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白银 730900
摘要:目的:给予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研讨效果。方法:随机自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选取48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的24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的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1.66%、护理后心功能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护理前心功能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预见性护理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From August 2017 to July 2018,48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lottery.24 patients with predictive nursing were includ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24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1.66%,and the cardiac function after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predictive nursing is effectiv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old age;severe;coronary heart disease;myocardial infarction;predictive nursing care
本组入组48例患者,研究课题是给予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我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知情同意,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抽签法分组,24例实验组患者年龄62岁至82岁,中位年龄71.2岁,男女比例14:10;2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1岁至81岁,中位年龄71.3岁,男女比例13:11。分析2组患者入组数据,可对比,P>0.05。
1.2方法
实施常规性护理的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一般心理疏导、病情观察及饮食指导等基础护理干预等。
实施预见性护理的24例患者纳入实验组:(1)护士需对患者详细讲述疾病发生机制、治疗过程,为患者详细讲解不良反应及预期效果,叮嘱患者心态放松,促使患者对于病情的担忧情绪明显减少,给予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促使患者不良情绪明显减少或者消除,促使患者增强信任医护人员的程度,有效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2)护士需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及瞳孔反射等,做好记录工作,对患者病情是否存在脑出血疾病迹象进行仔细分析,给予出现异常情况患者实施必要救治。(3)对患者并发症防治进行有效加强,护士需注意患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护士需将医疗器械、药物做好提前准备,促使患者可获得快速有效的治疗,需及时为患者提供镇痛处理,给予剧烈疼痛患者实施对症处理,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给予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及时吸氧治疗[1]。(4)给予患者实施环境指导及饮食指导等,定期消毒患者病房,避免患者发生交叉感染,需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心舒适的病房环境,确保患者休息充足,促使饮食方案科学合理,为患者补充能力及维生素,促使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促进患者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1.3效果分析[2]
干预后,症状明显缓解、显著减轻疼痛、明显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判定显效;症状缓解、减轻疼痛、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判定有效;不符合以上标准,判定无效。护理总有效率=100.00%-无效率。
1.4统计学办法
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后心功能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护理前心功能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比较
3 讨论
临床常见疾病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居多,可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压力,不良情绪严重,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来说,发病原因、病理表现相似,患者可出现冠状动脉狭窄[3],可导致患者出现血流流动速度减缓,可减少患者流向心脏血液,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及缺氧,临床治疗时一般采取相似方案,需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需加重患者护理干预。
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全面性及细致性,可获得科学依据,可有机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基础是严谨客观的科学理论,重视患者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4],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随时调整护理计划[5],具有个体性及针对性,可促使患者疾病迅速恢复。
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护理措施诸多,涉及心理疏导、体征监测及健康宣教等,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可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明显增加。
本组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后心功能均明显更优。
综上,给予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王琳.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136-137.
[2]王小平.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预见性护理配合[J].饮食保健,2017,4(27).
[3]史晓霞.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医药前沿,2017,7(35).
[4]刘晓敏.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11-212.
[5]杨美芳.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前沿,2017,26(5).
论文作者:丁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预见性论文; 冠心病论文; 老年论文; 重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