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忠恕思想中所包含的伦理内容在当代的价值论文

儒家忠恕思想中所包含的伦理内容在当代的价值论文

儒家忠恕思想中所包含的伦理内容在当代的价值

干宇洁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此基础上,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经济的高速腾飞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种种冲突和失衡的表现,归根到底就是人类的基本伦理道德底线丧失了。因此,我们必须要自觉地重视基本伦理道德,积极努力构建起被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基本伦理道德体系,早日实现这一普遍伦理道德规范的全面推广,让全人类在面对道德伦理争议时有一个普遍认同的道德伦理体系可以遵循,从而减少由道德伦理认知不同而引发的冲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全人类文明更好的发展前进。儒家的忠恕思想中,包含的“忠恕思想”就是可以被跨文化认同的伦理思想内容,因此,在构建全球普遍伦理道德体系时,就不得不认真审视儒家的忠恕思想,从中提炼出有用的部分加以发展。儒家的“忠恕”伦理思想所蕴含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与不同文化相碰撞中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它体现出的自律精神、宽容精神、平等精神等,无一不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精神价值。因此,在构建全球化的普适伦理道德思想体系时,儒家“忠恕”思想在其中必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 儒家思想;道德伦理;全球伦理;忠恕思想

一、引言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此基础上,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类文明进程向前飞越了一大步,文明程度得到广泛的提高。但是,经济的高速腾飞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对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秩序的安稳造成了许许多多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难度。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经济的飞跃创造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人们越来越多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但新的物质需求也以更快速的方式产生,人们的欲求是永无止境的,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满足自身欲求的希望。因此,很多人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达到自己的物质需求,一门心思的在物质世界汲汲营营,而忽视了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发展,导致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人与人之间仿佛只剩下了利益纠葛,过去淳朴的民情渐渐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人感叹着世风日下,民心不古,一方面渴望回到过去民心淳朴和善的社会,另一方面却又彼此互相算计,处处防备。其实这种淳朴不再的现象不止出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出现了许多失衡和冲突的情况,给生态、人文、道德、精神、信仰等等层面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困境和危机。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种种冲突和失衡的表现,归根到底就是人类的基本伦理道德底线丧失了。没有了基本伦理道德底线的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就失去了道德依托,这极其容易造成社会伦理道德的混乱,从而影响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定,成为阻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实现的巨大障碍。因此,我们必须要自觉地重视基本伦理道德,积极努力构建起被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基本伦理道德体系,早日实现这一普遍伦理道德规范的全面推广,让全人类在面对道德伦理争议时有一个普遍认同的道德伦理体系可以遵循,从而减少由道德伦理认知不同而引发的冲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全人类文明更好的发展前进。

在中国传承千年的儒学思想中,包含有许多对当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实现和平共处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内容,其中最突出的道德伦理思想是由孔子提倡,并被后继儒家学者不断发扬的“忠恕”思想。这一思想作为儒家千年来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中国人的道德伦理体系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而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被全人类所广泛认可的基本伦理道德体系,就需要在多元文化的现实世界里,寻求到跨文化的认同感,找出其中可以共通的部分加以整理发展。儒家的忠恕思想中,就包含了这样一种可以被跨文化认同的伦理思想内容,因此,在构建全球普遍伦理道德体系时,就不得不认真审视儒家的忠恕思想,从中提炼出有用的部分加以发展。

二、忠恕思想中的伦理内容

忠恕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一直以来,作为中国古代官方思想的儒学,就一直对“忠恕”这一伦理道德思想推崇备至。在《论语·里仁》一篇中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一段对话中就有提到“忠恕”一词: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将“忠恕”思想作为自己待人待己、行为处事时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伦理道德原则。“忠”就是指尽心为人,心无二心。“恕”的含义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就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时的道德伦理准则,也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具体实践运用。“忠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待人处事时必须同时遵守的基本准则,不能分而论之,所以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而不用“二”以贯之。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的圣贤都强调过这一德行准则,并把它奉为一切行事作为的道德基准,如:《左传·隐公十一年》中曾提到:“恕而行之,德之责也。”[2]“恕”这一字在这里就是指行事作为要懂得推己及人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管子》这本古代经典著作中也记载着关于“恕”的思想“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人也”。[3]由此可见,“恕”的思想是被中国古代先贤们一直崇尚和奉行的。关于“忠”字,在《左传》中也有解释,“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4];“君薨不忘增其名,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左传·襄公十四年》)。[5]在这里,“忠”字所代表的含义是忠于国家,忠于君王,忠于社稷,重在突出一个“忠心不二”。

“恕”字所包含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和“忠”所包含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一起被孔子奉为做人的最基本道德准则。在《论语·卫灵公》一篇中,孔子曾明确表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这句话在孔子看来,是一个人必须终身奉行的信条。“恕”的道德要求就在于为人处事要懂得换位思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能强求别人去做,自己不想遭受的事也不能对别人做。儒家的这种“恕”的思想蕴含着情感互动和心理换位的思维模式,体现了一种尊重和关心他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人格平等的价值理念。这种道德伦理思想在当代世界也是受到人们推崇的。因此,我们在构建和完善全球普适的基本伦理道德体系时,就应该对儒家的“恕”思想进行考察发展。

首先,随着全球文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国之间的交集、联系、沟通日益加强,交往更加频繁,如何更好的规范和约束各方在交往中的行为就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早日构建起一个能被世界各国及各民族所认可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因为只有建立起这样一套能被大家都认可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才能被大家都自觉的遵守奉行,不会形同虚设,从而真正的起到它应该有的作用。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一个秩序井然,安稳和谐新世界,才能使各方势力之间的合作长期稳固下去,各方都有利可得,共同促进全球发展。

当代世界存在的民族冲突、地域矛盾、人际关系不和谐等一系列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没有一个被全人类所共同认可并遵守的基本伦理道德体系。要想处理好这种种矛盾,就必须构建起普适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给全人类的言行处事划出必须遵守的伦理道德底线。而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全球秩序的核心就是这个普适的伦理道德体系,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在当代多元的文化背景中找出能够被各个国家和文明所共同认可的基本道德伦理思想。中国传承千年的“忠恕”伦理道德思想所提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就是在各国文明中都能找到共性,激发文化共鸣的伦理道德准则,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被全球人民所认同并愿意奉行的普适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时,就完全可以以儒家“忠恕”思想为基础之一,结合融通其他各国文明的基本伦理道德思想准则,联合现在的现实实情,创建出最合适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再在全球各国、各民族推广开来,早日实现全球秩序的安稳。

LaserGas Ⅱ激光氧分析仪应用到SAR装置再生炉后,运行中的维护包括: 透光率的调整、法兰孔的清灰、透光视镜的清洗、气密性检查、氮气吹扫流量的检查。

“忠恕”思想作为儒家待人处事的基本道德伦理原则,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着不可小觑的重大影响,直到现在,这个思想也一直被中国人所继承,它所包含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国人的骨髓,虽然后世学者对“忠恕”思想究竟应该合二为一还是分而述之有一些歧义,但这一思想作为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准则的地位却不会被改变。在“忠恕”思想中,“忠”体现了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现代价值和道德操守,“恕”则体现了人格平等,尊重差异,追求和平共处的现代理念,从这方面来看,“忠恕”思想应该成为当代中国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中,维系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基本准则,并成为中国人对外展现的民族性格。

启动器线圈过热或电机控制中心MCC断电,使竖炉风机不能启动时,应排查过热或断电原因,排查电机轴承和叶轮是否故障;监视器背面开关、电气盘柜中断路器断开或电气盘柜无电源,监视器无画面时,应排查原因,接通监视器背面开关、电气盘柜断路器或电源;因管中缝隙、阻塞或凝结,烧嘴阻塞或防回火器脏污,引起烧嘴压力仪表读数之间偏差时,需清扫或修理管子、检查烧嘴堵塞、清洁防回火器筛网;炉区燃气气压波动或烧嘴“回火”时,易引起炉区控制器跳电,需排查原因、排除故障。

三、结论

但“忠”这个字的含义在儒家学者们的解释中,却并不仅仅是指单纯的忠于国家、忠于社会、忠于君王的伦理道德含义。最初,“忠”在孔子那里并没有明确的作解,宋儒对“忠”的解释通常都是以《雍也》中提到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来作解(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解释“忠”的含义是目前学界学者最广为认可的诠释版本,因此本文对“忠”的解释以此为准)。此外,虽然孔子没有明确指出自己奉行的“忠恕”思想中“忠”这个字具体指的是什么,但在《论语》的部分篇章中,有记载了“忠”的部分含义。例如:在《论语·八佾》一篇中记载: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7]《论语·为政》中记载:季康子问:“使民尽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8]由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孔子对“忠”一字的思考,在他看来,“忠”不是要盲目效忠,毫无原则的跟随被效忠者行事,而是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在被效忠者的指令出现错误时能够勇于直谏,勉励和劝导对方,但绝不能做出阳奉阴违的事去欺瞒对方,也就是说为人臣子必须做到“忠谏”。“忠谏”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荀子·臣道》中记载的“从道不从君。”[9]在孔子之后,儒家学说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忠”的思想,他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把“忠”的思想内涵提高到了另一个高度。然而令人叹惋的是,在孔孟之后的儒家学者们却没有顺着这种民贵君轻、理性忠君的思想继续发展,反而开始强调“君为臣纲”、“君权神圣不可侵犯”,几乎完全逆转了“忠”字原本的含义。这种被扭曲误解的“忠”明显是不适合作为当代基本伦理道德准则的,因此,我们在建立普适的基本伦理道德体系时,必须对“忠”所包含的意思加以区分,只保留其中适用的部分加以发展运用。

其次,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在现今这样一种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世界里,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起来,人人都有可能面临跨文化、跨地区的交流。而多元化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人们经常因为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产生冲突,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冲突中也带有不同文化和伦理道德思想的融合,这又促进了全球伦理道德思想体系的建立。

根据假说1a,在因变量IE表示投资过度时,预期总体样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的回归系数α1显著为正值;根据假说1b,在因变量IE表示投资不足时,预期总体样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的回归系数α1显著为负值;基于假说1c,无论是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的分组中,预期国有企业样本的回归系数α1的绝对值大于非国有企业样本的回归系数α1的绝对值。

除了假玉仿真玉,也不乏有劣玉仿良玉的例子。王祥不一会儿就发现一个怎么看都是真玉的玉盘,递给老道,老道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儒家的“忠恕”伦理思想所蕴含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与不同文化相碰撞中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它体现出的自律精神、宽容精神、平等精神等,无一不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精神价值。因此,在构建全球化的普适伦理道德思想体系时,就不得不认真审视儒家的忠恕思想,从中提炼出有用的部分加以发展,儒家“忠恕”思想在其中必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里仁[M].中华书局,2018.

[2]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M].中华书局,2016.

[3]管仲.管子[M].中华书局,2009.

[4]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M].中华书局,2016.

[5]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M].中华书局,2016.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雍也[M].中华书局,2018.

[7]孔子.论语·八佾[M].中华书局,2018.

[8]孔子.论语·为政[M].中华书局,2018.

[9]荀子.荀子·臣道[M].中华书局,2011.

[10]孔子.论语·卫灵公[M].中华书局,2018.

作者简介: 干宇洁(1995-),女,汉,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标签:;  ;  ;  ;  ;  

儒家忠恕思想中所包含的伦理内容在当代的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