抓得很紧。如大亚湾核电站是投资40亿美金的大型项目,凡是新就业的毕业生均要参加专业培训,有些还要重回高校补该知识课程。深圳的招商银行对上岗前的毕业生均要进行银行业务知识、电脑、外语测试。由于我们把对毕业生的就业、培训、使用、提拔作为一个完善的系列,使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成为各行业的骨干。
四、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兼顾市内外院校生就业
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兴地区,深圳发展初期吸纳了大量外地人才,尤其是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到深圳就业,对于促进本地繁荣、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圳地理位置毗邻香港,它也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如今这里的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城市,其比重占全国的15%。各类企业6万多家,具备一定的规模,对人才的需求也进入调整期。 近年来深圳每年接收5000名大学生补充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于一个常住人口仅为近100人口的城市来说,此比例只所以较大, 是因为本市没有较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例如上海有50所大学、100个研究所,北京有70 多所高校,武汉、广州、西安均有30至40所高校。这些大城市每年考虑的重点是如何把几万名大学生引导到市外就业。而深圳却由于本地不能培养大量所需人才,要从外地引进。1983年深圳大学建立,直至199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才500多名,加上其它院校毕业生,每年有1000名中专毕业生,500名大专毕业生。这远远满足不了本市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对本科以上毕业生需要从外地引进,大专,中专生立足于自己培养。
深圳特区建立十多年来,从“打基础、上规模、求效益”,已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预计今后随着产业结构的社会经济规模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对接收毕业生也有了新的要求。一是对毕业生专业的选择发生变化。深圳建立初期是从一个县级地区发展起来的框架,历经进出口交易热潮、房地产开发高峰、股票证券交易热烙,都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大量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后,估计需要量较大的专业为管理、法律、会计及实用型的理工科、财经类专业人才。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变化。由于深圳地域和资源的有限性,已认识到大量的“三来一补”和简单加工装配行业带来的劳动密集型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正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深圳的电子、轻工等行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才和拓展海外市场人才。其原有产业也在升级,例如证券交易系统中,原有的大量交易网点已不再需要众多的手工操作人员,继而以电话委托交易股票,这一变革将会减少较多职位空缺。三是本地院校生就业的压力不断增加。本地院校生数量1996年有3000人左右,此外还有3000名职高生,合计约6000人。为安排职高生,最近又办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专)。预计今后3到5 年, 市内毕业生及每年的深圳生源将达到5000至7000人。深圳现有中小学在校生27万人,年新出生人口1.5万人。今后就业浪潮到来时,势必对现有就业职位空缺产生巨大竞争力。
为此,深圳现已着手考虑加强就业指导工作。1995年、1996年召开的洽谈会专为市内院校毕业生就业而举办。此外还开展了就业前教育、宣传、座谈等多种形式。估计今后这类活动要规范化、市场化、合理化,在就业区域、就业形式上给予更多的引导。在就业区域上,深圳全市面积2020平方公里、特区327.5平方公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迁到特区外是由于市内密集过度,今后的趋势是要引导市内外毕业生到特区外的非密集区就业。在就业形式上,也要鼓励毕业生到不同所有制、不同经济形式的单位就业,无论全民、集体、股份制及三资企业都可以就业,要先就业再流动,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毕业生外出留学、就业,以及有能力的毕业生自谋职业、开办公司也要给予支持。要广开就业渠道,广开多种就业形式,锻炼人才,安定社会。在香港,毕业生就业的形式就有多种多样,既可以及时就业,也可以先待业,观察了解社会之后再就业,也可以自我降“格”使用就业。在新加坡由于社会职位空缺不足,政府号召毕业生“往亚洲就业”,到国外谋求就业位置。我国沿海开发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当地生源毕业生,由于择业要求标准高,今后也会出现看不上一般岗位,而到外地(或国外)另寻发展的趋势。
随着“九七”香港回归临近,深圳与香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然会要求深圳的各类市场机制其中包括毕业生就业与人才使用机制朝国际惯例靠近。因此,深圳有必要超前研究一些问题,组织专题考察,研究发达国家运用市场机制调节推动毕业生就业的经验,作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