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周期理论的中美贸易结构稳定性分析_贸易结构论文

中美贸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基于产品周期理论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稳定性论文,周期论文,理论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大力引进外资来发展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美贸易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美国在2004年成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占我国对外贸易的14.8%,仅次于欧盟(15.5%)。1997年美国超过日本成为我国最大的海外市场。根据美国200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2006年,我国取代墨西哥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由此可见,中美双边贸易已经成为两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 中美进出口贸易额趋势图

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

由图1可知,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是逐年上升的,从1992年开始就表现出指数化上升的趋势。而我国对美国的进口却一直保持在低位增长,并且增速有限,只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有显著的增加。整体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口就已经远远落后于出口,直接导致贸易缺口的产生乃至加剧。我国对美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与其出口变动的趋势基本相同,说明出口在中美贸易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两国的贸易不平衡也在加剧。中国海关统计资料显示,1993年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首次从逆差转为顺差,此后我国一直保持着对美国的商品贸易顺差地位①。到2000年,我国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2004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已经达到714.9亿美元,并仍保持着稳定上升的趋势。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美贸易逆差占到了美国总贸易逆差的1/3。随着两国经济不平衡的加剧,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也逐渐增加,涉及纺织品、服装、农产品、家具、知识产权保护、人民币汇率安排、劳工标准等诸多领域,美国成为与我国发生经济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因此,研究中美之间的贸易格局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对深入了解中美贸易现状和不平衡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H-O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来源于两国不同的要素禀赋,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由于两国的要素禀赋在一段时期内很难发生改变,因此基于要素禀赋理论下的贸易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而产品周期理论则认为,贸易是由产品本身所处阶段的不同而产生的:对一个新产品来说,其首先在发达国家得到创新、生产并出口,随后,生产该产品的技术被发展中国家掌握,由于发展中国家具备成本优势,该产品最终会由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出口到发达国家;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产品周期导致其贸易收支从赤字变成盈余,而发达国家则相反,两国的贸易结构因此而呈现动态性。

笔者从我国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中美贸易中是否存在产品周期理论所预测的动态性来判断两国的贸易结构是否存在稳定性。

二、中美贸易结构的变迁

笔者采用Lall(1998)的商品分类方法而非SITC分类方法来进行分析②。因为前一种方法比后一种更能反映出产品周期的特性。Lall根据每种商品技术含量的差异,把所有商品分为五个大类:初级产品;资源制造型产品;低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高技术产品。这五类商品的技术水平依次从低到高排列,初级产品几乎没有技术含量,而高技术产品则技术水平最高。首先通过分别考察从初期(1982年)到末期(2004年)出口比重和进口比重的时间序列数据,来简单分析各类商品在长期贸易格局中的变化趋势。

图2 各类商品的出口比重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如图2所示,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在1985年达到最高的24%后逐年下降,到末期则已经变得非常的小,只占1%;资源制造型商品的出口比重趋势是下降的,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在资源制造型商品的出口上便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出口结构的变化,该类商品的出口大幅减少,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其出口比重仅在3%-5%上下浮动;对低技术商品的出口来说,在1982年其出口比重就已接近50%,并且成为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中最重要的部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3年。而之后,该类商品的出口比重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期末仅占43.8%。我国在该类商品的制造上具备很强的比较优势;中技术商品出口比重的趋势是向下的,从最大比重52.3%开始,到1987年不到五年的时间中就已经低于10%。虽然1993年之后该类商品的出口比重略有上升,但都低于10%,比较优势明显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低技术商品和高技术商品出口的崛起;最后,在1986年之前,高科技类商品的出口比重还不到1.5%,随着技术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其出口有较大幅度上升,在期末已达到30%,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

图3 各类商品的进口比重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总的来说,初级产品和资源制造性商品的出口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急剧下降,表明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初主要依赖资源出口来换取发展所急需的外汇,成功地升级到依靠出口含有一定技术的商品来赚取外汇的贸易结构。同时,低技术商品在出口中的地位一直非常显著,高技术商品在出口增长中具有非凡的潜力,并且保持着飞速增长的趋势。

如果单纯考虑出口将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信息,图3给出了相应的进口结构。低技术和资源制造型商品进口比重的变化趋势都比较稳定;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在1982年是最大的,超过总比重的一半,但却在1985年和1986年两年骤降到2%左右,随后不规律波动,最后稳定在15%左右;中技术产品的进口比重在1986年之前都是上升的并达到最大值52.2%,也成为该年进口份额最多的产品,在此之后波动性下降,末期为30%,显然该类产品在我国从美国进口中的地位非常显著;最后,高技术产品进口的变化趋势是比较有趣的,虽然没有稳定上升,但整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最初其进口不足5%,而到1999年该类产品的进口已接近50%,也是进口比重最大的类别,显然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在整个考察期内的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三、中美贸易结构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基于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第二版标准,取4分位商品贸易数据。时间跨度是为1982-2004年。对中美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量来说,至少有一年不等于零的所有商品种类一共是779种。

(一)理论基础与实证指标构建

Vernon(1966)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产品周期这个概念。他认为,一个新产品与生物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过程。这个生命周期过程分为4个阶段:创新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每一个阶段,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密集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在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随着产品周期阶段的变化,新产品的出口优势将会从技术经济发达的国家向经济落后的国家逐步转移。随后,Krugman(1979)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描述了一个发达国家对单个商品典型的贸易平衡模式的时间变化趋势,发现发达国家的贸易收支表现出了从盈余到赤字的过程。Gagnon(1995)针对美国、日本、英国、巴西、韩国和土耳其,着重研究了SITC-4分位下的贸易商品是否具备上述产品周期理论所预测的结构变化特征(这里可以把是否出现这种结构转变看作是贸易结构是否具备稳定性),他们的结论是:除极少数国家(例如韩国)外,大部分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格局都是相对稳定的。Carolan(1998)利用类似的方法检验了美国与几个处于太平洋边缘的亚洲经济体的双边贸易商品数据,以试图找到一些关于变动贸易格局和变动比较优势的证据,他们认为:由于发达国家不仅和其他发达国家开展贸易还和发展中国家开展贸易,一个国家的动态效应可能会被多边贸易数据所掩盖,因此他们是基于双边商品贸易流量来进行考察的。另外,他们还对贸易商品的逐年时间序列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以区分其中的细微变化。结论表明:美国对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度尼西亚的贸易格局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而对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却呈现了一个动态的贸易格局。

笔者的实证研究沿用Gagnon的方法。众所周知,贸易价值量实际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的。对于这种增长而言,其部分是由于通货膨胀所引起的;部分来自于实际经济增长;部分来自于国际贸易相对于总产出比重的不断上升。在实证研究中,倾向于把这些趋势影响都剔除掉。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另外一种潜在的可能严重影响结果的因素也应该被考虑进去。任何一种对国际贸易数据的微观分析都应该考虑到宏观方面的因素,诸如:储蓄和投资不平衡(存在储蓄—投资缺口)。因此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这种处理方式考虑到了通货膨胀、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三方面的因素,也考虑到了宏观经济不平衡方面的因素。

定义t时刻对第i种商品标准化之后的贸易收支差额指标如下:

通过对NB值的计算,把所有商品划分为三类:(1)盈余商品:其NB值为正并且在一个标准带宽之外③;(2)贸易平衡商品:NB值处于一个正负标准带宽之内;(3)赤字商品:NB值为负并且在一个标准带宽之外。因此,每一种商品相对于其自身的时间序列值来说都定义了它的贸易类型(盈余,平衡或者赤字),而不考虑其他商品的贸易变动对它的影响。同时,NB值的大小表明了贸易收支差额的大小。

相应地,对商品贸易量的标准化为:

指标。

(二)基于全部商品的稳定性分析

根据在各个年份中保持贸易盈余的商品频数,构造一个包含所有信息的柱状图。其横轴代表保持贸易盈余的年份数,横轴的原点表示23年都保持贸易赤字,横轴的最远点表示23年都保持贸易盈余;纵轴代表满足对应横轴各点条件的商品频数或者商品的价值权重。如果某种商品在所有年份中都为盈余,就被统计到最右边的柱体上(由于没有显著性标准被应用于贸易盈余或者赤字,因此所有的观测值都被分成要么盈余要么赤字)④。类似地,如果某种商品在所有年份中都表现为贸易赤字就被统计在最左边的柱体上。研究贸易格局是否具有稳定性,就是看处于柱状图两个极端的柱体是否显著高于中间各段的柱体。

图4 基于商品数目比例的柱状图(未加权)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这样就得到两个柱状图:一是未加权的柱状图,以盈余商品数目占全部商品的百分比来表示;另一个是加权的柱状图,以盈余商品的贸易量在总贸易中的相对大小来表示,这里用2004年的NV值来计算。

在未加权的柱状图图4中,所有年份都保持贸易盈余和贸易赤字的商品占全部商品的百分比分别为10.8%和13.4%,虽然其他各年份的百分比大致都在5%以下。尽管两端的柱体要高于中间各段柱体,但却不十分显著。如果把两端的柱体进行加总,仅得到24.2%,也就是说保持相对稳定特征的那些商品的数目和占所有商品的比重还不到1/4。因此从未加权的柱状图中可以看出,虽然中美贸易格局具有较弱的稳定性,但其蕴含的动态性特征要高于稳定性特征。

从加权的柱状图图5中则能得到较强稳定性的标志,因为与中间各段柱体相比,柱状图的两端要明显突出,并且其中所有年份都保持贸易盈余和贸易赤字的商品贸易价值量占全部商品贸易价值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1.9%和12.6%(其他大部分年份的比重在3%以下),其和略高于1/3。因此可以认为,经过加权后的柱状图要比未加权的柱状图更能显示出中美贸易格局的稳定性。

(三)动态性分解:基于技术分类商品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间接发现中美贸易结构中蕴含着不稳定性即存在动态性。笔者尝试从产品周期的角度来研究这种动态特征。从我国的视角来看,具备产品周期性的商品其贸易收支变动为从赤字到盈余或逆差到顺差,如果这些动态商品的存在比较明显,也就表明了中美贸易结构中的动态性,同时通过分析这些动态商品在各技术分类中的变化趋势可以找到产品周期的变动趋势。文中提到的动态性也特指产品周期性⑤。

笔者使用的方法是设定三个基点1986、1992和1998年,找出并分析基点前后具备产品周期性的商品。举例来说,以1992年来看,如果在此之前,某种商品的标准化贸易差额至少有一年表现为负值(即贸易赤字),而此后的连续五年内都为正值(即贸易盈余),那么就认为该商品具有产品周期性。笔者将分别研究在通过1986、1992和1998年这三年时,那些从赤字变动到盈余的商品。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商品并不需要在1986、1992或1998年这三个基年中表现为赤字或盈余,这里强调的仅是在这些转折点前后的变化过程。继续沿用Lall(2000)对商品的分类方法进行研究。

表1是以1986年为基点描述的具有产品周期特征的商品所属种类的详细信息。其中第一行为具有产品周期特征的商品总数目,最后一行是其相对贸易价值量,其余各行分别为五大类别的具体情况,包括商品的标准贸易差额NB值和相对贸易价值量NV。另外,每一大类所在位置之上的数字表示该类别包含多少具有产品周期特征的商品。以1992或1998年为基点绘制的表格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

总的来说,表1中动态商品的总数目较少,只有27种,且有超过1/3的商品属于低技术类。初级产品的NB值在1986年后出现了负值,说明初期具备产品周期特性的商品在末期将不具备此特性,这与产品周期所预测的并不吻合⑥;由于资源制造型和中技术的动态商品的NB和NV值都很小,动态特征不明显。低技术商品中的动态特征表现明显,其1982年的NB值为负,而在1986及以后都为正。同时,1986年低技术动态商品的NV也最大;高技术动态商品的NB值在1986年仍然为负,说明在此之前它不存在动态特征。因此1986年前后,中美贸易结构中的动态性整体比较弱,主要集中表现在低技术类产品当中,资源制造型和中技术类产品的动态特征不显著,初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几乎没有动态性。

与表1相比,表2中动态商品的总数大幅增加,从27种增加到92种,而且每个类别都绝对增加。从NB指标来看,1992年之后初级产品的NB值出现负值,说明其依然不具备动态特征;虽然资源制造型动态商品的数目增加较多,但是无论从NB还是NV来看,其在贸易结构中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动态性特征不显著;低技术类动态商品的NB值在1992年达到13.1,远高于其他各类,但随后却逐渐降低。中技术和高技术类别在1992年前后都呈现出较强的动态性,因为其NB值都从负转变为正,之后逐渐上升。中技术产品1992年的NB值大于高技术产品,而且其动态贸易商品数目也大于高技术类产品,说明中技术产品的动态特征要强于高技术产品。因此1992年前后,动态性商品无论从数目和量值上看都有显著增加,这些商品对贸易盈余的贡献增大,标志着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地位的确立。低技术产品上的动态性在1992年达到最大后开始逐渐下降,同时中技术和高技术类别产品出现显著动态性,并且中技术产品要大于高技术产品。

虽然表3的动态商品总数比表2多出10种,但各类别动态商品的表现没有较大变化。两者的不同点在于:中技术类动态商品增加的数目最多,但从NB值来看,其动态性要低于高技术和低技术类产品;虽然低技术类产品的NB值在1998年最大,但高技术类产品的NV最大。1998年前后,高技术产品的动态性全面超过中技术类产品,并且从相对贸易量来说也超过了低技术类产品,并在未来仍保持这种趋势。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禀赋充足的国家,而美国则是资本充足的国家,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仍可以用H-O的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因为一个国家的禀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很难改变的,因此整体来看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稳定性。笔者基于全部贸易商品对中美贸易结构稳定性进行的考察表明:反映商品数目稳定性的未加权柱状图只能得到微弱的稳定性,而反映商品相对价值量的加权柱状图却得到了较强的结构稳定性特征,但是这两个柱状图都无法掩盖中美贸易格局中存在的动态特征。

为了明确找出中美贸易结构中的动态特征,笔者选取了三个基点,研究各基点前后具有产品周期特征的商品的时间序列变动趋势。主要实证结果如下:第一,1986年我国对美国的贸易商品中仅有27种商品具有产品周期变动特征,而到1992年却激增到92种,1998年为102种。同时,以1998年的相对贸易量(NV)来计,基点为1986年的动态贸易商品价值总量仅为3.5,基点为1992年的达到20.7,基点为1998年的为21.3。从时间顺序上看,笔者认为,无论从商品数目还是价值量上来看,中美贸易格局整体上已具备了产品周期方向上的动态特征。第二,1986年前后,中美贸易结构中产品的周期性比较弱,主要集中在低技术类产品当中,资源制造型和中技术类产品的周期性不显著,而初级产品和高技术类产品则几乎不存在产品周期性。第三,与1986年相比,1992年前后,动态商品的数目增加了2.5倍,表明在此期间我国对美国有大量的商品从贸易赤字逆转为盈余,这也可以解释我国在1993年开始对美国形成的贸易顺差;其次,产品周期性在低技术类产品上达到最大并开始逐渐减弱,而在中技术和高技术产品上具备显著的周期特征,且中技术类产品上要强于高技术类。第四,与1992年相比,到1998年前后,动态商品总数多出10种,产品周期性在高技术类上全面超过中技术类,而且从相对贸易量来看也超过了低技术类,可以预见产品周期特征将最大体现在高技术类产品上。

总的来说,中美贸易结构存在产品周期所预测的动态性,而且该特性显示出了从低技术到中技术再到高技术的一个渐进升级的过程。从结果中还能看出一个产品周期的完整概念,首先我国从美国进口低技术产品,表现为贸易赤字,然后掌握了这种低技术(也最容易被掌握),利用其成本优势转而生产该类产品并出口到美国,表现为贸易顺差,随着其它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生产低技术产品并与我国竞争,低技术商品在我国贸易顺差中的贡献度逐渐下降。与此同时,随着中、高技术逐渐被我国所掌握,产品周期特性开始出现在中、高技术类产品当中。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低技术类产品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贡献都是最大的,但随后便被高技术类商品所替代。虽然我国政府对低技术类产品的出口有很多优惠政策,但由于低技术的可模仿性较强,导致其国际竞争力较弱,因此仅仅依靠出口退税、补贴和低成本的出口模式是无法持久的。要继续保持低技术类产品出口在中美贸易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提高该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鉴于此,企业可以在品牌效应、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上多下工夫。政府政策则应体现在提升企业形象和促进高新技术与传统低技术产品融合两个方面。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技术类产品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贡献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一个国家拥有健全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由于中技术产品比低技术产品拥有更高的附加值,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低技术类产品缺乏竞争力的环境下,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低技术企业向中技术企业升级,这样既能促进中技术产业结构的发展也能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

注释:

①中美两国的统计数据中存在明显差异。Feenstra(1999)和Fung(2003)对统计差异做了细致的研究。本文中的稳定性属于趋势范畴,用中国和美国的统计数据不会对文章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一般认为,对双边贸易来说进口国的统计更为准确,故选取美国的统计数据。

②笔者认为SITC的分类方法比较粗糙,不能较好地区分商品的技术特征。Lall依据商品的附加值决定于商品的技术含量这一现实对商品进行了比较成熟的技术分类,细节参见附表。

③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贸易平衡的商品NB值往往不等于0,而在0上下波动,因此选取的带宽为0.0005。从软件上看,Matlab只计算到小数点后四位数字,故根据四舍五入原则0.0005是合理的。同时理论上,商品总数为779种,平均每种商品至少要占所有商品的1/779,如果小于这个比例的100倍的话,也可以近似看作0。因此只要某种商品的|NB|<0.0005,就约等于0,属于贸易收支平衡商品。

④对于在某一年份没有贸易的商品,其NB值和NV值都为0。为了统计的完整把它们赋值为一个极小的正数,计算到盈余部分,也因此倾向于分布在中间的柱形上。这势必也会降低在两个极端处的显著性和贸易格局的稳定性。

⑤不考虑其他方向(例如:从盈余到赤字)的动态性。

⑥由于初级产品和资源制造型产品大部分是基于资源禀赋进行贸易的,而产品周期却涉及到通过产品技术的转移来实现贸易结构的转移。一些学者也剔除这两类商品来考虑商品的产品周期特性。

标签:;  ;  

基于产品周期理论的中美贸易结构稳定性分析_贸易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