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理论下跨区域协同交互式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创新国际化趋势的进一步凸显,产学研协同创新越来越突破区域、国界的限制,在跨边界的区域间展开协作。国内一些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学者解学梅、曾赛星[1]对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跨区域协同创新在影响因素、网络机制和网络构建等方面的新进展。王卫东[2]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从协同创新的平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载体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了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但目前中国各行政区划的边界刚性阻碍了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开展,导致各区域彼此割裂地实施创新活动,影响了区域乃至国家整体创新绩效的提升。随着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协同创新将成为中国跨区域开展协作创新活动的主要实现路径。因此,对于跨区域协同创新演进过程以及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开放式创新内涵 1.1 开放式创新含义 传统观念认为,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创新活动是通过使用其内部的娴熟劳力、对研发过程的投资以及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并从这些活动和投资中获得合理回报的过程。对创新过程持开放思想的观点认为单一组织难以在与外部环境相隔绝的环境中孤立地开展创新活动,实施开放式创新会带来诸多益处,如降低创新成本、获得关键创新资源以及可将闲置不用的知识和技术予以商业化等,因而成为许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学者切丝布洛认为,企业要想始终处于竞争前沿,就必须与不同类型伙伴通过交互建立联系,并以此获得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思想和资源。开放式创新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打破企业边界刚性,通过可渗透的企业边界进行思想、资源、人才的内外部流动。外部企业创新资源的输入极大拓展了企业整合自身碎片化的知识储备和潜能的机会,并能影响一个企业对内部研发的投资。在对开放式创新的定义上,切丝布洛[3]认为,开放式创新是一种范式,该范式以企业既利用内部资源又利用外部资源、既利用内部路径又利用外部路径通向市场为特征,为企业赢得技术竞争优势。王振红[4]认为,开放式创新是一个将外部多元化信息融入企业内部、将内部信息耗散给外部的有机过程。彭正龙、王海花等[5]认为,开放式创新模式是企业与外部组织进行异质性资源共享的催化剂,通过利用组织内外部技术和市场等创新资源,通过创新项目适度地向外界组织开放,以获取外部组织的多维度支持,从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简言之,开放式创新就是公司与外部伙伴交换思想、知识和技术等,为了提高和改善创新过程中的效率、效果以及进行风险管理而实施的与外部协作式的创新活动。 1.2 开放式创新类别 学者莱纳斯·达兰德、戴维M.凯恩[6]在《创新是怎样开放的》一文中,将创新过程的开放性依照创新过程中企业内外部资源流动的方向以及是否获取物质回报两个维度将创新归为4类:揭示(Revealing)、售出(Selling)、获得(Sourcing)及购买(Acquiring)。 (1)揭示——非获利性外向式创新,即向外部环境揭示企业内部资源,主要适用于企业在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的情况下向外界披露企业内部的资源状况。许多企业拥有的新创意有时并未被专利制度所保护,此时外部竞争者可以借鉴此类信息并将其融入本企业的创新活动,从而增加了企业创新成功的可能性。企业有选择地向外界披露内部技术可能更容易获得外部竞争者的好感和信任,从而产生实质性合作。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的市场氛围中,对企业内部技术资源的开放性披露增加了其它企业从中获益的机会。但其缺陷在于企业无法获得其它获利企业的任何回报,而且竞争者可能将此类技术和信息糅合进自身的创新过程,从而有效提升创新绩效,成为企业的有力竞争者。 (2)售出——获利性外向式创新,即企业通过出售或许可其它企业使用的方式对新创产品和技术予以商业化。一些企业通过以上方式将大量的闲置专利技术售出,使得企业的研发投入得到及时的商业化补偿。对这一类创新方式来说,当企业向外部竞争者或潜在顾客展示产品和技术时,会造成知识外泄,从而使竞争者在不付费的情况下获取自己所关注产品和技术的关键信息,因而企业一般不愿向外部揭示其拥有的技术信息。另外,由于出售或向外发放许可证的技术难以评估其市场的潜在价值,同时技术交易过程中存在高额的交易成本,因而形成了市场技术交换的障碍。 (3)获得——非获利性返回式创新,即企业使用企业外部资源进行创新。切丝布洛认为,企业对于外部资源的搜寻总是先于其内部研发工作。企业将优先采用从外部环境获得的思想和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充当着将外部思想和机制加以评价和内部化并使它们能与企业内部过程相匹配的媒介。获得外部知识技能一直被认为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设法在其自身与外部资源之间建立协同的企业也许能从外部创新思想中获益并生产出能获利的产品和服务。 (4)购买——获利性返回式创新,即通过市场方式获得创新过程中所需的外部资源。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获取外部资源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对企业所需的外部资源进行搜寻、甄别和评价,从而便于企业购买有效的外部资源。也就是说,开放的有效性依照本企业掌握的专有知识和技能与所吸纳外部知识的对接程度而定。 2 跨区域协同创新整合过程演进 首先有必要阐释跨区域之间功能型相近与关系型相近的含义。功能型相近与集聚经济的地理维度、交易成本和交通成本等密切相关。通常在创新过程中知识交流尤其是需要面对面交流默示知识时,更显示出功能型相近的重要性。就功能型相近而言,跨区域创新参与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并不是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交通基础设施的便利性以及行政管理机制的灵活性直接决定了创新要素流动是否顺畅。关系型相近指非有形维度的相似程度,如认知的、组织的、社会的、制度的、文化和技术的相近性。关系型相近与结构、关系、过程等相关,而这些因素又缘起于共同构成社会行为根植性的社会驱动力、治理结构、规制和文化身份等方面。实践证明,市场主体之间关系型相近达到某种程度是跨区域主体进行有效知识交换与合作的必要条件。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整合过程一般依次经历弱整合阶段、中度整合阶段及强整合阶段3个演进阶段。 2.1 弱整合阶段 弱整合阶段以跨区域经济关联的较低水平及缺少知识交互和创新联结为主要特征。首先,非一体化是跨边界协同关系缺乏的结果。一方面,科技水准、知识基础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双方均不能从交互行为中获得益处,使得跨区域经济主体之间难以产生交互行为。另一方面,区域间即使存在相近的知识和认知基础,也难以开展有效协同,使得经济主体之间难以建立合作关系,最终导致交互式知识协作发展缓慢。其次,空间距离阻止了联系的建立。较远的空间距离使得跨边界协作的时间成本较高,从而危及因跨区域整合而扩大的集聚优势及获得潜在协同收益的可能性。隐性知识学习过程依赖于频繁的面对面接触,而地域的空间距离严重阻碍了跨边界学习的发展。再次,制度差异也是区域间协同性缺乏的关键因素。制度差异既包括法律、规制等硬制度差异,还包括共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等软制度差异。植根于不同制度环境下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制度路径依赖和制度锁定效应,尽管这种植根性能降低区域内合作伙伴的搜寻成本并减少不确定性,但增加了跨边界企业间建立信任的难度,从而成为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阻碍,并直接导致跨边界区域“制度薄弱”,即边界两端的企业缺少共同的跨边界制度约束以及缺乏值得信赖的跨边界领导力。 2.2 中度整合阶段 中度整合阶段以知识驱动系统的出现为主要特征,跨边界的联系和知识交互的不对等性依然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但这种不对等性随着跨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减少,且边界两边的企业因合作而变得更为开放。这些更频繁的交互式联络通常发生在那些具有相似的科学基础和经济结构,拥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且功能相近的区域之间。这种正在出现的知识整合仅仅是跨区域创新过程的单一步骤,而且这些因知识整合而产生的企业间关联更可能集中于跨区域内有选择的部分地带,而其它区域内的此类关联尚未建立。这种创新活动在跨区域空间中呈碎片化状态且形成相互隔绝的“创新孤岛”。该阶段研发、设计等各类人才流动不断增加,科技合作更加频繁,产学间关联度不断提升,组织结构的跨区域网络化初步形成。与前一阶段相比,关联组织的出现、对于跨边界合作项目的认可以及市场合作组织之间对于一体化程度增加而产生潜在利益的共识增多,这些都消解了之前强路径依赖的状况并对制度进行了“解锁”,从而刺激了跨边界层面的交互行为。 2.3 强整合阶段 强整合阶段是创新驱动跨区域整合战略实施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标,同时也是最终实现形式,以跨边界大量的知识、专业技能、人力资源等的流动、基于创新的企业间网络化、产学研联盟和伙伴关系的大量出现为主要特征。这些创新连接反映了跨边界交互行为和学习过程大量存在。组织间协同来自于功能型相近的高水平与认知距离最优水平的共存。与前一阶段相比较,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跨边界区域的制度相邻性能呈现出较高水准,协同主要发生在经济、科技和研发等领域。跨边界集聚现象大量出现,并伴随着强烈的集体学习机制和知识传输模式。跨区域组织获得了协同创新的大量潜在机会,以及有效识别和利用这些机会的有利条件。本阶段的另一重要特征在于开启了新制度路径的创造过程,制度路径的创造与跨边界治理的先进模式紧密相连。在区域创新系统一体化的较高阶段,通常能找到有效的跨边界治理结构。对于创新过程的整合,需要许多组织和政策行为的相互调和以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反映了一个成功制度化过程和对长期政策协调的稳定机制。解决跨边界层级的共同问题已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建立知识共享和创新连接正在变为一项例行性活动。 3 跨区域协同创新的三重交互模式 3.1 嵌入式区域内部协同创新交互模式 嵌入式区域内部协同创新交互模式如图1中A类协同创新交互模式所示,指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基于开放式创新下点对点的交互式协同创新行为。这种点对点交互源于区域外部政策的助力和各创新主体基于自身利益参与合作的内在动力。这种植根于区域内部并嵌入其中的协同创新交互模式是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中最基础的交互范式。该范式具有如下特征:①地域相邻性。因地域空间距离邻近而产生的功能性相近使得创新主体交互合作的成本降低,增强了创新主体间合作的机会;②地域文化相似性。植根于当地的创新主体拥有大体相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即便是新迁入企业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浸入当地的文化基因,各创新主体间的信任程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得以产生和加深;③社会关系网络亲缘性。网络亲缘性指区域内各创新主体间因亲缘关系或是合作历史而建立起来的协同创新合作网络,有利于各创新主体开展交互式创新活动。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基于开放式创新,频繁进行着揭示、售出、获得、购买等不同类别的交互式创新活动。 3.2 区域间微观协同创新交互模式 区域间微观协同创新交互模式如图1中B类协同创新交互模式所示,指跨区域各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的点对点交互模式,也是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初始模式。该模式存在于跨区域协同创新整合的各个阶段,其产生主要基于以下因素:①区域外企业资源的互补性,即区域内创新资源的有限性迫使企业从区域外部寻找相关资源,创新内驱力是企业寻求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②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区域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同区域间的功能型相近程度增加,组织间的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尽管如此,组织间跨区域合作的难度依然大于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合作。跨区域的功能型相近程度远低于同一区域内,成为不少跨区域企业开展合作的重要障碍。在协同创新弱整合阶段,跨区域组织间建立的创新连接稳定性较差,缺乏跨边界共同遵守的管理机制以及值得信赖的跨边界领导力。植根于不同社会环境的企业组织会因机会主义思想的存在而使自身在合作行为发生时偏离预定目标,尽力使自身在合作中获取最大利益并减少合作成本,因而这种跨区域建立的连接由于边界刚性的存在而呈现出一定的脆弱性。在协同创新的中度和强整合阶段,随着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演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域间形成了更高程度的功能型相近,这反过来又促进了跨区域的关系型相近。随着跨区域文化和身份背景的不断融合,出现了众多能克服文化、社会制度差异的关联性组织,进一步消解了仅限区域内部开展合作的强路径依赖,打破了区域内部的制度锁定,从而刺激了更多跨边界微观层面的交互行为。随着跨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信任程度不断加深,企业间的创新连接不断稳固,为区域间创新网络的融合创造了条件,最终促进了跨区域间宏观协同创新的开展。 图1 跨区域协同交互式创新模式 3.3 区域间宏观协同创新交互模式 区域间宏观协同创新交互模式如图1中C类协同创新交互模式所示,即区域间创新网络交互模式,指不同地域创新网络之间的网网交互模式,涵盖了线线交互与面面交互两种形式。线线交互指跨区域不同组织在创新连接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连接之间的交互活动。线线交互会产生创新协作关系的交叠和扩展,有效促进企业创新过程中各类资源的延伸,加速企业对创新资源的整合,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成功的可能性。面面交互指某一地域内创新网络在与其它地域创新网络的竞争合作中进行交互式学习创新,在跨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之间形成的全面开放式交互模式。该交互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跨区域创新资源双向交互流动频繁。随着跨区域协同创新整合过程的演进,尤其是在强整合阶段,区域间联系体现为一种具有拓扑结构的虚拟化创新协作网络,在该网络中实现了包括资本、人才、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资源的快速流动,不断削平异地之间创新的“位势差”,使得区域间经济发展质量实现趋同,反过来又成为区域间文化和制度层面融合的基础[7]。 (2)区域间管理机制的融合需求进一步增强。区域间相互割裂的政府管理机制是阻碍区域间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尽管各组织在某一创新网络内部存在知识共享和信任关系,但在与其它创新网络内个人及组织层面的互动中,他们依然是机会主义者,当局势对他们有利时就会破坏彼此建立的规则,机会主义行为如果没有有效措施进行制约,那么这种跨区域协同创新的自组织行为就会逐渐停止,从而阻碍跨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8]。区域间管理机制融合的可实现路径在于在相互协同的区域间构建一个具有管理权威的新共同主体,即区域协调组织,其应具有投资和规划等法定决策权利,通过该组织的运转,实现区域间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 4 跨区域交互协同创新促进对策 制约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因素主要包括区域间企业缺乏了解和信任,区际间技术经济联系不紧密以及不同行政区划下管理制度差异。因此,本文对于促进跨区域间交互协同创新提出如下建议: 4.1 市场与政府协力孵育跨区域关联性组织 关联性组织是跨区域开展交互式协同创新的关键组织载体,包括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跨区域企业间建立的合作组织及各类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它们能拉近不同地域间企业的联系,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促成双方(多方)开展有效合作。在关联性组织中不同企业间文化传统和思维模式等不断进行交流与碰撞,不同地域文化习俗得以沟通和理解,进一步促使异地间企业和人员的互动与合作,不断增强异地间及附着在其上的企业间关联。让市场机会成为跨区域关联性组织建立的内在动力。因此,政府应成为其发展的外部推力,并积极引导,形成合力,促成跨区域关联性组织的快速发展。 4.2 积极促成区际联系网络化 随着跨区域间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越来越便利,跨区域的功能型相近程度越来越高,为区际企业间经济联系网络构建提供了必要条件。跨区域经济联系主要体现为一种虚拟的经济联系网络,其本质是基于跨区域企业间分工合作背景下的具有拓扑性质的网络结构。政府应从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入手,引导跨区域合作,包括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制订跨区域产学研协作鼓励政策。同时,跨区域政府间也应形成协作,依靠区域间互补型产业分工体系促成区际技术、经济资源的联系,形成跨区域产业价值链和分工协作网络。 4.3 努力构建区域一体化治理机制 随着跨区域经济协作网络的不断发展,必然形成对跨区域市场制度一体化的需求。制度一体化的核心在于新共同主体的管理制度,实施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是追求区域互动效率。该目标的实现主要包含3项基本要素:一体化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以及信息沟通[9]。跨区域经济协作关系的不断拓展使政府间产生共同的治理目标、积极的协作意愿及通畅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倒逼跨区域政府间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包括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通过创建该类公共机构、制订一体化管理规则、形成一体化公共权威、建立完备的跨区域市场体系并带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正常流动,促进跨区域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 5 结语 本文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内涵,着重阐述了跨区域协同创新整合演化过程的3个阶段,分析了跨区域协同创新的三重交互模式,最后从市场与政府协力孵育跨区域关联性组织、积极促成区际联系的网络化和努力构建区域一体化治理机制3个角度,提出了跨区域交互协同创新促进对策。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对三重交互模式的案例研究,这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标签:协同创新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协同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企业协作论文; 协同设计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网络边界论文; 网络协作论文; 网络行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