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之势渗透到各行各业。再加上智能手机的兴起,网络更是成为了大众必不可缺的资源。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的一些负面因素也在影响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与控制,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关键词】网络 中职生 德育 挑战 对策
一、网络环境的特点
(一)资源的丰富性及开放共享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10岁以下(小学生群体)的网民有2000万,19岁以下的手机网民有1.5亿,占比为22%。
与报纸、杂志、书籍等有限信息载体相比,网络所包含的信息覆盖了所有方面,资源极其丰富。而如此丰富的网络资源,大多数资源都是对大众开放的,只要连接网络,便可轻而易举地浏览、下载、共享你所感兴趣或所需的资源。网络不仅使得人们大大开拓了眼界,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集虚拟性与为隐蔽性一体
在网络上,人与人之间可以冲破种族、语言等阻碍,甚至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约束,而进行无障碍交流。但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每个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世界中仅以数据、图像、符号等计算机元素,借助于特定的软件而存在于网络。这同时也体现了网络的隐蔽性,你无法看见及了解网络另一端的真实情况。
(三)自主性与交互性融合
网络信息异常丰富,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对于其使用者而言,是“任君选择”,每个网民都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但网民并不是只是单方面接收网上的信息,网民与网络之间是一种交互性的沟通与交流。 一方面,网民全凭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网络的某些资源。而另一方面,网民同时也是网络资源的发布者,网民也可以轻易地在网络上上传、共享各种信息资源。
二、网络环境对中职生德育的挑战
(一)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及开放共享性,造成网络上各种资源“鱼龙混杂”,充斥着各种思想意识和舆论,其中不乏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甚至通过故意歪曲事实的手段,来抨击我国的优秀的文化传统。
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遍布网络各个角落。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职学生因缺乏非分辨能力、涉世不深等原因,极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价值观所影响,或造成价值观混乱,从而加大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的难度。
(二)容易导致学生道德滑坡
近几年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而青少年网民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网络宣传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现在大多数三四岁的小孩都已经会用手机和网络,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比教师和家长的说服教育更具实力,更有说服作用。
通过网络,学生了解了更多社会的表象,面对似是而非的社会现象,那些理想的、理论的、书本的德育很难改变学生眼中的信息,这种大于任何一种教育作用的“事实”教育,对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容易导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网络在传播正能量、共享各种有用资源的同时,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信息资源也混杂在其中,如色情网站、博彩网站等。中职生自控能力较差,一旦接触到这类网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无法自拔。而这个年纪的学生往往年轻气盛,做事不计后果,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不良的网站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让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一生。
三、建议与对策
(一)“疏通”重于“堵截”——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
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一味地强制、打压,一刀切地禁止他们接触网络,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所以,父母与教师的引导作用更为重要。在学校,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等机会,引导中职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看清网络的实质。任课老师也应该因势利导,采用信息化、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学校还可以多举办一些有趣、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在家中,父母应多与子女沟通,给予子女更多的关爱,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给子女树立一个好榜样。
(二)“治本”重于“治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让中职生正确看待网络,不被网络控制,不做手机的“奴隶”,前提是要帮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得他们能分辨是非黑白、善恶美丑。一是可以利用国家要求全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机,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教师与父母,应从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出发,从小事出发,随时随地的对学生开展教育,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学校与社会多宣扬具有积极意义的正能量信息,有选择地屏蔽掉一些负面信息,让学生生活在一个洁净、健康向上的氛围中,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慢慢把中职生往“正路”上引导。
(三)内外兼修——加强外部监督
中职生好奇心重,自控能力较差。因此,要让中职生远离不良网站或让他们自己把握好上网的时间,还需要借助于外部的监督。 首先,国家有关网络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督职责,对网络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清理,进行分类管理或分层次管理,给学生一个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其次是网站管理者和软件开发者,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用户进入限制或进行合理管理。再次是有关部门须严格监管市场上的网吧,要求网吧须严格遵守上网采取身份证登记制度,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
(四)加强法制教育——做守法好公民
对中职生开展法制教育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教育。二,请有关法制专家、公安机关专职人员等来学校开展法制专题讲座。三,学校经常做一些法制教育宣传展览。四,可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监狱等场所,通过濒临现场的真实体验,让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也起到强而有力地警戒作用。
网络是把双刃剑,对中职生而言,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采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对待,最终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网络能更好地帮助中职生“修处事美德,习一技之长”。
参考文献:
[1]姜德君.论网络时代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8).
[2]王红坤.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河南农业:2010(8).
论文作者:曾慧萍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3月总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网络论文; 中职论文; 网民论文; 学生论文; 价值观论文; 信息论文; 德育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3月总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