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98219880229xxxx
摘要:科学合理地管理是建筑工程效率与质量安全的保证。优化管理体系,需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只有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还需加强对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硬件基础的质量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需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内外监督。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当今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日渐完善,但其产生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还会带来隐患,从而影响建筑工程顺利进展。想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长远利益,必须强化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着手于建筑行业实际,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措施。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1现阶段我国建筑质量安全标准化的内涵
建筑质量安全标准化是建立在安全生产施工基础上,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具体存在影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建立的量化施工安全保障准则。其目的是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施工落实到实处,通过对质量安全标准的建立,逐一形成与质量标准为核心的监管、监督、检查体系。通过工程企业与施工单位的有力组织协调,建立相关的质量安全标准化监督体系,将其实质效能充分发挥。其次,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完成主要依附相关的施工人员,不同的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中会造成差异较大的施工效果,极易对施工安全生产造成影响。基于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在相关工程安全施工规范与条例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之形成统一的质量安全衡量标准,进而为日后的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并对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与进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2.1监管不当,责任不明
我国现存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大问题。首要的就是至今尚未制定完备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很难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建筑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内部的质检、监督工作不到位,对建筑工程安全质量难以形成有效监管安全管理。
2.2意识薄弱,素质参差
施工人员素质普遍良莠不齐有待提升,安全意识较低。施工人员的构成复杂、流动性强,导致其对安全制度的理解不全面,安全责任不清晰。未经过真正的安全与技术培训,无论安全还是技术要求都难以达到标准。所以当真正发生安全事故时往往处置措施效率低下。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制度与决策的执行力不足。不能切实对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相关隐患不能被及时的发现与整改,从而严重影响建筑工程安全进行。部分施工者难以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遵循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的要求,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3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建筑行业没有规范的管理法规,管理体制不健全。一些建筑方在中标之后,会把建筑工程分包下去,层层分包,承建方和施工方关系安全责任无法具体落实,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政府部门监管不够,有些建筑企业偷工减料,缩短工期,质检不达标,这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健全管理体制。
2.4建筑单位用料和机械方面存在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与机械对于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低质量的原材料会大大的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而使用低质量水泥与钢筋等,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施工材料,从而导致施工质量存在严重问题。而机械在施工中也不可缺少,若不合理的使用机械也会大大的降低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关于如何预防及改进的措施
3.1明确责任,统一考核
政府及主管部门作为独立单位,具有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职责,要总结常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问题,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提供合理化建议要明确自身权利,做到依法行政、违法必究;对违规企业要责令其停工整改,对其资质和许可证等进行考核,按照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抽查、监督;对在建工程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如果发现违规企业或违规行为,要查出责任主体,给予相应的处罚。监理单位作为独立单位,具有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职责,要总结常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问题,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提供合理化建议。加强对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质量监督也是有效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效的质量监督能够保证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要想有效保证质量的效果,建立完整的质量监督制度,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约束,定期对监督工作进行评估,改进不足,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优化,保证质量控制有效实施。做好工程实施全过程的原始记录、竣工验收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2加强建筑质量安全标准化理念的创新
首先,应该加强建筑工程企业上层决策者对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施工管理理念。“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只有上层决策者完成理念创新,才能由上至下将质量安全标准化的创新理念逐一实施,切合实际的将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落实到实处。其次,应该将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如商务企业、工业企业、服务企业,针对其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现状,成功对各行业之间的高效、合理、科学质量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整合,形成相对系统化的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将该体系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去。同时,将具体施工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细化,从施工环境到机械设备、从人员配置到施工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质量安全规范化、标准化。
3.3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监管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定一个施工工地管理条例,包括人员,物资等在工地范围内的事物。工作人员佩戴岗位证,实行打卡制,施工工地规范化,纪律化。培养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安全感,全员定期绩效考核,包括管理层的管理人在内,激发工作热情,增加全员积极性,营造一个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工作氛围。工地范围内优化分区,办公区,生活区隔开。在工程进行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分配工作,提前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对可能造成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的隐患做到提前预防,制定详细的控制措施,有效地保证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3.4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机械的合理使用
施工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材料的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保证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施工要求。采购人员在采购时,对于材料质量要进行严格检验,且在不断检查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才可以在施工中使用。同时,机械设备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应根据需求合理选择,从而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整体工程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介入质量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并对相关施工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可以大幅度得到提升,为下一步的具体施工打下坚实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成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13):156- 157.
[2]杨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 (25):127-128.
[3]成龙.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5(20): 289.
[4]卫然.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讨[J].城市建筑,2014(02): 108.
[5]吴浩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城市建筑, 2013(14):126.
论文作者:韩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