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外科 广东肇庆 526000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术后疼痛效果观察。方法:本文中的入组患儿数量一共为80例,入院时间在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利用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达到了97.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5%,观察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并且在患儿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也低于参照组。结论:在小儿外科的护理中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焦虑状态,减轻术后患儿的疼痛感,可以加快患儿的康复,得到患儿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且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大幅度的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外科;术后疼痛;效果观察
小儿外科中的患者都是年龄偏小的患儿。多数为14岁以下的儿童,并且大多数为婴幼儿,同时儿外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情急等特点,因此一旦患病,则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会危及生命。而患儿的年龄较小,其表达不完善,因此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恐惧以及不安等心理会加重,并且患儿不会表达,所以就会出现哭闹不止的现象,这无疑会给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带来影响,增加治疗难度,同时儿外科手术的种类较多,患儿以及家长对手术的恐惧情绪会严重影响手术的预后效果,并且因此对于儿外科的治疗中,应加重护理配合【1】。本次研究为了分析护理干预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80例患儿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式
1.1常规资料
本文中的入组患儿数量一共为80例,入院时间在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80例患儿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其中有40例患者为参照组,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例数分别为22例和18例,年龄最大值为13岁,最小值为2岁,中位年龄值为(7.21±2.17)岁,其中手术部位在肠道系统的为15例,在泌尿系统的为10例,在骨科的为9例,其他部位为6例。而观察组人员也为40例,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例数比例为23:17,年龄2-12岁,中位年龄值为(6.39±2.21)岁,其中手术部位在肠道系统的为16例,在泌尿系统的为9例,在骨科的为10例,其他部位为5例。在统计学软件的分析下,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极小,可进行下方实验。
1.2方案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参照组:(1)护理人员要为患儿创造一个卫生、整洁、安静并且通风良好的病房环境。(2)要观察记录好患儿的各项指标,确保在出现任何紧急的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且解决。(3)要注意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准备的饮食健康,要确保易消化、忌油腻等。(4)做好对患儿的围手术期间做好病情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模式[4]:(1)健康教育,让患儿的家长参与其中,并让家长了解参与临床护理的目的,告知家长医院的环境以及主治医师等信息,让家长协助护理人员尽快让患儿熟悉医院环境,并让患儿更好的进行检查,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向患儿的家属进行疾病的普及知识,并告知相关手术的方式以及目的,重点为注意事项的讲解,让患者家属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患儿的家属因猜疑患儿的病情产生焦虑的心态【2】。(2)注重沟通方式,护理人员要注意在与患儿家属沟通时要面带微笑,语气和蔼温顺,要有耐心,不能出现语气强硬、态度冷漠等情况,要让患儿家属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注意好自己的仪表和语言表达,对家长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3)在住院期间,由于陌生的环境以及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会导致患儿的情绪激动,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儿进行接触,针对于有自主沟通能力的患儿,护理人员应不断的鼓励患儿,同时保护患儿的自尊心,让患儿逐渐的放松,交谈的过程,应选择患儿感兴趣的话题,而针对于不能自主沟通的患儿,护理人员应采用拥抱、抚摸的形式消除患儿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可采用多种方式让患儿放松,如看动画片以及听音乐等,同时可以陪伴患儿做些小游戏,确保其心情舒畅。(4)减少疼痛带来的刺激感觉,护理人员应确保患儿居住病房的舒适度,播放舒缓的音乐,并配备电视机,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片,可减轻患儿对手术切口的注意程度,也能降低手术带来的疼痛感,控制好病房的温度和湿度,予以暖色调,并打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减轻噪音、强光等对患儿的刺激。(5)体位干预,护理人员应让患儿的家长共同进而患儿体位摆放,选择舒适的体位,可让患儿全身心放松,有利于术后的康复。
1.3观察范围
①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拟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家长满意度越高。
②对比两组家长的焦虑程度,利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分析,分值为30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
③分析患儿的疼痛情况,采用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分析患儿的疼痛感,如果患儿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其正常的休息和睡眠则为轻度疼痛;如果患儿的疼痛较为明显,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需要服用镇痛药物则为重度疼痛;而患儿的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出现大哭大闹的现象,需要服用镇痛药物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则为重度疼痛【3】。
1.4统计学方案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的表达方式均采用x±s表示,并利用t检验,数据均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当p值低于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对两组患儿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在表1中看出,观察组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达到了97.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5%,p<0.05。
表1 分析两组患儿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3讨论
在小儿外科中由于患儿家属过度的担心患儿而出现情绪失控、暴躁、不可理喻等的状况是十分常见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为了尽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于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为患儿,一方面为患儿家长,首先患儿方面,通过多种方面改善患儿焦虑的情绪,利用看动画片、听音乐以及做游戏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逐渐减轻疾病对其的困扰,可以有效疏导患儿的不良情绪,改善患儿的不适感,分散其对手术疼痛的注意力,减少大哭大闹的状态【4】,而对于患儿家长,其就需要更多的干预方式,手术的刺激加之患儿对疼痛的耐受力较低,并对家长的依赖性较高,因此家长的参与会直接影响患儿的疼痛感,所以需要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指导以及日常指导等干预,让家长能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完成相关护理,并且能及时掌握患儿的情况,可第一时间了解患儿的不良症状,这样在护理人员和家长的共同协作下,可以真正提升患儿的手术效果,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达到了97.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5%,观察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并且在患儿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也低于参照组。说明,在小儿外科的护理中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焦虑状态,减轻术后患儿的疼痛感,可以加快患儿的康复,得到患儿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且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大幅度的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丽萍,唐小丽,曾蕊珠,等. 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术后疼痛效果观察[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3):457-459.
[2]唐蕾,李丹丹,王菲,等. 疼痛护理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4217-4218.
[3]刘琳. 术后镇痛护理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243-244.
[4]谢云霞. 小儿普外科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6):3313-3313.
[5]白毅,丁熙垚,王艳.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骨折术后护理疼痛和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5.
论文作者:高小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儿论文; 家属论文; 疼痛论文; 家长论文; 术后论文; 小儿论文; 外科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