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教育全球化战略研究_华盛顿协议论文

我国工程教育全球化战略研究_华盛顿协议论文

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战略研究论文,工程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工程教育已经跨入了全球化时代,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全球战略来指明发展方向。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讨论中国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问题。2002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工程院还联合召开了“中美工程教育政策双边研讨会”,专门研讨“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1]。但是,迄今为止,作者尚未检索到明确提出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概念的文献。因此,作者拟采用比较教育和政策分析的方法,观察分析中国工程教育所处的内外环境,比较研究世界两大工程教育体系,提出并分析中国工程教育的全球战略。期待能够引起专家学者们的更多注意,以加强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及其相关政策的研究。

一、战略背景

在制造业国际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全球化时代。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贸易依存度从2002年的42.7%上升到2006年的67.0%。与此同时,中国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2003~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这其中制造业的贡献最大,“世界工厂”之誉在自主创新和高技术含量方面虽然仍有訾议,但就其规模贡献而言,则是举世公认的。

在此背景下,中国工程教育正面临本国制造业全球化和国际工程教育全球化的双重挑战。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产业,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3]。正因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经济才得以步入全球化时代;而经济全球化程度越高,制造业的国际化程度也就越高。这方面的发展必然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的全球化。实际上,伴随着各国制造业的全球化,工程师的跨国流动越来越多,工程教育也因此而呈现全球化趋势。《华盛顿协议》的发展和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就是很好的证明。

(一)外部分析。

当前,国际工程教育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个是以《华盛顿协议》为代表的工程教育互认体系,一个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工程教育互认体系。在2007年国际工程大会上,与会代表讨论了《华盛顿协议》与欧洲大陆工程教育互认体系的关系,认为应该形成统一的互认体系。“但《华盛顿协议》与欧洲大陆体系存在着一些根本教育体制的不同,代表欧洲大陆体系的德国ASIIN在此次会议中转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的申请再次没能通过。欧洲大陆体系与华盛顿协议体系仍然存在分歧,某些程度上还存在有关谁更权威的竞争”[4]。

1.《华盛顿协议》签约国家和地区的工程教育体系。

美国主导着《华盛顿协议》,是签约国家和地区工程教育体系中最典型的代表,故此仅分析引导美国工程教育发展方向的学位设置、培养标准和工程师注册条件问题。

美国的工程教育是学士、硕士和博士三段式学位体系。本科是四年制,工程类学士学位有工学士(Bachelor of Engineering,B.E.)、工程学理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B.S.E.)等类型。获得工程执业资格对学位的最低要求通常是学士学位。

研究生阶段的工程类学位有工程学学位和工程师学位之分。工程学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M.E.)和工程学博士(Doctor of Engineering,Eng.D.)并不是工程师学位。对于一个实践型工程师来说,工程学硕士或工程师学位就是最终学位了。工程师学位是针对专业人士的学位,而不是针对学者的学位。许多人认为工程师学位的水平介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之间[5]。在博士层次是否有专门的工程师学位,笔者尚未检索到文献报道。

美国的工程类学位设置是双轨制。美国的学位设置和学科专业混合在一起,十分复杂。在工程学位系列中,专业性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双轨并存,学生攻读学位可以在两者之间改换[6]。总体上看,美国工程教育可分工程学学位和工程师学位两大类型,同时培养工程学者和工程师。美国工程教育的认证由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负责,国内已经有详尽的研究[7]。ABET制定了11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亦可视为培养工程师的标准:①具备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②具备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③具备根据需要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④具备经多种训练形成的综合能力;⑤具备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⑥具备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⑦具备有效表达与交流的能力;⑧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⑨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⑩具备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11)具备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11条可视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标准[8]。

美国工程师的注册工作由美国各州工程师注册局具体负责实施。注册局对成为工程师的必备条件均有明确规定:①获得经ABET认证的工程专业学士学位;②拥有注册局认可的四年以上工程工作经验;③通过由注册委员会专门命题的基础测试和专业考试[9]。

2.欧洲大陆工程教育体系。

欧洲各国的工程教育体系类型多样,目前正通过博洛尼亚进程逐步走向一致。该进程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实际上只有3点:①建立学士、硕士和博士三段式学位体系;②建立学分制和欧洲学分转换体系;③建立欧洲质量标准,促进学历学位互认。学士学位阶段至少需要3年,但没有规定必须是3年。该进程计划到2010年完成。

根据欧洲大学协会最近对900多所大学的调查,已经有82%的大学具备了博洛尼亚进程要求的三段式学位体系[10]。德国和法国已在逐步推动该进程的落实。德、法高等工程院校过去实行的主要是直读硕士的文凭工程师学位(Diplom),综合类大学学制是6年,应用技术大学一般是4~5年。按照博洛尼亚进程要求应改为“3+2”模式,即3年学士、2年硕士。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多数在取得学士学位后继续工程硕士的学习;一般工程院校的工科专业毕业生部分参加工作,部分继续深造[11]。

俄罗斯的工程教育是双管齐下,既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又加入《华盛顿协议》。2003年9月,俄罗斯正式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已经建立两层架构的高等教育,即3年或4年的学士学位课程,然后是2年硕士学位课程,但某些领域(例如医学和工程)仍保留直读硕士学位。至于博士学位如何改革,笔者尚未检索到相关的文献报道。俄罗斯充分认识到工程教育专业与有关国际协议兼容的重要性,在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之前就已经按照《华盛顿协议》制定了一套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程序。在2002年11月建立俄罗斯工程教育协会认证中心,2003年4月在6所技术大学率先进行认证。自2004年9月起,俄罗斯工程教育协会积极参与欧洲工程教育认证项目,与该项目开展积极而广泛的合作[12]。2007年6月,俄罗斯成为《华盛顿协议》的准会员。

虽然欧洲国家通过博洛尼亚进程建立了欧洲高等教育区,而且其学术威望都不低,但由于全球就业市场缺乏一个统一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这在客观上使得欧洲工程师经常处于弱势地位[13]。

为此,在欧盟委员会支持下,欧洲工程协会联合会(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National Engineering Associations,以下简称FEANI,)于2004年9月启动一个欧洲认证工程师计划(European Accredited Engineering Project,以下简称EUR-ACE),这实际上是一个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计划,旨在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欧洲有14个从事工程教育认证的学术和专业组织参与EUR-ACE,已在6个建立了良好工程教育认证系统的国家(即英国、爱尔兰、法国、德国、葡萄牙和俄罗斯)率先付诸实施。

应当指出,EUR-ACE的作用是协调而不是替代各国现有的认证体系。为此,EUR-ACE建立了包括学士和硕士两个层次的框架标准[14],参与国家的认证机构要按照该计划的框架标准,来制定和运用自己的标准和程序,从而获得授权在其认证证书上添加EUR-ACE标记。EUR-ACE将从合作伙伴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尽可能多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国家与地区[15]。

FEANI为了促进欧洲统一市场和保障工程人才的自由流动,制定了著名的“FEANI公式”,包括12条欧洲工程师注册标准和相关的注册条件,亦可视为欧洲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和条件。12条标准是:①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致力于专业行为规范的应用。②熟练掌握以数学、相关科学学科与所在工程学科的综合为基础的工程原理。③了解所在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知识,以及材料、部件和软件的属性、状态、制造和使用。④具有应用适当的理论、实际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⑤了解与所在专业领域相关的现有技术和新兴技术。⑥具备工程经济学、质量保证和维护的基本知识技能,并具有使用技术信息和统计数据的能力。⑦具有在多学科项目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⑧具有包括管理、技术、财务和人文关怀的领导能力。⑨具有沟通技能和通过持续的专业拓展以保持竞争力的责任感。⑩了解所在专业领域的标准和规章制度。(11)具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意识,培养在工程专业领域追求创新和创造的态度。(12)熟练掌握所需欧洲语言,以便在欧洲各国工作时能有效地沟通。FEANI公式用B表示年满18岁的成年人获得的官方颁发的高中水平证书,用U表示大学项目的一个学年(全日制或同等学历);用T代表一年(全日制或同等时间)的项目训练;用E代表一年(全职或同等时间)的相关工程经历。欧洲工程师协会联合会认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至少需要7年时间的积累。即:B+3U+2(U/T/E)+2E,其中的(U/T/E)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换。

如果申请人在欧洲工程师协会联合会以外的地区接受工程教育,其学校和课程必须得到一个欧洲工程师协会联合会成员国家的正式承认。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工程师的最低标准是:B+Education+4E。本文介绍的欧洲工程师注册标准和FEANI公式引自《欧洲工程师协会联合会注册指南》(第三版),是2000年的版本,在2005年做了少量修改,一直沿用至今[16]。在这之前的版本国内曾有文献介绍[17],但后续研究比较少。欧洲工程师注册标准和FEANI公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3.《华盛顿协议》和欧洲大陆工程教育体系的初步比较。

比较世界两大工程教育体系,首先会注意到两者在三段式学位体系上正趋于一致。不过,目前欧洲大陆还是三段式学位体系与文凭工程师学位并存,俄罗斯也保留了部分直读硕士项目。本科学制仍然不同,美国的本科是四年,欧洲的本科是三年,俄罗斯既有三年也有四年。三年和四年本科之争仍在继续,主要问题是三年制欧洲本科毕业生的质量是否适合美国硕士或博士学位教育的要求。目前,美国部分学校接受了欧洲三年制本科的学生,而没有完全接受的学校也采取了个别化入学审查或者给予若干就读限制的措施[18]。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和2006年期间,认为来自博洛尼亚进程国家的三年制本科学位“不是一个问题”的美国高校的百分比从41%上升至56%[19]。这表明,美国的研究生院对三年制学位虽然还有较大争议,但随着该进程的发展,争议可能会逐步减少。

第二,美国和欧洲的工程教育都是双轨制。但是,美国的工程教育学位偏重于工程学科,本科工程学的理学士学位课程项目(相当于中国的专业点)数量远大于工学士学位课程项目,而研究生工程学学位课程项目(相当于中国的学位点)数量也明显多于工程师学位课程项目[20]。欧洲大陆的工程类学位正在调整当中,也将实施双轨制。在博洛尼亚进程当中,许多传统大学仍然认为文凭工程师学位可以等同于硕士学位[21]。由于文凭工程师学位一直是欧洲大陆工程学位的主体,培养工程师是欧洲大陆工程教育的传统强项,因此,可以认为,即使将文凭工程师学位改为学士和硕士两个阶段,欧洲工程教育也不会轻易改变以培养工程师为主的方向。

第三,美国和欧洲大陆培养工程师的标准各有其侧重。ABET制定的11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FEANI制定的12条欧洲工程师注册标准实质上都是对大学培养工程师的要求,当然更是对注册工程师的要求。虽然两者相似之处较多,但差异也不可忽视。从工程教育的角度看,美国偏于工程学学位,而欧洲则偏于工程师学位。

第四,欧洲工程师注册条件比美国更多样化。美国工程与测量考试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Examiners for Engineering and Surveying,NCEES)建议本科生毕业后必须获得4年的工程经历,工程类硕士减少为3年,工程类博士则减少为2年[22]。在美国,要成为一个注册工程师,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8年。欧洲是3年本科,加2年的硕士课程或者2年的工程实习(或工程经历),再加2年的工程经历,成为注册工程师至少需要7年。这与两个体系的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学制密切相关。

美国工程师培养的典型模式是通过通识教育完成本科学业,本科毕业生到企业后还需继续接受较长时间的工程训练,因此,成为注册工程师所需的工程经历和年限要求都要长一点。欧洲的工程师培养以往是直读硕士成为文凭工程师,将来则分两段读到硕士再成为工程师,质量标准与以前的文凭工程师差不多。欧洲工科学生多数走的是这条途径。因此,培养工程师的任务一般在大学期间完成,企业招聘到的毕业生也大都是文凭工程师,成为注册工程师所需的工程经历和年限要求都要短一点。

第五,《华盛顿协议》和欧洲大陆工程教育体系更为深层次的差异也许源于前者的排他性和后者的包容性。《华盛顿协议》来自单一的英语国家教育系统,旨在形成完全统一的教育模式。虽然后来有了日本和韩国的加入,但是,这两国的工程教育模式也完全美国化了。而文化的多样性本是欧洲的传统。因此,其工程教育认证也必须包括多种教育模式。为此,欧洲采取了灵活的态度,既遵循作为基本模式的博洛尼亚三段式,也允许直读硕士学位项目的认证。也许,在全球化背景下,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磨合,两者会逐渐趋同。

(二)内部分析。

中国的和平崛起必须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作为保障,必须依靠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证明,虚拟经济表面光鲜,实际脆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且发展中国家很容易被某些大国经济封锁,或转嫁经济危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强大的现代工业才是国家实力之本。

1.中国的工业化战略。

中国的工业化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总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发展的战略,它前瞻性强,涉及面广,但只有分解为易于操作的若干具体战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具体战略之一就是建立雄厚的人力资源优势,其核心是发展多层次、多类型、高水平的工程教育。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人为本,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更要通过教育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在此进程中,尤其要大力发展工程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撑。不言而喻,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工业化能否成功的关键,优质足量的工科学生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

2.中国工程教育的成就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的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工程教育也在长足发展,据统计,2006年工科在校生数量约为:专科318.5万、本科295.8万、硕士32.5万、博士8.6万,总共约655万[23],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程教育大国。步入全球化进程后,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中国的工程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来自国内工业界的新要求和来自国际工程教育的新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必须解放思想,正视现实,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加快改革步伐。

2007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认为,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程教育定位不明确,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太窄,科学基础不坚实并缺乏工程实践的基础训练;二是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类型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缺乏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继续教育与产业和企业结合不够紧密,培训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

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则指出,“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投入严重不足。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0.6%,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包括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在1%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以上。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办学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②工程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还不清晰,不同类型的学校目标趋同。③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践严重不足。④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相对陈旧,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⑤工科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工程经历,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⑥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缺失,工程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

从全局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涉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绝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从历史角度看,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历史的阶段性和局限性,只能依靠社会发展和中国人的创造性实践来加以解决。

3.中国工程教育传统战略。

中国的工程教育长期采用全面学习乃至模仿欧美模式的发展战略,早期是全盘照搬前苏联模式,后来又全面学习美国模式,至今还在为学习美国模式还是欧洲大陆模式争论不休,甚至连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都难以形成共识,得不出一个统一的权威表述。全面学习的结果是不分良莠地兼收并用,当别人已经或正在克服自身的缺点时,我们往往还在沿袭其过时的做法,而且由于惯性很大,发现问题时已是积重难返。如果说过去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水平落后,工程教育以学习国外为主尚有其历史合理性,那么,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继续采用全面学习西方的战略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了。

二、战略制订

中国的工程教育应该制订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才能更好地支持和平崛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呢?

(一)战略选择。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与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完全不同,两者对工程教育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样;另一方面,中国工程教育面对的欧美两大工程教育体系之间仍然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分歧和谁更权威的竞争,因此,全面学习欧美的战略显然不宜采用,必须转而选择新的战略。

那么,能否选择赶超或跨越战略呢?也不可能。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国工程教育虽然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占有教育资源的比例却还不如很多发展中国家多,缺乏赶超和跨越的条件;二是我国教育体制、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与欧美国家大不相同,与欧美工程教育相比较也是各有优劣,即便是他们的优点,搬到中国也不一定能行得通,把欧美工程教育作为赶超和跨越的对象,似乎不合逻辑。

中国工程教育要同时面对中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和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两个并行的历史使命,还要面对政府、业界、大学、学生等众多方面的诉求,因此,新的工程教育全球战略必须满足四大要求:一是满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总战略的要求;二是解决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具有可行性;四是培养国际认可的工程师。一言以蔽之,新战略只能在融合中国和欧美工程教育精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或者说,这样的“包融”战略乃是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的最优选择。

概括地说,“包融”战略就是构建中国模式,“包融”世界体系,加入全球互认。“包融”战略的本意是先包纳,后融合:第一,要涵盖现行中国和欧美各个工程教育体系的优点;第二,要融合成为一个清晰可行的中国工程教育新体系;第三,要体现政府、工业界、大学、学生各方面的诉求;第四,该体系既非《华盛顿协议》体系,也非欧洲大陆体系,也不是同时与世界两大体系兼容,而是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分别与这两者达到实质性等效,然后分别取得互认。

(二)战略内容。

一个好的发展战略应该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任务、战略步骤、战略措施、战略实施等,大的战略还要分为总战略和子战略。本文重点研究战略的基本内容,即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措施。

中国工程教育的“包融”战略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战略目标。

中国工程教育“包融”战略的目标应该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在当前就是为工业化建立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体现在:①质量高:工业界对毕业生质量普遍表示满意;②规模大:工科在校生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③结构合理:学生层次呈金字塔型结构;④专业匹配:学科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要匹配;⑤就业前景好: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⑥国际认可:学位和执业资格互认。

2.战略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中国工程教育应完成以下战略任务。

(1)建立中国工程教育双目标体系。

中国工程教育体系应与世界两大工程教育体系一样采用双重目标,即:同时设立工学学位和工程师学位。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工程教育基本上采取的是培养科学家的模式,大学不再是“工程师的摇篮”,工业界对此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中国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连续多年忝居末座[24]。因此,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工程教育的战略任务应该是大量培养工程师,少量培养工程学家。要按照世界工程教育标准来制定工学学位和工程师学位的质量标准,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转换关系。

首先,应把工科本科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后备工程师”,这包含两层意思:本科教育培养的只是工程师的后备人才,还不是正式的工程师;本科毕业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一定条件后,可以成为正式工程师。

再把工程硕士学位定义为工程师学位,培养目标确定为工程师,表示工程硕士毕业生已经具备工程师的基本条件,可以称为工程师,但还不是法定的注册工程师,与后者的差距只是工程经历的长短和注册手续而已。有专家认为,博士阶段应以培养“工程学家”为主,但这一点尚待研究。

(2)建立两段式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本科是四年制,符合《华盛顿协议》体系的要求。由于我国国情,本科生需要较多时间学习外语和政治理论课,再加上准备考研和谋职所占的时间,实际用于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的时间也就是三年,这样又近似于博洛尼亚进程国家的三年制本科了。

为了实现本科培养“后备工程师”的目标,我国四年制本科的基本培养模式可以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工程实践的两个两段式。时间可以安排为1+2+0.5+0.5。即:一年级为通识教育,并强化外语和基础理论课;二、三年级为专业课;四年级在企业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各半年,如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则可在企业工程实践1年。

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改为全日制和双证书模式,工程硕士毕业标准按照工程师基本资格设计。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可获得工程硕士学历学位,并需通过规定的考试取得工程师资格证书。因此,工程硕士必须由学校和工业界合作培养,其基本培养模式也是课程教学+工程实践两段式,时间安排可以是1+1模式,即校内学习1年,企业工程实践1年。工学硕士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升入博士,工学硕士欲获得工程师资格证书,需按照一定条件转换。

(3)建立金字塔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结构。

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包括技术员、工程师、工程学家三类人员,在数量上构成一个金字塔型。对应的培养层次为高职高专、本科和硕士、博士,各层次人才在培养数量上也应构成一个金字塔型。可适当减少工科本科生数量,加大工程硕士数量,使之大体符合金字塔型比例。考虑到中国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在本科层次和硕士层次培养工程师都是必要的,在数量上也应两者并重。笔者的初步设想是:本科培养实践型工程师;硕士培养设计型、管理型工程师,包括高技术型、复合型和交叉型工程师;博士培养创新型工程师和工程学家。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批的创新型、复合型、交叉学科型工程师,以及高技术领域的工程师,这些类型的工程师要在硕士甚至博士层次才能培养出来。因此,需要特别加强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工程师培养。

在2007年12月上海举行的“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指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五类工程人才:第一类,理论+技术实践,解决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第二类,理论+发展新技术,发表科研成果的工程科学人才;第三类,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交叉创新人才;第四类,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新产品开发人才;第五类,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这一论断为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4)建立校内和校外两个工程师培养体系。

培养工程师需要校内和校外两个工程师培养体系,两者都需要工业界的密切参与,尤其是学生工程实践这个培养阶段,离开了企业的参与几乎就不能完成。企业参与工程师培养,既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障,也需要企业有社会责任感和战略眼光。在中国多数企业尚未成熟到能自觉参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情况下,更需要行业部门发挥作用,调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积极性,建立校外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国资委所属企业应成为校外工程师培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这是国有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优秀人才优先为国有企业所用。

工程师校外培养体系是一个新的产学合作教育体系。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部门联合监督管理,由行业协会统一协调和提供服务,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签订产学合作培养协议,重点是完成工程实践环节的培养任务。企业享有合作培养学生的优先招聘权,学生的工程实践时间应计入工龄。可实行有偿实践制度:学校支付企业为工程实践所付出的成本以内的费用(由国家和省级财政以提高工科生均经费的方式拨付给大学);企业应给承担生产任务的学生支付报酬,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5)建立国内和国际两个工程师培养渠道。

中国的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而占有的教育资源却还不如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此,要完成全球战略目标,需要建立国内和国际两个工程师培养渠道。首先要加大国内投入,提升国内工程教育体系的培养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尤其是培养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工程师,还不得不借助国际工程教育资源。

利用国际工程教育资源,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个战略。走出去的战略,仅有国家公派留学远远不够,而一般自费留学的生源质量又无法保证。可以像设立国家助学贷款一样设立国家留学贷款,让更多的学生得以出国留学并回国服务。走出去的途径还应包括留学生交换,扩大留学生交换的规模,这种互利的做法,也会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请进来的战略之一,就是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一批中外合作的工程学院,要特别与欧洲大陆国家合作,设立一批使用欧洲语言的工程学院,在本土培养全球化工程师。简言之,只有采用国内国外多种培养渠道,才能满足中国工业界在全球各大洲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6)加入世界两大工程教育互认体系。

中国工程师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占据人力资源优势,需要得到世界各国工程师协会的执业资格认可。在《华盛顿协议》体系中,本科就是对工程师注册的教育要求(迄今尚无硕士层次的互认协议),中国工程教育的本科应争取早日加入。在欧洲大陆体系中,其认证工程师计划包括了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根据FEANI公式,2(U/T/E)阶段教育是注册欧洲工程师的一个重要而又多样化的条件,我们可以安排按国际标准培养的工程硕士去参与欧洲认证工程师计划的硕士阶段认证,以获得注册欧洲工程师的条件。这样,就可以实现中国在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工程教育分别与这两大体系实现实质性等效与互认。俄罗斯工程教育就是采用这样的战略:既加入华盛顿协议,又加入欧洲认证工程师计划,同时也保留本国那些成功的传统做法。

3.战略措施。

改革现有的工程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三个系统。

(1)培养目标系统。

工程教育需要工业界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方面给予引导,需要《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学科发展方向上给予引导。专业目录可融合各方面的要求。国际上工程教育都是双轨制,我国高等学校更是迫切需要分类指导、分类发展。因此可以制定两个目录以及相应的专业规范,落实中国工程教育双目标体系的战略任务。

A.工程学目录或基础目录。包括学术型专业、学科型专业、前瞻性专业等。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的5Al类型。该类型一般是为学术研究做准备的。

B.工程师目录或通用目录。包括工程型、技术型等专业。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5A2类型。该类型一般是从事工程型、技术型职业的。

(2)质量保障系统。

工程教育质量受到多方面制约,需要专门的质量保障体系。

A.国家和地方政府保障系统:主要是经费和政策保障。例如,调整工程硕士的相关政策,调整本科和硕士招生计划,制定工程师校外培养体系的相关规定,制定国家留学贷款的有关政策,提高工科生均拨款经费,加大工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等。

B.大学保障系统:主要是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经费保障等等。

C.行业和企业保障系统:包括由行业部门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工程师培养的政策,行业协会建立协调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工程师的工作机制,企业规范化地组织大学生工程实践活动等等。

(3)质量监督系统。

工程专业与工程师职业直接对应,工程教育的质量在专业层次上应以行业监督为主。

A.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此项活动由行业监督和行业引导,学校自愿参与,属于外部监督,或者第三方监督。要建立国家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程序和机构,并代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教育互认。

B.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评估。这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只能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不应成为普遍的评估制度。

C.大学生质量投诉制度。这是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引入这项监督是按照法律程序来保障学生权益的不可缺少的制度。

三、战略分析

在制定战略之前和之中,都需要进行战略分析。同样重要的是,为了保障战略正确,在战略制定之后还要进行战略再分析。这里,笔者试图从价值分析、利益分析、制度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的角度对中国工程教育的全球战略进行分析。

(一)价值分析。

1.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的价值取向就是:大学要培养工程师。

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的价值取向涉及国家、工业界和公民三方的价值诉求。在工程教育领域,国家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和为工业化服务,工业界的价值取向是培养企业需要的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公民的价值取向是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就业前景。本文提出的“包融”战略,涵盖了国家、工业界和公民三方面的价值诉求,并汇集成一个总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大学要培养工程师。大学按照世界工程教育标准,用中国模式培养工程师,就是为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建立工程教育双目标体系,培养大量的工程师和少量的工程学家,就是为了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大学通过国内外双渠道培养工程师并建立大学生质量投诉制度等,就是为了尽量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就业前景的价值诉求。

2.大学不培养工程师,就是典型的价值背离。

中国公共政策经常出现宏观价值和微观价值相背离的现象。所谓背离,是指由于制定政策的主管部门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对象(如机构或公民等)的价值取向相距甚远,因而导致政策失败。大学不培养工程师,就是典型的价值背离。许多大学认为,大学就是发展学术的地方,应培养工程科学家,没有必要去培养工程师。这显然不符合国家工业化的要求;而许多企业则认为,企业的任务就是搞好生产,也没有培养工程师的责任,这同样不符合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从长远发展着眼,大力发展未来的先进专业,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完全不考虑中国大学的现实任务和产业的实际需要,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最终也将办不好专业。这说明,宏观上正确,微观上不一定正确;而微观上正确,宏观上也不一定正确。

(二)利益分析。

1.建立校内和校外两个工程师培养体系,能较好地平衡大学和企业的利益。

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涉及的利益主体十分复杂。国内的利益主体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工业界的大中小企业、大学、教师、学生等。这里最主要的利益冲突,就是大学与企业谁应为培养工程师多付成本。大学认为,它只能培养出工程师的“毛坯”,应由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再培训,使之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企业则认为,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比较差,说明大学没有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工程师,质量有问题。那么到底应由谁来把大学生变成合格的工程师呢?包融战略提出,要建立校内和校外两个工程师培养体系,大学与企业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工程师。企业参与大学生的工程训练,就是企业付出的成本。如果企业不参与,在人才市场上就招聘不到所需人才,后续的培训反而要付出更大代价。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大学和教师必须完成这个转变,即便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也在所不惜。通过产学合作,重建工程师校外培养体系,就是要平衡工业界和工程教育界的利益。工业界如果仅仅是工程教育的批评者,而不以实际行动去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其结果只会是大学和企业两蒙其害。

2.建立国内和国际两个工程师培养渠道更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

“包融”战略能使中国大学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工程师,从而缓解工程师全球短缺问题,这当然符合外国企业利益,但这是否就一定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呢?对此要权衡利弊,辩证分析。笔者认为,国内国际双渠道培养有利于保障中国的国家利益,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有能力输出大批优秀学生。截至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5]。按照《中国比内测验》的数据,智力等级在人群中的分布理论值为中等占46.5%,中上占18.1%,优秀占11.3%,非常优秀占1.6%[26]。这意味着2700万在校大学生中大约1326万人的智力属于优秀等级,说明中国有足够多的优秀学生可以输出,不会造成国内优秀学生的不足。而2007年国家公派留学规模为1万多人,公派留学人员的回归率从1996年的89%上升至2007年的98%[27]。这个留学规模和优秀学生的规模相比实在是太小了。因此,完全可以输出更多的优秀留学生;公派经费不足,可设立国家留学贷款。从公派留学人员的回归率来看,如果采用国家留学贷款资助留学生,回归率也会比较高。

第二,进入外国企业是培养全球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国留学生能够到外企就业,就是争取到了培养全球化人才的机会,归国后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即便是长期在外,作为华人华侨,对国内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同样能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这已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所证明。反之,如果中国留学生不进入外企,对外企的竞争力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其他国家(如印度等国家)的优秀留学生会去填补空缺,而我们却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渠道。

第三,输出留学生有益于中国的和平崛起。用历史的和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当大批中国工程师活跃在世界各地时,中国的软势力也就拓展到了世界各地。因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要靠人作为载体的。中国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要发挥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提供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是最受世界欢迎的途径。

第四,中国大学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工程师,不利的一面是可能会流失一小部分优秀人才,中国在各教育阶段为此投入的教育成本短期内也难以收回。不过,与始终保持上千万的优秀学生规模相比,与每年培养几十万的全球化工程师相比,与发展壮大中国的软实力相比,付出这点代价还是值得的。

(三)制度分析。

“包融”战略是一个历史阶段的战略。战略的制订实际上已经考虑到了国内和国际两个制度的变迁。在国际上,工程教育不再是不同国家互设壁垒、彼此独立,而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形成了两大世界体系。中国工程教育当然也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工程教育之外,唯有积极应对,做出好的制度安排。

1.产学合作制度改变是工程教育最重要的制度变迁。

对于工程教育而言,最重要的制度变迁是,由于部门办学转变为中央和省市两级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产学合作的制度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部门办学体制,大学和企业合作,包括安排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都是政府的行政指令,一切都在计划之内,大学不会遇到困扰;当时,大学也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和企业原来那种计划关系被切断,却又没有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工程师培养制度取而代之,这是导致工程教育产生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2.政府、大学和企业对工程师培养制度缺失各有其责。

(1)大学重视工程学学位而轻视工程师学位。

在本科层次,教学体系脱离工程实际。在研究生层次,工程学研究生培养成为主体。而工程硕士则定位于培养在职工程技术人员,有关政策无不与此相配,如:①工程硕士不以全日制为主;②学习期间不转个人档案、不迁户口关系;③学费由各院校自行确定且普遍昂贵;④只颁发学位证书而没有学历证书,等等,这些都不如工学硕士的政策有吸引力,并导致大学内部和社会各界包括人事管理部门普遍误认为工程硕士学位不如工学硕士重要。

(2)企业不愿参与工程师培养。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多数国内企业仍未成熟,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缺乏远见和社会责任感,也没有法律或法规要求企业必须承担参与工程师培养的社会责任。在欧美,或者是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是由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战略眼光,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成为常态,由此才造就了大批的合格工程师。

(3)政府制度安排选择性缺失。

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中国的教育政策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公共政策,所以培养工程师的制度实际上是政府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博弈的结果,其间教育系统总是处于弱势,首先受到损害的当然是学生和企业,但最终损害的还是国家的利益。因此,必须建立真正意义的教育公共政策,保护国家、企业、大学和学生的利益。

3.大学和企业分工合作培养工程师是“包融”战略的制度安排。

中国工程教育“包融”战略针对教育系统和工业界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制度安排,即前述双目标体系和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大学负责课程教学环节,企业承担工程实践环节)。要建立大学生实习的运行机制,集中半年到一年去企业参与工程实践或顶岗实习。这样做,一是有利于保证足够的实习时间和实习质量,使大学生得以积累工程经验,形成相应的工程能力,还可计入工龄;二是为谋职提供了机会,实习半年到一年,大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企业也能充分地对其加以考查,如果双方都觉得合适,就可以签约留用,从而既减少了大学生找工作的压力,也减轻了企业招聘新人的风险。

(四)可行性分析。

中国工程教育“包融”战略的可行性分析应该包括政治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三个方面。

1.政治可行性分析。

政治可行性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国内政治可行性很好,因为各方面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基本一致。可能产生争议的有三点:①如果比较多的中国工程师进入外国企业,是否会增强外国企业的竞争力,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上文已证明,这样做利大于弊。②建立大学生质量投诉制度是否合适。大学生在法律上是否具备对自己的学校提出投诉的资格?笔者认为,只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就应该允许大学生对不负责任的教师和学校提出投诉,通过行政和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③工程硕士教育能否改为全日制。实际上,改为全日制并不是对工程硕士现行政策的否定,而是因为确定了工程教育要培养大量工程师和少量工程学家的整体思路,调整了工程硕士的定位。

国际政治可行性比较有利于中国。中国的市场巨大,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这两个筹码的份量很重,是世界两个工程教育互认体系竞相争夺的目标。目前,我国已经启动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的工作,《华盛顿协议》所要求的实质性等效而不是等同的原则对我国比较有利。欧洲工程教育互认体系还在形成之中,什么时候拓展到欧洲外部还不清楚,能否吸收中国参与研究生层次的互认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欧洲工程师注册是一直对欧洲以外的工程师开放的,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和保持联系,要特别注意俄罗斯工程教育加入两个体系的进程,以备参考。

2.经济可行性分析。

依靠中国现在的财力,包融战略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的。硕士以上层次的人才培养一般可结合研发工作进行,由于研究生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为企业创造了利益,通常企业都会给学校经费并给研究生报酬。目前各大学都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只需要把改革方向统一到这个战略上来即可。

本科教育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工程训练中心,聘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增加校外工程实践的时间。这几个方面都需要额外增加经费,各大学也在为此而努力。但是,由于规模大,欠账多,仍需各级财政给予资助。这些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一直在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比如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各省也实施了本省的这类“工程”。在此背景下,只需把工程教育改革作为其中的重点来给予支持即可。中央和省级财政还逐步提高了地质、石油、煤矿相关专业的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为了加强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应普遍提高工科专业的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提高的部分专门用于工程实践,如大学生实习等。提高的幅度并不大,目前的财政完全可以承受。

建立国家留学贷款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中国拥有巨大的外汇储备量,留学生的预期收入都比较高,可以参照国际上留学贷款的先例,在利息和还款时间上给予更多的优惠。现在已有外国政府为了本国的政治目的向外国留学生提供留学贷款,国内也有商业银行提供商业性质的留学贷款,对此要组织研究,择善而从。

3.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层面的可行性问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如何确定工科专业的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另一个是企业应否收取大学生实习费,如果应该,以收取多少为宜。

准确核定工科大学生的培养成本,关系到确定工科专业生均经费拨款标准问题。但目前大学还只能按照物价上涨幅度和教学改革所需经费,在原有拨款标准的基础上提高工科专业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如果采用专项经费的方式,则难以做到对每所大学和每个大学生的公平对待。

至于企业应否收取大学生实习费,现实情况是,虽然本科生工程实践也能参与一定的企业工作,但多数本科生为企业创利有限,企业接纳本科生实习对正常生产也有一定影响,还需要投入一些专门经费,这是企业普遍不愿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原因之一,所以,大学也应在其它方面给企业一定的补偿。

在不同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中,大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差别很大,有的企业不收费还给学生报酬,有的企业不收费也不给报酬,有的企业要收费还不给报酬。在实习费用问题上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本行业的行规,并按照市场情况,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商议定。

如果大学生能够集中半年到一年进行实习,就已经成为企业可用的人力资源,面对这样的结果,多数行业的企业应该不收取实习费就可以接纳实习了。大型企业是工程师的大用户,应能逐步理解并参与进来。中小企业规模有限,人才需求量小,直接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更为划算,一般不会参与工程师的培养,国外的中小企业也是如此。解决办法之一是,对于确实为大学生实习投入了较多的力量、需要给予补偿的企业,包括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中小企业,可以由学校缴纳一定的实习费,但不应超过成本费用。

至于如何管理和提高实习质量,很多大学在产学研合作中已取得了不少经验,加以整理规范,即可推广。关键在企业的态度,只要企业愿意参与,问题就会变简单。

本文在战略研究领域,继跟踪战略、赶超战略、跨越式战略等之后,首次提出了“包融”战略的概念。这是一个比较稳妥而均衡的战略,是在现有基础之上的改进型战略,也是一个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创新战略。

【收稿日期】 2008年7月

标签:;  ;  ;  ;  ;  ;  ;  ;  ;  ;  ;  ;  ;  

我国工程教育全球化战略研究_华盛顿协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