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几个着力点论文_赵成金

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几个着力点论文_赵成金

(濉溪县委党校,安徽 淮北 235100)

摘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乡村治理方面成效显著,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必须在以下几个着力点上下功夫: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创新乡镇治理机制;整合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强化乡村治理的各项保障;搭建自治、法治、德治多渠道治理的平台等。

关键词:乡村;治理;自治;法制;德治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乡村治理工作,日前中办、国办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乡村治理方面成效显著,乡村治理内容逐步充实,乡村治理手段不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显著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但必须看到,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还不高,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乡村治理需要破解的难题还不少。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必须在以下几个着力点上下功夫。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合乡村治理资源

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只有不断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确保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成为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聚合乡村分散的资源、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有的村党组织领导作用被弱化虚化;有的村党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漠视群众,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搞权钱交易,搞“微腐败”、雁过拔毛,“小官巨贪”时有发生。有的农村党员在思想觉悟、党性修养、信念宗旨出现动摇,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要解决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做到:

一是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支部。提出要全面落实村“两委”换届候选人县级联审机制,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要严厉打击干扰破坏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黑恶势力、宗族势力,坚决把受过刑事处分、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人清理出村干部队伍等。要充分发挥让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大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凝聚力。

二是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的全面领导。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基层党组织是领导力量,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等其他的一些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全面领导。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村里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都要提交村党组织研究讨论等。

三是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

二、创新乡镇治理机制,强化治理服务功能

在农村基层治理中,乡镇上面连着县,下面连着村,是农村资源要素交换的关键节点,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环节,乡镇政府是国家政策在农村基层社会的执行者,也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乡镇政府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因素。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中作用主要体现在服务和管理上。因此,乡镇政府探索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并注重治理创新的制度化建设。要不断提高乡镇服务管理能力,使乡镇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龙头。努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治理服务中心。

首先,要把乡镇建设成乡村治理中心。乡镇党委要落实乡村治理的直接责任,加强对参与乡村治理的乡镇和村各类组织及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的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要包村联户,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要把乡镇建成农村服务中心。要加强乡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要加强乡镇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农技推广站等建设,形成区域性服务中心。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快在乡镇建设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和网上办事平台,实行“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

再次,要把乡镇建成乡村经济中心。要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流通企业向镇域集聚,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支持在乡镇发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餐饮休闲、物流配送、养老托幼等生活性服务业。同时要支持乡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整合农村基层组织,协同推动乡村有效治理

乡村治理的重点是农村基层社会,主体是农民,关键是整合农村基层各类组织,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实现基层善治。增强农村社区的自治能力,就要整合农村社区自治组织与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其群众性、自治性和民主性,孕育群众自治的活力、基层管理的动力,让农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挥农村各类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协同作用,促进它们与乡镇政府的良性互动。

1、改变村委会的“行政化”趋向,促使村委会逐渐回归其自治本质。村委会行使的自治权力源于村民的授权。因此,村委会在对本村进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时,必须代表村民的意愿和利益,而不是充当乡镇政府的”手”或”腿”。因此,村委会首先要做到依法自主行使自治权力,其次要依法保障农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

2、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具有分担乡镇与行政村部分功能的能力。社会管理体制演变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民间组织,包括自治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组织的发展。发挥这些组织在提供服务、协调利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这些组织的成立,能够弥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对农村基层治理之不足,在发展农村社区经济、促使本社区居民参与农村社区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参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上,对于可以由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承担的农村公共服务,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乡镇政府委托,为居民提供市场化、社会化服务。

四、强化各项保障,集聚乡村治理能量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乡村治理的人才、经费投入等各项保障,充实基层治理力量,集聚乡村治理能量。

一要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聚合激活各类人才资源,充实基层治理力量,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活力。在村级治理中,首先,从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生村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中优选村“两委”班子成员;鼓励优秀机关干部和退居二线干部回原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为乡村治理培育一支“永久牌”农村工作队。其次,还要发挥社会贤能人士的作用。乡村贤能人士在村民自治中往往发挥特殊作用。发挥乡村贤能人士作用,是加强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乡村贤能人士,既包括农村优秀党员、当地德才智多的好人、当地学校的教员,也包括祖籍当地、家在外地但仍心系家乡的游子。这些游子,包括在外地工作和退休的干部、教员、技术人员、企业家等。游子的力量与当地的父老乡亲密切结合,有可能催生中国农村内生的稳定发展力量,加速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二要加大乡村治理的经费投入保障。要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财权和支出责任相对应的财政体制,使乡镇和村委会能拥有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资源和能力。没有财力基础的组织不能算是自治组织,顶多是个管理机构。从长远看,公共财政应覆盖到行政村一级,村委会作为农村社区性的自治组织,它为本社区全体居民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五、推进“三治”有机结合,搭建多渠道治理平台

要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必须综合利用现代治理手段和传统治理资源,把自治、法治、德治很好地结合起来,积极搭建多方参与治理的平台和渠道,鼓励引导社会和公众共建共治共享。

1、要以自治增活力。要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农民的事让农民商量着办,凸显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弘扬公序良俗。

2、要以法治强保障。乡村有效治理,法治既是前提,又是基础,更是保障。一是严厉打击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侵吞集体资产等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形成强大震慑。二是完善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加大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三是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加强村法律顾问工作,健全乡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3、要以德治扬正气。要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道德教化作用,教育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增强乡村发展的软实力。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建立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作者简介:赵成金(1965.08-),男,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人,工作单位:濉溪县委党校(安徽省,淮北市,235100),高级讲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

论文作者:赵成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几个着力点论文_赵成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