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分析论文_陈文斌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分析论文_陈文斌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初级中学 44503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生的道德水准以及法律意识要求越来越高。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增强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教师应切实采取各种方法、手段,为提升教学质量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并将贯彻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作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从创新视角下,简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创新视角;初中生;道德与法制;教学模式

引言:

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纳入到初中生的教学课堂中来,能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并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刺激学生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在不断推行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势必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因此,应正确掌握改革的方向以及重心,并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新课标教材的优势,实现创新教学模式与教材内容的同步,以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德育、法育知识与观念更加深入学生心中,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化发展。教师应顺应教育改革大趋势,合理运用多种创新理念以及先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努力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做到最大化。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内心比较敏感、情绪不稳定的青春期阶段,极易产生叛逆心理,有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厌学心理,在生活上有些学生的逆反情绪也比较严重,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中,它更加强调对行为的规范性和对心理的内在影响,这是与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极为不同的。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学,能对传统教学起到一个较好的弥补作用,使学生在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能受到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帮助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国家观念

我国基本国策中的依法治国观念,要求将我国树立成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以促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为贯彻落实这一基本国策,教育改革过程中已经将道德法治课程纳入到初中生的学习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法律意识,从而对推进新课标教育改革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另外,初中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人才来源,让学生从小接受法律相关知识的熏陶,能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并能做到知法、守法,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建设法制国家的队伍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分析

(一)营造课堂教学情境

新课改教育理念中的情景化教学模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对相关知识教学的氛围得到增强。教师可以在设置的具体情景教学中,适当加入有效的言语引导,让学生不由自主在教师的带领下融入到教学情景的真实体验中,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理念的了解与领悟。例如,在 “以礼待人,待人礼为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文明礼仪现象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判定。随后,教师可以将与之相关的几种社会现象以多媒体视频形式,边呈现给学生,边进行详细讲解,增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并清楚明确各种礼仪适用在哪种场合。最后,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模仿表演,让其他学生再进行判定。通过这样将社会现象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能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具体情景中感悟至深,并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由于初中生的心态比较敏感,自我表现意识也比较强烈,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方法和技巧,杜绝传统的说教为主模式,保持师生间的平等,并做到互相尊重,从而促进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实现教育思想的良好渗透。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他们才会有动力主动认真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对班级里那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引起重视,并采用互动教学的新型模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让学生保持一个学习的正确态度,并使学生重获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做情绪的主人》这课内容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让学生思考对于矛盾关系他们会如何处理,在有情绪时该如何进行正确释放或是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可以采取讨论的形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举出身边的实例,促进学生的反思与共鸣,并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正确认知,让学生学会如何做情绪的主人。

(三)加强课程实践教学

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如果脱离实践的单纯进行课本教学,势必难以实现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目的。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论知识的基础,课外实践教学是检验课堂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持有一种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更深的体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心系公共利益》这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对学校附近的养老院进行探望,鼓励学生主动为老人提供帮助,如打扫卫生、陪聊天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深刻感受到助人为乐的乐趣,并引起学生对当代社会孤寡老人现状的思考,使社会文明礼仪中“尊老爱幼”的思想深入学生心中,从而让学生从小学会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优良品德。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贯彻落实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教师应积极承担起教学的责任,不断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便于顺利对初中生开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让学生从小懂法、知法,并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将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教师在进行创新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与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具体化的教学情景,促进师生间良好关系的递进,并利于将学生打造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从而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訾如美.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6):21-21.

[2]江建斌. 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J]. 新课程(中),2018(12).

[3]张洪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 祖国,2017(17):257-257.

论文作者:陈文斌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  ;  ;  ;  ;  ;  ;  ;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分析论文_陈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