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论文_徐福乐

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论文_徐福乐

广东经纬土地勘测规划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在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如何优化空间组织和结构布局,如何正确处理各类空间性规划之间的关系,如何加强部门协作和上下联动,如何搭建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统一衔接的大数据空间规划体系,提升国家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空间规划体系;空间用地;大数据;

引言

推进大数据空间用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大数据空间用地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构建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中的关键性作用,必须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尤其是在市县层面编制大数据背景下的空间规划,推动大数据空间用地战略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创新国家空间治理模式、实现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夯实基础。

一、基于大数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土空间规划作用

中国国土面积很大,但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到 20%,且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差异巨大。国家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自身条件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即适宜人类发展的地区应加快发展,集聚更多的产业和人口;不适宜人类发展的地区应加强保护,逐步减少产业和人口,维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功能。

目前国家明确了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并明确了中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2016 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强化大数据空间用地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加快完善大数据空间用地政策体系,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大数据空间用地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大数据空间规划战略,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重点开发区域集聚产业和人口,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覆盖范围,加大禁止开发区域保护力度。

二、推进市县层面编制大数据背景下的空间规划

中国的市级行政区空间范围一般为一万平方公里左右,县级行政区空间范围一般为一千平方公里左右,在市县层面编制大数据背景下的空间规划,有利于建立由空间规划、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推动大数据空间用地战略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大数据背景下就是将不同部门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交通体系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合并编制成空间规划,避免相互脱节和冲突,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空间规划是长期性规划,规划期限一般为10年,展望20—30 年。空间规划是基础性规划,是编制其他规划的依据,凡是与空间规划不一致的规划,均应根据空间规划进行调整。编制空间规划的工作量很大,但并不复杂,主要内容是“三区三线”,三区即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三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能把什么东西都装进去,或者搞得很抽象,既无面积指标,也无红线边界。

(1)城乡建设区包括城市、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各类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用地等;农业发展区包括一般农田在内的农业生产区;生态功能区是除城乡建设区和农业发展区以外的地区,包括林地、湿地、草原、各类生态保护区及废弃地。首先,城乡建设区应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坚持节约、集约和高效的原则,统筹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整合各类产业园区,实现产城融合。同时,支持农村居民点的土地整理和农村土地流转,全面提升城乡发展水平。

(2)要强化农业发展区的耕地保护。严格基本农田的建设标准和保护力度,原则上城乡建设区以外的所有农田和耕地都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再次,提高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涵养功能。生态保护区应划定边界,保护林草资源,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治理荒山、荒丘、荒滩和裸地,限制并规范开山、采石等各类活动,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和山区农林产业。

(3)各市县在编制空间规划时应根据大数据空间用地战略要求,科学划分三区,合理划定三线。根据城乡建设面积增减挂钩的原则,确保生态功能区和农业发展区面积不减少、城乡建设区面积不增加。市级空间规划应确定城乡建设区、农业发展区、生态功能区的面积及范围,划定城市的边界。县级空间规划应划定县城、城镇及村庄的边界,划定农田的四至范围及生态区的四至范围。空间规划发布后不得随意调整;如确需调整,必须履行规定的程序。禁止在农业用地范围内建设住房和其他非农业设施,严格限制在生态功能区垦荒种地或开发建设。

三、以大数据空间用地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

空间性规划包括大数据空间用地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市县空间规划、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2010 年以来,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大数据空间用地规划》《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 年)》以及一系列区域规划,对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做出了具体部署与统筹安排。这些空间性规划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一个规划是上位规划,哪一个规划是编制其他规划的基础和依据,一直未予以明确。将大数据空间用地规划明确为其他空间性规划的引领性规划标志着空间规划体系的正式形成。

四、建立实施大数据空间用地战略的体制机制

(1)强化制度设计,统筹重大政策研究和制定

深入探索空间规划编制、建设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和空间规划管控体系、推进空间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2)建立有关部门沟通协商机制

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订具体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 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空间规划的协调机构,应协调解决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生态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全面落实大数据空间用地战略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3)强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协调联动

国土、住建等部门应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实施大数据空间用地战略的责任机制。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委员会,加强空间性规划编制实施的咨询论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大数据空间用地作为新的理念和战略,必须形成全民共识及较高的认同度。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科学、高效、集约利用国土空间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实施大数据空间用地战略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依法、依规开发利用国土空间的良好氛围。

(4)完善相关法规,健全规划法律体系

空间性规划作为其他规划的基础和依据,引领并主导其他规划和政策,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充分的法律依据,因此,国家应完善相关法规,并将其作为其他规划的上位法。同时,还应推动制订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空间性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及修改程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战略,应突出其引领性。通过功能区划分,有度、有序地利用自然资源,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增加生态空间。相关部门应当不断推动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发展,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此更好推动我国长稳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坚, 宋萌, 张安琪.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分析[J]. 中国土地, 2018(1).

[2]李述, 葛刚, 刘琪璟. 主体功能区视角的江西省人口—经济—城镇建设用地时空动态及其协调性[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8(2).

[3]黄勇, 周世锋, 王琳,等. 用主体功能区规划统领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J]. 全球化, 2018(4).

论文作者:徐福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论文_徐福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