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效果研究论文_赵振 李玲

兰州市中医医院 甘肃省 兰州市 730050

【摘要】目的:评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分别采取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92.11%,不良反应发生率13.16%;B组有效率94.74%,不良反应发生率15.79%;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转复时间较B组延长(P<0.05),两组每分钟心率比较(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普罗帕酮;胺碘酮;急诊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心律失常常见类型,若患者发作持续时间短,不会严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若长时间发作,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病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需在最短时间内抑制恢复心律,抑制心动过速。本文就探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时,采用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其结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6例,患者经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技术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肝肾功能异常者;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对研究知情,自愿签署了研究同意书;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本次研究;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A组38例,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20-72岁,平均(51.82±6.43)岁;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6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8例,心肌病6例;心率(154±18)次/min;B组38例,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20-72岁,平均(52.01±6.54)岁;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5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8例,心肌病5例;心率(153±18)次/min;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在以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急诊治疗时,吸氧、防感染、持续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症状变化。

A组:胺碘酮。初始在10min内将胺碘酮(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923)150mg+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完成;随后取胺碘酮150mg+5%葡萄糖注射液20mL以1mg/min速度持续静脉滴注6h,之后维持静脉滴注速度维持0.5mg/min,胺碘酮总剂量<2000mg/d。待心律转复后停药。

B组:普罗帕酮。微泵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广州),国药准字H44020249)70mg+5%葡萄糖注射液20mL,若未转复,需在15-20min后取普罗帕酮35mg+5%葡萄糖注射液20mL微泵静脉注射,总剂量<210mg,待心律转复成功后需停药。

1.3 效果评价[2]

有效:患者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消失,每分钟心率<100次,血流动力学稳定,胺碘酮90min内转复为持续性窦性心律,普罗帕酮60min内转复为持续性窦性心律;反之则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研究中相关数据。计量数据样本在以均数标准差表现,检验取独立配对t;计数数据样本在以百分比率(%)表现,检验独立配对x2,数据检验差异显示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11%(35/38),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74%(36/3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

2.2 两组患者转复时间及心率变化

A组患者转复时间较B组延长,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每分钟心率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16%(5/38),即2例低血压,1例心动过缓,1例头晕,1例恶心呕吐;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79%(6/38),即2例低血压,1例心动过缓,1例头晕,2例恶心呕吐;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房室结折返所致,具体机制是以心房折返、房室交界区折返、房室间折返,室上性期前收缩次数超过3次[3]。通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发病后,心动过速骤然发生、骤然停止,心率每分钟超过150次,若患者发作持续时间长,血流动力学波动异常,严重者患者病死。

临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需尽快心律转复,控制心动过速发作。药物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用方法,对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者,以直流电复律。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时,药物依然是首选方法。胺碘酮已被公认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能消除折返激动机制,延长传导速度,促使心律转复[4]。普罗帕酮属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和兴奋性,延缓旁路传导速度,以此促使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及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普罗帕酮能较快心律转复,但存在一定负性肌力作用,对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可使用普罗帕酮治疗,或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正常,可使用普罗帕酮;而对器质性心脏病者,心功能差者,可使用胺碘酮。总而言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时,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可有效促使心律转复,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心功能实际情况,采取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以此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慧, 李超民, 叶明霞,等. 合并房颤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7, 29(3):49-52.

[2]闫智慧. 维拉帕米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比较[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7, 23(3):117-118.

[3]李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 28(1):11-13.

[4]候传星, 黄绍湘, 陶志悦. 胺碘酮与维拉帕米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 10(4):325-329.

论文作者:赵振 李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效果研究论文_赵振 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