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航空零件的高强度化和轻量化的需求日益凸显,超硬合金在这一领域得到广泛地使用。针对超硬合金的特点,本文分析了超硬合金的切削加工特征,并提出了超硬合金加工所使用的工艺。从当前的实践来看,机械冷加工方式仍然是超硬合金加工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航空;超硬合金;加工
引言:在航空制造领域,为了降低重量以及提升比强度,超硬合金业已成为航空结构件的重要材料。因为超硬合金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刀具磨损、表面质量、加工效率以及加工成本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业已成为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技术瓶颈。而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关键之处就在于优化刀具材料以及几何参数,适当的冷却和润滑条件,并优化工艺参数。
一、超硬合金的切削特性
(一)切削力大
与其他材料相比,超硬合金通常表现出较高的硬度和机械强度。其金属原子密度和原子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耐久性。当我们切削高硬度合金之时,单位切削力通常达到45号钢单位切削力的1.25倍至2.5倍。
(二)切削温度高
对于大部分超硬合金来说,其在室温和高温环境中的硬度和强度特性大多能够保持不变,这就造成在切削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能来抵消切削变形能。而且,由于硬质机械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小,切割区产生的切割热难以得到有效扩散,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较高的切割温度。
(三)加工硬化倾向大
因为某些超硬合金具有相对高的塑性、硬化系数和韧性,如果受到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共同作用,往往就会发生塑性变形现象,导致加工硬化的结果。通常而言,超硬合金的硬化程度和硬化层深度要比45号钢高很多。而且,在切削热的作用下,这种材料本身能很容易地吸收周围介质中的氮、氧、氢等各种元素,形成脆硬的表面,由此给切削加工过程造成较大障碍。
(四)刀具磨损严重
在高压和高温的共同作用下,刀具与切屑之间的摩擦十分强烈,刀具与工件材料之间的亲和力很强。由于材料中硬颗粒和加工硬化的共同作用,所使用的刀具就易于发生结合磨损以及扩散磨损等状况,导致刀具逐渐失去切削能力。
二、钛合金及加工技术
(一)钛合金的特性
当前,钛合金材料被人们广泛应用在发动机零部件、蒙皮、骨架、紧固件和起落架的制造过程中。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高温钛合金和结构钛合金先后在西方国家研制出来,七十年代又出现了耐腐蚀钛合金材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这类材料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压缩机的关键部件。此后,该材料的适用范围又扩展到高速飞机、导弹、火箭等结构部件的制造中。钛合金的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这一材料的比强度高,密度为4.5g/cm3,仅仅是钢的五分之三,而部分高强度钛合金的强度则超过大部分合金结构钢。第二,热强度高,钛合金能承受比铝合金几倍的温度。在四百五十至五百摄氏度下能实现稳定工作,在中温下保持原有强度。第三,这一材料具备良好的耐腐蚀属性,能够适应潮湿的条件。第四,钛合金的耐低温性能良好,在低温和超低温环境中仍然可以保持本来的力学性能。
(二)钛合金材料加工特性
钛合金的弹性模量大约为钢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因此,在使用钛合金作为细长杆件和薄壁件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变形现象,刚性较差。钛合金切削的回弹量较大,约为不锈钢切削回弹量的二至三倍。因而,在加工时就易于造成在刀具侧面产生强烈的摩擦、粘附和粘结磨损现象。由于钛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易于在高压和高温环境中于大气中的氮和氧进行结合,产生脆性材料,造成刀具磨损速度很快,使用寿命减少。第三,钛合金的导热性差,在攻丝、扩孔、拉削过程中导热性不大,仅仅是45号钢的五分之一至七分之一。因而,切削热通常集中在切削刃附近,提高了切削温度,达到45号钢的两倍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加工表面经常出现硬而脆的上皮,给后续的加工环节造成困难。图1为钛合金的加工特性。
(三)钛合金加工技术
鉴于钛合金所具有的上述特点,高钴、高钒高速钢一般适用于低速加工,而硬质合金刀具则通常适用于中速加工,由于在中速加工中结合磨损严重,因而我们不应适用含钛刀具;可选择CBN刀具、涂层后的硬质合金刀具进行高速切削。由于钛合金材料会产生严重回弹现象,我们应当选择较大的背角,在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十五度的后角。对于铣刀,我们可以考虑使用较大的螺旋角来提升其锋利度,但前角不应过大,同时也还要考虑刀刃所具有的强度。在应用切削液时,应采用没有氯成分的油基切削液。冷却液喷射压力应大于10MPa,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刀具的耐久性。
三、超高强度钢及加工技术
(一)超高强度钢材料特性
超高强度钢起源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我国则是从五十年代对这种材料进行研究和生产。这种材料按照其合金化程度和微观结构,可具体分为低、中、高合金超高强度钢三大类。其中,高合金超高强度钢又可分为马氏体时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通常而言,这些材料具备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较强的韧性、较高的比强度以及较高的屈强度,因而能够有效降低部件的重量,同时还具备优良的焊接性和成形性,在航空领域得到较多应用。
(一)超高强度钢材料加工特性
因为这种材料中添加了不同数量的合金元素,经热处理后,超高强度钢金相组织大多为马氏体,具有强度高、硬度高、冲击韧性强等特征。其加工具有下列特征:第一,使用的刀具容易出现磨损现象,耐久性不足。超高强度钢淬火回火后硬度一般在HRC50以下。由于刀具与切屑的接触长度不够,切削区的应力和热量相对集中,就易于前刀面月牙洼上形成磨损、裂纹或烧伤的状况。第二,切削力较大。这一材料的剪切强度高,变形较为困难,在切削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单位切削力达到45号钢的1.17-1.49倍。第三,切削温度高。因为材料的导热性不好,切屑主要集中在切削刃周围,就会迅速造成切削温度持续升高,难以散热。第四,断屑困难。这一材料具备优良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切屑难以卷曲和断裂,经常会缠绕在工件或刀具上。
图2超高强度钢切削特性
(二)超高强度钢加工技术
这一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加工时刀具应具有很高的红硬性、耐磨性以及抗冲击性。第一,对于高速钢来说,当加工系统刚度较好时,可采用钨系和钨钼系高钒高钴高速钢;对于复杂的表面结构,则可以应用钨钼系、含铝的高碳低钒高速钢;如果加工系统刚性不佳,此时则可应用钼系列低钒高钴高速钢;冲击条件下,可以使用钨钼系高钒高速钢或钨钼系高速钢配铌。第二,对于硬质合金,通常要加入钽、铌活性稀土元素、P型合金或P型陶瓷以及TiC基和TiCN基合金,通常硬质合金刀具前角选择-2-4°,CBN和陶瓷一般选用-10°;第三,CBN刀具,一般选用低含量高强度材料;切削速度和超高强度一般选用45号钢切削时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在强度升高的同时,速度应当随之降低。
结语:当前,超硬合金在航空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超硬合金具有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加工硬化倾向大以及刀具磨损严重等特性。尽管不少新的加工工艺如硬切削等业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但就当前的实践来看,机械冷加工方式仍然是超硬合金加工的主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龚清洪,孙超,王伟.航空钛合金结构件高速高效加工工艺研究及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6(7):26-32.
[2]付艳艳,宋月清,惠松骁.航空用钛合金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稀有金属,2006,(6):850-856.
[3]李郁,田卫军,雷玲.航空典型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装备制造技术,2018(4).
论文作者:李华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合金论文; 加工论文; 刀具论文; 材料论文; 强度论文; 钛合金论文; 磨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