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郑州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郑州论文,蓬勃论文,高技术产业论文,开发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内陆大省河南省── 一个既不沿海也不沿边的省份的省会郑州市,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迅速崛起,她正以其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投资者,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她就是蓬勃发展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88年10月31日动工兴建,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位于郑州市西北隅,总体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在市区设有金水科技园区和中原科技园区两个政策区,控制面积10平方公里。
经过六年多创业的历程,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成功地跻身于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列,成为郑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始终贯穿了一个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指导思想,即:将开发区建设成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以完善优良的基础设施为保障,以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繁荣发达的第三产业为支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以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和优良的区域环境,集中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开发区首先作好两个规划,一个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另一个是开发区建设规划。
在产业规划方面,开发区根据国家科委制定的开发区十年发展规划,结合河南省和郑州市的实际以及省市发展的需要,确定了优先发展微电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然后再逐步向其它领域拓展,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结构。现在,郑州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被称为“中华第一屏”的彩色大屏幕和获得国际金奖的王码电脑为龙头的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以先进的激光仪器机电产品为龙头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以人造金刚石等超材料为龙头的新材料技术产业和以诸多国家级新药为龙头的生物医药工程产业。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彩色大屏幕,开创了我国室外彩色大屏幕生产的先河,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一炮打响后,现该公司的产品已成功地屹立在北京火车站、中国的南大门──深圳火车站和北京天安门广场等重要场所,还成功地进入了国际市场;以人造金刚石为龙头的超硬材料产品,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达70%;彩色电视机玻壳模具以及诸多国家级新药等高新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开发区建设规划方面,郑州开发区强调要建设“跨世纪工程”,即把开发区建设成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集科技、工业、商贸、文化、娱乐和生活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目前,开发区已在5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路网、给排水管网和供热,实现了“七通一平”,建成和再建大型工业标准厂房、普通工业厂房、高中档别墅区和普通商业住宅区以及商业服务业建筑面积共150万平方米,有力地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支撑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公安、工商、税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等均已进区设立机构并开发业务,为进区企业和员工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开发区的第三产业在短短的几年内,从无到有,由低到高,现已进入了较高的层次,以西方建筑群──彩虹花园为中心的高级商贸区的建设,将为把开发区建设成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商埠和技术交易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与境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使开发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几年来,郑州开发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截至1994年底,开发区已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142家,合同利用外资1.48亿美元,并同五十多个国家的一千多家客商建立了业务联系,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已决定投资1800万美元在该区建立合资公司,至此,郑州市的一个新的外商投资密集区正在形成。外资的到位率达到了52%,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出口创汇稳步上升,1994年开发区出口创汇831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了36%,占全市出口创汇额的1/9,初步成为郑州市一个新的出口创汇基地。
郑州开发区率先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凡在开发区范围内涉及原由省、市管理的事项,统由开发区自行办理。管理委员会实破常规管理体制,内设机构仅有“六局一办”,分别是: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财政局、劳动人事局、土地管理局、社会事业局和办公室。实现了一幢楼办公、一站式审批、一枚公章生效。管理委员会实行限时办公制度。规定工作人员个人能处理的问题立即办当天工作不过夜;需要部门协调处理的问题不超过三天,需要几个部门协调处理的问题不超过一周。坚持以法治区,实行者多优惠政策。不盲目追求突破国家有关政策的所谓“优惠政策”,而是扎扎实实地落实国家赋予高新技术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国际惯例,对企业依法实行宏观管理,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机构设置、工资标准、资金发放等统由企业自行确定,管委会不作任何干预。该开发区倡导“六个服务”,即:保障服务、管理服务、信息服务、资金服务、人才服务和市场服务,收到明显的效果。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奋斗,已经从创业起阶段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省、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生长点,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已经步入良性循环,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5.2亿元,比1993年增长了1.47倍;全年批准成立企业157家,总投资8.14亿元,合同利用外资4605.7万美元,至此,开发区累计批准成立企业639家,总投资30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48亿美元;全年出口创汇831万美元,比1993年增长了36%;全年实现税收3500万元,比1993年增长了一倍多。
根据郑州市委和市政府的战略构思,建设“大郑州”的序幕已经拉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建设“大郑州”的过程中责无旁贷地担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1995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抓好“15个重点投产骨干企业”和“15个重点建设项目”及10大公用设施工程建设为核心,全面实现“10大指标”,即: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0亿元;新完成土地开发1平方公里;新批准成立企业100家;建成投产运营企业200家;10家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分别达到5000万元以上,2家企业超亿元;合同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实现税收5500万元;新上基本建设投资规模19亿元,累计开工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建区内就业人口达到3万人,居住人口达到1万人。抓好开发区”九五“期间的开发建设,到本世纪末,使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占郑州市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10。把郑州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真正建设成为能够集中体现郑州市跨世纪风貌的现代化新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和辐射中心,新的经济生长点,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商埠和技术交易中心,使开发区成为带动市域经济发展的牵动点,进而成为建设“大郑州”的主力军。
标签:郑州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