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_黄斌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_黄斌

广东庞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省 510665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弊端,探讨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物越来越倾向于高层数、大体积的发展趋势,于是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高处作业电动吊篮等建筑起重机械得以广泛应用。这些机械的投用大大节约了劳动力,使施工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频频发生的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却让人触目惊心,这些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得建筑企业遭受恶劣的影响。一个个血的案例警醒人们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1.租赁单位现状及弊端

随着建筑行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分工不断细化,在建筑起重机械全过程管理当中涉及租赁单位(产权单位)、安拆单位、使用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建筑起重租赁单位(产权单位)有3种模式:第一种是专门的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公司;第二种是个人自购设备;第三种是大型施工企业内部的建筑机械部门。其中第一种租赁单位发展比较快。由于现阶段各地设备产权备案均要求由专业租赁单位统一实施,为了满足要求,一些个人自购的机械往往挂靠在租赁单位名下,而一些租赁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是尽量周转使用已有设备,甚至超期设备;二是经营和管理能力薄弱,缺少专业维修人员;三是维修保养不到位,在二次使用前没有检修和保养。

2.安拆单位现状及弊端

建筑起重机械在安拆过程中,要求由专业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拆,安拆单位的方案、人员、技术交底等要准备充分,并将相关资料报送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安拆。而目前安拆单位在安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包括:一是对建筑起重机械及现场施工条件检查不到位,安装的设备(如塔吊)往往与周边建筑物有干涉或是机械机构本身存在问题时仍然进行安装;二是安拆单位挂靠严重,安拆人员无证上岗;三是先安拆、后告知。

3.使用单位现状及弊端

使用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检测合格之后,要求30日内将安装验收资料、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名单等报送行业主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使用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包括:一是安装好之后,未检测前即使用;二是没有专门的维保单位,或是虽有维保单位,但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维保;三是违规操作现象严重,人为破坏设备保险装置;四是使用单位没有专门的设备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

4.监理单位现状及弊端

监理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对设备相关证件、安拆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进行把关,安拆和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目前,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包括:一是相关审查流于形式,把关不严;二是旁站监理不到位;三是对设备安全技术知识掌握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发现存在的隐患。

5.检测单位现状及弊端

检测单位在接受检测任务之后,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对检查报告的真实性负责。目前检测单位的资质有两种性质,一种是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一种是行业协会颁发的。对于行业协会颁发的资质,实际上是一种无效资质。在检测过程中检测单位主要问题是检测质量不高,真实性不强。由于检测单位只对首次安装检测负责,之后的顶升、加节不需要检测,往往认为隐患是后期使用过程中导致,检测责任很难追究。

6.行业主管部门现状及弊端

由于建筑起重机械发生事故时易导致群死群伤,因此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对建筑起重机械监督管理比较严格,严格设备管理程序,强化现场安全检查,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包括:专门设备管理机构和机械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现场检查存在一定的盲区(如检查塔吊需要登高作业时,要求检查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持特种作业证或登高作业证),检查不全面;隐患整改跟踪及行政处罚落实不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对策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涉及的责任主体较多,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的监督管理,必须从各个环节逐一进行梳理,充分发挥各责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责任主体责任。

1.把好建筑起重机械准入源头关

(1)引导技术性能强、安全性能高、产品质量好的建筑起重机械进入我市,为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更好的服务。

(2)鼓励本地建筑起重机械销售公司联合生产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及经验介绍会,对技术落后、安全性能差的机械设备淘汰出建筑施工现场。

(3)强化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对淘汰或禁用的建筑起重机械不予产权备案;对使用期限到期或构件严重受损的及时注销其产权备案;对外地已产权备案的设备进入我市使用前,对机械设备和资料进行严格审查。

2.加强租赁和安装单位的管理

(1)强化对租赁和安装单位资质和资料的登记核对,建立统一管理制度,并实行年检和抽检制度。对检查、抽查不符合要求的安装单位进行限期改正,改正不到位或无法改正的,直接清出市场。

(2)租赁和安装单位必须配备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中级职称以上)及维修保养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租赁和安装单位应建立、健全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根据相关规定整理齐全相关资料。

(4)所有建筑起重机械的构件和零配件要逐台归档入库,必须使用原厂或符合规范要求的构配件。

3.规范安装(拆卸)行为

(1)鼓励本地企业申请安装资质,成立专业化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公司,做到唯专而精。

(2)转变销售公司观念,推动本地的建筑起重机械销售公司联合生产厂家,推行类似汽车销售“4S”模式。

(3)试行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维修保养“一体化” 管理。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租赁、安装、拆卸、维修、保养等工作,由一家具备相应的建筑起重安装专业承包资质,达到相关技术标准的企业组织实施。

(4)落实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论证工作。安装作业前施工总承包单位及安装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安装高度超过60m以上的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拆卸工程、起重量300kN 及以上的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拆卸工程、高度 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机械设备的拆卸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合格后方可实施。

4.强化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分为产权、安装(拆卸)、使用和监管四部分,其中使用过程时间长,安全管理责任大。强化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必须明确责任、落实责任,才能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5.引导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良性发展,努力探索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使用评估体系

对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验市场进行开放管理,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检验检测业务区域封锁和垄断的局面,从而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竞争力。

6.发挥行业协会在管理中的作用

行业协会的宗旨是服务,而这种服务往往是通过社会和行业管理来实现的。引导租赁、安装单位成立行业协会,建立起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之间的服务关系。

7.鼓励企业投保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提高事故赔付能力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创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措施。

结束语

建筑起重机械像一把“双刃剑”,管理得当,可以是提高施工生产水平的利器;管理不当,则会成为诱发安全事故的根源。建筑施工是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起重机械则是房屋市政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因此,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广大企业单位及个人必须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管理、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切实提高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文广.建筑工程起重机安全管理措施究[J].商品混凝土,2013,08:88-89.

[2]兰荣标,浅析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J].建筑机械,2013(09)

论文作者:黄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_黄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