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养问题探索论文_王锋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养问题探索论文_王锋

王锋(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中心小学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浪潮的全球化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这就要求小学信息技术师资的培养能够适应这一社会需求,使他们一走上岗位就能够承担起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任务,成为小学信息技术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有效途径就是对中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进行严格的职前培训,加强师资培养的力度。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养;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164-01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面对信息化浪潮带来的人才竞争,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在此背景下,2000年10月25日,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挑战,我们要增强紧迫性,在中小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会议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此次会议宣告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朝着跨越式发展方向前进。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日趋普及,但信息技术教育与当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经济建设的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远不能适应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紧缺,而师范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开展目前还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没有完善的培养体系,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这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符合小学实际教学需要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值得我们每一个师范学校教师思考。本文试就此发表一些个人见解。

一、强化专业课程,专业性与师范性并重

“学者未必为良师,良师必为学者”,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师范是教师培养的摇篮,未来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师范类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因此强化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是提高未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保证之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由计算机应用技术带动起来的,其核心内容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也很快,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意紧跟时代发展,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中适当补充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同时也不能忽略信息技术的基础,对于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也应该重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我们不可能把每一种新的技术都带入课堂,或者说通过五年的学习就让学生具备了今后在小学教学中所需的一切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21世纪,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作为教师,更需要有终身学习能力,而这一能力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更高。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不仅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而且将成为个体乃至整个民族跨入新世纪的“通行证”。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而已,更多的应该是学习能力,以适应他们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在专业课程开设方面要做到基础课程与新兴课程的结合,既注重基础,也要让学生能够适时地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另外,作为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师范专业,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对于一些过于高深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微机原理》)应该降低要求。

二、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授之以“渔”

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处理信息,这更是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的本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提高学生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和素养。因此,培养师范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素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师范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培养小学生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基础和源泉。

三、建立科学的技能训练体系,培养合格师资

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教育实际应用上,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这一领域,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还远没有满足时代的需求。中等师范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会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这一性质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体系。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主要是用信息技术,而不是学信息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与其它学科或活动整合在一起,其综合性非常强。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的综合体,也是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我们的学生进入小学后,要能够独当一面,这就要求我们的培养体系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将来能够独当一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既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学科理论知识上的教学的基础,又要极大地重视学生的各项信息技术技能的实践、训练与指导。要改变以掌握知识运用方法为目标的单一模式,形成设备操作、教材设计与制作、教学技能训练的多方位技能训练体系,改变与小学教育脱节的现象。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建立一套适合这一教学过程特点的科学的教学计划和严格的教学要求。建立科学的技能训练、考核体系,就是该学科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完成其教学任务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确立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与评定,而且是对学科教学及其训练方法和训练指标的肯定,是培养未来教师实现小学教育现代化的保证。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型课程,是从技术到智慧的转化过程,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门好课程。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更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进一步搞好师范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和提高。如何使信息技术教育在当前各科教学和教改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是我们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学习与探索的永恒主题。

论文作者:王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养问题探索论文_王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