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8种藤本忍冬抗旱性比较研究

北方地区8种藤本忍冬抗旱性比较研究

梁松洁[1]2004年在《北方地区8种藤本忍冬抗旱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人口激增和天然植被的破坏而带来的环境质量问题受到了极大地关注,随着人们对城市绿化要求的提高,选择并应用适应性强的园林植物材料已经迫在眉睫。藤本忍冬(Lonicera)作为优良的藤本植物,在我国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优良品种的引种选育工作已取得初步成功。如何客观地评价这些种及品种的适应性,探讨它们在水分胁迫下的形态结构、生态及生理变化,从而指导我国北方地区的引种驯化和栽培应用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濒危及野生植物迁地保育的基础生物学创新研究组实验室完成的,是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首都圈(环北京)防沙治沙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项目“藤本植物环境绿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的一部分。课题的重点是对有市场潜力和推广应用价值的8种引种自国内外的藤本忍冬进行叶片解剖结构、生理生态特征、当年生扦插苗(3个种)模拟水分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等叁个方面的研究,旨在探讨它们的抗旱机理以及比较它们的抗旱性,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8种藤本忍冬中,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红白忍冬(L.japonica var.chinensis)、淡红忍冬(L.acuminata var.acuminata)在叶片的解剖结构上都具有气孔密度大(分别为400、302.4、361.6个/mm~2)、角质层厚(分别为2.5、2.5、5.0μm)、表皮细胞体积小而排列紧密的特点,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叶片结构上的特点影响了它们的生理生态特性,上述叁种忍冬表现在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上都较其他种高。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金银花和红白忍冬能保持较高的相对含水量、保护酶活性和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表现出较强的忍耐水分亏缺的能力。 ·从实验结果来看,8种藤本忍冬在叶片解剖结构、生态特性、生理特性、栽培性状等几方面所表现的抗旱性是比较一致的,相互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古丽江·许库尔汗, 阿依古丽·铁木儿, 孙雅丽, 王涛[2]2015年在《不同蓝靛果忍冬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比较分析》文中认为为明确各蓝靛果忍冬品种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盆栽自然干旱法人工模拟干旱胁迫,设4个土壤干旱胁迫梯度(10%、20%、30%、40%)处理6个蓝靛果忍冬品种苗,分别为伊利亚达、北日勒、蔚蓝、巴克恰尔斯卡亚、瓦休甘斯卡亚、火红蛋白石,测定其光合及生理生态指标,系统比较各参数的适应性变化及其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绝对含水量下降到10%时,伊利亚达净光合速率(Pn)最高,为0.68 mol·m-2·s-1,北日勒和蔚蓝的净光合速率出现负值,其余品种净光合速率也下降到最低并全部与土壤绝对含水量40%时有极显着差异(p≤0.01),伊利亚达的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下降较缓慢,分别比土壤绝对含水量40%时下降了67.95%、79.35%;胞间CO2浓度变化表明,非气孔因素引起了伊利亚达和巴克恰尔斯卡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土壤绝对含水量下降到10%时,伊利亚达和北日勒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并且比土壤绝对含水量40%时提高了37.4%、0.62%,而可溶性糖含量缓慢上升,表明这2个品种在干旱条件下,可以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保证对光能的充分利用,通过积累可溶性糖提高渗透势,从而增强植物的耐旱能力。综合分析各项生理生态参数,蓝靛果忍冬不同品种苗均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各品种耐旱性强弱排序为伊利亚达>瓦休甘斯卡亚>北日勒>火红蛋白石>巴克恰尔斯卡亚>蔚蓝。本研究对选育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推广的蓝靛果忍冬品种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王玉涛[3]2008年在《北京城市优良抗旱节水植物材料的筛选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市属于严重缺水的地区,随着林木数量的增加和绿地覆盖率的增加,北京市缺水的问题势必会进一步加剧。为缓解北京城市绿化建设上规模和水分严重缺乏这一矛盾,筛选和应用抗旱节水的绿化植物材料成为关键因子。本文根据北京市近年来绿地建设的现状和城市缺水的实际状况,选取北京市常见的63种主要绿化植物材料(包括常绿针叶乔木6种、落叶阔叶乔木16种、灌木20种、木本地被5种、草本地被9种、藤本7种),从植物的解剖结构特征(主要包括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层数和厚度、栅栏组织层数和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叶片组织结构的紧密度和疏松度、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生理特征(主要是植物春夏秋3个季节的长期和瞬时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等)和苗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入手,进行多目标、多植物下的综合选择,从中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抗旱潜力且观赏价值较高的绿化植物,并且对抗旱节水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一些简便易操作并且指示抗旱节水比较可靠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北京城市绿化植物抗旱节水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论:(1)通过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初步确定4种类型绿化植物的抗旱性差异。常绿乔木树种的耐旱性为侧柏>桧柏,油松>白皮松>雪松>华山松;16种落叶乔木树种抗旱性强弱为馒头柳>玉兰、杜仲、柿树和元宝枫>国槐、栾树、毛白杨、刺槐、臭椿、山楂、白蜡、椴树和楸树>银杏和杂种马褂木;20种灌木抗旱性强弱为沙棘>Ⅰ类较抗旱的中生灌木(包括黄栌、金银木、银芽柳、珍珠梅、丁香、太平花、贴梗海棠、红玉海棠、紫穗槐、棣棠、醉鱼草和紫叶李)>Ⅱ类相对不抗旱的中生灌木(糯米条、碧桃、榆叶梅、海仙花和天目琼花)>大叶黄杨和红王子锦带;木本地被植物抗旱性强弱为平枝栒子>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金叶莸和月季;9个草本地被植物抗旱性强弱为八宝景天>萱草>孔雀草和金鸡菊>美国薄荷、婆婆那、玉簪、二月兰和紫花地丁;攀援绿化植物中小叶扶芳藤为最耐旱的一类,其次是金银花、紫藤和美国凌霄,再次为五叶地锦和南蛇藤,抗旱性最差的是山荞麦。(2)不同类型植物3个季节叶片碳同位素比率表明,常绿乔木叶片碳同位素比率种间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和季节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而落叶乔木树种、灌木、地被和攀援植物叶片碳同位素比率值均是春季大于夏季和秋季,且落叶乔木树种、灌木和攀援植物季节间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种间差异(除木本地被植物外)也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由于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碳同位素比率呈正比,可见落叶乔木树种、灌木、地被和攀援植物春季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夏秋两季,且通常夏季最小。木本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草本植物。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结果与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结果存在一致性,即春季和秋季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夏季。(3)综合分析不同类型植物3个季节叶片碳同位素比率、植物的光合速率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表明:桧柏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侧柏,水分利用效率高说明植物节水性强,白皮松和油松节水性都较高,而雪松相反;银杏和杂种马褂木抗旱性较差,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即节水性较强。馒头柳属于深根抗旱耗水型植物,白蜡、玉兰、柿树、杜仲和元宝枫是节水性都较强的绿化植物,国槐、毛白杨、臭椿和山楂属于节水较低的树种,其余居中等水平。对于灌木树种,金银木、红王子锦带、海仙花和天目琼花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即较节水,大叶黄杨抗旱性和节水性均较低;木本地被中平枝栒子和金叶女贞在节水性方面表现较好,其次是月季;八宝景天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景天酸代谢途径,表现出较好地抗旱节水性,玉簪和婆婆那节水性较高;金银花、紫藤为抗旱性和节水都比较好的攀援植物,山荞麦则正好相反。(4)对4种类型的典型植物苗木进行水分胁迫试验表明,随着水分胁迫逐渐加剧,乔木树种白蜡苗木对干旱的适应性强于银杏、桧柏强于雪松;灌木树种天目琼花苗木抗旱性强于醉鱼草、碧桃和红王子锦带;地被植物中金叶女贞苗木的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攀援植物小叶扶芳藤苗木抗旱性强于山荞麦。从苗木的水分胁迫试验来看,除天目琼花外其它植物均与前面的结论基本一致。(5)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树种抗旱节水评价指标体系。经灰色关联分析,各类型与抗旱节水关联度大的指标都非常相近,主要是春夏秋3个季节的叶片碳同位素比率、叶片的厚度、比叶面积、气孔密度、气孔长径、单个气孔的大小、叶片的紧密度和叶片的疏松度,这些指标在反映抗旱方面贡献较大。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比较苗木的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与与苗木实际抗旱能力较吻合。

薛彦斌[4]2010年在《叁种藤本地被植物抗旱性及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地被植物资源丰富,具备根系发达,易成活,生长快,低养护,抗性强等优点,在城乡园林绿化中已广为应用,除此而外,地被植物在边坡植被恢复中能护坡固土、涵养水源,是良好的城市边坡绿化材料。针对重庆地区特殊的气候特征和立地环境条件,本论文研究了山地城市边坡绿化耐旱地被植物的筛选和应用。从10中试验材料(包括草本、藤本)中筛选出叁种藤本类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地瓜藤(Ficus tikoua Bur.)、洋常春藤(Hedea helix L.)、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叁种乡土常绿藤本地被植物。采用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旱胁迫实验,对研究对象进行耐旱性比较。主要进行了植物根、茎、叶等生长指标和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过氧化氢酶(CAT)、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的测定。从而分析了研究对象的抗旱性强弱。结合抗旱性、当地立地条件、观赏性、生长特性等其他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理论构建边坡绿化应用价值评价体系,对研究对象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评判。分析了叁种藤本地被植物在边坡绿化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结合田间推广试验实例,设计地瓜藤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模式。其研究结果如下:(1)抗旱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后,3种藤本地被植物的形态、生理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叶片的质膜透性均有上升,金银花增幅最小;过氧化物酶(POD)先略上升后下降,且金银花、地瓜藤维持较高活性。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金银花的含量增幅最大。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抗旱性强弱顺序:金银花>地瓜藤>洋常春藤。(2)边坡绿化应用价值评价及模式构建:在对叁种藤本地被植物抗旱性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理论(AHP)构建出一套边坡绿化材料筛选评估标准。以抗旱性、观赏性、生长特性和其他为边坡绿化应用价值的评价因子,对23个评价因子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城市边坡绿化材料应用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总排序结果:金银花>地瓜藤>洋常春藤。其中,金银花和地瓜藤是边坡绿化材料的首选材料,通过地瓜藤的推广试验表明,其应用价值较高,景观效果明显,在具体的边坡绿化布置中应用时,采用石质边坡为例进行景观模式的构建。

蒋理[5]2008年在《几种地被植物抗旱性比较及园林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了具有市场潜力的5种地被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匍匐佛甲草(Sedum lineare‘Pu Fu')、细叶景天(Sedum elatinoides)、葱兰(Zephyranthescandida)、日本矮生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f.nanus),对其进行叶片结构解剖、模拟干旱胁迫下生理生化特性(水分状况、渗透物质、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及酶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探讨它们的抗旱机理以及比较它们的抗旱性,为今后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试验材料进行结构解剖研究,通过栅栏组织、角质层等因素判断,葱兰的抗旱性较矮生沿阶草强;而佛甲草、匍匐佛甲草、细叶景天由于没有明显分化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且角质层较薄,它们的抗旱性主要从储水细胞的大小和叶片厚度等因素来判断,细叶景天的较大,其次是匍匐佛甲草和佛甲草。2.在干旱胁迫下,5种地被植物的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这两个指标都呈下降趋势。其中矮生沿阶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最大,而葱兰的相对含水量较高,下降幅度很小。3.在干旱胁迫下,5种地被植物的叶绿素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匍匐佛甲草、细叶景天、矮生沿阶草的叶绿素总含量下降,其中矮生沿阶草的下降幅度最大;佛甲草、葱兰则呈上升趋势,其中葱兰的上升幅度比佛甲草大。4.在干旱胁迫下,对5种地被植物的细胞膜透性、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变化的研究发现,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不同植物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保护酶系统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过氧化物MDA含量逐渐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渗透调节物质Pro含量逐渐增加。5.结合实物观测,运用主成分、隶属函数等分析方法,对5种地被植物进行的抗旱性综合评价表明:5种地被植物的抗旱能力强弱排列顺序为:葱兰>细叶景天>匍匐佛甲草>佛甲草>日本矮生沿阶草。6.对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原则和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强调地被植物生态配置的重要性。同时对5种试验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常用配置形式进行了介绍,并推荐了几种配置模式以供参考。

赵万义[6]2017年在《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霄山脉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型山脉,横亘于江西、湖南、湖北交界处,自北至南可分成幕阜山脉、九岭山脉、武功山脉、万洋山脉、诸广山脉五条中型山脉。罗霄山脉是联通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重要生态走廊,也是湘江流域和赣江流域的重要集水区,开展本地区区系地理学研究,对于探讨东亚植物区形成历史,尤其是物种在地质时期的迁移扩散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本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人共前往罗霄山脉开展考察及标本采集23次,达260余天,采集标本17434号。鉴定整理其他人在罗霄山脉地区采集的标本20000余号,并收集丰富的文献资料,汇总成完整的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包括科属分布区类型、特有现象、孑遗现象、过渡现象、区系发生历史,并与邻近地区区系进行对比,进一步提出区系区划方案,结论如下。(1)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区系形成过程复杂。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27科、1174属、4739种(包含种下等级),包括裸子植物10科,21属,34种,被子植物217科、1153属、4704种。科、属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227科可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及11个亚型,1174属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及33个亚型,多样化的地理分布模式,充分体现出罗霄山脉地区区系形成的复杂性。(2)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亚热带性质,过渡现象明显。热带性科111科,占本区非世界科的59.68%;温带性科75科,占非世界科的40.32%,并以东亚地区为分布中心的热带性科占优势。表征科有松科Pin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壳斗科Fagaceae、蔷薇科Ros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葡萄科Vit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槭树科Acer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榆科Ulm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山茱萸科Cornaceae、桤叶树科Clethraceae、报春花科Primul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等。热带性属525属,占非世界属的47.99%;温带性属569属,占非世界属的52.01%,两者比例基本持平。表征属有松属Pinus、铁杉属Tsuga、冬青属Ilex、槭属Acer、荚迷属Viburnum、杜鹃花属Rhododendron、山矾属Symplocos、猕猴桃属Actinidia、拔葜属Smilax、柃属Eurya、葡萄属Vitis、忍冬属Lonicera、山茶属Camellia、石栎属Lithocarpus、樱属Cerasu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新木姜子属Neolitsea、绣球花属Hydrangea、栲属Castanopsis、润楠属Machilus、山胡椒属Lindera、胡颓子属Elaeagnus、椴属Tilia、山茱萸属Cornus、细辛属Asarum、安息香属Styrax、桃叶珊瑚属Aucuba、玉兰属Yulania等。典型热带地区分布的科、属在罗霄山脉地区的种系不丰富,且以广布种为主。罗霄山脉地区的表征科及表征属均以东亚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分布中心,反映出罗霄山脉种子植物的亚热带性质。罗霄山脉区域内区系过渡现象明显,17个主体山地自北向南R/T值逐步增大,最低为湖北九宫山0.66,最高为江西齐云山1.3。表征科在罗霄山脉内5条中型山脉的地带性现象明显,北段的幕阜山脉及九岭山脉以落叶性乔木,及广布的常绿树种为主,如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柯Lithocarpus glaber、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等;中南段地区以常绿乔木及中亚热带针叶树种为代表,如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粗毛石笔木Tutcheria hirta、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等。表明罗霄山脉北段山地受华中区系影响明显,温带性成分所占比例更高;南段受华南区系渗透明显,保存有更多的热带性成分。(3)特有现象明显。罗霄山脉地区共有中国特有科5科、中国特有属60属、中国特有种1792种(包括种下等级)、本地区特有种44种。特有属以古特有属为主,包括银杉属Cathaya、金钱松属Pseudolarix、白豆杉属Pseudotaxus、杉木属Cunninghamia、青钱柳属Cyclocarya、伯乐树属Bretschneidera、牛鼻栓属Fortunearia、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等,体现出罗霄山脉区系发生的古老性。特有现象形成原因主要为中新世以来的气候波动,罗霄山脉区域内生境的多样性也是特有种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罗霄山脉与华东、华中、华南区系四地共有中国特有属25属,中国特有种592种,显示出它们的区系联系。罗霄山脉与华东共有中国特有种1166种(包括种下等级),如天目玉兰Yulania amoena、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白穗花Speirantha gardenii等;与华中共有中国特有种1055种,如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红毛虎耳草Saxifraga rufescens、华西俞藤Yua thomsoni var.glancescens、耳叶杜鹃Rhododendron auriculatum、刚毛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等,与华南共有中国特有种1165种,如资源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var.ziyuanensis、毛桃木莲Manglietia kwangtungensis、蒲桃叶冬青Ilex syzygiophylla、短序润楠Machilus breviflora、紫花马铃苣苔Oreocharis argyreia等。(4)孑遗属种丰富,体现出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的残遗性。本地区共有孑遗种260种,隶属于147属。孑遗种起源历史古老,多在晚白垩纪至渐新世期间,之后随着中新世时期气候波动影响下形成孑遗。罗霄山脉地区的孑遗种主要来源于早第叁纪时期的北极第叁纪成分,及第叁纪北热带成分。罗霄山脉中南段地区是典型的孑遗植物群的避难所,分布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铁杉Tsuga chinensis、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银钟花Halesia macgregorii等孑遗植物群落。(5)罗霄山脉区域内主体山地均属于亚热带性质区系的代表,且南北段山地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罗霄山脉区域内17个主体山地与其它邻近地区40个区系R/T值比较,区系谱分析,及属相似性聚类。表明57个区系可分为4大地区,即1)华北地区,包括太行山区、冀西北山地等;2)西藏-横断山脉地区,包括西藏山地、高黎贡山、横断山脉;3)西南-华南地区,包括西双版纳、海南山地、南岭、广西大瑶山、九连山等;4)华中-华东亚热带地区,包括罗霄山脉内主要山地及峨眉山、秦岭山地、江西武夷山、叁清山、天目山、大别山等。罗霄山脉内17个主体山地呈现出南北分异,北段九岭山脉、幕阜山脉内山地温带性成分明显,与浙江天目山、安徽大别山、黄山聚为一支;南段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内山地与浙江洞宫山、江西武夷山、福建闽江源、江西马头山等地聚为一起,体现出罗霄山脉地区南、北段区系发生的差异性。(6)罗霄山脉现代种子植物区系至少发轫于早始新世,形成于中新世。白垩纪之前罗霄山脉区系由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一些已经灭绝的被子植物组成。古新世至始新世期间罗霄山脉地区就已形成现代区系各古老属,如刺柏属Juniperus、柳属Salix、榉属Zelkova、木兰属Magnolia、樟属Cinnamomum、李属Prunus等。中新世东亚地区季风气候形成之后,现代意义的种子植物区系全面形成。在区系来源上受第叁纪北热带植物区系及北极--第叁纪区系的双重影响。第四纪冰期对罗霄山脉区系影响不大,区域内多样化的小生境成为天然的冰期避难所,使得中新世形成的区系延续至今。(7)罗霄山脉区系区划上属于华中省与华南省交界地带。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3、0.84、0.68;与武夷山脉科、属、种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8、0.89、0.72;与武陵山地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93、0.80、0.55;与浙皖山地的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为0.89、0.76、0.51。可见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武夷山脉区系组成相似性极高,表明它们可能有着相同的区系形成历史;而罗霄山脉与华东北部的浙皖山地区系相似性低,反映出罗霄山脉在区系区划上可能不属于华东地区。罗霄山脉内南北段山地,乃至华东地区早第叁纪的古植物区系就存在着明显的分异。南段的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及诸广山脉在区系组成及形成历史上,与武夷山脉、南岭山脉是一致的,它们区系组成主体继承了丰富的第叁纪北热带成分,保存有大量的常绿乔木及裸子植物孑遗植物,如铁杉属Tsuga、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蕈树Altingia chinensis等。而罗霄山脉北段幕阜山脉、九岭山脉受北极第叁纪成分影响明显,区系发生历史与华中地区、浙皖山地相近,保存的孑遗种多为第叁纪时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广布的类群,如银杏Ginkgo bilob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它们是中新世全球气候变冷过程中向南迁移至现代分布区的。因此应将“华东地区”北部划入华中省,南部划入华南省。罗霄山脉的区系区划北段属于华中省,长江下游山地亚省,幕阜--九岭县,以永瓣藤属Monimopetalum、明党参属Changium、独花兰属Changnien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榧树Torreya grandis、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赤壁木Decumaria sinensis、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为特征种;南段属于华南省,武夷山--罗霄山亚省,罗霄山县,以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subsp.longipes、铁杉Tsuga chinensis、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资源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var.ziyuanensi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杜鹃花属Rhododendron、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棱果花Barthea barthei、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i、江西羊奶子Elaeagnus jiangxiensis、井冈寒竹Gelidocalamus stellatus、江西半蒴苣苔Hemiboea subacaulis var.jiangxiensis、纤秀冬青Ilex venusta、南岭迭鞘兰Chamaegastrodia nanlingensis等为特征种。(8)本研究在罗霄山脉地区发现一些种子植物区系新资料。包括新种2个,张氏野海棠Bredia changii W.Y.Zhao,X.H.Zhan&W.B.Liao,sp.nov.,神农氏虎耳草Saxifraga shennongii W.B.Liao&L.Wang,sp.nov.;江西省新纪录科1科,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江西省新纪录属3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萼脊兰属Sedirea、迭鞘兰属Chamaegastrodia;江西省新记录种11种,即桂东锦香草Phyllagathis guidongensis、黄脉莓Rubus xanthoneurus、白花过路黄Lysimachia huitsunae、短茎萼脊兰Sedirea subparishii、南岭迭鞘兰Chamaegastrodia nanlingensis、蒲桃叶冬青Ilex syzygiophylla、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i、圆苞山罗花Melampyrum laxum、肾萼金腰Chrysosplenium delavayi、窄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argyreia var.angustifolia;另有罗霄山脉地区新记录种10种,为蔓虎刺Mitchella undulata、带叶兰Taeniophyllum glandulosum、温州冬青Ilex wenchowensis、宽翅水玉簪Burmannia nepalensis、黄松盆距兰Gastrochilus japonicus、毛唇独蒜兰Pleione hookeriana、小小斑叶兰Goodyera yangmeishanensis、北插天天麻Gastrodia peichatieniana、纤秀冬青Ilex venusta、神农虎耳草Saxifraga shennongii等。

王欣[7]2013年在《衡阳市地被植物的选择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被植物已经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的美化与建设中。地被植物以其多样性的种类及品种、丰富的色彩和季节性的景观,和园林绿地中的乔木、灌木、园林小品以及其他景观因素,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组成园林高低有致、色彩多样的立体植物景观。本论文主要运用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是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地被植物的研究资料,通过对现有的地被植物研究现状及地被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到目前地被植物的研究进展。然后对地被植物的定义、特征、分类、功能及其应用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是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湖南省衡阳市重点公园、道路广场和居住区地被植物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就地被植物的种类、应用频度、应用方式、应用范围等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优化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如下:(1)衡阳市园林绿地应用的地被植物共45科85属106种。其中木本38种,草本55种,藤本8种,矮竹类3种,蕨类2种。(2)通过对各种绿地地被种类应用分析,得出地被种类最丰富的为公园绿地有94种,其次为居住区附属绿地84种;单位附属绿地63种,道路广场中34种。(3)地被植物种类基本以乡土树种为主,只有在一些居住区内部引用一些外来树种。地被植物景观有地域特色,但景观丰富度不高。(4)通过对衡阳市25个样点的106种植物进行应用频度分析,总结出衡阳市地被植物应用频度位于前十位的地被植物种类为红花檵木、春鹃、金叶女贞、四季桂、小叶栀子、小叶女贞、金边黄杨、沿阶草、八角金盘和南迎春。(5)根据应用频率分析,衡阳市地被植物以观叶为主,主要是各种叶色叶形的低矮常绿灌木,落叶植物、观花观果植物种类较少,藤本和竹类应用种类和频度都较低。(6)地被植物种植层次以单层次种植为主,复合层次种植较少。地被植物高度以40cm左右的低矮灌木为主,以20cm的地被为辅,10cm以下的地被植物应用种类少,频度低。(7)总结出衡阳市地被植物的主要种植形式为林下林缘片植,城市道路、广场、园路交叉口的模纹花坛、入口广场、主要景点周围时令草花花坛,岩土、边坡,溪流旁、山石旁自然丛植以及路侧花境和建筑旁的基础种植。(8)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从地被种类选择、观赏特性、搭配方式等方面提出衡阳市园林地被应用存在的问题。(9)针对上述问题,对衡阳市园林绿地地被植物景观提出优化途径和方法。论文为地被植物在衡阳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与选择提了供理论、实践依据。论文结合了许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填补了衡阳园林地被植物在选择与应用中的缺陷与空白。

杨学军[8]2007年在《立体绿化植物评价方法研究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文中认为立体绿化植物可通过对壁面、坡面、篱垣、护栏、立柱、屋顶、棚架等的绿化,增加绿化面积,缓解当前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在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立体绿化植物资源丰富,但对其评价研究较少,未建立立体绿化植物评价体系,从而限制了立体绿化工作的开展。本研究以地锦属植物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五叶地锦(P.quinquefolia)、绿爬山虎(P.laetecirens)、川鄂爬山虎(P.henryana)为例对立体绿化植物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观赏价值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在北方地区主要用途的4个评价模型,进而对地锦属植物不同立地条件应用进行了评价。研究不仅为立体绿化植物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立体绿化植物新材料、新种质选育提供了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地锦属植物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4种地锦属植物抗寒性大小顺序是:五叶地锦、地锦、绿爬山虎、川鄂爬山虎。(2)4种地锦属植物抗旱性大小的顺序依次为:地锦、五叶地锦、绿爬山虎、川鄂爬山虎。(3)4种地锦属植物耐荫性大小的顺序为:地锦、五叶地锦、绿爬山虎、川鄂爬山虎。2.对地锦属植物生态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地锦不同季节日固碳释氧量大小顺序为:秋季、春季、夏季:五叶地锦为秋季、夏季、春季。春季地锦日固碳释氧量南面为558mmolCO_2·m~(-2)、西面为552mmolCO_2·m~(-2)、东面为442mmolCO_2·m~(-2)、北面为197mmolCO_2·m~(-2)。五叶地锦南面为460mmolCO_2·m~(-2)、西面为373mmolCO_2·m~(-2)、东面为310 mmolCO_2·m~(-2)、北面为139 mmolCO_2·m~(-2)。夏季地锦南面为518mmolCO_2·m~(-2)、东面为361 mmolCO_2·m~(-2)、西面为274 mmolCO_2·m~(-2)、北面为183mmolCO_2·m~(-2)。五叶地锦南面为742mmolCO_2·m~(-2)、东面为647mmolCO_2·m~(-2)、西面为563mmolCO_2·m~(-2)、北面为254mmolCO_2·m~(-2)。秋季地锦南面为575mmolCO_2·m~(-2)、西面为436 mmolCO_2·m~(-2)、东面为403mmolCO_2·m~(-2)、北面为151mmolCO_2·m~(-2)。五叶地锦南面为1007mmolCO_2·m~(-2)、西面为645 mmolCO_2·m~(-2)、东面为633mmolCO_2·m~(-2)、北面为137mmolCO_2·m~(-2)。(2)五叶地锦立体绿化覆盖层内顶面在9:00至22:00,南面在9:00至18:00,东面在8:00至15:00,西面在10:00至20:00,北面在16:00至17:00降温显着;顶面在6:00至22:00,南面在7:00至19:00,东面在8:00至15:00,西面在10:00至20:00,北面在15:00至17:00增湿显着。各面在正午前后降温增湿极显着,顶、南、东、西、北面绿化温度分别降低5.77℃、4.45℃、4.21℃、3.36℃、1.6℃,湿度分别增加6.85%、6.48%、6.16%、4.87%、1.6%。降温增湿范围为覆盖层内至距覆盖层外40cm。降温效果与绿化高度无关,但增湿效果随高度增加而显着增加。(3)五叶地锦立体绿化对环境中菌落抑制效果显着:春季、夏季14:00覆盖层表面抑菌效果达到最高,分别为38.10%、21.24%,秋季10:00覆盖层表面抑菌率达到38.89%。五叶地锦立体绿化抑菌能力日变化上午呈上升趋势,至下午14:00达到最大,以后逐渐降低。3.利用层次分析法以花、果、叶为复合指标层建立立体绿化植物观赏价值评价模型。4种地锦属植物观赏价值大小顺序为:川鄂爬山虎、五叶地锦、绿爬山虎、地锦。4.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立体绿化植物在北方不同立地条件应用的4个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地锦属植物在不同立地条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地锦、五叶地锦可作为温带季风气候城市小气候垂直绿化、地被、护坡绿化,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荒山、荒坡绿化的优良材料;川鄂爬山虎可作为北方城市小气候作为林下地被植物应用。

魏艳[9]2007年在《北京地区植被屋面植物适应性初步研究及繁殖》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屋顶绿化现状进行抽样调查,总结出现阶段北京地区屋顶绿化以屋顶花园为主,集中在餐饮、写字楼、居住区建筑上;植被屋面处于起步阶段,是大面积推广屋顶绿化的主要模式,植物材料单一是植被屋面发展的瓶颈,需筛选适和北京地区植被屋面应用的植物。选择北京及周边地区满足北京地区屋顶绿化特殊环境要求的乡土植物或已引种驯化成功的植物等,主要有:百里香、地黄、金叶莸、鸢尾、大花葱、岩生肥皂草、海石竹、刺山柑等十几种非景天类植物,同时引种德国屋顶绿化应用成功的景天类植物:石景天、‘胭脂红’景天、光亮假景天、反曲景天、六棱景天、‘红毯’白景天、联合勘察加等8种景天类植物,对其进行抗旱、耐高温高湿、抗寒等适应性试验研究,筛选最优。试验表明,各非景天类植物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序为:鸢尾>大花葱>百里香>金叶莸>岩生肥皂草>地黄;各景天类植物抗旱性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六棱景天>石景天>大景天>联合勘查加>光亮假景天>‘胭脂红’景天>‘红毯’白景天>反曲景天。非景天类植物对湿热适应性强的是鸢尾、百里香、金叶莸叁种;在所选景天类植物中,对湿热适应性较强的是‘胭脂红’和联合勘查加。各非景天类和景天类植物的越冬率测定表明,所筛选植物的抗寒性均为强性,越冬率100%。百里香、金叶莸、矮生鸢尾、‘胭脂红’、联合勘查加等,为较适合北京地区屋顶绿化的植物,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认证推广。对初步筛选出的适宜植物百里香进行组织培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百里香外植体消毒以HgCl_2+吐温-80为消毒剂,消毒时间以8min为宜;在本试验所设范围内,百里香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 1.5/L+IBA0.1/L+琼脂6g╱L+蔗糖30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 0.5mg/L+琼脂7g/L+蔗糖20g/L;移栽成活率达到50%。

高永[10]2012年在《北方日光温室栽培关键因素对大樱桃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耐盐性》文中研究说明樱桃果实色泽鲜艳、味美形娇,营养丰富,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是外观和品质俱佳的果中珍品。但由于大樱桃对水份,温度,土壤等环境条件要求严格,适于栽培的范围较小,在北方露地栽培时常常出现抽条、冻害、病害、裂果等问题,使大樱桃的产量和品质一直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一直存在樱桃好吃树难栽的现象,存在着市场对大樱桃果实生产的刚性需求,这也是大樱桃果实市场售价飙升的原因。因此,扩大大樱桃的栽植范围,解决大樱桃生产中的问题是发展大樱桃的关键。天津等大都市对大樱桃的需求量大,适宜发展高附加值的,需就近供应的果树(如不耐贮藏的浆果、樱桃)。天津等地充足的阳光、干燥和温和的气候使其成为我国最适宜发展设施农业的地区。通过设施可以防霜冻、防抽条,防雨水过多造成的裂果,防病、虫害等,以解决目前露地大樱桃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本研究是在天津日光温室中进行了11个大樱桃品种的矮化密植栽培,通过不同砧木、不同土壤、不同栽培技术(生长延缓剂处理)比较了不同大樱桃品种的物侯期、品种适应性、生长特性(栽植成活率、萌芽率、分枝数、株高、茎粗、短枝和叶丛枝数、成枝力)、生理特性(SOD、POD活性,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细胞质膜透性),旨在筛选出适宜温室栽培的大樱桃品种和栽培技术,筛选出适宜在轻度盐碱地上栽培的大樱桃品种。研究结果如下:1.北方日光温室中栽培的大樱桃物候期比露地栽培的早一个月左右,其中MZ、RED、AM品种的物候期较早,BLA、SUM品种的物候期相对较晚。2.温室栽培的11个品种中有7个品种生长健壮、抗性强,8个品种的栽植成活率在80%以上。SUM和AM品种短枝和叶丛枝、分枝数较多,适于北方日光温室密植栽培。3.北方日光温室中使用矮化砧吉塞拉5号可以有效的提高部分品种嫁接苗的移成活率和萌芽率,降低株高,增加植株的短枝和叶丛枝数量,提高嫁接苗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SOD酶活性,降低细胞质膜透性。因而,可以提高嫁接苗的抗逆性。4.大樱桃品种不同,对矮壮素和B9的敏感程度不同。矮壮素和B9可以降低部分品种植株高度、增加茎粗和分枝数。5.土壤盐碱显着降低了部分品种的栽植成活率、萌芽率、成枝力,但增加了部分品种的短枝和叶丛枝数,并对部分品种有矮化作用。6.土壤盐碱增加了部分品种的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POD、SOD酶活性,降低了部分品种的脯氨含量。7.生理生化指标综合分析显示,嫁接在马哈利砧木上的AM、SUM、BLA耐盐性较强,可以在轻度盐碱地上栽培。

参考文献:

[1]. 北方地区8种藤本忍冬抗旱性比较研究[D]. 梁松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04

[2]. 不同蓝靛果忍冬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比较分析[J]. 古丽江·许库尔汗, 阿依古丽·铁木儿, 孙雅丽, 王涛. 核农学报. 2015

[3]. 北京城市优良抗旱节水植物材料的筛选与评价研究[D]. 王玉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4]. 叁种藤本地被植物抗旱性及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 薛彦斌. 西南大学. 2010

[5]. 几种地被植物抗旱性比较及园林应用研究[D]. 蒋理. 南京林业大学. 2008

[6]. 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D]. 赵万义. 中山大学. 2017

[7]. 衡阳市地被植物的选择与应用研究[D]. 王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8]. 立体绿化植物评价方法研究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D]. 杨学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9]. 北京地区植被屋面植物适应性初步研究及繁殖[D]. 魏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10]. 北方日光温室栽培关键因素对大樱桃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耐盐性[D]. 高永. 天津农学院. 2012

标签:;  ;  ;  ;  ;  

北方地区8种藤本忍冬抗旱性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