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苏联模式的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论文,中国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特色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一、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以市场为中 介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扩散的趋势与过程。自从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东西半球汇合之际,经济全球化便拉开了帷幕。迄今为止,它经历了三次高潮。18世纪 中叶到19世纪末在以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第一次经 济全球化浪潮兴起,自由资本主义用商品、炮舰推动着殖民体系的建立从而推动着全球 经济体系的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以电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 动下,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到来,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实现了对整个世界的瓜 分与蚕食,建立了金融资本对全世界的垄断统治。二战结束后,在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与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形成了第三次浪潮, 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生产的速度。冷战结束以来,经济 全球化进入了信息化的新阶段,“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注:1992年 加利在联合国日的致辞。)
影响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科技革命是根本动因,每一次科技革命所 带来的交通通讯技术的革新都缩短了世界的距离;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物质财富的极 大丰富、剩余产品的累积,推动着资产阶级到世界各地安家落户。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 、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贪婪成为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直接动力。跨国公司则成为经 济全球化的开路先锋和重要载体,跨国公司进行跨越国界和地区界限的生产与经营,实 施全球范围内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起着越来越大的助推 器作用。经济全球化以经济市场化为物质基础,市场机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全 球资源在世界市场上进行配置从而使世界各国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密切了联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两个平行市场的消失,世界不同类型的国家加 速进行经济市场化的改革,世界经济体制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开始趋同。在以生物、信 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全球“时空压缩”,世界联系网络化,“地 球村”俨然形成。加之世贸组织的建立,它与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世界经济的 三大支柱,使世界经济的运行组织化、制度化。另外,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蔓延,更推动 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势不可挡。据统计,2000年全球约有1亿台电脑入网,互联网 络用户达到5亿。全球6万家跨国公司的产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30%、世界贸易额的60%和 全球直接投资的90%。全球金融市场更是24小时以光的速度进行着交易。市场经济涉及 人口几乎60亿。“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1]“阻止全球化 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注:鲁杰罗:路透社1997年2月18日电。)
总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无疑在 深刻影响着不同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更深深地打上了经济全球化的烙 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由被资本主义包围 的世界汪洋中一座孤岛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乃至社会主义从辉煌走向低谷,无不与 经济全球化进程紧密联系,发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综观人类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 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二、苏东剧变:苏联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走向衰败
1989~1991年,苏联和东欧共11个社会主义国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相继倒下,从而使 资本主义世界欢呼雀跃了好一阵,美国的福山先生还专门写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 》,到处宣讲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标志着“历史的终结”,资本主义将一统天下。苏东 剧变的震撼虽然渐渐远去,但对苏东剧变的历史反思却一直没有中断过。无论社会主义 学者,还是资产阶级学者,都在挖掘导致苏东红旗落地的根本原因。尽管众说纷纭,但 在一点上是取得了共识的,那就是:苏东剧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 式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苏东国家恰恰因为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教条对 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才导致了覆亡的命运。
苏联模式诞生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苏联完成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和 以消灭富农为主的农业集体化以及在政治上镇压了反对派之后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及外交体制。概括起来,这种模式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纯粹的、非 商品的、非市场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军事共产主义实践的结合。[2 ]苏联模式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对思想 言论的高度控制。这一模式抓住了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历史机遇,顺应了战争与革命的 时代主题,因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工业化起到加速 度作用,也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苏联模式的历史功绩是不能抹杀 的。正是由于这一模式,苏联仅以20多年时间就实现了西方国家用上百年才完成的工业 化,跃居为欧洲强国。也正是由于这一模式的“魅力”所在,又由于没有其他经验可供 借鉴,后来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苏联模式,从而苏联模式由一国模式 发展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模式,中国也深受其影响。这样,在二战后,世界社会 主义发展为由10多个国家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以上, 人口约占世界的1/3,工业产值占到2/5,国民收入占到1/3。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 又先于美国上天,毛泽东据此形象地说当时的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事业 确实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但是,苏联模式固有的弊端随着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逐渐暴露出来,苏东国 家又没有相应地进行根本性改革,因而无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加速 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得无能为力,甚至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背道而驰,其衰败也就不 可避免了。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苏联模式的单一性、一元化特点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多样性、多元化特点相矛 盾。“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 充分沟通(物质和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3]这个过程体现了统 一性与多样性并存、趋同性与存异性并存,国际化与本土化统一的特点。所谓统一性与 趋同性,是指全球化的参与者在共同的机制与规则下联系日益密切,行为趋于协调一致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还为不同参与者提供了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经 济全球化并不抹杀民族、国家的个性。所以,世界各国融入全球化,是为了在全球竞争 中发展自己,它们完全可以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通过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探索出适合 自己的发展模式。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展示的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追求的是“各美 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而苏联模式追求的却是单一化,抹杀 多样性和多元性。它不仅自己始终没有突破这种模式的束缚,还用武力镇压了东欧国家 对社会主义多元模式的探索。那些探索独立道路、进行改革的国家,却永远背上了“修 正主义”、“民族主义”、“离经叛道”的罪名。苏联模式在经济体制上最大特点就是 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完全排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通过行政命令,市场调节、价值规律 等经济杠杆对资源配置的有效作用受到限制或否定,堵塞了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 途径,结果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经济结构失衡,效益低下。政企不分,企业行为行政机 构的附属物日渐缺乏生机和活力,生产效率低下。而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的市 场化,这就要求各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市场上配置资源,作为与世界经济接轨 的契合点。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虽然有“失灵”的可能性,但它有利于资 源配置,经济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苏联模式在体制上的单一和过分集中导致了僵化并 最终落伍于经济全球化潮流。
苏联模式的单一性还表现在单一的所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苏联模式脱离了苏 东各国(除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外)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生产力低下且 发展不平衡、小生产者大量存在的客观实际,将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建立在发达资 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模式照搬到本国,建立了纯而又纯、“一大二公”的公有制 和单一的分配制度,完全排斥其他经济成分;在分配中,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过于强 调公平,甚至往往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视为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从而抹杀了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能力的差异,制约了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 展,也有悖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潮流。
第二,苏联模式的内向性、封闭性特点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开放的事实相矛盾。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整个世界各方面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联系日益密切的过程,是世 界各国由封闭到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入全球竞争角逐的过程,同时 也是两种制度相互借鉴、竞争共处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注意 吸取社会主义国家有关政府计划干预、关注社会公平等治理经验,不断自我更新,自我 调节,因而一直处于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掌握了世界3/4的经济实力和90%以上的科技 实力,表现出相当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容纳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能。“无论哪一个 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 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4] 列宁在晚年就已经明确意识到在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环境里,“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 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 起来。”[5]“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苏维埃政权和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进步 的东西结合的好坏,能否利用大资本主义所达到的技术上和文化上的成就。”[5]后来 的实践尤其是全球化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看法。尽管融入全球化也会付出一定代价, 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离开这一潮流,而应当积极参加进去,求同存异,趋利避害,利 用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自己得到更快的发展,“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 本”。[5]
苏东国家无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全球联系日益密切的事实,在斯大林“两个平行 市场”、“一国社会主义”、“一国共产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盲目自大,排斥资本主 义,“苏联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性”。[2]苏东11个国家于1949年建 立起经互会,只在彼此之间进行贸易往来。它们虽然以经互会为纽带,建立了与资本主 义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但由于不具备持久有效的自我循环的内在运作机制,无法 使商品、人员、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东 西方之间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充分吸收和利用西方国家最新 的科技成果,也极大地限制了东西方国家经济贸易的规模,从而在实际上阻碍了社会主 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重新拉大了与西方的发展差距。对此,霍布斯鲍姆指出,与资 本主义的隔绝不但没使苏联变成世界贸易里的工业巨人,反而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倒退。 [6]
第三,苏联模式的备战性与准战性特点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相矛盾 。二战结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平与发展的主 题越来越突出。虽然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但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一个较长 时间内的国际和平环境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 力取代单纯军事实力成为未来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时,世界各国在争先恐后地 发展科技与经济。而苏联在“世界革命论”的指导下,仍停留在战争与革命的思维里, 固守着陈旧、僵化的模式。这种备战型模式,即一切从备战需要出发,经济工作服从于 战争需要。对内,大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致使经 济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对外,继续与美国加紧军备竞赛,展 开在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据统计,在勃列日涅夫统治 时期,苏联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不断增加军事预算。所以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苏联是被扩军备战拖垮的。苏东国家贫穷的社会主义抵挡不住 西方富裕资本主义的诱惑,所以在柏林墙倒塌之时,东德人潮水般涌入了西德。有这样 一个例子可以看出苏联的落伍:当苏联在加紧军备竞赛拼命在军事上赶超美国时,美国 在科技上已远远拉下了苏联。在被军备竞赛拖得筋疲力尽之时,苏联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对于苏东失败的经验教训,邓小平的这样一段话可谓做了总结:“世界上一些国家发 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 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7](P354)“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7](P116)发展问 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苏联模式的衰败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起 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开始就吸取了苏东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反思了我国在苏联模式的束缚下曾经建立起来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利弊,对我国的现 代化建设重新进行了历史定位和全球定位,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性问题,独立自主地探索自己的道路,突破了苏联模式的僵化性,实现了社 会主义的模式创新。“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 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 特色的社会主义。”[8]
第一,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苏联模式的单一性,能应对经济全球 化进程中多元化的挑战。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破除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 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 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7](P373)其 次,我国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体系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三方面,初步建立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上,由追求公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完全排斥非 公有制,转变为确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把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做了区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 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判断 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在对公有制的认识上,也有突破,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 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 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001年,江泽民的“七一讲话”,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代 表人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与所有制的转变相适应,我国的分配制度由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方式转变为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并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破除了把“大锅饭” 、搞平均主义误认为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传统观念,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 许和支持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新观念。
第二,通过改革开放突破了苏联模式的封闭性、僵化性,能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改 革与开放潮流的挑战。总结了历史上我国闭关自守导致落后挨打的教训,又实事求是地 分析了苏东国家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教训,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一球两制,竞争共处 ”的事实,我国政府作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7](P64)、“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7](P117)的新判断,放弃了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政策,采取了对外 开放、对内改革的政策。十多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 、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办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 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对外开放使中国充分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 ,实现后发优势。“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 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 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7](P373)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深刻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 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9]改革是社 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我国改革沿着农村到城市,沿海到内地,体制外改革到体制内 过改革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稳步前进、自我推动的路径。用邓小平的话,就是摸着石头 过河。改革始终遵循着两个理论前提: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是对原有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而不是苏联赫鲁晓夫式细枝末节的修补;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善和发展,不是苏联戈尔巴乔夫式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衡量改革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的话无疑 让人振聋发聩:“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 是死路一条。”[7](P370)
第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突破了苏联模式的备战性、准战性,能应对经济全球化背 景下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挑战。我国曾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作出了“时代主题仍是 战争与革命”的判断,“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围绕备战进行,大搞“三线”建 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领导人在对时代主题进行了实事求是分析的基础上,指 出二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逐渐上升为时代主题。“现在世界上 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 题。”[7](P104)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最为迫切的是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据此,我国政府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 务,“今后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抓住时 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 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7](P375)加速生产力发展又是 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中国国情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P373)大力发展生产力更 是总结苏东国家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结果。发展以改革为途径,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 证,实行三步走台阶式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经济总量与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7位,外汇储备上升到世界 第2位。城乡居民生活大幅度改善,国际地位明显增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经受住 西方和平演变的考验,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巍然不动,加入世贸组织,申奥成功,这一系 列成功的背后,都体现了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困境下的一种理论突 围。这种模式透过苏联模式的危机看到了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在全球化进程 中及时调整了发展战略。中国不仅在改革开放中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还通过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全球化接轨,及时抓住了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加快发展。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模式由一国发展到多国,使社会主义事业由低潮重新走 向复兴,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收稿日期:2003-06-27
标签:经济全球化论文; 苏东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