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变中小学传统运动会模式的分析论文_李萌

关于改变中小学传统运动会模式的分析论文_李萌

李萌

潍坊峡山双语小学 山东 潍坊 261000

摘要:学校运动会是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培养体育兴趣、丰富校园生活、调节生活情趣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山东省中小学校运动会开展现状为调查对象,分析当前学校运动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学校运动会发展形式的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学校师生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保障实现学校运动会应有功能的发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主要内容如下:

关键词:学校运动会;功能;改革;发展形式;体制创新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2000年,在教育部颁布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特别指出学校体育教育“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体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运动会做为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功能与地位是不可言喻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上述的两个《决定》以及教育部提出的教育要求,学校运动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把“全面参与、竞技与娱乐并存”做为运动会举办的主旋律。

1.2 研究意义

(1)是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需要

体质健康是健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领袖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就说过: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工作第三。说明了健康是一切学习和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保障。有关中小学学生体质日益下降的问题,受到国内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也三番五次的强调学校体育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为体育教育表现形式之一的运动会,是很好的实现这个思想的重要形式,是学生展现自我体育能力的舞台,培养终身锻炼意识形成的机会。

(2)是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的需要

体育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运动会是渲染学校体育文化的手段。当前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难题,体现在:体育运动氛围不浓,参与人数与一所学校的总人数相比,只是“凤毛麟角”,一方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略显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另一方面在课余时间有时候经常见到体育场地器材的过分闲置。这些现象说明了,当今我们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不浓,在多数的学生心目中,体育可有可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程远远落后于其它文化的步伐。通过影响力较大的学校运动会,可以很好的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有利于体育文化建设影响力的加强,有助于体育文化建设。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小运动会开展与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潍坊市10所学校为调查对象,分别是潍坊昌乐育才双语小学、潍坊昌乐特师附小、潍坊峡山双语小学、潍坊昌乐实验中学、潍坊昌乐及第中学、潍坊市峡山中学、潍坊昌乐二中、潍坊市昌乐一中、潍坊峡山实验初中、潍坊昌乐西湖小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在问卷设计中,经过导师与专家对调查内容两轮筛选、甄别,最终确定此次学生调查问卷。发放前对问卷分别进行了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的检验。问卷的发放:在同学、朋友的帮助下,对调查的10所学校进行了问卷发放与回收。总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有效率93.6%,达到统计学要求。

(2)访谈法

就学校运动会开展存在的问题与设想,分别走访了部分学校的体育管理部门的领导、体育教师、中小学生。对所访谈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价值。

3 山东省学校运动会开展现状分析

3.1 项目设置单调,竞技性强

被调查的潍坊市10所学校运动会组织形式表明,到目前为止,各学校运动会仍然是田径运动会为主角,占被调查学校的64.7%;有近30%的学校对学校运动会进行了改革,其中有20%的学校在田径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集体项目、趣味性项目、球类项目、健美操和武术项目等,形成了综合性运动会。有10%的学校把运动会改为体育节,想在体育节上进行探索和改革尝试。

3.2 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对10所学校学生就运动会评价方式满意程度的调查分析显示学生对运动会评价方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共135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8.83%;学生对运动会评价方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共33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1.15%,就是说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近30%的学生对学校运动会评价方式持满意态度,70%以上的学生都持反对态度。

4 学校运动会举办模式改革

4.1 模式一:变传统运动会为体育文化节

变传统的校运会为体育文化节,是改变传统学校运动会开展中出现的弊端转机。前面已经分析过,在传统的学校运动会中,弊端重重,已经无法实现学校运动会举办的目的,与“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相差甚远。使用一种新的模式取代传统的运动会,将是一种学校体育运动发展的趋势。由于中国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制”,有专门的体育机构负责竞技体育管理与组织,所以学校不是培养竞技体育的主要场所,相反我国学校的体育教育主要目标还是增进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为主要任务。学校体育文化节取代学校运动会,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而应该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名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个渲染的作用,所以采用体育文化节的形式,必须在学校运动竞赛中,体现在结构、组织、内容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体育文化节取代传统运动会的真正意义,做到体育文化节日中把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实到位。

4.2 模式二:综合运动会

鉴于当前大部分学校单一的田径运动会的弊端,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用多项目、多性质的综合性运动会取代传统的运动会模式[]。在规定举办运动会的几天内,可以设置球类、体育游戏类、田径类等,但是这种模式笔者认为缺点交突出,对组织安排,场地要求过高。建议师资力量与场地器材比较充沛的学校采用。

5建议

学校运动会应改革并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不能以在运动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最终目的。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及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运动会是广大师生的运动会,是为全体师生服务的。在改革中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并提高师生的身心健康,才能推动校运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运动会项目改革注重竞技与娱乐兼顾。当前在运动会项目设置上,有学者强调娱乐性的项目,但是如果在改革中,排除竞技性也会使得运动会失去观赏性,运动队也会失去应有活力与生命,所以在改革中一定要强调竞技性项目与娱乐性项目同时并存,以此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中国高等教育1999,13:3-7

[2]景忠伟等.对新时期下普通高校校运会模式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12)

作者简介:李萌,男,汉族,1987--,籍贯,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12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后一直在潍坊峡山双语小学从事一线体育教师工作,对低年级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方向有一定的研究。

论文作者:李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关于改变中小学传统运动会模式的分析论文_李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