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最大的功能在于挖掘企业潜在的管理功能,将各方面工作细化,将从前未能开展的开展下去,将从前尚未想到的实施下去。将精细化管理的思维贯彻到企业计量管理当中,可以增强计量部门的责任感,提高企业计量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计量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组织保障体系的设定、管理制度和人员职责定位以及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又包括:电能计量方案的确定,电能计量器具的选用,电能计量器具的订货验收、检定、检修、保管、安装、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现场检验、周期检定(轮换)、抽检、故障处理、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以及包括与电能计量有关的电能量计费系统、远方集中抄表系统等相关的技术管理。
一、基础建设情况
1、计量精细化管理的组织体系。建立全新的三级计量管理网络,从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上理顺关系,确保各项计量管理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一级为客户服务中心,由其全权负责公司计量管理的全部内容;第二级为计量班,主要负责计量专业管理;第三级为计量班成员和供电所专职计量员,计量班成员主要分工负责专业管理的分解内容及具体实施,供电所专职计量员主要负责本供电营业区域内的计量具体管理,同时由供电所所属营销组和生产组兼职计量员负责计量管理的具体实施。计量网络组织体系见附图:
2、计量精细化管理的制度保障。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管理谁平不仅事关企业的发展和形象,而且影响到贸易结算的准确、公正。因此,健全和完善的电能计量管理制度是计量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和保障。在制度建设和完善方面,我们首先编写了计量管理手册和计量管理程序文件,并以此为纲制定了《电能计量管理办法》和《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办法》,修订了计量岗位人员工作标准、计量装置检定工作标准和作业流程指导书,形成了闭环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计量管理制度体系见附图。
3、计量精细化管理人员培训机制。计量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法制性十分强的工作,要求所有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业务素质,还必须要具有高尚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计量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誉和服务水平。为此,我们逐步建立了“周培训、月考试、季比武”的培训机制,并保持常态运行。
二、技术管理情况
1、流程管理思想的应用。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管理逐步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对于计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再则,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也对计量管理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计量管理也必须改变过去粗放管理的方法,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根据计量管理的特点,我们将计量技术管理分为投运钱管理、运行管理、计量检定管理、计量信息管理、计量印证管理和技术考核几大部分,更加侧重管理流程的应用。
2、技术管理的主要手段
(1)严格投运前管理。电能计量的管理有很多环节,每一环节都会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电能计量的管理比较注重电能计量器具的检定、电能表的现场检验和电能表的周期轮换等,而对电能计量方案的确定、电能计量器具的选型和订货验收、电能计量器具的安装验收等环节和运行质量监督抽检的环节管理比较薄弱。因此,客户中心提出了电能计量的全过程管理概念,着重加强了电能计量装置的投运前管理,并规定:对业扩工程及新建电力工程中涉及贸易结算和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电能计量装置,其设计审查、订货安装、验收和资产管理由计量班全权负责,验收合格后按照规定程序交由使用单位运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对于高供低计用户电能计量装置严把计量箱防盗关,制定并执行《防盗铅封管理办法》,实行谁开箱、谁封印和谁负责的管理制度,提高运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在最大程度上杜绝窃电行为的发生。同时制定详细的周期轮换计划,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周期轮换和校验,确保计量精确无误;对于低供低计用户计量装置的管理,增加运行抽检环节,加强运行质量管理,逐步用单相电能表运行抽检的管理方式替代周检轮换,达到与国际管理模式的接轨;变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相对来说,运行环境较好,因此在这方面,着重加强考核电能计量装置实际运行状况下的计量性能,即不断加强现场校验的工作力度,按程序进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3)完善计量检定管理。制定详细的电能表、互感器检定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做到检定项目齐全和标准。对轮换回的机械式电能表检定前进行拆洗、检查和重新组装,对电子式电能表进行内外部灰尘清除;对用户提出异议的电能计量装置,按照《供电营业规则》要求进行检定;扩大计量工作范围,从硬件上确保技术力量的雄厚,技术水平的先进。
(4)计量信息管理。完善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档案管理,对进入电网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历史信息详细记录,并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建立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对于现有库房进行整改,电能计量器具在库房中的存放,按照不同状态分区存放。三是引入二维码库房管理系统,实现库房和校验室网上动态管理,增加计量装置管理的透明度,杜绝在流转过程中的丢失以及超检定周期现象,实现计量管理全过程的自动化。
(5)规范计量印证管理。为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管理,统一公司电能计量印证种类、印证制作和使用,购置新型防伪铅封进一步提高计量印证的防伪水平,实现工作人员和计量封印的一一对应,认真坚持谁封印谁负责的原则。
三、计量精细化管理的考核监督机制
没有监督和考核的事物是不能有效地发展和运行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审核,使计量管理体系得以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保证体系的持续性发展。由专职计量专工负责计量管理的内部检查和考核,主要依据就是《四项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公司生产经营、计量管理工作重点,主要检查和考核内容是公司下属各单位设备台帐的管理、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计量装置周检的执行等情况。
通过切实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了计量装置的使用和管理,提高了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计量管理工作始终处于有效的受控状态。
四、计量精细化管理的持续改进
在当前形势下,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要想保持计量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进行不断的持续改进。我们认为计量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应注重以下内容:
1、建立计量器具入网考核机制。针对当前电力设备市场混乱、鱼目混杂、价格差别大、质量差别大、低劣产品进入电能计量市场,出现问题不好划分责任,容易产生纠纷等现象,制定计划对各供电所和用户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摸清电能计量装置产品质量和品牌,确定接入电网的几种品牌,公布不合格品牌,规范设备和市场秩序,并联合材料、物价等部门,形成年度定期考察和调研电能计量装置市场的常态机制。
2、加大计量设备和环境的改造力度。计量工作的特殊性对计量设备和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加大对设备的投入,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加大计量检定环境的逐步改造,以确保良好、专业的检定条件。对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3、建立完善的计量服务体系。定期开展公司内外部满意度调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客户对计量优质服务的认可;加强岗位练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类故障的发生。进一步探讨通过产权变革、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论文作者:李冰,郭程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电能论文; 装置论文; 精细化论文; 供电所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库房论文; 计量器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