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五伯的争霸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春秋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春秋五伯都有一套集政治、经济、军事与外交为一体的争霸战略。齐桓公的政治与外交战略是安民、尊王、亲邻与攘夷。军事战略是先伐戎狄,后抑强楚。晋文公的政治、经济战略是尊王、利民、讲信、修礼、正官。军事与外交战略是联合齐、秦,侵曹伐卫,调动楚军北上而击之。楚庄王的政治、经济与外交战略是柔服中小国家,协调君民关系,发展综合国力,选拔亲、故人才。军事战略是加强军队建设,征伐中间国家,团结齐、秦,克庸击晋。吴王阖闾的政治、经济战略是任贤亲民,施恩行惠。军事外交战略是治兵备、结晋、鲁,东并大越,西击强楚。越王勾践的政治战略是对内尊贤礼士,对外惑乱吴国。经济战略是奖励生产,蕃衍人口。军事与外交战略是遮掩军实,结齐、亲楚、附晋以制吴。
【关键词】 春秋五伯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争霸战略
五伯代兴是春秋时代的历史特点①。关于五伯争霸战争的起因、历史过程、结局及其影响,前人已多有研究。但是,从战略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五伯争霸战略问题的成果,则不多见。本文不揣简陋,拟在这方面作一探索,以就教于方家。
一
齐桓公是春秋五伯之首。当时的周大夫宰孔在葵丘大会后评论他的霸业说:“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②
“德”就是政治;“略”,就是军事。郑玄《诗·鲁颂谱》云:“征伐为略”,是对略字的确解。从宰孔的话可以看出,齐桓公的争霸战略由“德”与“略”,即政治与军事两部分组成。葵丘会盟是齐桓公霸业的顶峰,宰孔预见到从此以后齐霸将衰,所以说他“不务德”。事实上,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一直是注重修“德”的。
齐桓公的修“德”战略,有以下四点内容:安民、尊王、亲邻、攘夷。
安民是桓公政治战略的基础。桓公继位伊始,就向管仲请教“圣王之治天下”的安民大计。管仲提出“定民之居”与“成民之事”两项措施。
“成民之事”是使国内士、农、工、商四民各有处所,不要杂居。使士就清净之地,讲求道艺学术;工就官府,讲求肄业技术;商就市场,讲求贸易生利;农就田野,从事耕作稼穑。固定的居处可使四民子弟继承父兄的事业,收到“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的功效③。
“定民之居”是实行“参其国而伍其鄙”制度。在国郊以内编制二十一乡:工商六乡,士乡十五。在国郊以外的鄙野,编制邑、卒、乡、县、属各级行政单位,共编五属④,设五位属大夫管理。工商六乡,专门从事工商业活动;鄙野五属,专门从事农业生产。
而在十五士乡则实行“作内政而寄军令”的行政与军事双重编制法:“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⑤其轨、里、连、乡,就是居民行政编制单位;伍、小戎、卒、旅、就是士兵军事编制单位。而轨长、里有司、连长、乡良人就是一身兼行政与军事两任的首长。五乡编为一军,十五乡共编为三支大军。这就是齐桓公赖以建立霸业的基本武力。
尊王是齐桓公政治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春秋时,周王室的地位虽然一落千丈,但天子名号尚存,传统势力和政治影响力很大。所以齐桓公把“以诛无道,以屏周室”确定为基本战略目标,而这也就使他取得了号令华夏诸侯的一面大旗。
据《左传》,齐桓公的“尊王”事迹有以下数端:(1)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齐“请师于周”以伐宋,杜预注:“齐欲崇天子,故请师,假王命以示大顺。”(2)鲁庄公十七年,郑不朝王,齐逮捕郑执政大夫郑詹。(3)鲁庄公二十七年,齐桓公接受周惠王所赐“侯伯”之命,次年伐卫,大败卫师“数之以王命”。(4)鲁僖公五年(前655年),桓公率诸侯在首止会见王太子郑,安定王室。(5)鲁僖公八年,桓公率诸侯在洮地会盟。安定周襄王王位。(6)鲁僖公九年,桓公在葵丘大会上尊崇王室,宣布“壹明天子之禁”⑥,襄王派宰孔赐桓公为“九命上公”⑦。桓公降阶参拜,升堂受命。(7)鲁僖公十二年,桓公派管仲为王室和戎人讲和。
尊王使齐桓公获得了“侯伯”封号,可以代天子行使征伐大权,成为名正言顺的诸侯“伯主”。
“亲邻”是管仲为桓公规划政治战略的重要内容。管仲说:“君欲从事天下诸侯,则亲邻国。”⑧管仲所说的邻国,不仅仅为齐的周边国家,而是整个中原华夏国家。所以管仲又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不可弃也。”⑨在当时的华夏诸国中,以宋、鲁两国最重要,最有影响。于是,齐桓公就从争取鲁、宋两国入手做“亲邻”工作。清儒顾栋高已看到了这一点,说:“齐桓图霸,首先在得宋、鲁。鲁为周公之后,宋为先代之后,不得此,不足以号召诸侯。”⑩
但是,在王权衰落,诸侯失统,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要把华夏诸侯团结起来,殊非易事,特别是鲁。齐襄公曾杀鲁桓公。齐襄公死后,鲁庄公又支持公子纠与齐桓公争国,两家结有仇怨。齐桓公为称霸大局,毅然捐弃前嫌,于鲁庄公十三年(前681年),亲与鲁侯在柯地会盟,修怨结好。鲁庄公十六年,桓公又争取鲁国参加了诸侯的幽地盟会,同时返还过去侵占鲁国的棠、谮等地(11)。鲁庄公二十二年,齐以公女许嫁庄公,鲁、齐重结婚姻。这就建立起了巩固的齐、鲁联盟。
鲁庄公十二年秋,宋国发生弑君之乱。次年春,齐桓公会诸侯于北杏,平定宋乱。这年冬,宋背北杏之盟,桓公率诸侯征讨,迫宋与齐讲和结盟。为巩固这一联盟,桓公于鲁庄公十五年先后为宋讨伐邢、郑二国,“宋自是与齐为一,宋亲而中国诸侯定矣”(12)。
在齐团结华夏诸侯的战略中,郑国占据重要地位。郑紧邻王畿,与宋并为中原屏障。正当齐桓图霸之时,南方的楚国势力也伸延到了北方。汉阳诸姬被它蚕食殆尽,蔡也落入它的掌握之中,郑、许、陈三国则不断受到它的侵扰,郑尤首当其冲。王葆说当时“中国得郑则可以拒楚,楚得郑则可以窥中国。故郑者,齐、楚必争之地也。”(13)其说至确。争郑正是齐、楚争霸斗争的焦点。
齐之争郑,采取了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鲁庄公十六年,齐联合宋、卫伐郑,郑顺服了齐。是年秋,楚人伐郑,旨在争郑。冬,齐率宋、陈、卫、许、滑、滕六国与郑结盟,郑仍服齐。但是,自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至鲁僖公三年(前657年)楚军四次侵郑,企图争得郑国。郑文公由于楚军压力,想与楚构和。郑大夫孔叔说:“齐方勤我,弃德不详。”和议遂止。鲁僖公四年,桓公为解决楚北上争郑问题,统率中原八国军队南下攻楚,迫楚与诸侯缔结召陵之盟,挡住了楚军北进争郑的势头。次年,周惠王纵恿郑伯拒绝参加齐召开的首止之会,背叛齐国。桓公于僖公六、七年连续对郑用兵,楚救不克,郑又服齐。从此终齐桓之世,郑不再叛。可见郑服齐是桓公称霸时的历史主流,而这也就保持了中原大局的稳定。
为贯彻“亲邻”战略,桓公还出兵解救受戎狄侵扰的燕、卫、邢三国。此举使“天下诸侯称仁焉。于是天下诸侯知桓公之非为已动也,是故诸侯归之。”(14)“亲邻”既是政治战略,也是外交战略,因为外交斗争是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从桓公对宋、鲁、郑、邢、卫、燕的关系看,他团结华夏的“亲邻”战略获得了巨大成功。
攘夷与尊王一样,也是齐桓公政治战略的基本内容。而攘夷所采用的征伐手段又是军事战略。
春秋初,蛮、夷、戎、狄交侵中国。《公羊传》僖公四年概括当时形势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南夷指的是楚,北狄指的是戎狄。顾栋高说:“盖春秋时戎狄之为中国患甚矣,而狄为最。诸狄之中,赤狄为最。”(15)又说:“当日北方多故,桓公之为备者多,狄病邢、卫,山戎病燕,淮夷病杞,伊雒之戎为患王室,方左支右吾之不暇。明知天下之大患在楚,而未暇以楚为事,以为王畿之郑能不向楚,则事毕矣。”(16)
针对北方戎狄祸急但较楚为小,南方楚祸缓但为害大的形势,桓公攘夷采取了先北后南、先小后大,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相结合,有打有和的战略方针。
鲁庄公三十年(前664年)山戎侵燕,桓公欲救燕,问计于管仲曰:“吾欲北伐,何主?”管仲对曰:“以燕为主”。桓公遂率大军“北伐山戎,(击)令支、斩孤竹而南归。”(17)并向鲁国献戎捷(18)。
鲁闵公元年(前661年),狄人伐邢,桓公依据“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不可弃也”的政治原则,发兵救邢,迁邢于夷仪。次年,狄人大举攻卫,灭卫杀卫懿公。齐桓公又出兵救卫,重新封卫于楚丘。对北方的戎狄,桓公采取的是军事进攻的战略。
当北方局势稳定以后,桓公即掉头南下,对付强楚。鲁僖公二年(前658年)秋,齐桓公在贯地与江、黄两国结盟。江、黄是楚的同盟,处在楚的东北边境,得江、黄即可威胁楚国。次年,桓公在阳谷再会江、黄,二国服齐。这就在外交上造成了孤立楚国的形势。
蔡居淮河、汝水之间,是楚国近邻。春秋初,楚国一路北进,灭吕、灭申、灭息,独存蔡不灭,留作北上门户。所以齐桓公“攘楚,必先有事于蔡”(19)。
鲁僖公四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大军侵蔡,蔡不支而联军遂挺进楚国。楚成王派使臣责问桓公:“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齐以楚不向王室贡苞茅和周昭王南征不复相诘。楚接受不贡苞茅的质问而推诿对昭王南征不复的责任。诸侯军进驻陉地,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楚见诸侯军阵容强大,担心“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不敢轻启兵端;齐也因兵进异域,楚“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难以深入取胜。于是,齐、楚双方达成妥协,缔结了召陵之盟。召陵之盟虽未能在军事上重创楚国,但收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挫折了楚国北进的锋芒,是齐桓公争霸政治战略的一个胜利。
齐桓公霸业的成功,还在于他有一套发展经济的战略。管仲所实行的“参国伍鄙”制度,促进了齐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分工与发展,造就了齐“百姓富、牺牲不略、牛羊遂”的欣欣向荣局面。桓公还“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20),这就为齐桓公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
晋文公的争霸战略由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四部分组成。
关于晋文公的政治战略和经济战略,周征松先生已有论断,谓是“义、信、礼”三个字。“义”,是“出定襄王,入务利民。”“出定襄王”,是“尊王”;“入务利民”是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奖掖人才。“信”是“伐原以示之信,民易其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形成全国上下重信誉的风气。“礼”,是“大以礼,作执秩以正其官。”礼是当时维护统治的工具。大以礼,就是以礼治军,展现等级制度,使人民遵守等级秩序,形成“推贤让能”的礼让精神(21)。我们赞成周先生的这些观点,不再赘。
晋文公争霸的外交与军事战略,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联结齐、秦,侵伐曹、卫,诱楚北上而击之。
晋文公争霸时,天下大势对晋国是极为不利的。楚自齐桓之世,就已经灭了吕、申、息、弦、黄,降服了蔡、许。齐桓死后,楚再次北进,伐陈、伐郑,在泓之战中大败宋军,迫使宋国归服。北方的曹、卫、鲁等国也都倒向楚国,楚之先锋已进到齐国谷邑。中原未受楚国威胁的国家,仅晋与周王室而已。顾栋高说当时“天下大势,盖楚十居八九矣。”(22)面对楚国炙手可热的军事优势,晋文公从外交上采取了联结齐、秦的方针。文公回国即君位,是得到秦穆公支持的,两国已形成初步联盟,自在情理之中。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年),楚军围宋,同时派兵占据齐国谷邑,拉开了晋、楚城濮大战的序幕。晋起兵抗楚,目的在救宋,也在解齐国的谷邑之围,自然也就具备了与齐结盟的条件。所以,当鲁僖公二十八年,晋军在攻克卫国的五鹿以后,就立刻与齐侯在敛盂结了盟。
为巩固与秦、齐的联盟,在楚军继续攻宋、宋国再次向晋国告急时,文公采纳先轸建议:“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齐、秦)也。(齐、秦)喜赂怒顽(楚),能无战乎。”这是晋走出的一步高棋。楚为曹、卫而拒绝齐、秦调停,把齐、秦彻底推到了晋国一边,巩固了晋、齐、秦三国联盟。
侵曹伐卫是晋文公军事战略的关节点,也是他与齐桓公攘楚战略的不同之处。当年齐桓公伐楚,虽以军事为威慑手段,但达成的是政治协议,楚国兵威未受任何挫折,所以未及一年,楚就灭了弦国,又不到一年而围许,跟着灭黄伐徐,向东方扩张势力。而今楚率陈、蔡、卫、郑五国联军围宋侵齐,兵威更盛,晋国君臣不敢掉以轻心。针对“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的形势,文公采取了“侵曹伐卫”的军事进攻方针,以攻击楚之所必救来解宋、齐之围。这一方针旨在调动楚军远离巢穴,北上作战,避免造成晋国南下的后顾之忧,使晋坐收以逸待劳之利。但是,当晋军攻下曹、卫以后,楚将子玉并不北上,而是继续攻宋,迫使宋向晋国告急,以待晋军南下。
面对这种形势,晋国又采取了我们上文所说的“喜赂怒顽”之计,稳住了宋国,团结了齐、秦。楚成王见晋军破曹降卫,与齐、秦结盟,中原大局已经改观,就退回申邑,命楚军撤出谷邑,解去宋围,劝子玉不可与晋交战,说:“无从晋侯!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楚成王的撤军命令不失为明智之举。
但是,楚帅子玉一向刚愎自用,他不听成王劝告,反而派大夫伯棼向成王请示出战。成王在关键时刻又首鼠两端,即已下令不准与晋军作战,却又向子玉增派了援军。
子玉得到援军后并不马上攻晋,而指派宛春赴晋军说:“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这一着说明子玉并非无谋之辈。因为这是个一石三鸟之策:如晋同意,曹、卫、宋三国会感戴楚国;如晋不同意,三国会怨恨晋国。而无论那种结局,都只有利于楚而不利于晋。晋大夫狐偃就上了圈套,主张拒绝楚国建议。但中军帅先轸则识破了子玉的机关,说:“子与之!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他提出的对策是:私下答应恢复曹、卫,条件是要曹、卫同楚国断交。同时,拘留楚使宛春以激怒子玉,吸引楚军来战。晋国的谋略又高出楚人一筹,这使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始终处于政治与外交斗争的主导地位。
狂傲的子玉果然不能忍受曹、卫断交,使者被执的刺激,遂冒然率军北上,终于被晋人牵上了鼻子,使晋国诱敌北上的战略意图得以实现。
晋的战略意图虽然得以实现,但聪明的晋文公仍不急于同楚军交战。他又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表面上是为报答当年楚成王对自己的接待,实则贯彻“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战术原则,引诱子玉再次上钩。然后在城濮一战而胜,重创楚军,迫使楚军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楚国数世以来的北进锋芒受到沉重打击,而天下诸侯朝宗晋国“如决大川而东之”(23)。
城濮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之盟上被周襄王策命为“侯伯”。文公要求诸侯“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无克祚国。”(24)在“尊王”的大旗下,晋文公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
三
楚庄王的争霸战略,用晋大夫士会的话说是:“德、刑、政、事、典、礼”(25)。其中德、政、事、礼是政治与外交战略;刑、典是军事战略。
德,是说在外交上要以德柔服中小国家。这是楚国军事威慑战略的辅助手段。楚是春秋时灭国最多的国家,对周边小国能灭掉的,如申、吕、息、弦、黄、江、六、蓼等,一律灭掉。但由于争霸形势的需要,对一些暂时不能或无力灭掉的国家,如陈、蔡、宋、卫、许、郑等,则采取柔服政策,这就是所谓的“德”。政讲的是协调国君与人民的关系,使“民不罢劳,君无怨”,让人民供国君驱使。事讲的是协调国内各行业的关系,做到“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发展综合国力,保证“卒乘辑睦”,增强军队团结。这是楚国建立霸业的基础。礼讲的是从亲族和世家旧臣中选拔人才,举贤赏功,理顺君子、小人的贵贱尊卑关系,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鲁宣公四年(前605年),楚庄王一举削平国内大族若敖氏的叛乱,就是贯彻这套政治战略的一个胜利。
刑是军事战略。古代兵、刑不分。《国语·鲁语上》说:“大刑用甲兵。”《左传》宣公十二年说:“伐叛,刑也。”即其证。楚以刑为特点的军事战略,重点在于用和、战两手对付中小国家。上文所谈的“德”,既是楚的政治战略,也可以说是楚军事战略中“和”的一手,这叫做“服而舍之”。而另一手为战,也叫做“叛而伐之”。争郑和争宋是楚庄王运用和、战两手对付中小国家的典型事例。郑处晋、楚之间,是两强必争的战略要地;宋为北方门户,是中原诸侯的屏障。楚庄王与晋成、景二公争霸正是紧紧围绕着争郑与争宋展开的。顾栋高说:“中原之要害在宋、郑,晋得郑则可以屏蔽东诸侯,楚得宋而患且及鲁。”(26)确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所以鲁宣公十二年,楚庄王率大军围郑,郑军不支,郑伯“肉袒牵羊”到楚军中投降,庄王退兵“三十里而许之平。”鲁宣公十四年,楚军大举围宋,历时九个月,宋疲惫不堪,出现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的惨象。庄王退兵“三十里”许宋讲和。慑服了宋、郑,楚庄王也就取得了中原霸权。而这正是他“伐叛”战略的胜利。
典作为军事战略,讲的是加强军队建设,加强战备的各种军事法规。楚国一贯重视整军经武,行军布阵都有章法可依,“凡兵车宜备者皆备,军行宜有者皆有……盖非仓猝求索,临事砌合也”(27)。楚在战之前,其行军阵法就井然有序:“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28)。一支战备充足、训练有素的强大军队正是楚在春秋时能长期抗衡晋国的军事后盾。
团结齐、秦是楚庄王军事战略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齐、秦本是晋人的盟友。晋文公所以能在城濮胜楚,是与齐、秦的支持分不开的。但文公死后,晋统治者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在之战(前627年)中全歼秦国伐郑大军,斩断了与秦的友好关系,迫使秦国释放俘获的楚将斗克,寻求与楚结盟(29)。然而楚成王、穆王对秦友好表示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秦、楚联盟没有及早形成。楚庄王继位后则加强了秦、楚关系。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年),秦出兵协助楚国灭庸,标志着秦、楚联盟确立,从此两国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晋在文公死后,也忽视与齐国的友好关系。赵孟何说:“自晋文公卒,齐不复从晋盟,晋是以不竟于楚。而历三君(襄、灵、成)问不及齐。齐东方大国也,晋不得齐,则诸侯不附。”(30)是当日实情。齐不但不附晋,反而长期侵袭亲晋的卫、鲁等国,谋求在东方的霸权。为此,晋在鲁文、宣二公年间曾数伐齐国。楚庄王则乘机积极拉拢齐国。鲁宣公十四年,庄王派大夫申舟聘齐。申舟在过宋时虽为宋所杀,但齐、楚结好,两家终于缔结了盟约(31)。当年,晋文公因得齐、秦而成就了霸业;而今时移事异,楚庄王又因得齐,秦而建立了霸权。
克庸在楚庄王的军事战略中占有特殊地位。庸属蛮夷,是汉南古国,春秋初常附于楚。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国发生饥荒,“戎伐其西南”,“又伐其东南”,“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於是(楚)申、息之北门不启。”在反楚的戎、蛮、濮诸族中,庸人正是主力军。楚人几欲迁都以避其锋,形势十分严峻。但楚庄王临事不惧,以其大智大勇,起倾国之师,又联合秦人、巴人,首先分化了群蛮,然后一举灭庸,解除了他北上争霸的最大隐患。
晋大夫栾书评价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32)把克庸看作是楚庄王争霸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顾栋高也说:“自灭庸之后,楚遂不可制。晋益孤而楚益炽矣。”(33)克庸以后,楚庄王即全力北进,伐陈、伐郑、伐宋,并于鲁宣公十二年在之战中大败晋军,终于夺得霸主地位。鲁成公二年(前589年),其子共王在蜀地大会诸侯,齐、秦、宋、鲁、郑、卫、曹、陈、蔡、薛、邾、许都来参加,主要中原国家几乎都服从了楚国,这就把楚庄王的霸业推到了顶峰(34)。
四
吴王阖闾的争霸战略是政治上亲民任贤,军事与外交上北联晋,南服越,西向攻楚。
吴处江南水乡泽国,春秋初势力弱小,不习车战,附属楚国百有余年。鲁成公七年(前584年),晋采纳巫臣建议:联吴制楚。巫臣通吴以后,“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吴得晋国援助始逐渐强大,在以后的六十余年间逐步西向与楚争夺淮河中游地区,成为楚国的肘腋大患。
鲁昭公十三年(前529年),吴王余昧灭州来。鲁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年),吴王僚在鸡父大败楚及陈、蔡、许、顿、沈、胡七国联军。次年灭巢及钟离。楚在淮河中游的军事重镇渐次落入吴手,显现了吴国争霸的先兆。
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4年),吴公子光杀其君王僚而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素有大志,继位以后就全面展开了争霸战略。
在政治经济上,他采取“比于诸华”,即学习中原华夏国家礼乐文化及亲民政策,“视民如子,辛苦同之”(35)并“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36),起用伍员、孙武等贤臣,力图在东南光大先祖太王、王季的事业。
在军事上,他“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37),进一步完善战略工作。在外交上,他继续交好北方的晋、鲁等国。最后,他以“西破楚”,“东并大越”为战略重点(38)。
越在吴国南部。鲁昭公五年(前537年),楚为对付吴国,采取了联越制吴之策,率诸侯、东夷及越大夫常寿过伐吴,扶植越在吴背后与吴争雄。从此,南下服越就成为吴国争霸首先要解决的战略目标。鲁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年),阖闾亲率大军伐越,迫使越王允常“亲阖闾”(39),然后罢了兵。
徐与钟吾是阖闾西进击楚道路上的两个障碍。鲁昭公三十年,阖闾击破钟吾,执钟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灭徐”,扫清了进军楚国的道路。
为有效地贯彻“西破楚”战略,阖闾问计于伍员:“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如何?”(40)伍员献“为三师以肄焉”之计:将吴师分为三部,轮番侵楚,“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阖闾从其计。鲁昭公三十一年,吴出兵侵楚,伐夷(在今安徽毫县东南七十里城父故城),侵谮(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六(在今安徽六安县北),调动楚师救谮,而后吴师还。吴另一师围弦(在今河南息县南),调动楚来救,吴师再还。鲁定公二年(前508年),吴又串通舒鸠人,引诱楚军来伐,吴伪伐叛楚的桐国以设疑兵之计,楚人中计。吴在豫章大败楚军,攻克巢邑,俘获楚大夫公子繁。在吴军的连番侵扰下,楚军陷于被动,伍员的谋略获得成功。
鲁定公四年,受楚令尹侮辱的蔡侯矢志报楚,以其子乾与大夫之子为人质,向吴乞兵。而破楚正是吴多年来追求的战略目标,两国一拍即合,唐国也出兵相助。阖闾率军先乘船到达淮,然后舍舟上岸,与唐、蔡联军一道实行千里奔袭,连续穿越大隧(今九里关)、直辕(今武胜关)、冥厄(今平靖关)三道险关,直达汉水之滨,在豫章与楚军夹汉水而阵(41)。由于楚军主将囊瓦庸碌无能,破坏了司马沈尹戌制定的作战计划,过早地与吴军交战,结果三战三败。十一月庚午,两军又在举决战,楚军大败,囊瓦逃到郑国。吴军乘势追击楚军残部,五战五胜,攻陷楚国郢都,楚昭王逃亡到随国。阖闾因这一辉煌胜利,为战国时人誉为春秋五伯之一。
阖闾子夫差继承先父遗志,于鲁哀公十一年(前486年)北上与齐、晋争锋,在艾陵大败齐军。是时,吴“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于越”(42),进一步发展了阖闾所开创的霸业。
五
越王勾践的争霸战略也由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四个方面构成。
越在吴国之南,疆域南至句无(今浙江诸既县南),北抵御(在今浙江崇德县东南),东达鄞县(今浙江鄞县),西到姑蔑(今浙江龙游县南),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较吴为小。
越在允常(前520-前496年在位)时,因得贤臣范蠡、文种辅政、国势始强,在楚的支持下,奋起与吴争三江五湖之利,形成了不是吴灭越,就是越灭吴的局势。而吴、越争霸则是春秋后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允常死,子勾践立,阖闾乘丧伐越。勾践在李大败吴军,阖闾受伤而死,夫差发誓复仇。鲁哀公元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大败越军,勾践仅余五千甲士退保会稽。这是吴灭越的大好时机。但是夫差志虑短浅,没有趁势灭越,而是听信谗言,与越构和而退了兵,放弃了吴先君多年以来所追求的战略目标。这就为勾践灭吴埋下了祸根。
勾践争霸的政治战略为内、外两部分:在内部,尊贤礼士,延揽人才,广招四方来士;在外部,对吴国“重财币以遗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贵籴粟以虚其国,利所欲以疲其民,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遗之谀臣使之易伐,强其谏臣使之自杀”(43)。
其经济战略是奖励生产,蕃衍人口,充实国力。为增加人口,“令壮者无娶老妇,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照顾鳏、寡、孤、独的贫困家庭。减轻人民负担,“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44)。做到“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励其甲兵”(45)。
勾践争霸的外交与军事战略是遮掩军事实力,“结齐、亲楚、附晋”(46),联三国以制吴。越纵恿吴北伐齐、晋,吴已与楚结下深仇,再伐齐、晋,是结怨三国,自会造成外交上的孤立。吴自鲁哀公元年至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六次起兵北上,伐陈、伐鲁、伐齐。在哀公十一年吴伐齐时,勾践亲“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吴人皆喜”(47)。唯大夫伍员劝阻夫差,夫差不听。吴在艾陵大败齐军,获齐军主将国书及大夫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夫差胜齐归来,志得意满,用谗言杀了良臣伍员,从此也就走上了灭亡之路。
鲁哀公十三年,夫差命王子地、王孙弥庸辅助太子守国,亲率精兵北上,在黄池与晋争盟。勾践乘吴国内空虚,发两路大军攻吴:一路由范蠡、舌庸统帅,循海入淮河,截断吴军归路;一路由勾践亲自统帅,逆吴江而上,攻击吴都,大败吴师,俘虏吴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焚毁吴姑苏台。当夫差回军以后,因士卒疲惫,无力再战;越见吴主力尚存,胜负不可预料,所以双方罢兵言和。
鲁哀公十七年,吴国发生饥荒,勾践乘势再次伐吴,在笠泽江用疑兵、分兵之计,大败吴师,侵占吴国大片土地。吴进一步削弱了。
鲁哀公十九年春,越军侵楚,借以迷惑吴国,让吴以为越志在西进,不再以北上为意。而于第二年冬,越大军就包围了吴国。吴国迭遭打击,步步后退,只剩都城附近地区。经三年围困,越终于攻陷吴都,灭亡吴国。
勾践灭吴后,率军北渡淮河,在铜山会见晋、齐等诸侯,并遣使致贡于周。周元王阖闾、越王勾践遂成为春秋史上最后一位霸主。
综上可见,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所以能在复杂多变的春秋时代脱颖而出,击败一个个竞争对手,取得霸主地位,成为时代骄子,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他们都有一套集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为一体的争霸战略,并能为实现自己的战略而选贤任能,身体力行,奋勇搏击。
注释:
①关于春秋五伯只家有多种看法。但《墨子·所柒》和《荀子·王霸》谓是齐恒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此为先秦旧说,可以信据。
②见《左传》僖公九年。
③⑤⑧ (11)(14)(17)(20)见《国语·齐语》。
④三十家为邑,十邑为卒、十卒为乡、三乡为县,十县为属。
⑥见《谷梁传》僖公九年。
⑦鲁庄公二十七年,周惠王使召伯廖命齐桓为“侯伯”,今又命宰孔赐桓公爵一级。据《周礼·春官》,侯伯八命,上公九命。
⑨见《左传》闵公元年。
⑩ (12)(16)(19)见《春秋大事表》卷廿六《齐楚争盟表》。
(13)见《春秋大事表》廿六卷引。
(15)见《春秋大事表》卷三十九《春秋四裔表》。
(18)见《左传》庄公三十一年。
(21)见周征松:《晋文公称霸的战略思想》,《山西师大学报》1991年2期。
(22)(23)(33)见《春秋大事表》卷廿八《晋楚争盟表》。
(24)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5)(28)(32)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26)见《春秋大事表》卷首《读春秋偶笔》。
(27)见杨伯峻《左传》宣公十二年注引。
(29)见《左传》文公十四年。
(30)见《春秋大事表》卷廿八引。
(31)《左传》成公元年鲁人说:“齐、楚结好,我新与晋盟。晋、楚争盟齐师必至。”
(34)蜀之会在楚共王卒后二年。
(35)《左传》昭公三十年。
(36)(37)(38)(39)(42)见《吴越春秋》卷二。
(40)见《左传》昭公三十年。吴王僚时,伍员建议伐楚,为阖闾所阻。故阖闾有此言。
(41)《左传》昭公六年杨伯峻注引成瑾《箬园日札春秋豫章考》:豫章“当起于今安徽之霍丘、六安、霍山之间,西迳河南光山、固始二县,抵信阳市及湖北应山县之北。”
(43)(45)见《吴越春秋》卷五。
(44)(46)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47)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标签:齐桓公论文; 楚庄王论文; 晋文公论文; 楚国论文; 中原文化论文; 历史论文; 管仲论文; 鲁庄公论文; 中原论文; 晋国论文; 东汉论文; 汉朝论文; 西汉论文; 唐朝论文; 中国历史论文; 东周论文; 辽朝论文; 南宋论文; 商朝论文; 史记论文; 隋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