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探究高档二维超声对中孕(20~24周)胎儿排畸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3月的668例中孕(20~24周)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均给予高档二维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68例孕妇中,分娩14例畸形胎儿,畸形率2.10%。其中神经系统畸形5例(35.71%),心脏畸形4例(28.57%),骨骼畸形3例(21.43%),面部畸形1例(7.14%),泌尿系统畸形1例(7.14%)。超声诊断正确率85.71%(12/14),漏诊率14.29%(2/14),其中神经系统畸形漏诊1例,心脏畸形漏诊1例。结论:孕20~24周行高档二维超声检查,可检查出胎儿畸形,降低胎儿畸形出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孕20-24周;二维超声;排畸;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109-02
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等,新生儿出生畸形率日益增加。因此,这就要求在产前做好胎儿畸形筛查工作,产前筛查是降低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尤其在孕20~24周,此阶段羊水较充分,胎儿解剖结构已初步形成,通过超声检查可有效筛查出畸形。本文为了分析高档二维超声对中孕(20~24周)胎儿排畸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68例待产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3月的668例中孕(20~24周)待产孕妇做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理解并签署该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会研究同意。排除标准:均未合并妊娠期疾病、非多胎妊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及精神病。初产妇423例,经产妇245例;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8.78±4.23)岁;孕周(20~24)后,平均孕周(22.45±1.02)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2.12±0.32)次。
1.2 诊断方法
所有待产孕妇先行二维系统超声检查。检测仪器:采用GE LOGIQP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心进行监测,其频率4~5.5MHz。孕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采用腹部凸阵探头扫描;扫描前明确胎儿是否正常发育,确定胎儿在宫内位置;检查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胎盘厚度、肱骨长、体重等,并对脑室切面、小脑横径切面、丘脑横切面、脊柱横切面、正中失状切面、四心腔切面。对于异常部位给予反复检查,重点观察是否存在胎儿畸形。
2.结果
2.1 产妇产后确诊情况
经过随访得到:668例孕妇中,分娩14例畸形胎儿,畸形率2.10%。其中神经系统畸形5例(35.71%),心脏畸形4例(28.57%),骨骼畸形3例(21.43%),面部畸形1例(7.14%),泌尿系统畸形1例(7.14%)。
2.2 超声诊断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出12例,诊断率85.71%;漏诊2例,漏诊率14.29%。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如自身遗传、空气污染、化学用品、电磁辐射、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及饮酒)等因素,都会使得子宫内的胎儿发生染色体的变化,从而导致胎儿畸形。根据数据的不完全统计[1],超过85%的胎儿畸形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生儿畸形约占总人数的5%。胎儿畸形不仅影响患儿正常成长,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而且也给社会带来较大负担,降低了我国人口的整体质量。
普遍认为孕20~24周是筛查胎儿畸形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胎盘内的羊水较充分,且胎儿活动自如,通过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胎儿解剖结构。且此时期骨骼回声对超声检查影响小,从而全面显示胎儿心脏结构。由于部分畸形是跟随孕周增长而不断变化的,且受到超声诊断因素的影响,采用一次超声并不能够明确着诊断,需要在中晚期行二次超声复查[2]。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且可重复,可有效评价胎儿体内主要解剖结构的形态。近年来,心脏畸形发病率日益升高,而神经系统畸形不断下降。同时,通过本次研究发现,21~26岁是生育高峰期,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胎儿畸形率也不断升高。由于年龄越大,孕妇的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增加了新生儿畸形发生率。这就要求育龄妇女适宜在25~30间生育,可有效降低胎儿畸形率。在本次研究中,二维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正确率达到85.71%,漏诊率14.29%,其中心脏畸形及神经系统畸形分别漏诊1例。常规的二维超声可正常排除大的房室间隔缺损、二或三尖瓣闭锁、左或右心室发育不良等疾病,但对于复杂心脏畸形无法确诊,如:法洛四联症、主动脉或肺动脉瓣狭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等心脏畸形。此外,在胎儿畸形的筛查中,筛查正确率也与孕妇腹部厚度、细心程度、羊水多少、孕周大小、胎盘位置、胎儿姿势及超声医师的手法相关[3]。因此,采用二维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时,应规范彩超检查。为了避免漏诊,应多次扫查可疑部位,对于超声检查中被遮掩而不能清楚显示的部位、脏器,可嘱孕妇适当改变体位,通过多切面扫查,提高检查率。
综上所述,中孕期的胎儿超声检查尤为重要,超声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且较高安全性,在胎儿排畸中有重要作用。同时,应规范二维超声检查,多切面扫查,从而提高胎儿畸形正确率,降低漏诊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在我国优生优育中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育局,王青,李颖.20-24周孕中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3):576-577.
[2]袁雪英,曹炎,赖育美.早孕期M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2):134-137.
[3]王叶颖,董霞,王业珠,等.彩超规范化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3):73-76.
论文作者:吴英龙,瞿茹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畸形论文; 胎儿论文; 超声论文; 孕妇论文; 切面论文; 筛查论文; 心脏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