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桐林中心小学 410000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时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加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语言特征,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教学 语言特征 问题 解决措施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语言特征
1.语义明确,表述简洁。小学数学应用题语言表达的是数量以及数量间的关系,因此仅具有较小的歧义性,这就使得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语言的处理较一般的自然语言处理相对简单。小学应用题的语言表述力图简洁、清晰,极少使用具有主观色彩的修饰语,简洁的表达方式为理解题意带来了方便。
2.句型为流水句。一道应用题通常由若干个小句组成,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属于复句范畴;但小句间极少使用关联词语,因此被称为流水句。对于构成一个完整句子的每个小句而言,并非是主谓俱全,常常是几个不同的动词谓语陈述同一个主语,或者同一个动词谓语支配几个补语或小句。例如:“同学们帮助农场收土豆,已经装满了98筐,每筐50千克,还剩850千克没有装筐,把这些土豆平均分成三次运出,一共运出多少千克?”这种流水句式,通常是小句中又包含着小句,层层叠叠,陈述和被陈述、支配和被支配关系连环嵌套,因此出现了句子成分的省略、隐含或空语类。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教学形式单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2.忽视了数学应用题中的语言教学,语言的理解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没有结合实际,忽视了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教师通常应用题海战术。
三、加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措施
1.强化解题思维训练。小学应用题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强化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可以拿解计算题同它作比较。解计算题时,学生根据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思维过程同运算顺序是一致的,且计算步骤看得见,通过一些训练,学生容易掌握。而解应用题时学生要了解题意,就得通过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各种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审题到列出算式,思维过程少则几步,多则十几步,都是用“内部语言”的形式进行的。所以,有以下几种训练应用题解题的方法:(1)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在已知条件中、哪个是直接条件、哪个是间接条件、问题是什么,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有什么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了解题意的过程。(2)作记。即把题中的重点词、句和思考分析、判断的结果用文字、符号标出来,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每个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间的内在联系。(3)画图。一般是用线段图,用线段把题中各个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地、形象地、具体地反映应用题内部之间的数量关系。(4)说理。即让学生用清楚、简洁、准确的语言,说出自己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及相应的道理。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对解决应用题也有很大的帮助。
2.构筑内在联系,培养解题能力。小学时期正值学生各项习惯的形成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对于其当前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对题目结构的分析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有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儿童解解决问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这就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
3.联系生活展示思考。数学应用题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对于生活化问题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拉近科目与学生的距离,生活化的案例对学生而言也比较容易接受,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问题来源生活化,呈现形式多样化,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长方体面积计算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冬季经常玩的“沙包”进行举例,比如问学生会不会自己做沙包以及做一个边长为5CM的沙包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布料等,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思考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敬顺 董祥芳 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解法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
[2]蒋金花 从实践的角度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创新[J].小学科学,2013,(01)。
[3]梁丽 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J].中文信息,2016,(10)。
论文作者:刘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应用题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条件论文; 语言论文; 数量论文; 题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