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研究论文_赵敏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研究论文_赵敏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要:美国总统及其选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人民关心的热门话题。作为世界大国,美国总统的提名与竞选也成为了新闻报纸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二百多年的演变和发展,总统选举人团制度的内容和运行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迄今为止,它仍然是选举美国总统的重要机制,但存在许多缺陷和弊端。缺陷主要表现为可能出现所谓的“少数票”总统,与民主化的要求相背离。

关键词:总统选举;选举人团制度;民主;政党

1.选举人团制度

1.1 选举人团制度的基本慨念

要理解选举团制度为何成为问题的焦点,首先要知晓“国民选票”、“选举人票”、“选举团”等基本概念。“国民选票”,就是普通的公民选票,根据民主制度的一般原则,一个选民一张选票。“选举人票”,是根据美国宪法第二章有关总统选举的规定,由各州按照一定的程序挑选出若干特殊选民(即所谓的选举人,elector)。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选举人不得是各州的国会成员或联邦政府公职人员,由选举人代表各州的普通选民来挑选美国总统,选举人所拥有的选票就叫选举人票。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只有获得多数(过半数,目前为270票(含)以上)的选举人票的总统候选人才能当选美国总统。“选举团”,即各州选举人组成的团体,就叫选举团。选举团制度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独特产物,它直接影响着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

1.2 政党与选举人团制度

美国宪法从来没有承认过政党的存在,美国建国者们如华盛顿等人皆反对政党存在。托马斯·杰弗逊甚至还说过:“ 如果要和一个党在一起才能够进天堂的话,我宁可不进天堂”(1999)。然而党争却必然会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804年宪法修正案的意义不仅在于避免了同一政党候选人在选举中撞车,而且在于为政党政治介入总统选举作出了一种体制上的安排(2000)。在新的投票程序下,政党必须首先对各自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进行区分,总统竞争也就变成了政党的竞争。选举人在政党政治的作用下,制宪者们所设想的让各州选举人平心静气、毫无偏见地选择一位全能贤主,只能是一个幻想。选举逐步丧失政治上的独立性,从而变成政党斗争的工具。

由于选举人在全民投票之前已明确向选民承诺将支持某个党的总统候选人。因此,按照这个制度,全美公民投票选出的就是自己想要的总统,选举人就是全体选民代表。胜者全得(the winner-takes-all System)胜者全得也称作“赢家通吃”,是选举人团制度中的一项特殊规则。简单而言,在各州的选民投票中,如果某党获得该州的选民半数以上的选票,那么这个州的选举人票将全部给予该党的总统候选人。这一规则很可能改变选民选出来的总统,也就是说选举人票的结果和是普选的结果不一致,选举人选出来的总统并不是人民最喜欢的总统。

实际上,选举团制度反映了美国国内两种民主原则之间的矛盾。一个是国民性原则(national principle),另一个是联邦性原则(federal principle)。前者主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管理,强调国民多数优先原则,主张一人一票,多数优先,少数服从多数,总统选举应在全国层面进行,国民选票数优先者当选;而后者主张各州平等、相对独立和多样性,强调总统选举的地域代表性,主张总统选举应在各州层面进行,当选的总统,除了获得多数国民选票外,还应有广泛的各州地域代表性。从实际运行的客观效果来看,选举团制度过多顾及了联邦性原则而忽略了国民性原则,从而导致选举人票数的分配与实际国民人口数的分布不对称,或者说选举人票不等于国民选票。这就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2.总结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美国人的政治参与行为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也使选举团制度面临着新挑战和需要进一步改革的更大压力。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在院长约瑟夫·奈教授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的课题组,研究信息时代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因特网对选举政治的影响。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因特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将彻底改变人们的政治参与的行为方式,民意测验、提名政党候选人、政治辩论、投票等与选举政治有关的政治参与行为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综上所述,作为美国总统选举政治核心内容的选举团制度,由于结构性原因,出现了一系列危机和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对国民性民主原则的背离。在信息化与民主化的今天,选举团制度将面临比以往更大的挑战和变革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楚树龙,荣予。(2012)。《美国政府与政治》。清华大学出版社。

[2]龚小夏。(2008)。《驴象庄园》。法律出版社。

[3]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2006)。 《联邦党人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4]杰弗逊。(1993)。《杰弗逊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5]李庆四。(2007)。《美国国会与美国外交》,人民出版社。

[6]卢梭。(2003)。《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7]罗小刚。(2009)。解构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知识经济。

[8]王 希。(2001)。 2000 年美国总统大学述评。 美国研究,( 1) ,1-11。

[9]唐晓。(2001)。美国总统选举人团制度。外交学院学报,(3)。

[10]Gary L. Gregg. (2001). Securing Democracy: Why We Have an Electoral College Wilmington: ISI Books.

[11]John P. Roche. (1961). The founding fathers: A reform caucus in ac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5.

[12]Joseph S. Nye. (2002).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作者简介:赵敏,1992年12月28日出生,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级外应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语言学。

论文作者:赵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研究论文_赵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