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结构与内容_恩格斯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结构和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意志论文,手稿论文,意识形态论文,结构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马克思主义史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的《形态》)第一章特别值得关注,这主要是由整部《形态》的价值,特别是其第一章的意义决定的。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即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分析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他们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

有许多特征能够将《形态》同马克思恩格斯这之前的所有著作区分开来。在这篇著作中,有许多观点是第一次被研究和表达出来的。尽管“存在决定意识”的内容能在更早的著作中找到,但这个公式来自《形态》。在这里,首次出现了“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这一术语,产生了社会形态学说。在这里,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首次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后来,在致魏德迈的那封著名的信中,马克思对这些特点做了正式表述。在这里,首次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完成了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与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命名自己为“现实的人道主义者”不同,他们在《形态》中已经仅仅称自己为共产主义者了。

《形态》的首创之处还可以列举下去。但是,所有这些与以往不同之处或者是派生的,或者不是最重要的。

《形态》真正的特点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弄明白并准确地表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即它们之间的辩证的相互作用及其发展的辩证法;确切地说,在这里,他们弄明白并表述了这一相互作用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之后,马克思得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这一新发现向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它为理解整个社会结构和历史过程提供了钥匙。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在《形态》中的发展,也即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最初的哲学论证就是这一新发现的结果。《形态》的所有基本特征都是由这个核心发现并派生出来的。

实质上,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是在《形态》中完成的。在此意义上,《形态》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恩格斯为其所加的标题是《Ⅰ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在这个两卷本的著作中占有特殊地位。第一章可被看作是专门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基本导论,也可被看作是两卷中专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其余章节的导论。所以,第一章含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观点的正面论述,含有对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批判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不彻底性的专门批判。这一章包含了《形态》所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大部分原理;《形态》中确立起来的所有重要原理在第一章中都已经被表述出来;这里集中了全书主要的、有价值的内容。因此,《形态》第一章无疑是这部杰出著作中最富有内涵的、最重要的篇章,并具有独立的意义。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对《形态》第一章的写作没有完成。这一章的手稿首次由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于1924年以俄文发表,并于1926年以原文(德文)发表。在1932-1933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把这一章作为《形态》的第一个完整版本的组成部分再次发表。此后的40多年中,这一章在国内外发表50余次(作为《形态》整体的组成部分不少于35次,单独出版不少于15次)。

按照第一章文本的布局和划分,所有的版本可以简单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依据的是1924- 1926年的版本,第二种依据的是1932-1933年的版本。它们与出版于1955年的作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的组成部分的《形态》一样,都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遗产的研究史中具有显著的意义。现在,第一种版本(1924- 1926)具有纯粹的历史意义。1932-1933年版采用的第一章材料的布局和划分得到最普遍的流行,但现在来看,它们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第二种版本的筹备人由这种观点出发,即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完成的手稿以我们所看到的那个样子发表是不合适的,作者在页边的批注对于正确处理手稿提供了必要的和足够的指示。据此,第一章的文本大约被分为40节,这些节之间的布局被更改,手稿页边的批注被解释为标题。将文本这样重新调整的结果是,破坏了研究和叙述的内部逻辑,以人为目的、甚至是许多虚假的内容打破和改变了实质联系;编辑者加的标题与手稿的结构和内容不完全相符。

对手稿及其结构和内容的深入研究允许我们批判地看待以往的版本,在参考其成就的同时屏弃其实质性错误,在此基础上准备出版新的版本。目前,由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出版的《形态》第一章的新版,在完整性、布局和划分、文本翻译的准确性方面,是最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手稿的。

可见,迄今为止的任何一个版本都没有对手稿第一章的结构提供足够清楚的认识。这部分地是由于《形态》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的原因。尽管从它的第一章发表至今已有40多年,从《形态》的完整出版至今已有30多年,我们还不能说这部著作的内容和意义已经被完全弄清楚了。

弄清《形态》第一章手稿的结构十分重要。第一,对于理解手稿的真实内容,理解最初形式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理解它在《形态》中怎样被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第二,对手稿结构的认识为深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形态》时历史唯物主义重要原理的发展过程提供了可能。第三,了解手稿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其内容,能够帮助我们弄清《形态》与马克思恩格斯在此之前及在此之后的著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因此而客观地确定《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史中的地位。

其实,我们所见到的《形态》第一章,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思想脉络中写成的五个相对独立的手稿。按照时间顺序,第一手稿(共29页)原本是这一章的核心,第二、三手稿(共6页和37页)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施蒂纳的过程中从第一卷第三章中抽出挪到第一章中的理论插叙。马克思把这三部分手稿用统一的页码联结在一起(从[1]-[72]页,其中有9页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它们组成了整个章节的原始文本。第四、五手稿(分别为5页和16页)是第一章开端的两个誊清稿;第一个誊清稿被部分地用在第二稿,也即基本文本的写作之中,所以其中有些部分被勾掉了。

对誊清稿的第一稿和第二稿以及手稿草稿的第一部分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后一个誊清稿的基本文本应该是在确定的地方,因有关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前提的片断(第一誊清稿没有被勾掉的部分)而增补的。

在此情况下,《形态》第一章五个手稿的结构和内容可以用下面的一览表概括,主要分成四个组成部分和26节(为了比较,同时列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3卷的页码)。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结构、划分、目录)

手稿的这样一个结构能够使我们就《形态》第一章的内容得出一系列重要结论。

我们先看第一章四个部分中每个部分的逻辑结构。

第Ⅰ部分(誊清稿)以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总体特征开始(§1)。之后,马克思恩格斯以自己的唯物主义理论与他们的唯心主义相对立。先表述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出发前提。这首先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个人的活动有两个方面:生产(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接下来叙述历史的唯物主义概念本身。历史过程的基础,即生产的发展;因此,首先要研究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外在表现)和所有制形式的更替(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部落的,古代的,封建的(§3)。(在这里手稿中出现空白,论述没有完成,但第一章的第Ⅳ部分§2-§4,对它做了补充,在那里详细地讨论了接下来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形式。)最后,概括说明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质(§4)。手稿誊清的部分没有完成。按照类推法,从本章第Ⅱ部分能够假设,在正面地论述自己的历史观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应该返回到对最新的德国哲学的详细批判。

第Ⅱ部分,类似于第Ⅰ部分,以对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总体批判、“哲学解放”与人的真正解放的条件对比(§1)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不彻底性的总体批判(§2)开始。之后,如同第Ⅰ部分,正面叙述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理论。这一叙述是从确定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开始的:为了能够“创造历史”,人们需要生存,因此要有食物、饮料、住房、衣服等;所以,第一个历史活动,同时也是社会活动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就是物质生产。接下来,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原生的历史关系,这些关系同时也是社会活动的基本方面(§3),考察了劳动从自然分工向社会分工的过渡,以及在此基础上次生的历史关系(§4),并且考察了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的消灭劳动的社会分工及其后果的共产主义革命物质前提的形成(§5)。在历史方面,对生产的这种考察是以备忘录结束的,这些备忘录得出结论说,接下来将对交往的范围和政治上层建筑 (这个意图在第Ⅳ部分的§5-§10和§11中完成)做专门的考察。随后,手稿出现了空白,再往后是从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中得出的结论 (§6),并同第Ⅰ部分一样,还有关于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质的简短小结(§7)。在正面论述自己的历史理论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回到对唯心主义的批判,现在已经是在新水平上批判了。他们对以往一切对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解的苍白无力,特别是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8)和费尔巴哈对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解(§9)加以批判。

第Ⅲ部分似乎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它的直接目的是弄清对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解是怎样产生的(在这个意义上,它补充了第Ⅱ部分)。同时,在此也弄清了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同社会阶级结构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它补充了第Ⅳ部分)。

第Ⅳ部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问题开始,这一问题是以生产工具和所有制形式相互关系的形式被研究的(§1)。然后叙述了私有财产的最后形式,资产阶级形成的前史和发展的基本阶段,特别是行会、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2-§4)。接下来,从生产领域过渡到交往领域。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发展的辩证法在这里得到简要表述(§5)。接着分析各种关系的综合:个人—阶级—社会(§6-§10)。在研究生产和交往领域之后,转向上层建筑领域。详细地分析了政治上层建筑、国家和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11)。这篇手稿结束于为继续写作做准备的备忘录。其大部分(手稿的第[72]页)是有关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思想的草稿(§12)。备忘录的结尾(没有编号的第[73]页)可以被看作是誊清稿开始部分的概要:在这里对后来在誊清稿中详细研究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做了初步勾勒,它是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萌芽。

现在能够确定,组成这一章的五个手稿的每个都是已经写完的、以内在逻辑联系在一起的;手稿相互补充并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在总体上做了完整的叙述。

接下来,可以清楚地识别出组成第一章内容的四个基本线索。

第一条线索。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批判唯心主义的同时正面论证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这条线索是基本的,由整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专门批判对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解的节是:序言、§Ⅰ.1、§Ⅱ.1-2、8、9和§Ⅲ.1。其他各节主要正面分析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

第二条线索。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前提、实质和结论。基本结论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不可避免性。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前提主要在§Ⅰ.2中论述,实质在§Ⅰ.4和§Ⅱ.7中论述,结论在§Ⅱ.6中论述。对共产主义革命必然性的论证在对所有基本问题的考察中都可以见到,专门的考察则在§Ⅱ.5-6和§Ⅳ.10中。例如,在分析关于作为劳动的社会分工结果的国家问题时,马克思恩格斯得出无产阶级必然夺取政权的结论,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Ⅱ.4)。

第三条线索。社会的唯物主义理论: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按计划,这些问题主要在第Ⅳ部分中讨论。这部分的§1-§5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6-§10研究社会的阶级结构,§11研究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这部分结尾的备忘录打算研究有关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问题(§12)。第Ⅲ部分对这个计划做了补充,因为在这部分中讨论了社会意识,即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与社会阶级结构的关系。

第四条线索。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生产力的发展和所有制形式的更替,前阶级社会一阶级社会一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条线索主要是在第Ⅱ部分中论述的。其中的§3研究了社会活动的基本方面,这一活动是人类社会在其发展初期所固有的,同时也是在其发展的全部阶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例子)。§4研究了作为劳动的社会分工结果的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阶级社会)。最后,§5论述了向未来的、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然性。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分工和所有制形式的更替(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雏形)主要是在§Ⅰ.3和§Ⅳ.2-4中论述的。

这四条基本线索相互交织在一起,彼此转换,组成整个这一章全部思想财富的复杂图景。

接下来,通过从结构和成熟程度的角度来分析第一章的内容,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层次或三个组,也即把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全部问题作整体上论述的三大尝试。按照时间顺序,第一组:该章的第Ⅱ部分(第一手稿);第二组:第Ⅲ、第Ⅳ部分(第二、三手稿);最后,第三组:第Ⅰ部分(第四、五手稿)。

对这三组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它们在结构上的某些相似之处、在所涉及问题上的某种一致和在内容方面的相互补充。特别是比较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层次,可以复原整个这一章的总体构思。

事实上,如果比较这两个部分(按时间顺序的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那么不难发现,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第Ⅰ部分的开端与第Ⅱ部分的开端之间,§Ⅰ.2与§Ⅱ.3的开端之间,§Ⅰ.3与§Ⅱ.3-5之间,§Ⅰ.4与§Ⅱ.7等等之间,有一定类似之处。

但是,这种类似没有排除深层的质的区别。举个例子,§Ⅱ.3-5中,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理论得到展开。这个理论也构成了§Ⅰ.3的内容。但却是在更高水平之上:在第Ⅱ部分中,这个理论还带有更抽象的、概括的特征,实质上是在考察社会从前阶级社会经过阶级社会到无阶级社会的发展;在接着第Ⅳ部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原理的表述之后(Ⅳ.5和7)的第Ⅰ部分中,历史发展的理论已经变得更为具体了,马克思恩格斯正在向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分析过渡,更确切地说,是在向对历史上相互更替着的那些生产方式的考察过渡。

现在,可以尝试在总体特征上再现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思,即《形态》第一章的总体计划。再现的结构大致是这样的:

(1)序言。

(2)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Ⅰ.1,Ⅱ.1-2)。

(3)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前提(Ⅰ.2,Ⅱ.3)。

(4)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分工和所有制形式(Ⅱ.3-5,Ⅰ.3,Ⅳ.1-4)。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Ⅳ.5)。

(6)个人—阶级—社会(Ⅳ.6-10)。

(7)国家和法与所有制的关系(Ⅳ.11)。

(8)统治阶级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Ⅲ.1)。

(9)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结论。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Ⅱ.6)。

(10)关于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质概述(Ⅰ.4,Ⅱ.7)。

(11)对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批判(Ⅱ.1和8,Ⅲ.1)。

(12)对费尔巴哈的批判(Ⅱ.2和9)。

或者更简单些:(1)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2)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前提;(3)生产,交往,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4)关于这一理论实质的结论和概述;(5)对各种历史唯心主义的批判,特别是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批判。

当然,对《形态》第一章写作方案的这种复原也存在着不足:要知道,这是在尝试对运动即写作工作不同阶段提供的材料进行静态的表述,尝试将手稿多维的内容统一到一个维度中。但这种必要的简化能明显地帮助我们想像出叙述的整体图景和逻辑基础。现在可以断定,在整体上,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结构决定着手稿研究的顺序和逻辑性(例如理论和方法的辩证法)。

弄清手稿的结构不仅为理解第一章的总体构思和总体特征提供了钥匙,甚至对理解该章各部分的意义和内容也给予了帮助。我们以第Ⅱ部分的三节内容§3-§5为例进行分析。

第三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公式:“生产的五种类型”。当然,出发点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物质生产,本来意义上的生产,生活必需资料的生产。关于人和家庭的繁殖,也就是人的生产的思想,在将近40年后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非常清晰地表述道:“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①关于“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的思想,马克思迟一些在Ⅳ.7节中做出了规定。在致安年柯夫的那封著名的信和《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对有关社会关系生产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说:“蒲鲁东先生非常明白,人们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制造呢绒、麻布和丝织品的。但是他不明白,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②在全面地分析了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资本论》中,马克思也论述了上述思想。最后,关于精神生产,关于思想、认识、意识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本身中屡次谈到。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见支持了把整个这一节看作是对五种生产类型叙述的这种解释,并在一定意义上为理解这种解释提供了钥匙:“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③即必需生活资料的生产深深地决定着社会活动的全部基本方面,并且它使人的全部生存活动都服从于生产的普遍规律,这个认识是马克思的基本发现之一。

弄清第4节和第5节内容的结构是相当困难的。问题在于,在手稿中,我们似乎有两个平行重复的文本。确切地说,基本文本与对它的补充篇幅相当,要把它们结合起来统一叙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因此,要理解共同的叙述逻辑就成为一件复杂的事。

从另一方面来说,正是手稿的这些页码引起了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理论方面的巨大兴趣。例如,在这里,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前提,得出各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可能性的结论,等等。

对手稿这一部分逻辑结构的理解为按新的方式看待马克思主义史中异化问题的演进提供了可能,同时使我们能够完全直观地考察这个问题在《形态》时期的状况。

乍看起来,私有制、国家和社会活动的异化,即劳动的社会分工的这三个似乎极为不同的结果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相比较,就会发现劳动的社会分工这三个结果是异化的三种规定的变形。的确,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规定了异化的三种基本类型:(1)劳动产品的异化;(2)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人的生活活动); (3)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在《形态》中,作为分工的结果的私有制与异化的第一种规定相符合。社会活动的异化与第二种规定相符合,国家与第三种规定相符合。这三种现象都被看作是劳动分工的结果,尽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分工和各种异化规定之间关系的概念(与《形态》中的)有本质的不同。

现在,由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导出的四个结论的内在逻辑变得清晰起来。它们都在说明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第一个结论表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前提,即消灭私有制的前提;第二个结论涉及到有关国家的问题;第三个结论说的是消灭社会活动以往特征的必然性(由此可见,这三个结论是在表达消灭劳动的社会分工及其后果的必然性)。最后,第四个结论发展了这种思想,即革命是二位一体的过程:实现革命的阶级不仅改造环境,同时也改造自身。

这样,可以断定,在《形态》第一章时间上最早的原稿中,异化概念不仅被保留,而且有了巨大改变。总之,通过这一节和前面一节的例证清楚地看出,正像所预料的,最初的手稿(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内容上)相当接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另一方面,对比下例事实很重要。第一组 (第Ⅱ部分):异化概念还存在,这个概念间接地被使用;对作为历史的抽象理解的前阶级社会、阶级社会和未来的无阶级社会的考察。第二组 (第Ⅳ部分):异化概念外在缺席,没有被使用;表述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法的原理。第三组(这一章的第Ⅰ部分):异化概念明显缺席;对所有制基本历史形式的考察,有关历史的更具体的理论,即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开始出现。

这一对比清楚地表明,在《形态》本身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发展的进程中,异化范畴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比重发生了重要改变。

同样应该注意下列事实。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三手稿,从时间上说是最后一个手稿的末尾,马克思将注意力特别集中于劳动分工(“考察分工和交换是很有意思的”等)。在《形态》中,劳动分工范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得到表述之前;此后就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似乎劳动分工范畴被取代,开始退出马克思的理论视野)。在这里,一方面,劳动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另一方面,劳动分工又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个事实允许做出假设:马克思通过分析劳动分工,通过研究在历史进程中劳动分工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得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理解,这是《形态》的基本发现。

第Ⅱ部分的3-5这三节的总体联系在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在劳动分工的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阶段上导致了紧跟着最初自然形成的劳动分工产生了真正的劳动的社会分工。伴随着这种劳动分工会出现阶级分化,同样也会出现私有制、国家、社会活动的异化。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共产主义革命创造前提并使之成为必然,这一革命将消灭劳动的社会分工及其后果、私有财产等等。这样,如果在以往,生产力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私有财产,那么现在,为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通过创造一个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来消灭私有财产。

这些只是可以通过综合对手稿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应该看作是或多或少取得成功的例子,它们可以给马克思主义历史和理论的研究者提供关于手稿真实结构的知识,以便理解手稿的内容。这些例证已经清楚地表明,关于手稿结构的知识为按照新方式更加深入地研究和理解《形态》的内容提供了可能。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41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校对:安启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  ;  ;  ;  ;  ;  ;  ;  ;  ;  ;  

德国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结构与内容_恩格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