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甘白云

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甘白云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市政项目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施工的技术是否纯熟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以及道路投入使用之后的使用寿命。文章针对市政道路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某工程实例分析了常见的施工技术,接着阐述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常见的问题,最后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及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改善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的道路交通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不仅会对道路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且影响到城市发展的稳定性。另外,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这就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经济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对市政道路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市政道路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对于市政道路的需求,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才能保障道路质量,提升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下文对此作一定的阐述。

一、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施工技术

以长沙市的时代阳光大道东延线道路工程施工为例,该工程标准段路幅横断面组成形式为:2.5m(绿化带)+2.5m(人行道)+1.5(设施带)+0.5m(路缘带)+3m(非机动车道)+10.5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3m(中央绿化带)+0.5m(路缘带)+10.5m(机动车道)+3m(非机动车道)+0.5m(路缘带)+1.5m(设施带)+2.5m(人行道)+2.5m(绿化带)=45m。

1.施工技术要点

1.1 路基土方施工

利用机械进行土方填筑时,应对所有垃圾和淤泥进行清除。同时,采用推土机对堆积的垃圾或淤泥进行碾压整平。分层虚铺厚度如下:振动羊角碾在50cm 以内;压路机在30cm 以内;打夯机在30cm 以内;人工夯实在20cm 以内。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基层所控制的不同市政道路路基平面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和不同的配位方式。例如,采用石灰稳定土来作为路基基础,则可以运用平地机来进行校准至合格,能够很好的保障其平整度。这是由于当石灰土作为基础时,对于平整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不同的石灰土,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平整度进行质量控制是较为复杂的,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且对地面平整度的影响较大。路基施工中的基础施工具有的平整度会对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及安全性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路基施工中,需要重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等参数,提升路基施工质量。

1.1.2 混凝土面层施工

在使用沥青混凝土进行大面积铺筑之前,先铺设300m的路段来测试稳定性和碾压设备的可靠性。通过试铺可以将铺筑时的碾压、摊铺和拌和工艺确定。使用的摊铺法是一侧悬线法,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和摊铺机所配跨越式连续梁自动找平装置控制同时进行的方式。然后经过初压、复压和终压之后就可以将沥青混合料压实。在碾压的时候,要保持平稳的碾压速度,碾压的时候如果遇到接缝就先横向碾压,然后再纵向碾压。在碾压的时候,碾压机不能在路面进行调头和停顿的动作,否则就容易出现混合料鼓包或者推移的现象,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在进行混凝土的碾压和摊铺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施工的路面厚度和宽度都较大的时候,为了防止熨平板变形,要使用侧拉紧机构来辅助,同时向前拉紧熨平板,否则就可能由于摊铺阻力过大导致熨平板向后变形。使用侧拉紧机构不仅能够使摊铺质量得到保证,还可以防止对熨平板造成损坏。开始摊铺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来料就立即摊铺,这样可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1.1.3排水技术

排水技术也是市政道路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点,如果排水技术不过关将会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目前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技术的应用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是排水管道和局部混凝土。排水管道的质量不过关或者局部混凝土出现了松散现象都会导致渗透的发生。市政道路的排水能力决定着不良天气下的车辆通行能力,为了保证市政道路的排水能力,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的原材料做好质量把控。在现场施工的排水技术中,管材是关键。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管材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在安装之前必须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检测,要查看其合格单、报告单是否完善。在现场施工正式安装之前对用到的管材再次进行检测,严格把控管道质量。在施工的时候,接口处的施工十分关键。接口是比较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排水工作施工时,要注意将管道之间的接缝清理干净,保证接缝处的密封合格。除此之外,在进行检查井施工的时候,要保证施工使用的砂浆饱满,施工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漏掉沟缝。如果在施工的时候发现有地下水,就需要将麻面和沟缝一起砌筑。在连接管道和检查井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水泥原浆涂抹,在涂抹之前要线进行润湿处理,然后再涂抹。涂抹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均匀涂抹,防止出现渗漏的问题。

二、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施工技术要点存在的问题

2.1 路基土方施工

在路基施工中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有:路基下沉、路面的强度不足或是平整度达不到标准等。上述问题中,路基下沉是由于施工操作不到位引起的,在通道以及下水道的结构和路基的衔接处,则可能是由于选择了不适合的施工材料,于是,在路基碾压的过程中,其压实的密度无法达到标准,造成后期使用过程中的路基下沉现象。经过重物及车辆的碾压之后,就非常容易出现路基下沉的现象。另外,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土壤当中的含水量会对压实的密度造成影响,这是导致路基下沉的重要因素之一。含水量太多,路基密实度无法达到要求,遗留了众多的安全问题。最后,若在施工中对软如路基的处理不恰当,在施工前未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采用了不恰当的施工工艺,同样会导致路基沉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最主要的质量问题是平整度不够,进而影响了路面路基的强度。在路面施工过程中,若设计过程不够科学合理,施工组织以及协调不当,道路附属管线工程中的交叉施工或是随意进行开挖,导致路面局部被破坏、出现沉陷等等问题,最终都对道路的平整度造成影响。沥青路面在其施工过程当中的耐受性是较差的,比较容易遭到损坏,出现龟裂、推移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工艺不当,对于施工质量的管控也不够严格,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盲目地施工,忽略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路面纵横坡度设计,同样也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一个原因,若是坡度的设计不合理,容易在道路投入使用之后,驾驶舒适性变差,出现路面积水等问题。

三、关于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施工的提升措施

3.1 施工工艺的管理控制

在实际的施工开始之前,应当对周围的杂草、植被等障碍进行彻底的清楚,整理好施工现场,将需要清理的垃圾清除运走,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放样、确定道路坡度,并进行反复的核对,保证路面坡度的正确性。在开挖的过程中,应当预留15cm的保护层,采取人工清理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对于土层中原状土的干扰。土方开挖之前应当对预设的控制桩反复的核对,在监理质检的管理人员签字确认之后才能够正式开始动土施工。

无论何种施工技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来开展,因此,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施工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要求来组织并开展施工工作。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对小桥涵、挡土墙、雨水收水井以及路基等环节采取同时施工的方法,在施工中,尽量避免路基在填筑后又开挖,这样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更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施工技术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施工,根据路基填方的施工工序来开展施工:路基处理、选择填料、确定填方、路基压实。

3.2 路基填方的质量控制

根据上述介绍,可以看出路基填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若路基填方质量不合格,则容易导致沉降等问题,路面强度不合格、压实不达标等都会影响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进行路基填方过程中,必须要对不合格的施工现象进行严格的管控,对于路基的软土基础进行勘察,不同土质需要采用不同填方材料来进行施工,且施工中应保证填方的压实,通过铺筑试验等方式来获取相关的施工技术参数,才能更好地保证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经常对纵横坡度进行检测,保证每层的厚度都是均匀的,这样才能更好保证路面平整度。若路段的施工过程中有桥头涵洞的施工,则需要进行充分填方,同样需要保障其压实性满足标准和要求。

3.3 提高测量精度

①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按标高控制内墙模板→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外墙模板→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②技术要点

安装墙体模板之前,要对涵身下八字接茬处凿毛,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涵身模板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

③模板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钢丝绑接,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

④模板的支设

模板支设前将垫层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

⑤模板拆除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表4.3.1的规定后方可拆除。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3.3.3基坑回填

已具备回填条件的构筑物尽早进行回填,回填应均匀、对称、分层进行。回填材料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夯实回填,回填土的密实度涵顶为0.9,两侧为0.93,涵顶1m范围内回填应采用轻型压(夯)机压实,机械重量不大于2T。回填应分层填筑,要切实保证回填料的压实厚度不得超过15cm,分层填筑应尽量保证摊铺厚度均匀、平顺。施工过程中要在涵背墙明显位置标注每层的分界线,并标上层次,以方便检查,在雨季回填时,填筑面应做成3%~4%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回填料用人工进行摊铺、整平。整平后随即进行回填料的压实作业。回填料的压实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碾压原则。在结构物台背回填宽度较小的边角部位,用手扶振动夯进行夯实。振动夯夯实4~6遍后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工作,如压实度不能满足要求,则继续进行夯实,直至压实度满足要求;台背回填宽度能满足压路机作业宽度且高于涵顶1m时,要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路机压实3~5遍后随即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工作,压实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复压1~2遍后复检压实度,直至压实度符合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座城市实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而现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多种多样,在具体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不同方法的选择,施工人员则更加需要了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各项施工技术的优劣势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不同的施工技术运用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

参考文献:

[1]郑忠平.关于城市综合管廊的勘察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5).

[2]高华伟,解东来,张金琦.天然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费用分析[J].煤气与热力.2017(01).

[3]张华南.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05).

论文作者:甘白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甘白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