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与RCEP博弈背景下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展望_tpp论文

TPP和RCEP博弈背景下的亚太自贸区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太论文,前景论文,背景下论文,TPP论文,RCE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41(2014)05-0075-15

       一、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亚太地区狭义指亚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即由中日韩、朝鲜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所组成的东亚地区;广义指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主要涵盖APEC组织的21个经济体成员。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始于1989年APEC组织的成立。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则肇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

       21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区域化逐渐成为其主导趋势,①全球范围内RTA似有泛滥之势。亚洲地区后来居上,近十年发展迅猛,而且全球绝大多数新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均涉及亚洲国家,东亚地区俨然成为大国间未来自由贸易协定竞争的焦点地区。2000年时,APEC成员经济体之间还只有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澳新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3项贸易协议;当前已有38项,还有更多的RTA正在酝酿之中。

       亚洲FTA的数量激增已经引发了对亚洲“意大利面条碗效应”的担忧。②东亚地区对零部件的贸易依存度比北美和欧洲更高。东亚各经济体间高度依赖的国际生产网络形成的贸易机制是顺畅的,但目前正在被盛行的双边自由贸易区网络所破坏,即整体无序的FTA,导致亚太地区的碎片化,特别是原产地规则等形成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使得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增加,最终可能破坏东亚各经济体间的生产网络的正常运行。这种双边FTA网络难以提高区域内贸易比重,阻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在1995至2009年的15年间,东亚“10+3”区域内贸易比重先由1995年的43.30%上升至2004年的45.77%后又下降至2009年的44.67%,区域内比重增加缓慢,而这一时期是东亚地区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时期。③可见东亚区域内贸易比例并没有随着区域内双边FTA的迅速增加而上升。因此,需要范围更广的区域贸易协定来克服这些泛滥的双边贸易协定。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等构想的提出正是大势所趋。

       (二)美国主导的亚太路径:从APEC到TPP

       成立于1989年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一直是推动亚太地区开展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其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创意性地召开了非正式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建立亚太地区大家庭精神,推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实现地区经济共同发展。1994年通过的《茂物宣言》确立了以两个时间表为特征(发达国家2010年,发展中国家2020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1995年通过了落实茂物目标的《大阪行动议程》;1996年通过的马尼拉宣言,则确立了马尼拉行动计划(单边行动计划)和经济技术合作原则。至此,APEC基本完成了体制建设,确立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三根支柱以及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为亚太地区合作明确了方向。

       通过贯彻执行各成员国(地区)所提交的单边行动计划以及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所作出的承诺,APEC确实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但1997年以后,亚洲金融危机改变了APEC面临的经济形势,同时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遭遇挫折,以及APEC的非机制化特征使亚太地区合作受到挫折。进入21世纪后,各国为激发APEC组织的活力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2001年《上海共识》的“探路者倡议”,鼓励APEC成员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与经济技术合作方面进行探索,为APEC的今后转型积累经验。上海会议期间对大阪行动议程进行修正,使之更为明确具体,更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承诺到2005年进行中期评议。这就使APEC建立了自我约束机制——评审机制。④但APEC奉行的开放的区域主义原则和自由、平等、协商的合作方式存在缺陷,前者导致非成员“免费搭车”,后者降低了自由化效率。因此,美国主张将APEC机制化,转变为具有约束力的谈判和制定规则的场所,最终建立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区。2004年2月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提出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构想,得到美国的支持,但遭到东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在这一倡议受阻之后,美国2008年选择加入并强力主导“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TPP)⑤谈判进程作为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探路器。

       美国主导的TPP官方谈判始于2010年3月15日的墨尔本,到2013年底进行了19轮谈判,已经完成29个章节内容的谈判。2013年3月5日日本宣布正式加入TPP谈判进程,谈判成员国从8个增加到12个。目前加入TPP谈判的成员已经超过APEC的半数,它们的GDP则占APEC总额的70%以上。未来随着潜在成员不断加入最终涵盖整个亚太地区,TPP就可能成为事实上的亚太自由贸易区。TPP谈判不仅包括所有货物贸易关税,还覆盖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动植物检疫、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竞争政策、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等广泛议题,还将涵盖金融服务与投资条款。被美国称为“一个面向21世纪的、高标准全面的多边自由贸易协议”。总之,TPP有以下特点:全面的市场准入;完全的区域协议;交叉的贸易问题;新的贸易挑战和灵活的协议。

       (三)东盟主导的亚洲路径:从“10+1”到RCEP

       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经历了从20世纪单纯的市场驱动型的经济一体化到21世纪以FTA制度导向型的一体化的转变。而1997年是东亚区域主义历史上的一个真正的转折点。虽然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民间就提出建立“亚洲经济合作机构”、“东亚经济圈”等设想,但直到1997年,东亚地区仅有东盟一个区域一体化组织,世界GDP排名前30位的经济体中,日本、中国、韩国、台湾、香港这五个东亚经济体没有加入任何一体化组织。自1997年底起,以“东盟加中日韩”机制(“10+3”)为开端,东亚一体化进程开始启动。

       但是,东亚区域合作进程并不像人们预料和期待的那样快。就在人们看好“10+3”东亚机制时,2004年11月万象召开的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这次领导人会议听取了专家组关于东亚自由贸易区(EAFTA)的可行性报告,决定把建立“东亚共同体”确定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长期目标。然而,此次东亚领导人会议关于建设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设想遭到了日本的强烈反对,日本提出在“东盟+3”的基础上增加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三个国家,建立东亚紧密经济伙伴关系(CEPEA)的设想,并谋求取得主导权。这次东盟峰会上还突然决定2005年在马来西亚召开东亚峰会。所以,2005年的东亚峰会不是原定的“10+3”的东亚国家,而是“10+6”的亚太国家。迄今为止,中韩两国力推“10+3”FTA(东亚自贸区),而日本则针锋相对地推出“10+6”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两者相互争夺主导权,导致东亚地区FTA谈判久拖不决。

       但是,自从美国2008年宣布加入并主导TPP后,不仅东亚地区大国积极参与,近半数的东盟成员也鱼贯跟进,TPP扩容进程显著提速,东亚地区FTA的中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美国主导的势头开始突显。这令东盟担心TPP会损害东盟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导权,更担心部分成员国参加TPP而使东盟离心趋势增强。在这种背景下,虽然东盟之前对于中日两国围绕东亚经济合作模式的争论一直冷眼旁观,但由于担心自己的影响力下降,遂提出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2011年2月,东盟第18次经济部长会议首次提出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概念和草案;在同年8月举行的“10+6”经济部长会议上,中日两国共同提出了《关于加快实现EAFTA和CEPEA构想的倡议》,建议将之前的“+3”或“+6”的伙伴国问题用“10+”的形式予以搁置,改而采取“10++”的形式,以打破胶着状态,加快地区FTA的谈判进程,并组建货物、服务和投资三个谈判工作组。在2011年11月的东盟峰会上,东盟在吸收中日两国倡议的基础上,正式提出组建广域一体化组织RCEP,得到与会国一致同意。

       2012年8月底,东盟“10+6”经济部长会议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达成实质性共识,签署了《RCEP谈判指导原则和目标》,计划于2013年启动并在2015年结束谈判。目前RCEP已经进行4轮谈判,现有七个谈判工作组和两个小组。设想的路线图将是:以东盟为轴心,在东亚地区逐步建成包括东盟、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东亚经济体的自贸区,然后吸收太平洋彼岸的其他亚太成员加入,最终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

       随着区域主义新一轮浪潮的到来,目前亚洲出现了几个相互竞争的一体化进程并存的局面:ASEN、TPP、RCEP和中日韩FTA协议等。由于东盟及中日韩FTA属于次区域合作的范畴,且中日韩之间因历史积怨和领海争端很难在短期内达成一致,因此,在通向亚太地区广域一体化的路径上,经过多年博弈和演进客观上形成了以东盟为主导的亚洲机制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亚太机制等两条主要路径。这两条路径孰优孰劣,目前还不明朗。⑥这是因为TPP和RCEP仍处于谈判阶段,最终的参加国和自由化程度等指标,必须等待谈判结束才能水落石出。就目前而言,两者难分伯仲(见表1)。

      

       二、TPP与RCEP的博弈及其对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影响

       从TPP与RCEP的产生情况看,这两条路径充满了博弈过程。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出现的“10+1”、“10+3”和“10+6”等合作机制都没有美国的参与。面对亚洲区域主义的迅猛扩散,美国担忧会被排挤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在其2006年FTAAP提议遭到冷遇后,美国高调宣布加入TPP谈判,此举被外界认为是美国加深与快速发展的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提高美国经济和外交政策利益的最佳途径,⑦更是为未来十年内建成FTAAP奠定基础的重要一步。⑧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东盟等16国领导人共同发布《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谈判的联合声明》。同日,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FTA)谈判。中日韩FTA以及RCEP谈判的启动,均被视为对美国主导的TPP的直接回应。特别是RCEP谈判的启动,被视为对TPP的正式“宣战”。因此,RCEP与TPP的竞争难以避免。

       由于两大机制的目标相同,RCEP被认为是TPP谈判的天敌。⑨比较而言,TPP的目标更雄伟:TPP旨在建立进一步使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的区域FTA,而且目标则是高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尽管目前TPP的谈判国数量不如RCEP多,但美国一直鼓励其他APEC成员国(地区)的加入。而东盟提出的RCEP框架是为了将目前有关的FTA整合为一个区域经济协议,因为东盟与诸如中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非东盟国家已经建成了FTA,当然RCEP的目标是要在现有的FTA协议基础之上建立更加深度的经济合作。两者最大的差异是TPP追求的一体化程度比RCEP更深:除了促进商品、服务和投资贸易,还涉及到知识产权等其他议题;而RCEP将会是一个部分范围的超WTO协议,侧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

       对亚太地区国家而言,这些不同的路径选择对各国和地区的实际GDP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的国家,最佳区域安排在经济收益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根据各国国情和发展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才是上策。

       相对而言,TPP对发达经济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RCEP对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更大。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至2025年RCEP创造的收益将达到6444亿美元,多于“10+3”可能创造的5000亿美元,也高于TPP(16国)创造的4509亿美元的收入。⑩特别是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将因RCEP而获益良多,因为它们之间现在没有自由贸易协定。6444亿美元的收益中将有5190亿美元流入这些国家(11)。这将使东亚国家获得推动区域一体化的更多动力。

       尽管TPP不仅涵盖了普通FTA的议题,而且包括随后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条款,但是一些规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很难满足。除非对所有成员设计统一的让步和承诺,否则TPP非但不能克服亚洲重叠的FTA的“面条碗效应”,还将在现有的那只碗内再加一碗面条。相反,RCEP却有其灵活之处——例如,允许通过任何商定的方式作出决定,并使东盟成员有特殊和差别待遇——使各国的需求得到充分考虑,更好地满足供应链和创新需求。此外,中国和印度目前并不是TPP的谈判国成员,而且两国都已经加入了RCEP谈判,因此RCEP一定会彰显它与TPP的差异。(12)因此,TPP和RCEP两个轨道的发展可能导致亚太地区陷入制度化分裂。

       由此可见,TPP和RCEP都属于广域一体化范畴,两者的参加方在亚太地区有很大的重叠性(目前有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等7国分别参加了两个路径的谈判,另外韩国、泰国、菲律宾、中国台北也有意加入),两者的作用有替代性。两者的发展会相互影响、相互架空。谁发展得快、发展得好,谁就可能在亚太地区设立新的贸易规则,推行有利于自己的贸易标准,这意味着谁可以在今后的经济贸易中有更多的主动性,这使得两者的竞争和摩擦不可避免,而这种竞争和摩擦无疑会给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美国目前怂恿中国周边国家的日本、越南和菲律宾对中国挑事,破坏了东亚地区的和平环境,对RCEP国家间谈判制造紧张的政治气氛,不利于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三、亚太自贸区建设的目标、路径与方法

       1999年APEC的印尼茂物会议上提出了发达国家在2010年,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的两个时间表。但由于APEC协商一致的非约束方式,到2010年发达国家并没有达到零关税的目标,亚太国家领导人对能否在2020年实现茂物目标也产生怀疑。为了推动亚太区域贸易自由化,APEC工商理事会在2004年提出了亚太自贸区的倡议。2006年美国在APEC峰会上正式提出了美国版FTAAP倡议,决定将FTAAP作为长期目标,但没有提出具体的路线图。由于其目的正如美国政府官员在2008年明确指出的“美国提出FTAAP就是要打击中国治下的强权,建立美国领导下的泛太平洋经济构架”,(13)因此该倡议当时没有得到亚洲发展中成员的响应而没有付诸行动。

       美国宣布加入并主导TPP以后,东亚国家APEC领导人开始改变态度,2010年11月APEC国家领导人基于过去的可行性研究,专门发表了题为《亚太自由贸易区实现的途径》作为横滨领导人宣言的附件,确认了FTAAP作为长期目标,明确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为: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国提出的东亚自贸区(“10+3”)和日本提出的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协定(“10+6”)。中国在2014年APEC会议上将继续倡导亚太自贸区,以此重现APEC的大家庭精神和活力,推动在2020年实现茂物会议目标。目前中国主推亚太自贸区并非为了牵制TPP,而是担心TPP会导致东亚地区的分裂,对东亚地区乃至太平洋彼岸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中国期望重振APEC的活力,强调构筑FTAAP的重要性。

       实现APEC茂物会议目标的唯一途径是构建FTAAP,那么通过何种路径实现这一亚太自贸区目标呢?

       美国认为TPP是通往亚太自贸区的唯一途径,美日的想法是优先完成TPP谈判,将TPP的贸易和投资规则推广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APEC成员,以此构建亚太自由贸易框架。但许多观察家对这个路径持怀疑态度,瑞士圣加仑大学经济学教授西蒙·伊文尼特对TPP谈判未来走势持悲观看法。他认为,不会出现实质性的跨区域贸易便利化。原因首先是美国的内政态势。缺少“贸易促进授权法案”,奥巴马将无法推进任何贸易政策诉求,因美国国会至今没有向他提供这一授权。其次是美国与日本根本不会达成协议。(14)如果美国向日本农业保护政策让步,就等于宣判TPP死刑。因为,其他发展中产业也需要保护。中国学者蔡鹏鸿也认为,在东亚和亚太区域化进程加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深化的背景下,美国版FTAAP(即TTP)不会成功。即便目前TPP成员通过谈判达成协定,由于该协定的封闭性也不能保证其能够吸收其他APEC成员,特别是中国与俄罗斯组成亚太自贸区。

       有些学者认为TPP可能为FTAAP奠定基础,而FTAAP真正成功可能要通过RCEP路径。因为,TPP不仅排斥东盟的核心作用,也排斥中国和印度,而RCEP的包容性来讲显然比TPP更强,因而得到亚洲国家的青睐和支持。RCEP由东盟主导,将制定新的规则:其一,制定有利于区域和国际生产网络的调整、升级和运行的新规则;其二,对区内经济政策、法规和管理进行协调与统合,有利于货物、服务和投资的便利化;其三,制定和实施经济合作的规则,有利于改善区内经济发展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RCEP是“东亚版的发展回合”。RCEP制定这样的新规则,会更有助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对其他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从而大大提升其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而加入TPP的成员一般接收RCEP规划也没有问题。但RCEP究竟会成为FTAAP的铺路石,还是根本就不会通向FTAAP,尚难断定,因为印度和一些东盟成员根本就不是APEC的成员。

       中国认为,应当在APEC框架内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强调以2020年茂物会议目标实现年作为建立亚太自贸区的时间表。中国在2014年APEC宁波高官会议上提出“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APEC工作框架”及其四项建议:1.加强区域一体化或自贸区协议的透明度;2.强化实现亚太自贸区能力建设的措施;3.形成实现亚太自贸区的工作框架;4.发起亚太自贸区可行性研究。中国等东亚国家认为中日韩自贸区、RCEP也是通往亚太自贸区的途径。中国甚至认为TPP与RCEP这两大自贸区协定谈判将成为建立亚太自贸区的基础。

       中国希望以RCEP为依托展开对TPP的谈判,将两者融为亚太自贸区。美国学者彼得·派特瑞认为,现在的双轨模型可能导致美国领导的TPP和中国领导的亚洲轨道的较量。如果两个轨道各自运行,各方成员当然也会得益,但如果两个轨道合并得益会更大。表2显示了TPP与RCEP合并成FTAAP,不仅亚太国家、而且全世界至2025年都将产生更大收益。没有人怀疑FTAAP对各国的经济效应,但任何福利效应在安全利益面前都会显得软弱无力。要把FTAAP从梦想变为现实,关键是APEC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意志,特别是中美两国的协调合作。

      

       2014年APEC各国领导人有能力和意志为FTAAP制定一个工作框架和路线图吗?做出一个文件也许容易,但要实质性推动则困难重重。首先是美国和日本在推动TPP达成某种协议前不会对FTAAP产生多少兴趣。美国和日本需要改变遏制中国的意图和做法,构建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才能与中国协调共同推动亚太自贸区的建设。其次是东亚国家需要将精力放在RCEP谈判上。由于美国制定的原产地规则对东亚的供应链和生产网络体系具有重大的侵蚀作用,东亚国家并不希望东亚的国际生产网络遭到TPP规则的破坏,也不希望十多年苦心经营的东亚共同体化为泡影。所以,东亚国家目前将重点放在推动巩固其生产网络的RCEP谈判上。

       有的西方学者说:“东亚合作的系统性问题是一个由中国领导的亚洲和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西方在争夺全球经济领导权的一场潜在冲突”,(15)他希望通过建立跨越太平洋的自由贸易协定,“将东亚和美国共同嵌入到亚太地区中去,消除APEC分裂的风险”。(16)如果这样,美国就应该改变TPP的封闭性和有选择地让若干个东亚盟友参与TPP的做法,摈弃排斥中国的做法,与中国协调推进FTAAP进程。中国在2014年APEC会议上希望推进APEC框架内的亚太自贸区进程,制定一个FTAAP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FTAAP的可能路径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以实现2020年茂物会议目标确立建立FTAAP的时间表

       APEC组织确定2020年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承诺的最后时间表,为达成目标还制定了2015年实现“削减环保产品关税计划”、“供应链链接框架行动计划”以及“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这些目标是通往FTAAP的里程碑。关键是要强化约束机制确保这些承诺得到落实。APEC中期评审机制可借鉴东盟兑现承诺的可查考的积分机制方法,并采取分阶段达成亚太自贸区目标。FTAAP应确定以茂物会议目标实现的2020年作为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

       (二)推动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亚太自贸区奠定基础

       当前诸如东盟经济共同体、太平洋联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性框架都是在APEC框架内的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已经达成80%的一体化目标。太平洋联盟采取了诸如整合拉美证券市场、达成航空服务协议以及削减所有关税等方法实现深度一体化目标。RCEP和TPP如果谈判结束将成为当下最为通行的自贸协定。这些区域性框架都是能够通往FTAAP的途径。关键是需要找到现有各种路径平稳衔接的方法。

       首先,需要保持现行各区域性框架的透明度和开放性。现行区域性安排一体化程度和制度安排具有明显差异,保持透明度和加强对话可以相互借鉴,增加区域性安排的可协调性。比如,目前太平洋联盟和TPP采取深度一体化方式,而东盟经济共同体和RCEP则采取渐进的一体化方式。其目标和方向都是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迈进。

       其次,如何将现行区域性协议的好处整合进FTAAP之中?就像RCEP正在做的事情一样,FTAAP可以选择将目前小规模区域合作承诺的最大公约数进行整合。从现实情况出发,主要是将TPP和RCEP谈判的主要议题和内容进行整合,而不是以一个区域安排取代另一个区域安排,可以保证亚太自贸区满足最大多数成员的利益。目前保持TPP和RCEP的对话与开放性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确立一个完整的磋商程序,允许所有APEC经济体参与到谈判进程中。目前TPP谈判原则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新成员需要得到所有成员的分别谈判许可后才能进入谈判进程。这大大增加了新成员的谈判成本。APEC各国领导人应确定FTAAP谈判的新原则,只要接收FTAAP确立的谈判原则、议题和内容就可以进入谈判进程。

       (三)加强APEC能力建设和互联互通计划

       APEC的许多欠发达国家缺乏履行承诺的能力。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国内商业环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状况可能更为急迫。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互联互通是亚太自贸区能力建设的具体步骤。2013年APEC会议将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作为重要议题。中国提出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具体措施的建议得到亚洲多数国家的响应。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应该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

       2014年APEC会议上与会国家领导人应该就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港口与国家边境上的互联互通作为重要议题加以推动和落实。东南亚地区是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及RCEP合作进程对该地区能力建设和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这是东亚国家履行亚太自贸区协议能力建设的重要步骤,需要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APEC发达成员国的支持。

       边境内规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对实现亚太自贸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新一代自贸协议都具有边境上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内容、跨边境的互联互通内容以及边境后商业环境建设的内容。市场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都是新型自贸协议的具体要求。APEC应鼓励其成员建设国内自由经济区示范区,并制定国内自由经济区(自由贸易区)最佳范例作为推动规制一致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在所有成员中推行。

       (四)加强APEC成员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经济技术合作作为APEC的三大支柱之一,多年来一直较少受到关注。发达国家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却不鼓励技术的扩散,对技术援助和交流很少采取具体的措施。即使制定一些计划也因为缺乏资金保障而执行效果欠佳。所以多年来APEC经济技术合作成效不彰。为推动APEC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在2009年设立了总额为1000万美元的APEC合作基金。实际上,APEC需要采取实际行动推动经济技术合作和创新型增长。中国应该与发展中国家一道促进技术创新与转让的机制建设,除了人力资源培训外,在与发达国家进行联合研发和知识产权转让方面提出更多的举措。比如倡议制定APEC环境产品和服务技术扩散行动计划以及环境产品与服务合作的具体提案;倡议APEC中小企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及倡导建立APEC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促进亚太国家间失效专利的转让与交易,增进技术合作与进步。

       [收稿日期:2014-08-11]

       注释:

       ①全毅:《国际经济环境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经济转型》,《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4期,第46页。

       ②源于Bhagwati教授著名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1995年),参见,Bhagwati,Jagdish N,"US Trade Policy:The Infatuation with Free Trade Areas," in J Bhagwati and A Krueger(eds.),The Dangerous Drift to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Washington,DC: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1995.

       ③全毅主编:《十字路口的东亚区域合作——东亚经济合作新思维》,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2页。

       ④宫占奎主编:《亚太经济发展报告2003》,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⑤TPP谈判建立在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组成的2005年6月签署2006年5月生效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Pacific 4,或者P4)上。TPP谈判的目的是要创建包括P4国家和澳大利亚、秘鲁、美国、越南、马来西亚、加拿大、墨西哥甚至更多国家在内的庞大的优惠贸易协议。

       ⑥根据建立自贸区的效果和潜力,RCEP机制比TPP机制更具优势,因为RCEP将创造的经济效应更为显著。(彼得·派特瑞:TPP和RCEP谈判的经济学,2012年12月,www.asiapacifictrade.org.)

       ⑦Bergsten,C.Fred,Jeffrey J.Schott,Submission to the USTR in Support of a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January 25,2010,http://www.iie.com/publications/papers/paper.cfm? ResearchID=1482.

       ⑧Gantz,David A,"World Trade Law after Doha:Multilateral,Regional and National Approaches," Arizona Legal Studies,Discussion Paper No.12-01,January 2012.

       ⑨陈淑梅,全毅:《TPP、RCEP谈判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亚太经济》2013年第2期。

       ⑩TPP16为TPP12+泰国、菲律宾、印尼和韩国。数据来源:www.asiapacifictrade.org.

       (11)彼得·派特瑞:《TPP和RCEP谈判的经济学》,唐国强主编:《亚太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与建议》,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0-24页。

       (12)Das,Sanchita Basu,"Asia's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East Asia Forum,August 27th,2012。

       (13)Christohper Padilla:Asian Economies in Transition:Will the U.S.Be Left Behind? Remarks By Christopher Padilla,Undersecretary Of Commerc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To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Washington,D.C.Federal News Service July 7,2008 Monday.

       (14)“围绕亚洲自由贸易统治地位的旷日持久争夺”,瑞士《苏黎世时报》网站,2014年6月20日,转自《参考消息》2014年6月22日。

       (15)C.F.Bergsten."China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http://www.iie.com/publications/pb/pb07-3.pdf.

       (16)C.F.Bergsten.Embedding Pacific Asia in the Asia Pacific,The Global Impact of an East Asian Community,Speech at the Japan National Press Club,Tokyo,2 September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TPP与RCEP博弈背景下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展望_tpp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