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科学:王选——我的人生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王选论文,科学论文,人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岁,他参与了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红旗机”的研制;
24岁,他与死神擦肩,却激发出对计算机事业的灵感,决定进军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译系统;
38岁,他挑起研制激光照排系统的大梁,开始了18年如一日的跋涉。
他是中国激光照排之父,被誉为“当代毕昇”。中国印刷因他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
1958年,王选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1958~1974年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75年起主持照排系统的研制,其高倍率字形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技术使字形信息的总体压缩率高达500∶1。1975~1991年,具体负责华光Ⅰ、Ⅱ、Ⅲ、Ⅳ和方正91电子出版系统的核心硬件——栅格图像处理器的研制,使国产照排系统技术逐步走向成熟。他领导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在中国各大报社和出版社、印刷厂逐步普及,并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中文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
2001年,王选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大奖。
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
从幼儿园到高中,我都是在上海的南洋模范学校,所以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十三年“老南模”。南模这个学校很好,我在这里读书,感觉培养最多的是一种学习自觉性,一种灵活的脑筋,还有一种集体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学风,这对我是终身受益的。
高考的时候报志愿,我填了三个,都是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选择数学,只是因为我觉得理科是我理想所在,而数学又是我擅长的。
1956年,国家在十二年远景规划中把原子能、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我想这些将来必然是国家最需要的,于是我就把个人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国家的重点方向结合起来。这种观念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强烈的。这么一个动力,使我非常坚决地跨入计算机这个行业。
北大当时的计算机研究刚刚起步。我的老师张世龙,是国内这方面的先驱之一。他自己先设计了一台小型计算机,1958年到1960年我跟着他参加调试设计。到了1961年以后,我才慢慢成熟了,能够自己选择方向。
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旦做起一个项目来,就会有一种疯狂的劲头。经常工作一天一夜,然后睡个觉,有时候连脱衣服的力气都没了,就坐在床上睡着了。有时候工作一个通宵,早上到饭店里,刚叫完菜,我已经睡着了,累到这么一个地步。这样打乱了生活规律,不久我就病倒了。白血球非常低,低到2000左右,查不出来病因。当时医院的一个诊断比较吓人,认为是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给我心理上带来很大的压力。现在看来,这是一种过度疲劳下的全身功能失调。我只好回到上海去休养。1962~1965年这三年在上海养病,头一年是完全休息,后两年症状减轻了,我就马上开始大量看文献,并且承担了一个项目,和北大的人一起做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辑系统。
逐渐开始工作后,我就产生了很多的灵感。这期间,我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从硬件设计跨入到软件领域,专门做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我做了这个决定后,觉得自己创造的火花就爆发出来,迎来了第一个创作高峰。1965年我回到北京,继续做这个项目,它是我一生中的第一个成功的项目。
这条道路,当时很独特,也很超前
研究软件对硬件的影响,沟通这两个领域,我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当时很多做硬件的人觉得硬件还有很多问题都没解决呢,还谈不上这个事。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科学院计算所和南京大学也在搞,因为我们有特色,所以后来能够得到推广。搞电脑排版,我们在国内是第六家。我们选择了激光照排,选择了数字化,选择了信息压缩,这条道路,当时很独特,也是超前的。
在激光照排里头,我用了一个巧妙的数学算法。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异议,他们说这么复杂的问题,人家这么多的国内权威单位,精密仪器、精密机械单位都没解决,一个北大的小助教,用一个数学的办法就可以把字形压缩完了以后恢复,简直是天方夜谭,是不可信的一种骗人的数学游戏。而恰恰是这个数学算法,使这个方向得到成功。
对我来讲,最最兴奋和激动人心的是两种时刻:第一种时刻就是冥思苦想了半个月,最后一天半夜想出一个绝招,这个问题迎刃而解,那是一种非常兴奋的愉快的享受;还有一种时刻就是看到我们研究的系统在世界各地的华文报业应用。
我只是一个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技术专家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选主持研制的华光系统在国内外市场展开激烈厮杀。从1985年开始,华光系统捷报频传。
1985年2月,新华社用华光Ⅱ型激光排版系统排印新华社新闻稿。同年,激光照排系统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成就。
1987年底,《经济日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一年后,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卖掉全部铅字。
此后,一批中国印刷企业逐步告别了铅与火的年代,迎来了光与电的新世纪。
在海外,北大激光照排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赢得了大批客户,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
十年过后,王选坦率地评价了自己曾经扮演的角色。
1985年左右,我们刚有了一点成果,北大就刮起了理论风和出国风,大家纷纷写论文评职称,要出国进修。项目组的人员大大减少,有一年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同志。我可以理解这种情况,然而心里很难受,很压抑。在这样的风气中,我就感受到,一个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研一定要变成商品,一定要变成商业,这才是中国的出路,才是中国最需要的。
有的时候,人不要去想这个名和利,你要想什么东西是社会需要的。好比我选这个专业,是国家需要。而当时坚持产业化,也是国家需要。所以我很赞赏这样一句话:一心要得诺贝尔奖的人得不到诺贝尔奖。两个得过诺贝尔奖的人,一位化学家,一位生物学家都这样讲过。如果你一开始就想着得奖,你肯定不会成功,因为经受不起磨练和艰难。
1983年我在北大校委会上提出了技术产业化建议,当时校领导很快就接受了。1986年就成立了方正的前身。其实企业都是别人在经营,我曾经做过一段董事局主席,更大程度上是企业需要我的名望。我这个人天生是不适合干企业的,没有一点企业家的素质。因为企业家懂得财务,而我对财务一窍不通,而且觉得有点格格不入,自己的账都不清楚,自己的钱都不清楚。企业家必备的这些素质,我都非常缺乏。我不是企业家,我只是一个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技术专家。
如果说现在年轻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我建议他去办一个企业,找一个人品好,有能力的人做CEO。你可以做董事长,也可以不做董事长。如果他本身就具备像比尔·盖茨这种能力的话,干脆去做企业家。
背景资料:
王选隽语:上电视说明科学生涯快结束了
“上电视说明科学生涯快结束了”
王选说,你什么时候看到一个真正有才能、正在创造高峰的科学家频繁在电视上露脸?上电视说明我的科学生涯快要结束了,只能在电视上露露脸了,一个处在创造高峰期的科学家是没有时间频繁上电视露脸的。
“名人是过时的人”
王选院士说,像自己这样的名人老了就被称为王老,要是一个普通人老了就被叫做老王。其实名人和普通人不应该有什么区别,名人要保持普通人的心态,知道自己是一个过时的人。
“现在靠虚名过日子”
曾经采访过王选的《科学时报》记者易蓉蓉回忆,王选去年接受她采访时说,自己38岁的时候,在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处在最前沿,但是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1995年自己58岁的时候,当选中国两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但已离开了具体设计一线;今年自己68岁,虽然3年前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离学科前沿更远了,现在靠虚名过日子。
“能为人类做出贡献,人生才有价值”
“今后看我贡献的大小,主要看培养了多少年轻人”
王选刚过55岁,就立刻提了一个建议:“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他的意思是把自己排除在外。1993年,56岁的王选又一次做出令人震惊的决定: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他说:“今后看我贡献的大小,主要看培养出多少年轻人。”
“一个人,应该自信而不自负,执著而不僵化”
王选曾说:自信而不自负,执著而不僵化。自信是什么?是相信自己。回想近30年的艰苦历程,我们是始终在与困难作斗争中发展的,用一句话说就是九死一生。但,方正电脑还是在1995年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建立起了自己先进的管理系统,再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为了PC厂商的老二。为什么?因为我们自信。什么是自负?自负是不顾实际,觉得自己什么都行。执著是认准目标之后,不懈地去努力,狂热地去追求,但不能僵化,要不断地发展以适应新的变化。
来源:人民网,2006.2.14
标签:王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