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发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论文_吕长青

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 256800

摘要:目的 研究对儿童发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发热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研究组采用布洛芬口服退热;对照组采用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口服液退热治疗,评价退热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服药后60min、90min内的体温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t=-5.638、-2.917,P<0.05)。两组患儿服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对儿童发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效果较好,患儿未发生不良反应,用药具有安全性。

关键词:发热;布洛芬;儿童;临床疗效;安全性观察

急性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症状。一般在低热的情况下多使用物理降温,但处理不妥当并发生持续高热不仅会增加机体耗氧,也会使各种营养素消耗增加,甚至诱发神经系统损害。发热原因包括细菌、病毒感染,发热不及时诊治还会引发肺炎,并发鼻窦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心肌炎。发热后对机体各个系统造成损伤 [1],需尽快入院接受治疗,临床治疗原则包括物理降温与用药,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等。布洛芬作为非甾体抗炎药,药理机制为服药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退热、消炎作用。研究选择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发热患儿,研究儿童发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3例发热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52组与对照组51例。研究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2个月至12岁,平均为(6.2±1.2)岁。病程2h至72h,平均为(36.1±2.3)h。对照组男23例,女28例;年龄2个月至12岁,平均为(6.5±1.1)岁。病程2h至72h,平均为(36.5±2.5)h。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两组患儿入院时均接受体温测量,肛温39.5到41.0摄氏度。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详细讲解疾病产生原因以及相关应对措施,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基本检查。所有患儿在采用抗炎或抗病毒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由尔诺,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布洛芬混悬液(国药准字H10980021,规格:2g:100ml)口服剂量8mg/kg/次,口服,Tid,两组患儿用药前腋下温度均高于38.7℃,测量首次给药后60min,90min,90min以后腋温并记录,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肠胃不适,出汗较多,皮疹等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口服,关注生命体征并同样记录腋温,观察不良反应。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结果

两组用药后体温对比:布洛芬口服观察组用药后,60min内开始起效,90min基本退烧(腋下体温低于37.1℃)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见表1。

2.2 分析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服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发热症状指因是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刺激免疫细胞,导致内源性至热源侵入神经系统,导致环氧化酶激活,产生前列腺素,引起发热,属于体温调节中枢内控反应 [2]。临床治疗发热患儿多可采取物理降温发治疗,常见包括冷敷、热敷、酒精擦拭,嘱咐家长为患儿补充液体,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已达到降温目的。长时间发热直接导致机体耗氧和心输出量的增加,影响患儿心肺功能,因此早期降温非常必要,研究组患儿通过及时服用布洛芬治疗后,结果提示可有效地控制发热 [3]。发烧同时属于机体保护机制,当体温上升,机体受到很多病原微生物侵袭,细菌或病毒活性较强,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反应性相对提高,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加。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用药后体温对比:布洛芬口服观察组用药后,60min内开始起效,90min基本退烧(腋下体温低于37.1℃)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患儿服药后未发生不良反应。布洛芬混悬液是用于临床的非甾体抗感染药,药理机制为服药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退热、消炎作用。患儿用药后2 h体温下降,分析原因可能与服药后药物在体内迅速发挥作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起效迅速,可快速与蛋白结合,退热效果明显[4-5]。此外退热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给药次数,且布洛芬不良反应较低,不会产生蓄积,用药安全[6]。

综上所述,对发热患儿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结果提示降温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丁继珍.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发热治疗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123-124. [2]彭涛,马青华.小儿发热通过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5,9(5):159.

[3]汤红芳,程桂莲,钟言华等.吲哚美辛栓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发热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66-67.

[4]朱怿东,周剑峰,柴建农等.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3):4102-4105,4109.

[5]朱怿东,周剑峰,柴建农等.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3):4102-4105,4109.

[6]郝艳玲.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8):127.

论文作者:吕长青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发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论文_吕长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