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的契机,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拟人化手法作为一种更加直观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受到建筑设计行业的广泛关注。在本文之中,首先对拟人化手法的概要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拟人化手法应用应该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古今中外的拟人化手法应用形式,探讨了建筑设计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对策,希望能对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拟人化手法;应用
一、拟人化手法的概要
在建筑设计之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有着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历经了简单化应用到复杂化应用的转变,经历了具体化到抽象化应用的演变过程,这也使拟人化手法的应用更加成熟和完善,其功能性也在不断增加。在拟人化手法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之中,建筑设计也开始注入更加创新的元素,使建筑物总体的艺术形象更加自然和鲜活,提升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效力。我国古代在建筑设计过程之中,往往会不断利用大自然的元素,结合拟人化的设计手法,使建筑物能够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建筑效果。而随着建筑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拟人化手法的应用方式也得到了全面的变革,举例而言,北京奥运会的体育场鸟巢就运用了拟人化手法,使其形象更加生动与具体,彰显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效力[1]。
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然而拟人化手法的全面应用也为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深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契机。在我国建筑设计之中,拟人和拟物的手法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而国外的一些先进国家也会通过拟人化手法的应用来提升建筑设计的水平。举例而言,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就在建筑设计时应用了拟人化手法,使建筑物的表现能力和吸引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而我国也应该能够充分吸收其他国家拟人化手法的先进经验,并融入自身的设计想法与主张,从而使我国建筑设计行业之中能够更加高效的应用拟人化手法,确保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全面发展。
二、拟人化手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在设计之中融入丰富的想象力
想要使拟人化手法能够更好的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设计人员就应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结合建筑工程的设计需求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将抽象化的设计理念全面融入到设计进程之中,从而使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够彰显设计人员的精神风貌和设计理念,提升建筑物的吸引力和生动性[2]。
(二)提升设计的独特性
拟人化手法的应用目的在于使建筑设计能够获得更好的设计效果,而这也就要求了设计人员能够对建筑设计作品产生独特的情感,使拟人化手段能够得到更加灵活的应用,促进拟人化手法应用的优势的发挥。另外,设计人员也应该提升色彩运用的有效性和独创性,使其能够在建筑设计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建筑设计赋予强烈的个人色彩,为拟人化手法的科学运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设计
建筑设计的效果往往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总体效果,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也会受到地质条件因素、气候环境因素和水文条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全面考虑,确保建筑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拟人化手法应用的过程之中,也应该能够从多个角度对设计内容加以考虑,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和建筑选择的结构来提升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三、建筑设计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对策
(一)在建筑平面、剖面和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在建筑平面设计之中,往往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设计,举例而言,武则天的陵墓就采用了拟人化的设计手段。从高处俯瞰武则天陵墓,就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感觉,犹如一个少女躺在大地中央,而陵墓的神道则像似人体的脊柱,陵墓前的山丘像似人体的各个器官,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建筑设计拟人化手法的应用方法。而对于现代化的建筑设计而言,也应该能够将拟人化理念进行全面应用,从多个角度探究拟人化理念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渠道,提升建筑平面设计的生动性与合理性。
在建筑剖面之中运用拟人化手段,可以以我国侗族的建筑设计风格为例,在侗族鼓楼建设之中就采用的拟人化的设计手法,通过对人体的形状分析然后进行建筑剖面的设计。而在贵州岩洞的鼓楼设计之中,其剖面如同一个和蔼的老翁,这也是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之中较为重要的展现形式[3]。
而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包括在建筑立面中的应用,我国古代建筑之中很多高层的塔是采用拟人化手法进行设计的。比如说河南的密檐塔,设计人员就以人体作为模拟对象,将其设计成了一个高僧的形象,从而使其能够表达和传递出相应的设计主题。
(二)建筑立体表达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
建筑立体表达拟人化手法主要应用在建筑物的局部构建之中,将人体隐喻通过建筑物群体动态组合的方式,使其能够得到拟人化的表达,从而使建筑物的总体内涵得到全面的彰显。举例而言,希腊文化之中有着多种抽象的简化的人像柱,这种人像柱就是通过以柱喻人的方式来比喻人体,而其中帕提农神庙就是最为主要的代表之一。而我国中国古代建筑之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比如说汉代画像上的人像柱等。而拟人化手法的应用过程之中,设计人员会赋予建筑物以独特的情感和生命表现力,而建筑物的规模往往较大,这也使拟人化手法在刻画人的面部表情时出现一定的难度,从这方面来看,设计人员会通过装饰品和门窗的组合来提升拟人化手法的应用效力。比如说我国东莞东华医院的建筑就形似一个男性,通过建筑顶部与建筑装饰来刻画出男子的神态和表情[4]。
(三)通过拟人化手法引导人们开展联想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而人与人之间的鉴赏水平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同人对相同建筑物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而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能够引导人们开展合理的联想,从而使建筑的主题形式得到更加鲜明的展现。我国苏州园林就是引导人们开展联想的典型代表,其设计过程之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让游客能够在行走过程之中,以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不同的风景,从而引起人们展开不同的联想。通过不同空间和景色的安排,让人们欣赏到不同的景观,这也是苏州园林能够享誉世界的主要原因。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作品之中,通过拟人化手法引导人们产生联想的建筑物也有很多,比如说东莞城区的工商银行,从远处看过去是一个较为简洁的建筑物,而随着角度的变换,其能够变成一个类似美国自由女神像的建筑物,这种设计方法就是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不同角度建筑物的拟人化处理,使不同人能够在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欣赏体验,进而让人们展开合理的联想,为建筑物营造更加生动和鲜活的视觉效果。
四、结束语
我国建筑设计之中运用拟人化手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而从当代的眼光来看,拟人化手法的应用也有着更加生动形象,能够突显建筑物人文底蕴和建筑风貌的优势。无论是国内建筑还是国外建筑,拟人化手法的应用都能够营造出更加良好的视觉效果。而随着建筑设计行业的深入发展,拟人化手法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应用,要求设计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设计对象和各个地域的审美,提升拟人化手法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其能够在建筑设计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使建筑物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够得到全面体现,进而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欧阳晓宁. 探析拟人化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5,(5):28-28.
[2]龙呼. 建筑设计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5,13(5):152,153.
[3]魏伟. 略谈建筑设计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2017,(5):79.
[4]兰湘. 建筑设计中外形装饰设计的应用分析[J]. 智能城市,2016,0(7).
论文作者:赵雅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手法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我国论文; 过程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