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辨性阅读的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李锦青

基于思辨性阅读的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李锦青

(福建省连江华侨中学,福建 福州 350500)

摘要:目前,我国开始注重关注思辨性阅读教学方式在农村教学的应用。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农村教育条件得到改善。新课改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理性学习精神和思维意识,但思辨性阅读在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并没有全面展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高中语文老师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辨性阅读;文言文教学模式;高中

引言:

通过对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对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理念上不突出,人本教育缺乏;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帮助思辨性阅读在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有效实施。

一、思辨性阅读概述

思辨阅读的教学理念是从美国发展而来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形成了新的阅读观。在阅读理念上,强调学生应该独立阅读,找到与作家和作品对话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提问、反思和验证。同时,在分析、论证和综合的基础上,建立最合理的判断和结论。思辨阅读中的最高阅读水平也是学习者挑战自我的重要意义。思辨性阅读的本质是读者与作家和作品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反思。首先,我们要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本身的逻辑,然后在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运用我们自己的逻辑来判断、验证,达成共鸣,或者通过质疑、分析、判断和评价来寻找其缺陷。也就是说,思辨性阅读首先要尽可能地进入文本,学会思考换位,即有清晰的理解;其次,保持与文本的适当距离,即有理性的评价。

二、农村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1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人本意识和人文教育缺乏

学习是以人为本的活动,学生应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翁。然而,通过对农村文言文教学的调查分析,发现只有一部分教师经常让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也往往只是让学生理解文言词句的释义,而更多时候仍然是教师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数教师仍然采用逐字逐句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教师经常使用自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人本意识淡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忽视。大部分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活动,机械记忆和背诵文言文知识,任务重、难度大,学习效果不理想。

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把课本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最终目的是把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个体主导学习地位,促进他们的多样化和全面发展。而人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点上,文言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言文流传千年,意蕴深厚,承载着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不应局限于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而应让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领略古人的才智和品德,感受古人的志向和智慧,领略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可以讲讲孟子的民本思想和王道主张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

2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不足

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村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并不排斥学习文言文,他们也意识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然而,高中文言文的内容比较难掌握,主要的障碍是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不理解,这必然会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基本上采取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中国古典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很难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结果学习既困难又低效。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高中的学生长期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普遍缺乏自学习惯和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绝大多数农村高中学生只有在老师设定要求时才会尝试自我学习,平时很少主动查阅资料进行调查核实,从而导致学习文言文过于被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点障碍较多。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中,“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陪"在本句中的发音和释义与平时完全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这个“陪”字常发“péi”音,主要表达“陪伴”的意思,而在此语境中是“增加”的意思。这句话整体意思是“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因此,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知识中不能受日常用语习惯影响,而应不断探索其语言现象特征及原因,并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才能在学好文言文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三、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1批判性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是多元主义与理性的结合,它可以将读者普遍接受的知识转化为理性思维,使之合理化、论证化、值得推测,通过质疑和论证,使所有的观点和解释趋于合理和公正。面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释,教师需要做出合理的判断,并教导学生依靠公正的证据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文本解析,用充足的证据得出创新的结论。就文言文描述的事件来说,无论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我们定义一个主题思想时都需要提供文本中相应的论据。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理性的思维意识,不崇拜名家,不依赖学者,要通过自己的公正客观的思考和论证,在进行合理解释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立创新的判断。这是每个高中生都应该拥有的品质。

2逻辑思维训练

逻辑思维是理性思维,它贯穿于思辨性阅读,是认知的高级阶段。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启蒙运动主张,所有所谓的真理和教条都必须理性地判断,不必为自己的存在寻找理由。总之,理性的精神不是盲目的服从,不是盲目的信仰,只是追求真理。如今,在文言文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过于崇尚经典,认为经典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而这一切都要经过逻辑思维的审视。

归纳推理能力是逻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中国古典政论文中的实例属于归纳推理范畴。然而,当学生使用例子时,他们经常将其作为孤立的论点和论据,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推理后形成正确认识。例如,荀子在《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种观点认为,一个人整天进行思考还不如半刻时间学习到的知识多,它旨在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没有思想的学习难道不是盲目和混乱的吗?因此,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应注意文本的绝对性和片面性,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正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思辨性阅读为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帮助农村高中学生提升文言文学习水平,加强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思辨性阅读的影响下,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将呈现新的面貌,也将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少山.基于思辨性阅读的文言文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6(9):52-56.

[2]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佚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9,1034(02):31-32..

作者简介:李锦青(1980.01-),男,2002年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调入福建省连江华侨中学工作至今。长期坚守农村高中教学岗位,现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论文作者:李锦青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基于思辨性阅读的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李锦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