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在实际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促使传统的教授性课堂实现向互动性课堂以及对话课堂的转变。因此,教师可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的活动中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对对话式教学方式的科学使用,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对话教学;有效路径
为在真正意义上促使以学生为本这一教学原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与落实,教师必须在放弃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将全体学生作为主要基础实现对新教学方法的努力探索。并在构建和谐课堂的环境中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以及技能的最大限度获取。
一、对话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最早由巴西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对话式教学,该教育学家认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这是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实现如平等的重要手段。民主性、互动性以及开放性是对话式教学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来说最为显著的特征。
在对对话式教学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含义。首先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以及学生对所学文本资料的理解与诠释都在其涵盖范围之内,同时这也是师生对话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
其次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双边的交流与互动,作为核心部分对整个对话式教学进行支撑。
最后是师生的各自对话。这种对话方式主要是教师以及学生对自身的教学以及学习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这对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对话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的教学现状是教师不断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样长时间下来,学生会不自觉地产生惰性,只会记住现有的结论和现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难以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能深层次地体验到知识的本质,尤其对于高中数学中很多公式、定理的源头,不能知其所以然。学生不能探究知识层次递进的关系,不能掌握学习的本质,就做不到对知识的完全吸纳。有些学生在老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中还很容易睡着,不能集中精神听课。在测评中,通过考试这根准绳也一定程度地会刺激学生的心灵,多次欠佳的成绩势必会挫败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学生只有以自主的心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学习老师所教的知识,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拓宽知识范围,才能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更快乐地学习知识,掌握扎实的数学技能,激发出更为饱满的学习热情。
2.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数学知识枯燥、难以理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有好的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动性。有些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掌握知识的层次较浅,多半原因都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有的学生较为刻苦,开展了“题海战术”,但是死记硬背的方式较为低效,认知层面也较为浅显。对话教学可以展开知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构建、自我反思,在对话中思考,在交谈中掌握知识的来源,这样反思、归纳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学生的认知记忆也会渐渐向更深一层迈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会让他们在考试测评中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3.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
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富有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的个体,复合型人才是这个社会强烈的需求。高中生即将步入社会,社会的复杂不是简单的言语可以概括的,学生如不能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就会被社会所淘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赋予了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良好的教学方法会主导学生向适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对话教学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开创思维的天堂,他们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加工,甚至产生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存在的批判精神,或者在学习中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提炼出创新。对话教学会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学生间的互动和学生对自我知识的反思都会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的思想,通过与不同学生的沟通,学生可以获得一题多解的乐趣。当然,在知识的构建中,也存在着碰撞、质疑、批判。对于合理、科学的,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而对于未知的新鲜的事物,在对话教学的情境中,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创新和批判精神,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高中数学对话式教学的有效措施
1.精心设计对话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思索的兴趣
设置对话问题是对话式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在其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对对话式教学顺利开展有重要影响。首先是在实际设计对话问题的过程当中必须实现与教学目标的相符合。其次是必须从根本上对对话问题的丰富性进行保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学生思考兴趣的激发,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实现对设计创新性地满足。最后是在设置问题的过程当中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这要求我们在设计问题的过程当中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2.把握时机,找准对话的切入点
捕捉时机是师生对话顺利实现的基础与前提,在找准切入点的同时可对其随机性进行直观体现。一般情况下教师开展对话交流可遵照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是开展对话探究的过程中必须带有一定的针对性,主要针对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检验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将每节课重点与难点的突破作为主要依据。在探究重点与难点的同时学生可不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对于普遍出现的问题我们可进行对话研究,及时发现共性问题以及指导相应的学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是总结知识的规律性,部分规律并没有在课本中直观体现,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应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及思考的一系列方式实现对规律的总结。
教师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是新课标所提出的明确要求。题海式教学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模式,这对学生思维的养成与发展有较大的阻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对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重视程度,促使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建立。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活跃性方面,对话式教学模式所起作用相当重要。从教师角度来说,必须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同时促使其实现数学解题思维的不断强化。
参考文献
[1]张志聪.高中数学实施“异步共进”对话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0.
[2]舒 艷.当代对话教育理论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论文作者:赵盛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式教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师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