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的提升路径和机制创新
——一项典型案例的跟踪研究
管志利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 通过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跟踪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其从五个维度构筑了文化消费提升的独特传导机制:以“公助民办”融合“文化内涵式挖掘”为特色;以非遗产品的“生活传承与数字传播”为主线;以供给要素的“升级开放和整合利用”为核心;以文化消费的“特色主导与融合集聚”为重点;以文化创意的“空间优化与环境营造”为基础。进而构建理论模型,提出“融合创新机制、体系演化机制、政策集成机制、平台构建机制”四大机制协同创新的实践应用启示,为促进非遗文化消费提质升级,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创新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文化消费;提升路径;机制创新
十九大报告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国运的高度,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消费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文化建设和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时代国家文化消费已经跨越数量满足阶段,进入质量满足阶段,只有增进群众需求和文化供给之间的结构性、动态性匹配,纠正重数量轻质量、重扩张轻发展的错误导向,才能根本上实现国家文化消费领域的供需平衡。
在探究数学问题时,要化繁为简,尤其是注意等价转化、函数的相关理论、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把各种函数知识和图象进行综合运用,通过图象这种直观、简便的形式来求解综合问题,才能更加体现出高中数学的核心教学力量.函数应用题通常是和图象结合起来的.
本文瞄准一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的典型合作单位案例——长沙市雨花区非遗馆,通过构建其开展文化消费试点活动的描述框架,深入剖析案例,实现典型案例中文化消费提升动态机制的完整呈现。长沙市雨花区非遗馆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亮点纷呈、精彩不断。“观非遗、玩非遗、游非遗,用非遗”,非遗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吸引各界广泛关注,国内外游者无不由衷赞叹——“天下非遗聚雨花”。雨花区非遗馆以其在非遗保护、传承和文化消费提升机制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广泛声誉,走出了一条充满艰辛但喜悦不断的雨花道路,形成了独特的促进文化消费提升的“雨花模式”,为做好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实践探索:雨花非遗馆文化消费试点的前因后果
(一)雨花非遗馆的创立渊源及其运营
先期创立渊源。2015年8月建成的雨花区非遗民俗特色街区,东西向1.3 公里、南北向1.2 公里、面积1.66平方公里。雨花非遗馆就是这个非遗民俗特色街区的主打场馆,其前身是一座木雕城,由来自永州新田的郭存勇和邓运姣夫妇于2014年投资七千多万创建,后逐渐将木雕城一二楼近两万平方的区域打造成非遗产品展示展销区,并改名为“雨花非遗馆”,其面积约占4.8 万平方米,是中国首个民营企业投资运营,聚集非遗项目最多、非遗传承人最集中的场馆。
跳数是指候选父节点到根节点之间的跳数。如式(1)所示,HCmax表示所有候选父节点中到根节点的最大跳数;HC(i)表示候选父节点i到根节点所需的跳数。到根节点所需最小跳数的候选父节点将被选为偏好父节点。
3.IP 化运作与融合性集聚。一是个性化挖掘定制和培育优质IP。坚持“非遗+”发展观念,提炼符合时代审美、消费心理和受众认知的文化创意符号,精炼符合时代美学,消费者心理及其感知的文化符码。提供更多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弹性消费方式,具有持续运作潜力的非遗文化符号和内容培育成优质IP(通过优质内容聚集消费者进而实现商业价值)。二是与大众化体验深度融合。持续推动非遗与会展节庆(文博会、农博会、非遗文化节等)以及与现代制造、文化休闲、餐饮食宿等的协调发展和融合创新,满足消费者介参与性的文化需求。三是与旅游消费、信息消费深度整合。重视引进市场机制,提升非遗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形成多种形式的文化旅游主题,以及亲子游、团建游、拓展游等细分市场,通过开拓“互联网+文化教育”新消费体验形式,让非遗与大众消费对接起来,提高大众文化消费的黏性。
当前有序运营。截至2018年上半年,非遗馆收录瓷刻、剪字、棕编、竹编、扎染、泥书、手工盘扣等这些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又极具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359 个,其中世界级项目10 个、国家级项目55 个,入驻传承人200 余名,产品万余种。馆内云集湖南湘绣研究所、醴陵釉下彩、浏阳彩色菊花石雕、长沙铜官窑、湘西竹编体验馆等数百个省内外著名非遗项目,汇聚了“高腊梅滩头年画、周佳霖棕叶编、李祝意棕榈编、泥书、剪纸、皮影戏”等12 家非遗传习所,馆内已开发可体验、培训项目达26 个,可同时接待上千人体验学习,项目完整性在全国首屈一指。
(二)雨花非遗馆的文化消费试点成效
5.文化品牌效应逐渐形成。长沙市重点文化项目雨花区非遗馆,作为“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的主体部分,整合传统戏曲、苗鼓、舞蹈等进行节目编排和艺术创作。非遗馆既是雨花区非遗培训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又是长沙市文化消费试点区、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也是湖南省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和研学旅行基地,还是湖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非遗产品展示基地,更是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引导创新创业成就斐然。雨花非遗馆大学生创业基地,入驻10 个项目即成功孵化10 个项目,项目转化率达100%,累计提供就(创)业岗位2000 多个,创造直接经济价值达500 多万。引进湖南女工协会专题馆,湖南省巾帼巧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16 家,创造直接经济价值上百万,带动5000 多人就业,其中女性4000 多人,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400 多人,创业基地手工艺人2015年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 元,2017 则超过30000 元,翻了15 倍以上。
F&EI的评估计算程序如图4所示,其中C1为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2为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3为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MPPD(maximum probable property damage)为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DO(maximum probable days of outage)为最大可能停工天数,BI为停产损失。F&EI值与危险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3所列。
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的总体方向应该由当前的“过程导向”管理向“结果导向”管理转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的非标准化特性又导致了由谁评价、依据什么标准评价、评价结果由谁认定等一系列难题,因而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结果导向”管理无从实施,只好回到进一步完善“过程导向”管理的老路上来。基于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人员费用管理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以当前的“过程导向”管理为基础,坚定、毫不动摇但又积极稳妥地向“结果导向”管理转变。具体思路如下:
3.主题系列活动持续创新。雨花非遗馆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三届非遗日活动;以及长沙市千团万户百万市民才艺大赛、全国古琴演奏会、千人扎染献礼建党96 周年活动、高雅艺术进机关等非遗主题活动、湖南省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雨花非遗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300 余场,单次体验人数达1000 余人,中小学生实践体验及研学旅行人数2017年达到近3 万人。非遗馆还不定期举办各类大型非遗专题宣传活动,其中非遗公益大课堂200 多场、非遗进社区活动57 场,非遗进校园活动20 场。
4.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雨花非遗馆2016年成立专业运作团队,打造“非遗研学旅行基地”,携剪字、蜡染、苗银、竹编等,亮相2017年阿联酋阿冶曼特许经营及商品博览会,获当地人民热捧,洪源剪字被迪拜酉长收藏。连续三次组团参展深圳文博会,宝庆瓷刻《泳坛之花》和土家织锦《鸡盒子画》获得金奖,宝庆瓷刻《虔诚》获得银奖;连续三年亮相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参展规模从150 平方米扩展至3000 多平方米,参展商家10 余家扩展到50 余家。国务院官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富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报道共计500 余次。2017年11月,雨花非遗馆入选长沙市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合作单位名单,成为湖南省文化旅游新业态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新窗口,更是长沙市民文化休闲的新去处和文化新地标。
1.经济社会效益成就卓著。非遗馆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居民的文化消费兴趣,不断提升文化消费水平。非遗馆每周开设“非遗”公益大课堂,对拓印、女红、陶艺、茶艺、剪字、湘绣体验等免费教学,迄今已成功举办300 多场,受益人数近2 万人;开展“非遗进社区”等文化惠民活动300 多场,长沙市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研学实践体验近万人,直接收益560 多万;开展外事文化交流活动30 余场,年接待国内外考察团150 多个、人数5 万余人,接待国内外游客30 余万人,创造经济价值超过500 余万。非遗馆2016年产生交易额达8000 万元,农博会期间成交额破百万,收到100 多笔海外订单。
二、提升路径:五个维度助力构筑文化消费传导机制
文化消费的数量扩张、结构优化和层次提升,需要系统考虑文化消费的循环因果关系和传导机制。这种核心传导机制一是促进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互动;二是促进文化消费、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与社会网络之间的互动。[1]雨花非遗馆遵循规律、整体规划、坚持创新,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在构筑传导机制促进文化消费提升过程中走出一条独特新路。
(一)以“公助民办”融合“文化内涵式挖掘”为特色。
中部地区文化消费试点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化消费激励政策拉动释放文化消费,非遗馆特别重视非遗资源的文化内涵的挖掘。“竹艺汇”集合近1000 种竹木工艺品,部分工艺品由多种名贵竹木制作成型,环保美观实用兼具;“沐雕世家”有江南老一辈人熟悉的棕床鞋垫、棕绳、棕刷等用品,富有浓厚的“故乡”味。五大名瓷展示的经典技艺,让人感叹文明的积淀;湘绣和菊花石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色彩,体现无限创意;女红、印染、纺织等技艺产品,引观者驻足瞩目;26 个传统文化实践体验,让人流连忘返;中华第一剪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让人拍案称奇;中华泥书、香道、茶道所弘扬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让游者心醉神迷……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人仿佛置身于一条从现代通往古代的时光隧道,使浮躁烦乱的内心获得安然与宁静。每位游客和体验者接触到的场景,能找到情感共鸣,产生学习或者消费欲望,游客从进入到离开能在各个点上找到自己的满足感。
1.新消费挖掘与新特色定位。非遗馆的特色产业定位并未单单锁定为汉服雅集、旗袍秀、女子乐坊、陶笛与古琴演奏会等民俗产业,以及根雕、木雕、竹雕、石雕、瓷艺、蜡染、茶叶、湘绣等历史经典产业,还特别重视融合文创经济属性的特色非遗产业发展(如香道产业),以原真性、生态型、生活化的非遗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以娱乐性非遗项目满足大众需求,不断促进非遗馆非遗产业体系的完善。
雨花非遗馆采取“公助民办”建设和运营模式,即: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财政支持下,以雨花非遗馆为文化载体,以民营企业为投资和运营主体,通过政府引导用活用好财政资金。雨花非遗馆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是要把“非遗馆”打造成为“游-购-赏-娱-学”一体化的全球性传统文化经济综合体,成为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湖湘文化旅游新业态。雨花非遗馆借助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等多方力量,整合地域性或同类别的“非遗”项目形成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规模生产与规范运营,实现文化资本的累积社会效应。
2.非遗馆重视非遗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
1.非遗馆是独具特色的公助民办文化项目。
(二)以非遗产品的“生活传承与数字传播”为主线。
1.非遗的生活化传承。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关注聚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雨花非遗馆在非遗的生活化传承上下足了功夫。第一,通过木艺、茶道、竹编、香道等生活化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营造出厚重的生活美学;第二,雨花非遗馆通过适应非遗所属主体的环境变化,比如豆腐制作、蜡染等工艺就是通过尽力还原原初环境,酿造生活氛围,让体验者亲身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第三,每周开放的茶艺、香道、剪纸、陶艺等非遗公益课堂,以及苗族鼓舞、木偶皮影、长沙弹词等表演类非遗,共同提升了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质量。雨花非遗馆在非遗内容、形式和载体上的创新,使非遗资源转化为雨花非遗馆的“文化软实力”。
此外,投入变量的增长率也需要被估计。对L而言,总的从业人员数被采用,因此,ΔL/L很容易得到。相比之下,ΔK/K的获取要困难许多。因为固定资产是一个累计值,受到折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及价格因素的共同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永续盘存法(the 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简称PIM)被引入使用[18,31]:
2.非遗的数字化传播。文化传播与文化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并对文化消费具有正面影响。[2]非遗数字化传播是数字化时代非遗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数字化采集的规范性和原生态性,数字化呈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在“技术-语义-语用”层面上数字化扩散的有效性。[3]一方面,雨花非遗结合互联网创新进行手艺制作直播、创作故事连载、个人代理模式等,通过网络宣传带动文化消费,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的结合发展,为所有非遗项目文创提供展示展销平台;一方面,雨花非遗馆借助数字技术改变非遗的既有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更便于消费者观摩和利用非遗资源,更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创造性利用和转化,为非遗的内容传播和互动分享打下了良好基础,有利于开发更富创意的文化产品或服务。
(三)以供给要素的“升级开放和整合利用”为核心
非遗供给侧有四大要素,包括人才、资源、资本、技术。雨花非遗馆着力推动这要素优化升级、开放整合和高效利用,其核心和关键在于改革和创新。
1.文化人才的引入与服务。2016年以来,雨花非遗馆创始人精心研究和接受专业人士推荐,苦心搜寻散落在民间的各色传统手工艺,通过免除非遗传承人的房租、水电费,帮助进行包装宣传、提供平台展示运营等支持途径,使那些未得到足够重视和关注的非遗资源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逐步走出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困境。引入专业运作团队,潜心“非遗研学旅行基地”,精心设计非遗体验项目课程,为传承人、手艺人及游学项目等提供培训服务,使传统文化贯穿于从启蒙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让文化消费真正成为大众美好生活的必需。
2.民间资本力量的整合与引导。十九大强调,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文化资本与金融资本在非遗馆的融合至关重要。雨花非遗馆在政府力量的支持下,依靠民间企业家郭存勇夫妇的社会资本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既为入驻的创业者、工作室以及手工艺作坊提供强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开发股权众筹、引入PE/VC 等新兴融资方式,加强对非遗产业链条节点上的民间资本整合,以及对民间非遗内容“爆款”的支持引导。
3)在不同温度、相同的空气湿度中,温度越高,金银花的平衡含水率越低。从测得的3条曲线来看,温度对金银花平衡含水率的影响并不太大,因此决定金银花贮藏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空气的相对湿度。
3.科技与创新成为关键动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雨花非遗馆依托互联网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产业开发。郭存勇把民间艺人请到雨花非遗馆,让他们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并在开拓非遗展示平台的基础上,不断谋求改革创新,尤其是通过创新经营和发展思路,对手工艺品进行现代化改造。
(四)以文化消费的“特色主导与融合集聚”为重点
一个黑社会组织,之所以能够作恶近20年,得益于背后的“保护伞”——无为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原副庭长吴业平。据周帮海供述,吴业平有“能量”。七年前,周帮海的马仔吴克任犯下两起寻衅滋事、两起故意伤害案件,他向吴业平送上2万元并请求轻判。在“吴庭长”的操纵下,身负四起情节严重案件的吴克任,仅被判处缓刑二年。连吴业平自己都说:“像这样的案子判缓刑,在法院还从来没有过。”
2.老行业转型与旧产业升级。非遗馆里的每一项传统工艺都融入了现代生活,其产业化又以原生态文化核心价值符号的传承与发展为根本标准。湘南竹艺被纳入到计算器、鼠标、键盘、二维码的设计中,湘西竹编工艺应用于时尚包袋的生产,浏阳夏布、土家织锦、邵阳蓝印花布等已被制成床上用品,巧妙应用于室内装饰。以“互联网+”促进非传统产业转型,改善展览、销售、消费服务等行业的薄弱环节,改善传统手工作坊的生产运营模式,以新技术、新内容、新材料等促进非遗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前期艰难发展。建馆之初,入驻非遗项目不足百个,传承人多来自湖南省内及偏远市州,传承项目经济效益低下,如株州剪字传承人洪源入馆前甚至掏不出来长沙的路费,泥书传承人刘上四也因无持续经济来源忍痛放弃传统技艺。非遗馆非遗品种有限、数量不多,其“观赏式”而非体验式、“输血式”而非“造血式”的保护形式,使得非遗传承项目难以形成集聚效应,难形成产业互补,文化形象不突出,发展定位不够精准清晰。
综上所述,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运用微创手术的效果更好,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安全性。
(五)以文化创意的“空间优化与环境营造”为基础
雨花非遗馆集聚民间散落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其传承人,成为目前全国首个聚集非遗项目数量最多、非遗传承人最集中的场馆。郭存勇创建“雨花非遗馆”,寻找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文化记忆,让非遗项目在薪火相传中得到保护和发展。这种引入创意并把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活态传承方式,可实现非遗与创意产业的无缝对接。[4]非遗馆中各个不同类型的非遗项目在这个共同空间中,各个项目的创意资源能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吸纳,使得非遗产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改进非遗项目的形式、内容及其传承方式和载体,从而更适应大众文化消费需求。
三、机制创新:四大机制协同促进文化消费提质升级
(一)融合创新机制:创造出文化消费战略的新型运营模式
有学者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非遗保护的最大启示,是推进非遗供给主体、内容、方式、理念的创新,促使非遗供给能力的提升”。[5]同时,有学者分析了非遗保护中存在的悖论现象,如关注非遗的“稳态”而忽视其变异性,短视的工作行为对非遗“本真性”的损伤。[6]基于此,非遗馆以“政府推动、学者指导、民众为主、社区参与、市场引导”为指导原则,大胆尝试并创造出“文化资源+创新驱动+商业模式+文化样态+运营团队”的运作模式,极大提升了文化消费规模和质量,推动了文化消费领域的创新创业发展。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阐释性路径、涵养性路径、实践性路径等三种主要路径。[7]非遗馆的创新发展兼具三种路径优势,非遗资源和文化创新是其成功基础,商业模式和运营团队是其制胜关键。非遗馆拥有一支先进的文化产业管理团队,积极探索非遗与“市场、旅游、教育、演艺、惠民、创业就业、精准扶贫”等的融合创新,促进文化与旅游、商业、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使非遗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发展。
(二)体系演化机制:立体化全方位促进文化消费提质升级
近年来,文化消费者自主性的积累和提升,与政府主导公共文化生产和供给的传统模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有学者强调要重构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文化生产和公共文化供给体系。[8]非遗馆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所呈现的五大举措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规划和理顺文化消费发展体系,促进非遗文化消费提质升级。第一,以公助民办的方式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集合政府和社会力量促进非遗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创造转化;第二,加快供给侧要素的升级开放和整合利用,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非遗文化产品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的提升;第三,以非遗的“生活传承与数字传播”为主线,夯实非遗馆文化资源的生活化基础,拓宽传播渠道;第四,以文化消费的“特色主导与融合集聚”为重点,推动实现非遗的产业转型和品牌效应;第五,以文化创意的“空间优化与环境营造”为保障,通过创新氛围支撑,为文化创意的产生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外在的动力。在内容、要素、渠道、品牌、空间等层面上,更好地推动非遗馆的文化消费发展体系的良性演化和协同发展。
(三)政策集成机制:构筑促进文化消费的体制机制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型保护”,“科学区分文化建设项目类型”。要真正实现文化消费有效提升,需要在政策集成下功夫。第一,加强政策梳理,汇编和研究现有文化消费试点支持政策和文化产业政策,形成系统指导;第二,加强政策执行,建立执行监督反馈机制;加强政策配套,聚焦非遗文创产业,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务求有序衔接;第三,加强政策研究,掌握文化消费领域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并制定应对之策。推进文化消费数据的收集、分析、指导、归纳和总结,掌握相关产业动态发展方向,为试点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四)平台建构机制:促进非遗与新型文化业态的融合
随着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非遗受众流失严重,面临被遗忘和逐渐消失的威胁。非遗的原创性特征,是其自带差异化的文化资源,具有进入文化产业以炼成文化资本的潜力;非遗的体验性特征,有助于满足消费者介入、参与的深度文化需求;作为一个兼容性极强的主流平台,互联网能渗透进非遗多个领域,形成新型文化业态,如产生于后现代消费社会和网络时代的“二次元”亚文化,可以与非遗传统文化融合并推动新型文化业态的诞生。[9]在保护的前提下,非遗产业化有利于将其转化为一种新型资本,催动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此外,结合文化生产周期的“创造→生产→传播→展览/接受/传递→消费/参与”线性框架,以及新型文化业态的多样性,[10]可以探索非遗与新型文化业态具体融合路径的无限可能性。对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可以选择蜡染、竹编、木雕等非遗题材,对其加以挖掘整理和加工提炼,产生动漫形象或故事等新的创意作品;如剪字传承者洪源,直接参与并指导弟子进行剪字创作。对于文化信息服务,可以通过短视频、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将非遗产品和服务传播、渗透到网民的日常生活,改善非遗的传承难题。
参考文献
[1]洪涛,毛中根.文化消费的结构性与层次性:一个提升路径[J].改革,2016(1):105-112.
[2]姜宁,赵邦茗.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7-35.
[3]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6):179-184.
[4]李志雄.创意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时代“非遗”保护的新模式[J].广西社会科学,2013(10):47-50.
[5]宋俊华.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非遗保护机制创新[J].文化遗产,2016(4):57-64.
[6]马知遥.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J].山东社会科学,2010(3):28-33.
[7]范晓慧,叶民英.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多维路径[J].湖湘论坛,2018(3):147-157.
[8]傅才武,曹余阳.探索文化领域供给侧与消费侧协同改革:政策与技术路径[J].江汉论坛,2016(8):120-128.
[9]蒋文宁.90 后大学生“二次元”式消费亚文化的解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70-74.
[10]黄益军、吕庆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型文化业态的融合[J].重庆社会科学,2015(12):72.
中图分类号: G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240(2019)08-0156-05
收稿日期: 2019-05-06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科基金基地项目“大数据时代我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批准号:15JD15);2018年长沙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文化消费试点工作”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 管志利(1976-),湖南衡阳人,中共长沙市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和基层治理。
[责任校对:阳玉平]
标签:文化消费论文; 提升路径论文; 机制创新论文;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