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人民医院 646105
【摘 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份2015年12月份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2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研究组中,出现了3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中,出现了14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3%,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妇产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基层医院;妇产科;实施效果
引言
妇产科中产妇由于对分娩的陌生,以及担心胎儿的安全,导致在分娩前容易出现较多的负面情绪,而常规护理服务无法顾及到产妇心理变化,所以,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中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旨在探索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传染病患者、合并内科疾病患者及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19-47岁,平均(28.6±5.1)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14例,盆腔炎21例,宫颈炎12例,剖宫产8例,尿道炎5例,观察组年龄20-46岁,平均(27.9±4.8)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15例,盆腔炎22例,宫颈炎7例,剖宫产8例,尿道炎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上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准备、清理器械,协助指导检查、摆放正确体位,常规消毒,更换床单等基础护理,执行医嘱配合特殊检查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为:第一,心理护理。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性格敏感,心思细腻,且很多检查往往会使患者感到难为情、紧张和焦虑不安,故护理人员应尊重、关心、同情患者,以鼓励的话语让患者放松心情;对有个人隐私患者应主动询问,予人性化隔离诊治环境;对未婚先孕者表达关爱,消除其心理负担,并尽量满足需求[2]。第二,加强护患交流:产科主要布局及着装要求以温馨色粉色为主,尽可能缓解产妇紧张情绪,营造和谐的氛围。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中尽可能多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尽可能满足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强化健康宣教的效果,排除产妇心理障碍,争取其最大程度的配合。第三,孕期保健指导。对孕妇做好孕期保健知识讲解,并发放宣传册详细指导早、中、晚孕期保健措施,教会其自数胎动,提醒定期产检,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诊治。第四,健康教育。候诊期间,护理人员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从患者角度出发,进行简要讲解;利用候诊大厅电视播放宣传片,并制作宣传图册,发放给患者,围绕患者需求,制定方便措施[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以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随访,实行评分制,满分100分,大于95分的为非常满意,85-95之间的为满意,小于85分的为不满意,满意度按实际得分与总分之比,乘以100%。
1.4统计学分析
对此次研究所产生的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数据结果用t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研究组患者中,出现了3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4例不满意);对照组中,出现了14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3%,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15例不满意),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新型临床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全方位、细致的护理服务,以更好的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要,同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继而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实现整体护理效果的提高。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在我院妇产科的逐渐展开,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不断创新护理内容,力求达到最佳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对护理人员责任制模式的改革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动力。“以患者为中心”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4]。卫生部于2010年1月份发布了“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与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以及“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重要文件通知,同时还下发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通知,其目的在于保证临床基础护理服务的同时提升临床护理服务,力争普及优质护理服务[5]。本研究结果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做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基层医院妇产科中的开展极大改善了整体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还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国芳.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开展的效果观察[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2.
[2]叶小琼.在基层医院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4,07:105-106.
[3]马东晔.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77-178.
[4]陈红花,陈颖.基层医院外科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9:1487-1488.
[5]孙剑霞.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01:307-309.
论文作者:程洪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患者论文; 妇产科论文; 并发症论文; 满意度论文; 产妇论文; 效果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