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改造与加固施工论文_韩玉莲

浅谈建筑改造与加固施工论文_韩玉莲

宾县房产住宅局 黑龙江省

摘要: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得建筑工程的应用寿命可以延长,就需要合理的对建筑进行改造处理,并针对建筑进行加固施工,本文主要就从植筋以及粘钢两个方面来对建筑加固施工进行了探究,依据工程实例,着重分析了建筑改造加固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流程,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改造;加固施工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的质量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建筑行业为了能够使得建筑的质量得到提升,均采用了混凝土结构来进行建筑的修建,但是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得其稳定性遭到破坏,因此,就需要对混凝土结构建筑进行有效的改造和加固施工,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建筑改造和加固施工进行深入的探究。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在设计之初的时候,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建筑属于综合性办公楼,建筑中的各个业主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工作生活需要,对原有的建筑副楼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使得建筑原有的上层会议室楼层6m的高度,变更为了10m。而屋顶也改造成了一个网球场,以供人们休闲活动。在该建筑顶层,还设置了6m高的围墙,以保障人们的安全,同时针对建筑中原有的楼体轴线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将其中的多条路线作为了疏散逃生楼梯。

而针对该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还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将该建筑的原有结构进行了拆除,剪力墙上凿出了新的孔洞,并且在楼板上也进行了钻孔处理。其次就是针对钢结构进行了改造施工,在对孔洞进行封闭处理的过程中,采用的元件主要为压型金属板等。再次,就是针对建筑中各处的进行了粘钢加固处理。最后,就是在封板的位置上,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来进行施工。

2、建筑改造加固的主要工艺流程

2.1植筋工艺

1)钻孔规格:本工程按照设计图纸标注的孔径(d+4mm,d为钢筋直径)、钻孔深度按照设计要求为16d。2)按设计图纸在构件上放出孔洞位置线,经核查后方可钻孔。3)清孔:采用高压空气清除孔内粉尘和细小颗粒,保持干燥。植筋前用棉丝浸泡丙酮液对孔底、孔壁擦除残留污渍。4)用钢丝刷除去钢筋或锚杆表面的污锈、污物,并用棉丝浸泡丙酮擦洗其表面,清除油污、粉尘等异物。处理后的钢筋,晾置于清洁支架上3min~5min。5)用专用工具将结构胶注入清洗过的孔内,注胶量以钢筋插入后胶充满钻孔为宜,一般注到2/3孔深。

2.2粘钢工艺

2.2.1工艺流程

钢构件制作一被粘混凝土面和钢板表面处理一粘结剂配制一涂胶与粘贴一固定加压一胶固化(拆支撑夹具)。

2.2.2钢构件装配制作

严格依照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来对需要进行粘钢加固处理的混凝土构件进行合理的放线施工在,在放线施工之前,还要进行钻孔处理,在钻孔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钻头进行合理的选择,以保障的所钻孔洞符合相应的钢构件装配质量要求。同时,也要依据施工图纸的要求,来对需要进行粘钢处理的钢板进行钻孔施工,保障钻孔与混凝土构件之间属于对应的关系,并严格的依照相应的要求来对钢构件进行弯曲处理,或者是采用点焊的方式来将钢构件塑造成型。

一般来说,在对钢板进行焊接拼装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焊接的角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需要将焊接的角度控制在45°。而针对螺栓的预埋位置一起锚杆的设定位置都要进行严格的划定,保障位置设定的精确性。在配置钢构件的过程中,要注意保障钢构件处于垂直的状态,并针对钢构件进行校正处理,值得注意的是,需将钢构件的平直度控制在2mm/m的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被粘混凝土面和钢板表面的处理

在对需要进行粘结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先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保障混凝土表面无任何的附着物,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使得混凝土表面保持平整。在打磨处理的过程中,要将混凝土的厚度缩减3mm,使得混凝土附着的新石露出表面。按照混凝土的纹路来进行凿毛处理,控制梁轴心的倾斜角度,使得梁轴心的倾斜角度在45°左右,在凿毛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确定相应的凿毛点,而所选择的凿毛点最好是2-3个,间隔的距离为1cm。凿毛的时候,选用的工具最好为平尺,利用平尺先进行找平处理,将不

垂直度允许偏差控制在2mm内,最后用钢丝刷去掉凿毛、打磨过程中松散浮渣,再用气压机去除粉尘,用棉丝浸入丙酮擦拭表面,手摸无粉尘即可。湿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尚需进行人工干燥处理。

其次要进行钢板表面处理。钢板粘结前,必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可用喷砂、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然后用棉丝浸泡丙酮擦拭钢板表面。

2.2.4建筑结构胶配制

按说明书进行,因各施工环境、条件温度等不同,粘贴施工前现场应按规定配比。再次进行试配固化试验,观察其固化状况是否正常,包括有效期一个月以上的原料。

2.2.5涂胶与粘贴

1)涂胶。用毛刷粘清胶,对已处理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均匀涂刷底胶一次,对已处理好的钢板粘结面均匀涂刷底胶一次并来回无规则抹数次。将已配制好的结构胶用开刀涂抹在钢板(或混凝土结构粘结面上)表面周边厚2mm~3mm,中间厚3mm~5mm(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贴于预定位置。

2)压力灌胶(混凝土构件与钢板粘结后表面处理一拼装或焊接成型一封缝一压力灌胶)。首先混凝土构件与钢板粘结前表面处理与涂胶工艺相同,然后在拼装或焊接成型时按图纸要求安装或焊接且与混凝土构件粘结面留1mm-3mm间隙,并与混凝土构件固定牢靠,对易流失结构胶的有关部位用胶泥封堵严密,以保证压力灌胶密实度。

2.2.6固定加压

钢板粘贴好后,立即用卡具支撑或膨胀螺栓固定,并适当加压,以使胶液从钢板边缘挤出为度,膨胀螺栓一般兼作永久附加锚固措施。

3、施工的质量验收标准

3.1植筋锚杆

1)钻孔时尺寸偏差:钻孔垂直度小于2°,钻孔深度偏差小于5mm,且钻孔过程中不得损坏构件内主筋。2)采用探杆进孔内检查,必要时用手电照明确认孔内无异物和颗粒物。3)手指摸试孔壁无粉尘,孔壁清洁。4)钢筋表面无浮锈、污物,并露出金属光泽。5)插入钢筋后应有适量胶液溢出,确认不欠缺胶量。

3.2粘钢加固

1)钢材品种、型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焊条必须符合要求;3)结构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若采用新型结构胶应经设计同意,并提供;4)胶体配制必须严格执行实验室下达的配合比;5)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缝、夹渣、焊瘤、烧穿、咬边。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使得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就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处理,由于现今建筑施工所采用的结构均为混凝土结构,而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因此,就需要的采用粘钢以及植筋的加固方式来对建筑进行改造加固处理,从而使得建筑的应用寿命得以延长。

参考文献:

[1]屈瑞花.粘钢施工工艺探讨[J].山西建筑.2011(17)

[2]汪国春,宋义中.粘钢施工工艺[J].今日科苑.2012(16)

[3]胡永洪.钢筋混凝土植筋技术在建筑改造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4]左献军.植筋后锚固技术在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

论文作者:韩玉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改造与加固施工论文_韩玉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