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过程指导_文学论文

写作教学:过程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先后进行了课程改革。这些改革虽然被冠以不同的名分,不过,改革的旨归又具有显著的共性,即解决“有限的教学时空与无限的知识增长”的矛盾。因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知识总量在急剧增长,学科分类越来越庞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那些最值得掌握的知识,使得学习成为儿童成长的助力而不是负担,既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20世纪80年代,吕叔湘先生就深刻地指出过,我国语文教改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在中国基础教育的框架内,语文学科——尤其是作文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更加严峻。这既是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又与我国长期的语文教学传统有关。

习惯上,人们把人类的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相对来说,属于自然学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其教学知识体系的设定所遵循的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绵延两千多年的工具理性,即有既定的学科要素、公认的基本概念、客观存在的基础定理。比如中学物理科课程,其学科基本要素是“质量”、“能量”、“热量”,围绕这些要素,是“力”、“引力”、“反作用力”、“摩擦力”、“浮力”、“张力”等核心概念群,围绕这些概念群,是经典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电学定律等一系列定律。这些要素、概念、定理,都是公认的,客观的。学生掌握了这些概念和公理,就可以解释许多物理学科的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题目。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物理课程虽然有一定差别,也无非是在内容安排的轻重、难易上的差别。即哪些内容重点讲,哪些内容放在哪个学段讲,而不可能有根本差异。这是因为,自然科学知识的生长过程就是以逻辑的、内结构化的形式发展的。

但是,属于人文学科的语文科课程,就难以列出类似于物理、数学那样客观的学科要素、不可缺少的概念以及公认的定理。即使有人能列出一些概念、原理,学生背过这些概念,却又未必能提高语文素养。而在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学习内容中,又以作文最为极端。作文与人的灵感、才华、个性、创造性关系最紧密,因而也是最不可捉摸的。迄今为止,在人类整个的知识框架中,有关作文教学的公认的概念、原理,几乎还是众说纷纭。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很难像教数学、物理那样,通过公式、原理等知识的记忆、例题的讲习,通过规范严谨的技能训练得到成正比的、可以检测的提高。正因为如此,社会上不少人士普遍认为,作文几乎无规律可言,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

中国有很悠久的语文教学传统。两千多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活动,为这种观点提供了大量成功的实例。从民谣俗语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到专家学者的论断“文无定法”;从杜甫的治学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鲁迅的愤世之言“从不信文章作法”,在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就全部标着“怎么写”,这些无不预示了课堂教学在学生作文进步中的苍白无力。

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依靠学生长期、大量阅读文章,从优秀范文中感悟其妙处,慢慢积累起判断分析文章优劣的标准;再通过大量而零碎的作文习作,来积累写作经验。这种以模仿和习得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长期学习,固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甚至还能养育出几个语言文学大师,但是,却是以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为代价的。

如果说,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大海捞针式的语文能力积累方式还能勉强适应社会生活节奏的话,那么在当今社会生活内容日益多样,信息总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人们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被大大压缩,而市场经济导致的效率至上主义,又要求包括语文学习在内的所有社会活动要大大提高效率。因此,要青少年们再像古人那样,靠漫天撒网式的大量阅读,由学生自发地摸到写好作文的门径,已经为形势所不许。因此,探讨高效达成语文教育目标的合理途径,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已经不容回避地摆在人们面前。

当然,涉及高层次思维活动的作文,如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依靠的仍主要是作者个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展现的主要是作者对语言的个性化运用。人们对这种创造活动的主要评价依据,也是看它能不能向人们提供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这样的写作活动,的确有许多不可教之处。但是,要知道,中学的作文教学课承担的并不是让学生成为作家,而是使其初步具有运用文字传情达意的能力。而一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如遣词造句的常见技巧,谋篇布局的基本章法,传情达意的基本技能,常见应用文体的基本格式,还是有不少共性的,教与不教还是大不一样的。这就像下棋里的着法定式,竞技体育训练中的分解动作,绘画初学者的素描写生,都是通往高层次创造性活动的基础。高层次运动员在赛场争胜、与强手对决,大部分是靠个人天赋,临场的即兴发挥,但是对于初级的学习者来说,在平时的训练里,学生不妨可以用一些分解动作来完成基本练习。基本动作要领是入门的必备,体现了该项活动的基本要求,是通向高层次创作的台阶。中学作文课,就应该研究如何在课堂特定的环境和一定的时间内,帮助初学者尽快构建起语言文字表达的最初那几级台阶。因此,“作文是个性化的创造活动”不能成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上自甘于“混沌”、“不作为”的理由。

要实现作文教学的过程化,以下的几个工作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1.筛选出对中学生的作文可能有实际影响的一些关键点——知识点、训练点,构成作文教学的基本要素。

2.将这些关键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构成相对系统的课程知识框架。

3.围绕这些关键点,设计步骤明晰、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

教师将写作文的方法指导隐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训练,掌握写作文的“规定动作”、“分解动作”,渐渐逼近作文方法,写好作文。这一思路,就是作文教学的课程化。实现作文教学课程化的前提,是选择出一套关于作文写作的,公认而有效的知识体系,然后围绕这些知识点来设计训练点。

当然,提炼写作训练要素,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问题,并不是今天才被提出来的,不少人都在这个问题上做过有意义的探索。上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的开拓者已经试图从教学要素的角度来结构教学框架。例如,夏丐尊、刘薰宇先生于1922年在开明书店出版的《文章作法》,将叙事文的写作分为若干要点来介绍,如:

●叙事文的意义

●记事文和叙事文的混合

●叙事文的要素

●叙事文的主想

●叙事文的观察点

●观察点的变动

●叙事文的流动

●叙事文流动的终止

●记叙文流动的顺逆

改革开放后国内编写的许多语文教材,也大都列出了以作文能力为训练点的作文写作序列。其中,上世纪80年代初由华东师大第一附中陆继椿主持的初中《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实验教材,是比较有特点的以写作要素组织教材的探索。这套教材共六册,“是探索语文教学学科化而设计的语文教学体系”。这个体系从运用现代语言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通过解剖听、说、读、写的能力结构,以写的能力为线索,编排出一个循序渐进的语文教学的“序”,务使学生“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每一得的训练项目叫做“训练点”,以“精学”、“略学”和“自学”三篇课文的阅读带动写作训练。其中,“初一两个学期训练记叙能力”,“初二下着重训练说明能力和论述能力”。而该套教材为记叙能力设计的训练点分别为:

●记叙建筑物

●记叙环境的一角

●记叙一幅画

●记叙日出夜色

●记叙植物

●记叙动物

●记叙家庭情况

●记叙兴趣爱好

●记叙学习活动

●记叙文体活动

●记叙中的抒情

每一个训练点都有参考课文,有基本知识介绍、写作要求,以及相应的作文题目,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及课外练习。

但是,以今天的课程眼光来看这些教材,则觉得它们对作文教学的追求,还只停留在初步阶段。

第一,它主要是以写作知识、写作内容为教材结构线索,而不是以写作方法来设计训练点。比如陆继椿教材第一册的11个记叙文训练点,有10个是以记叙对象划分的,只有最后一个训练“记叙中的抒情”算是从方法的角度讲的,这样的划分就缺少方法的归纳、指导。其实,不管记叙环境还是记叙建筑,在记叙上一定有许多共同的方法和要求。

第二,许多作文教材只列出训练目标和写作要求,而缺少达到这些要求的训练过程,如陆氏教材初中第一册“训练点(16)”中有这样的要求:“以记叙为主的抒情文,记叙要具体充实,抒情要寓意确切,发挥联想,懂得按感情发展的层次组织叙述的结构,学习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掌握拈连的表现手法。写因物记事的抒情文。”但是,教材中却没有介绍如何完成这些要求的方法和训练步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缺少坚实的依据,在教学中就很容易回到传统的那种依靠学生自己“悟出”作文之道的旧路。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整个语文教育领域对中学生作文的核心知识、作文的基本技能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国内绝大部分语文教材中关于作文的部分,大都语焉不详。有的干脆对作文避而不谈;有的只出几道作文题目,不谈作文教学;有的止步于列出写作要素和技能目标,而学生怎样掌握这些要素、教师如何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材没有具体的训练过程,这样,在教学实施前,教师不得不对教材所列出的作文教学训练点进行二次开发。这些教材编写,都把作文教学过程设计的重担交给了任课教师。而如何教学生写作文,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师的难题。

近些年来,我一直想尝试的一个努力就是,能不能针对一项具体的作文能力或要求,设计出一套“比较具体的、有相对固定步骤的、可以重复操作”的作文教学流程?比如面对一个具体的情景,一个初学写作的学生能不能通过一至两堂作文课的指导、训练,由眼前的一幅画变成笔下的一幅画,由本能的、混乱的、简单的、艰涩的描写,提高到相对规范的、有序的、细致的、生动的描写,一句话,由不知描写为何物到略识描写。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在作文教学上,已经初步开发出十几堂作文的课程化教学范式,如“学会描写”、“怎样审题”、“开启联想之门”、“怎样虚构故事”、“怎样写真实”、“怎样用材料”、“认识婉言和直言”等作文专项技能训练课,分别围绕中学作文写作中的描写、审题、联想、用材料等基本步骤(关键点),尝试了将教学设计操作化、教师教学指导过程化、学生训练步骤化的可能性。后面呈示给大家的几则教学设计,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做的。

关于作文的过程化教学,有些问题还需要进行简单的补充说明。

一是机械训练与创造性活动的关系。其实,早就有人批评过作文的分解训练是科学化、机械化、教条化的做法。如前文所述,用这样的方法培养高层次写作人才当然不行,但是,中学作文课要完成的任务,首先是让学生学习基本表达,要学生将眼前所见的事物、自己所想的问题运用文字向别人说明白、讲清楚,用的是基本能力、常用技巧和简单定式。因此,选择一些作文教学点,找到一些作文训练的分解动作,探索一些作文训练的简单有效的定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过程的初步指导,使作文教学有章可循,提高效率,其效果还是可以期待的。

其次,作文教学过程化并不排斥一定量的阅读、一定量的作文训练。相反,还应该建立在大量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之上。所谓过程化,只不过是提高教师指导的效率而已。

其三,作文教学过程化探索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几个人能负担得了的,甚至一个时代都不一定能完成、完善。我设计的作文教学过程化指导的几个点,就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是从最基础的、最容易设计的几个点来做的。知识点、命名也值得商榷。在整个作文教学大厦中,充其量只不过是几块砖头而已,因此,期待更多的人一起参加探索。

教例一

材料的选择与顺序安排

朱丹萍

[教学目标]

1.学会有目的地区分材料的主次。

2.学会合理安排材料顺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发现问题

1.用十分钟时间,以“我与北京奥运”为题写一篇短文。写自己在奥运期间经历的事情,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字数不限,尽量多写。

说明:这个题目非常大,学生肯定都会有许多话说,十分钟可能还不够他们写尽想写的事,但是很能反映出学生的状况。除了个别学生,绝大部分学生很难把握好这么大的题目。

2.请部分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找出他写了哪些事情,哪些事物,他想表达什么思想。

说明:将学生回答板书,黑板的一边写事件,另一边写表达的思想。学生的思想和所记叙的事情之间往往很难一一对应,更不用说围绕着中心。比如,学生可能会写交通管制带来的麻烦,但是最后还是说:我享受奥运。

3.请大家看黑板上列出的“事件”和所表达的思想。

二、明确问题

1.用五分钟时间,同桌之间相互交换作文,采用黑板上的方法,为对方列出所写的事件和传达出的所有思想感情。

说明:看自己的文章往往看不出问题在哪里,看别人的东西,眼光总是会挑剔一点,大家遇到的问题可能都差不多。

2.请学生回答:为什么同一篇文章,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理解呢?说说你们在写作时的感受和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

点拨:

①材料用得太杂:最大的可能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材。

②主题不明确:他们心中没有预先的中心定位,或者他们根本没有主题的概念。

③思路混乱:材料的安排顺序不恰当。

三、解决问题

1.在原来所列出的事件(事件包括物象)基础上,再增加几条,达到十条以上(尽可能多列)。

2.确立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可以简单一点,随便什么中心都可以,只要有材料证明),一经确立便不能再更改,只能改材料以符合主题,学生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否则初学者都会感到混乱。

3.把材料进行分类,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归为①重点类,有点关系但不密切的归为②一般类,毫无关系的归为③无关类。在重点类里面,有可能各个材料之间的地位是相当的,那就要根据角度来定,比如关于毅力的选一个,关于友谊的选一个,其余可归到②类中,相应减少②类的数量,直到恰当为止。

4.确定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等),将①②类材料混合排列成相应的顺序。

5.按照这个顺序将①类材料详写,②类材料略写(关于如何详写、略写,以前已专课辅导过),并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在结尾深化提升,一篇完整有序的文章就清清楚楚地写成了。按全文八百字算,详写的材料以两个为宜,每个字数在三百以上,略写的材料可以在三到五个,每个在一百字以内。

(活动说明: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学生在下面做,然后交流。)

四、深化认识

1.用以上的方法分析这篇文章,说出它值得学习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两点一线

风刮在脸颊,冷冷的,但我的心却暖暖的。满载着一车星辉回家,想着爸爸早已在家为我准备好了一杯热牛奶,妈妈又在为明天的早饭做准备了。呵,那种感觉啊——真好!

迎着朝露赶往学校,披着星辉回家。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回家,家和学校,两点一线。我是一只快乐的小小鸟,来往于这两点一线间,享受着家的温馨,饱尝着知识的琼浆。

“六点十五分了,乖,起床啦。”妈妈轻轻推我起床,“今天比昨天更冷,多穿一件衣服呀。”妈妈从衣厨里拿出一件毛衣放在我的床头。“动作快点,别磨磨蹭蹭的,今天轮到你值日啦!”该下楼做饭了,妈妈也不忘留下一句温柔的叮嘱。

听了妈妈的话,我马上起床,在五分钟内穿好衣服,洗漱完毕,然后大声朗读课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吃饭啦!”妈妈甜美的声音通过楼道的无线电的“广播”传到我的耳朵里,“来啦!”我马上把书装入书包,像一只快乐的小鹿冲下楼去。“哈,蛋炒饭,肯定很好吃!”我抓起筷子就匆匆扒完碗中的饭,拎起书包,跳上单车就向学校赶。“路上小心!”都骑出去好远了,还听见妈妈的叮咛声。

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无疑是一种乐趣。我最喜欢上数学课了,在老师的粉笔下,好像没有任何的难题:“做这一题,可以过A点作BC的平行线,再延长BA,看,∠1与∠3相等,∠2与∠4相等,而∠3、∠2和∠A组成一个平角,经过等量代换,∠1+∠2+∠A=180°。这就是这一题的答案,有不理解的请举手……”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得作辅助线呀!心中的疑团解开的感觉真好!

学习的快乐又何止这些呢?语文课上,我们遨游在文字的海洋,感悟人生哲理;历史课上,我们与老师谈古论今,吸取前车之鉴;政治课上,老师教我们学做真人;生物课上,老师引导我们步入自然的大门……这些,何尝不为乐?若说无趣,是你没有用心体会罢了。

风刮在脸颊,冷冷的,但我的心却暖暖的。满载着一车星辉回家,想着爸爸早已在家为我准备好了一杯热牛奶,妈妈又在为明天的早饭做准备了。呵,那种感觉啊——真好!

我是一只小小鸟,在两点一线间奔波,乐此不疲,乐此不疲!

分析:

A.作者写到的事件(物象):风、星辉、朝露、爸爸准备热牛奶、妈妈准备明天早饭、妈妈催我起床、我起床、朗读课文、吃早饭、出门上学、妈妈的叮咛、上数学课、语文课、历史课、政治课、生物课。

B.为表达两点一线生活的快乐是文章的中心。

C.围绕这个中心,把材料分为三类:①重点类。包括风、妈妈催我起床、上数学课。②一般类。包括妈妈的叮咛、妈妈准备明天早饭、爸爸准备热牛奶、星辉、朝露、吃早饭、语文课、历史课、政治课、生物课。③无关类。包括我起床、朗读课文、出门上学。

为什么要这么分呢?我们可以把作者的快乐分成三块:一块发生在家里,一块发生在路上,一块发生在学校。家里的温馨让作者感到快乐,所以能突出温馨的材料详写,而起床、朗读课文、出门上学是比较中性的事件,并不能表明什么,可以删掉;从其他几件事的比较来说,妈妈催我起床最能表现温馨的氛围,比如跟妈妈撒娇、说悄悄话等。学校的快乐则是源自于获得知识时的那种成就感,作者写了很多课,但是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型,所以只能取其一进行详写,其余归到略写中;上学的路上也会有许多快乐,作者文中并未体现出,所以重点类中的“风”不一定就是要写风,也可以写星辉、朝露或者别的什么活动,只是路上也需要有一个详写。

这样比较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文章存在这样两个不足:一个是材料用得太多,八百多字用了十六个材料,每个材料五十多字的描写明显是不够的;另一个就是详写不够详细,最详细的也只有一百来字,也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把多余材料的空间腾出来。略写的材料可选择的较多,只要能调节上下,使之连贯就可以了。

D.作者这里采用的是路上——家里——学校的方位顺序,这个顺序比家里——路上——学校(或者学校——路上——家里)这种模式要好,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后者则显得较古板。而且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比较紧凑、完整。

2.作业。

以“我学英语”为题,按照课上的方法,写一篇文章,需要列出选择组织材料的具体步骤。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00)

[点评]

初中生的思维还处在发育阶段,元认知能力较弱,因此,不容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恰当的检测和控制,表现在写记叙文上,是轻重不分,选择缺少典型性,顺序欠妥当等。该课的设计通过“确立中心点,删改材料”的方法,确立每一个具体步骤,培养学生选择材料、安排材料顺序的能力。

整堂课由四个板块组成:一是发现问题——学生的思想和所记叙的事情之间往往很难一一对应,更不用说围绕着中心;二是明确问题——材料杂乱;三是解决问题——确立中心后将材料根据中心分类,再确定材料的顺序;四是深化认识——分析一篇文章的优点与不足以及尝试命题作文的选择组织材料。前三个环节在课上完成,第四个环节可以在课上完成,也可以放在课后做。

该设计训练目标明晰,学习活动设计合乎学的逻辑,可以说步步为营,操作性比较强。

教例二

寻找情感的载体

——将情感落到实处的指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和正视他们在情感描写中遭遇的瓶颈:无话可说、陈词滥调,从文字表现为“空”,从创作人的直观感受是“虚无缥缈”、无从把握。

2.启发学生认识到通过某个载体,可以从虚入实,情感描写不再是空发议论。

3.指导学生通过某个载体将情感描写落到“实”处,将无色无味、无影无形的“感情”描写得五光十色、栩栩如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

写一写:比比谁写得多(10分钟)。

情景设置——你陪表妹去考级(可以是钢琴、古筝、围棋、绘画等),妹妹表现得很紧张,你用了很多办法试图安慰她,她看起来好多了,但是她的紧张你还是可以感觉得到。请描述她进了考场之后,你这两小时内的担心、牵挂之情。

说明:预计有学生会在5分钟后就遭遇无话可写的问题,故而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停笔?

点拨:感情很“虚”,除了常用的那些表示情绪的词语和成语,很难有更多的描述方式和手段。

二、引导学生:领悟别人解决问题的方式

1.读一读。

生生切磋:让学生清点自己所写文章的字数,按照字数分组比较,看看写得多的同学除了写得快,在内容上有没有多的地方。

说明:预计有学生懂得使用一些动词来表现自己的情绪,予以肯定,让大家学习。

如果有学生能够落到实际的载体上,那更好,以此引出,如果没有,也不要紧。

2.课文回顾。

……她在电话里哭泣,说感觉到离妈妈越来越远,她想放弃独立。

我说小鸟你必须试着解决这些事,至少试一试,万一解决不了,你再打电话给我。挂断电话后,我整天都守着电话机,一旦有朋友的电话进来,我只能三言两语,说我正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确实,眼下我最大的心愿是帮助一个女孩站起来,独自迈出第一步。

小鸟的求助电话迟迟不来,我心里空空的,整理着她的小房间,那里充满着小女孩甜腻的气息,催人心软,而且我还瞥见她留着的一根小竹棍。她曾戏言这根竹棍留着用来对付欺侮她的人,她害怕独自面对这纷繁的世界,害怕迷失……刹那间,我心乱如麻。

就在此时,小鸟打来了电话……

请大家讨论,小鸟两次电话之间一个母亲的担心忧虑之情,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点拨:感情是“虚”的,但是秦文君却成功地将感情落在了“电话”和“竹棍”上。不仅有话可说,娓娓道来,而且显得有理可说,即作者的担心显得很有说服力,且不是空洞的口号。

三、帮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1.改一改:什么是你感情的载体?可以让你的感情落“实”出来。修改“这两小时”的文字。

2.练一练:上面我们进行了自己的情感描写,下面我们再试试描写别人的感情。

情景设置——高烧两小时,你的母亲很担心你,请描写。

3.再练一练:上面我们练习的都是“两个小时”的情绪,如果写两年甚至二十年,也可以这样写吗?有同学一定会说,二十年,我的心变了呀。是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有些东西,刚好见证了这种变化呢?我们是不是不应该放过这些成长的证人?

命题作文:高尔基写过《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三部曲,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为自己的作文《我的小学》拟定创作提纲。

如果学生觉得难,以《女孩独立》中照片作为载体,在不同阶段分别代表不同的情绪,整体上是一气呵成的精巧布局。

课文回顾:

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的。记得十四岁那年我初次离家,参加学校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学农活动……然而期满归来时,心里就有了点底气,我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在照片上,我的神态有点老到,仿佛是一个有阅历的人。我将它保存在厚厚的相册里,因为它记载着一个女孩的初次独立,并且预示着后面将尾随许多充满荣耀的词汇:羽毛渐丰、小荷露尖、青春年华……

小鸟在我的相册里翻弄着,说要带一张妈妈的照片,我怂恿她带我学农归来的独立照,可她拒绝了,选了一张我穿便装,笑容安详的照片贴身装着,还说:“这张才像我的妈妈!”她不知道我如今的这份安详是如何获取的。

小鸟没去拍立志照,我送了她一个穿中学校服的珍妮娃娃,悄悄地把它当成小鸟独立的见证。一个女孩走向独立,慢慢地拥有了为自己设计未来的道路的勇气和能力,这真令我喜极而泣。

四、课后作业:以“我的小学”为题作文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00)

[点评]

该设计一大亮点是将学生情感描写中遭遇的难题作了阐释,设计者认为具体表现为:无话可说、陈词滥调,从文字表现为“空”,从创作人的直观感受是“虚无缥缈”、无从把握。针对这一问题,设计者提出通过某个载体,从虚入实叙写情感。

目前许多教师面对学生作文往往很无措,作文教学仅体现为提要求,具体的写作指导往往也是“无话可说”或者是“陈词滥调”,学生想着自己应该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却苦于无计可施。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的备课设计要突破教学目标的大而空的缺陷,将目标落到实处。

该设计的另一个亮点是结合课文《女孩独立》设计训练活动,将课文充分利用,也节约了课上学生熟悉例文的时间,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例三

论证:遵循思维的逻辑

郑桂华

[教学目标]

1.知道论证要遵循思维逻辑,了解“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三个概念。

2.学习判断、修改论证中的逻辑错误,并在写作中运用论证的方式。

3.学习辩证地看问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了解论证

1.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何种情况需要运用论证这种方式。

2.课上交流。

点拨:

运用文字、数据、逻辑推理等证明论据和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的过程就是论证。

论证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传播某种思想、观点,如新闻评论、演讲、倡议书、公告、广告等。

●报告自己的某项研究成果,如科研论文。

●为一项方案或决策提供依据,如工程论证报告、策划书等。

●为判断是非、裁决纠纷提供依据,如法庭辩论、听证会辩论。

●回答专门的质询,如新闻发布会、论文答辩。

论证的目的是影响说服他人。

3.教师引导。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一个人经常需要与别人进行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并希望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例如:

●说服爸爸妈妈同意你与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

●参加班干部竞选,让大家相信某一个职位更适合你。

●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热点问题发表看法。

●你买的某种商品发现问题,写一封投诉信,说明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而不是你使用不当造成的。

诸如此类的许多情形下,都需要你向别人申明观点,并说出许多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合乎情理的。

二、热身活动:尝试说理

1.教师出示情境。

如果你要说服爸爸妈妈同意你外出旅游的计划,你能够说出哪些理由来打动他们?

2.小组或班级讨论交流。

●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劳逸结合能促进学习。

●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锻炼综合能力。

●其他同学也有旅游计划,并有获益的榜样。

●已经考虑并解决了安全问题。

●不会花费太多钱。

3.深入讨论。

(1)有效的论证能影响他人的判断。你父母能否批准你的出行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你对出行意义的论证。你觉得上述理由充足吗?你还能说出哪些理由?

(2)想一想,如果你的父母不赞成你的旅游计划,他们会讲出哪些理由?

4.教师相机点拨。

论证其实并不难,我们每天几乎都在运用论证。

论证既可以用来为某种判断提供支持,也可以用来证明某种结论不成立,后一种论证也叫证伪。

三、重点训练:学习合乎逻辑的论证

1.教师提供概念解释等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基本的思维逻辑。

在法庭上,检察官可以举出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证据来判定他有罪;而辩方律师往往也能轻易地举出许多事实证明他无罪。可见,证据本身并不一定能导出唯一的结论。论据的数量也不是多多益善。你的结论是否可信,不仅要看证据,更要看你对论据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阐释。

归纳推理:从许多个别现象、个别事物中寻找共同点,得出一般结论。如“我们看到的西瓜是圆的,苹果是圆的,荔枝是圆的,由此可见,一般植物的果实都是圆的”。

演绎推理:从一般的原理、结论出发,去判断个别事物的状态和性质。如“一般来说,植物的果实都希望被动物传播,因此,它们会进化出一定的甜味,以吸引鸟兽来吃”。

类比:用一件事作例子来证明另外一件事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如“热带雨林的植物生长茂盛,是因为那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如果将北方的蔬菜瓜果移植到南方,一定能提高产量”。

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现象和语言现象十分复杂,在运用逻辑推理原则进行具体的论证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细微的差异,很容易出现逻辑错误。

2.尝试:判断常见的逻辑错误。

下面几个简单的论证里都存在逻辑问题,试理解这些论证的逻辑错误,看看有没有将其修正的可能。

3.深度活动:判断下列论证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一班姓赵的同学最多,三班姓赵的也多,赵姓很可能是第一大姓。

●司马迁写出了《史记》,司马相如写出了《长门赋》,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看来,姓司马的人都是很有才华的。

●司马迁敢为天下先,写出了《史记》,唐僧敢为天下先,取回了真经,因此,要想取得成就,我们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人类早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我是人类的一员,我的所有举动都是文明的。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南北朝鲜迟早会统一。

教师相机点拨:如何避免论证中的逻辑错误:

●尽可能考察了解与论题有关的全部情况。

●证明论据和结论之间确实存在着因果关系。

●说明这种因果关系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判断此因素对形成结果是唯一作用的还是只起部分作用。

●分析其他因素对产生这种结果所占的影响大小。

●说明此种因素对结果发生作用受什么条件影响和制约。

●考虑会有例外的可能并指出其原因。

4.调用生活积累,强化训练效果。

日常谈话中,我们常感到一些说法有逻辑问题,试举出几例具体分析其逻辑错误。

注意:理由的呈现必须符合人类的理性,遵循形式逻辑。

有许多论证隐含逻辑错误,看上去,实质上似是而非,阅读时要注意辨析。

四、交流与写作:运用论证

1.探究课文中的论证。

查阅这一学年教材中的议论文,仔细分析其论证部分的逻辑推理,看看哪些值得肯定,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2.写作。

就“流行”这个话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注意论证材料和论证逻辑。

五、反思论证的过程

1.对论证进行自我反思。

由于受知识视野、认识手段、个人立场、当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常常有片面之处,而且,许多事物本身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对我们的论证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

以下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反思一项论证的合理与否:

●我是否掌握了足够的与话题有关的情况和信息?

●我的观点是一种假设还是客观事实?

●我得出这个观点更多基于个人的主观倾向还是客观依据?

●我的证据是否可靠?

●从我的材料、证据中能必然归纳出观点吗?

●我的推理过程有没有破绽?

●我注意了这个判断结论不能涵盖的特殊例外,并做出合理解释了吗?

●我注意了不利于我的观点的材料以及反对方的意见,并能合理解释吗?

●我的论证语言是不是简明易懂?

2.借鉴反方观点反思。

将前面论证训练题上持不同观点的两个小组所列举的理由互相对换,冷静、细心地思考反方陈述的理由,理解对方的意思。

梳理双方观点的分歧、论证的差异,辨析双方分歧的关键。

吸收反方合理因素,修正你的观点,调整你的论证,使立论更稳妥,论证更加完善。

对反方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核心论证进行必要的反驳,指出其论据或论证上的不足。这也是从反面来加强自己的论证。

3.重新整理自己的论证思路,修改完善习作。

注意:

●许多分歧并不是非此即彼、谁是谁非等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互相交错,相辅相成。

●许多论证的指向不全是唯一结论,不代表真理,而是表达一种个人主张,因此,应允许不同的主张。

●论证是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希望读者和对方接受,一般来说,论证是一种平等交流,应心平气和地讲道理,避免居高临下,火药味十足。

[点评]

论证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思维与表达的技巧,也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功。怎样教会学生充分有力地开展论证,教师可以教学生用“摆事实”、“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该设计从“论证:遵循思维的逻辑”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介于思维训练与写作训练之间,或者说是以思维训练始,以写作训练止。

该设计比较突出的是将“论证:遵循思维的逻辑”的训练设计为一系列的活动,第一个小目标是“了解论证”,然后从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说服父母同意自己去旅游开始热身活动,到“重点训练”,最后运用论证来“交流与写作”。活动能做到环环相扣,有指导有讨论;活动形式比较丰富,有聊有辩有写等。符合初三学生或高一学生的学习需求。

标签:;  ;  ;  ;  

写作教学:过程指导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