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奇1 楚中亚2 牛喜平2
(1河南省漯河市120指挥中心 河南漯河 462000)
(2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 河南漯河 462000)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益气养阴方中药口服配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皮下注射,对照组仅皮下注射rHuEPO,疗程为8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Hb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能够帮助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状态。
【关键词】肾性贫血;益气养阴;中医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070-02
肾性贫血是指基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造成的贫血[1]。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西医药物。但随着rHuEPO的广泛应用,仍有部分患者贫血不能纠正,而且rHuEPO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如致高血压、血液高凝等。肾性贫血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虚劳”范畴,本病的病机特点是“正虚为主,邪实为辅”,其中正虚者以气阴两虚为主[2],治疗上以“虚则补之”为则,以“益气养阴”为法,可加减以泄湿渗浊之品。本研究拟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漯河市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每位患者均签定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 (48.23±6.25)岁。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12例、尿酸性肾病1例。CKD分期:3期8例、4期21例、5期11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8~63岁,平均(47.72±5.96)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高血压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12例、多囊肾1例、尿酸性肾病2例。CKD分期:3期9例、4期19例、5期12例。两组性别、年龄、原发病、初始EPO用量、血红蛋白含量、体内铁负荷、铁剂用量等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CKD诊断标准 根据2006年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慢性肾脏病(CKD)诊断标准:①肾损害≥3个月;②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3个月。二者有其一者即可诊断。
1.2.2肾性贫血诊断标准CKD患者,女性非妊娠期,血红蛋白(Hb)<110g/L;男性Hb<120g/L,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中医证候诊断 根据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辨证分型。脾肾气阴两虚证的主症为疲倦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次症为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及脾肾气阴两虚分型;②年龄18~65岁。
1.3.2排除标准 ①存在肺部、泌尿道等严重感染者;②透析患者,以及少尿或无尿影响中药服用者;③严重营养不良;④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等影响结局指标者;⑤入组前4周至治疗结束后4周内有输血史者;⑥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者。
1.4 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 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糖和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矿物质及骨异常等常规治疗,应用rHuEPO、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具体如下:赛博尔起始予以每周100IU/kg,皮下注射,分2次注射,根据Hb、红细胞压积(HCT)情况增加或者减少rHuEPO用量的25%;力蜚能150mg,1次/d;叶酸片5mg,2次/d。
1.4.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养阴方加减。处方组成:陈皮、甘草各5g,当归、党参、白术各10g,淮山、熟地黄各15g,炙黄芪30g。1剂/d,水煎至200mL,温服,早晚各1次,疗程8周。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和治疗结束后4周(即第12周)的Hb、HCT、EPO用量。
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Hb、HCT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 EPO在治疗过程中用量有所减少(P<0.05),两组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中、治疗结束后两组EPO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益气养阴方是“益气法”与“养阴法”相结合,从药物的组成上看,益气之品为多,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以往的众多研究结果表明肾性贫血病机方面以本虚为主,其中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多见。故肾性贫血在中医治疗上可按虚则补之为治疗原则,以益气养阴为法,对于兼有湿、热、淤者分别加入祛湿、清热、化淤的中药。益气养阴方中主要组成药物为黄芪、党参、白术、淮山、熟地黄、当归。方中以黄芪为君,因其性甘温,入心肺脾肾经,可补肺脾肾之气,以益生血之源;党参味甘性平,《本草正义》道:“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故党参为补血要药,适用于慢性贫血。白术善于补脾气,燥化水湿,与脾喜燥恶湿之性相合,为补脾要药;山药味甘入脾肾,白术、淮山共用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起健脾和胃、运气利血之效,可以统血而收阴。熟地黄为补血滋润之品,《本草纲目》中说熟地可“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当归为补血活血之佳品,李杲曾说“当归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此方中用归身取养血和血之效。笔者认为肾性贫血虽以本虚为主,兼有湿、热、瘀者亦非常多见,但因患者本体亏虚,故大黄、丹参等攻伐之剂用量不能过大。本研究表明,益气养阴方能够帮助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状态。但益气养阴方的药效机制,以及其是否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是否可减少EPO和铁剂的用量等问题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临床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59.
[2]王峥,李建鹏,徐大基.阴虚证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规律性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8):1287-1288.
论文作者:张晓奇1,楚中亚2,牛喜平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益气论文; 性贫血论文; 用量论文; 红细胞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党参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