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久[1]2004年在《国外贷币政策传导模式借鉴(之四)——启示及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模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国外贷币政策传导模式借鉴(之四)——启示及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模型设计@曾宪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成都市邮编:610041
曹赢[2]2017年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量化宽松政策又被称为非传统货币政策,在2008年后因金融危机爆发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内大规模实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传统的以利率为主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因面临“流动性陷阱”而失效,为了保持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防止经济出现大规模衰退,量化宽松政策通过直接向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购买或抵押金融资产,向经济体注入大量流动性,一方面对金融体系进行紧急救助,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实现对经济的扩张性作用,通过注入流动性,实现提高资产价格,降低实际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社会总需求等目标。量化宽松政策的大规模应用,向市场注入了超量的流动性,一方面实现了对经济的稳定和促进作用,推动了经济的复苏,另一方面,大量流动性在积累在经济体内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流动性泛滥的风险。可以看到,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和退出是近六年时间内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其实施的效果、存在的风险以及在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传导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量化宽松政策也将逐步退出,货币政策也将回到常规化,对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策略以及退出后经济走向的研究也将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而言,量化宽松政策积累的大量“廉价”流动性在国际间的频繁流动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存在重要影响,如何应对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政策退出后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经济体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分为七章,主要从量化宽松政策的定义、研究现状、理论模型、传导路径、溢出效应、退出机制及其影响等方面入手,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量化宽松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对量化宽松的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从量化宽松的定义入手对量化宽松进行分析,认为量化宽松本质上是一种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危机条件下,由于传统货币政策失效,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而采用的非常规手段。由于美国率先采用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一词已超出其原有的定义,被广泛指代所有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在对量化宽松定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对量化宽松在理论基础、传导渠道、溢出效应、退出时机、退出机制、政策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回顾,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叁章为理论基础部分,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本章在一个封闭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微观主体行为建立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包容非传统货币政策分析的基本的理论模型,主要用于分析美国的量化宽松等非传统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渠道。第四章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对量化宽松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为了更好的理解量化宽松,本文对2008年以来各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相互比较分析。量化宽松政策的传导渠道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总结梳理了几条主要的传导渠道,包括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金融中介渠道、通胀预期管理、财政政策渠道、汇率渠道等,并对传导渠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认为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通胀预期管理两者在量化宽松的传导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结合美国的经济实践,基于VAR模型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2005年9月到2015年9月的美国部分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检验了美国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变量的冲击下对各经济变量的冲击响应,认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的经济复苏是有效的。第五章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并重点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量化宽松政策在全球的溢出主要通过几个渠道进行,即价格渠道、利率渠道、汇率渠道和资本渠道等。通过这些渠道,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带来了正反两面影响,一方面,美国经济的复苏对中国经济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带来了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同时由于中国央行为稳定汇率所采取的冲销操作,极大的干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针对量化宽松对中国通胀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引入深度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Deep LSTM)对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了量化宽松对我国通胀的影响,认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物价水平有正向的影响,造成了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第六章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时机及退出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前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认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时机与美联储一直强调的退出时机是一致的。同时本文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可能步骤进行了分析。量化宽松的退出对中国存在重要影响,同时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也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机会。本章基于SVAR模型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对我国出口贸易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认为量化宽松的退出会造成我国资本外流,造成我国流动性短缺。而量化宽松的退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则依据出口产品的不同性质如可替代性、技术含量等而呈现不同的影响。为了应对量化宽松退出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在金融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第七章为总结和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杨启智[3]2001年在《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一、本文所研究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和利率渠道作实证分析,以考查货币政策传导的这两个渠道是否畅通,并解释其畅通或不畅通的原因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目?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货币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8年初,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途径是否畅通呢?尽管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和信用渠道都有人研究过,但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两渠道进行系统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本文选择了这一个题目。此外,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建议,以期能为实际部门提供参考。这就是本文所研究问题的目的和意义。二、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本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理论出发,按照货币政策传导的两个主要渠道:信用渠道和利率渠道,把全文分成四章。在阐述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时,以1998年为分水岭来考查1998年前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的有效情况。在阐述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时,分别分析了利率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上的传导以及利率对实质经济的影响,最后一章是提出政策建议。在逻辑上,本文先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总体描述,然后分成平行的两章,即我国货币政策信贷配给传导途径和利率传导途径,最后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受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叁、本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理论以及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经历的几个阶段。<WP=3>本章共分叁节,第一节主要对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资产结构调整效应的传导机制,财富变动效应的传导机制和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的传导机制。第二节主要介绍了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一些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理论和成本渠道传导理论。最后一节简介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经历的几个阶段。通过本章的描述,使读者对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及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所处阶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为以后章节的分析打下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是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配给传导途径进行实证分析,共分为叁节。第一节介绍了我国信贷配给产生原因以及我国信贷配给的缺陷,我国的信贷配给首先是由政府推动的,随着金融改革深化,信贷规模控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在1998年我国取消了信贷规模控制,从而由非均衡信贷配给过渡到均衡信贷配给。第二节,对取消信贷配给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信用渠道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在1998年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信用渠道是畅通的。在该节、分析了我国为什么要取消信贷配给。在第叁节中,对取消信贷配给后的均衡信贷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货币供给传导有效的这一结论,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取消信贷配额的这一政策是有效的和正确的。本文第叁章主要是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介绍了利率传导的一些基本状况,第二节主要说明了利率在金融市场上的传导,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利率对货币市场的影响较大,而在资本市场上的传导途径却是阻塞的。第叁节论证了利率对实质经济的影响,在目前,我国利率的变动对实质经济的影响较小。存款利率的变动对储蓄影响,贷款利率的变动对贷款的影响是很小的。第四节,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四章分为两个小节。在第一节中,主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一些主要因素,第二节,针对货币政策传导阻塞的一些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四 论文的主要特点本文是在参阅了大量文献基础之上写出来的。与其他有关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文章相比,突出在叁个方面:<WP=4>首先在介绍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新进展时,引入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在以往的介绍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时,我国学者主要介绍利率渠道和信用渠道。实际上,在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中,早在1987年,Blinder等人就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现阶段,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已受到了西方学者的普遍重视。其次在第二章对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进行实证分析时,按1998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以考查在有信贷规模控制时我国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和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后我国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这样划分的原因在于,不否认在现阶段我国仍然存在信用传导,这是在已有文献中受到了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在1998年初,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这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所以在现阶段的文献中,考虑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的居多,而忽略了信用传导。事实上,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依然存在,因此,本文在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时,考虑了这一因素。第叁,分析利率在货币市场传导时,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率在同业拆借市场上的传导。分析时本文考查各期同业拆借利率对央行存贷款利率的反应敏感程度。以前的文献主要是考
窦晴身[4]2001年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被积极探讨的重要前沿课题。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简言之,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渠道和机制。在我国本轮货币政策低效的背景下研究这一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货币起源和发展的逻辑分析入手,认为货币产生于分工推动的经济发展的货币职能性需要,货币之所以能够满足经济的需要,在于社会对货币的普遍认同,即货币的信用基础。因此,货币发挥职能的过程又是信用运动过程。货币与信用的统一,就是金融,货币以信用为基础发挥职能的过程就是金融过程,因此,货币过程又是金融过程。所以,货币发展内涵着信用的发展,金融发展是货币发展与信用发展的统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范围的扩大,逐步导致信用担保与货币本身的分离,而货币发挥职能对信用担保的内在要求,又要求信用担保与经济发展推动的货币分化同步发展。由此,货币分化形成金融深化的一部分,即本文所谓的潜金融深化,货币分化的状况就成为本文所谓的潜金融;而信用发展成为金融深化的另一部分,即本文所谓的显金融深化,保证不同层次货币发挥职能的相应的信用机制(机构、组织、手段),便形成本文所谓的显金融。为满足经济发展的货币职能性需要而不断发展的金融,便成为显金融与潜金融的矛盾运动。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货币与信用发展的非协调,从而导致显金融与潜金融发展的非协调,进而导致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非协调,而弥补这种不协调的缺陷,就成为国家金融、货币政策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国家在一定经济阶段的显金融基础上选择工具控制潜金融中的特定货币层次满足经济需要的过程,这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由一定显金融基础上选择的工具和其控制的特定货币层次就构成特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是通过对货币、信用、金融、货币政策等的产生、发展和相互之间复杂关系演变的逻辑抽象,本文明确提出如下论点: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取决于特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传导机制效能取决于金融深化合理性。因此,在排除不可预期的因素和操作失误影响外,一定经济阶段货币政策的无效或低效,一定是金融深化不合理。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必须与金融深化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够深入和透彻。在此基础上,提出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 在这种逻辑抽象基础上,本文详细评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成果,指出二者的研究是殊途同归:都是研究如何使经济发展的货币职能性需要更好地得到满足。两者的共同缺陷在于:没有对货币的金融内涵或金融的货币内涵在本质上形成规范的科学认识。这不仅是导致二者研究分离的原因,也是导致二者研究无法顺利深入的根源。由此再次得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必须与金融深化研究相结合的结论。 在上述推论基础上,本文首先以英、美、德、日和加为案例,通过全面分析其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和货币政策变化的相互关系,剖析了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化的内在规律,得出与逻辑推论一致的结论:货币政策有效性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取决于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深化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建国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金融深化的整体演进状况,并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当前的金融深化状况及其对本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本轮货币政策弱效的原因在于现阶段中国金融深化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从而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的金融深化。中国案例分析,再次证明了本文逻辑抽象结论的合理性,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国金融合理深化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逻辑建议。
李鹏飞[5]2016年在《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及其成因机制分析》文中指出“货币政策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弗里德曼1968),一直是宏观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货币政策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更是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如何更好把握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关乎政府和货币当局能否做到科学决策、精准调控更深刻影响到宏观经济稳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要战略目标的实现。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一样是一个总量总体的概念即货币政策当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一个总量管理的过程应更多关注整个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运行情况,无需考虑太具体的微观细节,这个基本结论成为实施统一货币政策的重要基础。然而近年来,人们普遍意识到同一货币区的不同经济体,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冲击下,经济反应效应却有着明显差异。一方面,不同区域利用自身区位特色或者通过制度改革创新,将经济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产生区域发展差异;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复杂且曲折的,涉及到货币当局、金融市场、大量的金融机构,最终影响微观主体。整个传导渠道的畅通与否及传导环节中介变量和微观主体的差异都会对最终效果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导致不同区域对单一货币政策产生非对称效应。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将经受严峻的考验。怎样利用货币政策的理论来指导宏观货币信贷管理,竭力避免货币政策工具成为区域间发展差距拉大的因素,将是中国能否在“十叁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关键。本文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哲学基本分析思路,从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叁个层次全面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及其成因机制。在对国内外文献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定量比较分析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及31个省份在面对统一货币政策冲击时的不同响应,得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存在的结论,并针对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产生的原因从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区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理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特殊性四个角度分析了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内容共九章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章,为本文的绪论及文献综述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结构以及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第叁章,为本文的实证部分。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工具,构建货币政策(M2)对区域经济产出(真实GDP)和价格水平(GDP平减指数)的冲击模型。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基于区域视角对东中西叁大区域进行分析;从区域内部差异性入手,基于省际视角对31个省份进行分析,得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的结论。实证结论显示货币政策对区域内部不同省份之间的影响差异十分显着,整体来看正的货币政策冲击有效地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而不会带来较高的价格变化,货币政策冲击下中西部地区产出增长低于东部地区,而价格变化却高于东部地区。第叁部分是第四、五、六、七章,为本文的成因机制分析部分。主要从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区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理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特殊性四个角度分析了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成因机制。第四章采用劳动力流动性、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资本流动性4个评价指标对中国是否构成最优货币区这一命题进行了统计研究。第五章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情况,并从传导机制的核心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在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方面的差异及其对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章基于区域AD-AS模型框架,探讨了区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以及区域总需求曲线货币政策乘数的差异,解释了中国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并且货币政策对发达地区经济推动作用更加显着,模型分析结果与本文第叁章实证结果一致。第七章从具有特殊性的地方政府传导机制及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实践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的干预,尤其是借助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和金融信贷传导渠道进行干预,以及再贴现业务、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政策和再贷款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区域传导差异也会导致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第四部分是第八章,为政策建议部分。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成因机制入手,提出根据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现代金融对经济乘数杠杆效应,推动区域金融体系协调发展:在保持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实施部分货币政策工具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差别化操作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五部分是第九章,为结论部分。阐述了本文基本结论,不足及研究展望。
徐涛[6]2005年在《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效率》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股票市场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各国货币当局都面临在此条件下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问题,同时,股票市场的发展也影响了货币政策传统理论的解释力。因此,研究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将研究在股票市场发展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相互影响如何改变了货币政策效率。 股票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持有形式,改变了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根据跨期效用最大化原理,微观经济主体会将自己的资产合理分配在货币、消费、实际投资和股票投资上,从而影响了微观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行为、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在股票市场发展情况下,货币政策微观基础发生了变化。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时,股票市场的发展将改变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在现实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在决策过程中面临不完全信息问题,使他们不会像完全信息状态下那样调整自己的资产。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当货币当局开始实施货币政策时,微观经济主体将根据别人的选择来决定自己的策略选择。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将进行货币政策博弈,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他们将仿效别人的选择,否则将蒙受损失。在货币政策博弈中,股票市场发展状况决定了博弈均衡解的数目,影响着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完善的股票市场有助于减少博弈均衡解的数目,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稳定性,而不完善的股票市场则会增加均衡解的数目,造成货币政策效果的不稳定。此外,完善的股票市场可以向微观经济主体传递准确的信息,还能够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放大货币政策的效果,使微观经济主体增强对货币政策的信心,提高货币政策可信性。根据博弈均衡的收入占优均衡原理、“聚点均衡”和“廉价谈判”原理,在货币政策博弈过程中,微观经济主
任啸[7]2002年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的研究主旨在于探讨使中国货币传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因素。随着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越来越倚重于宏观金融的间接调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健全是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在我国,要有效运用货币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关键在于完善与之相关的制度条件。 论文结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别分析了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贷渠道和外汇渠道在我国的作用及效果。论文对计划经济体制和转轨时期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作了比较。认为近年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有限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即传导机制)的转变没有伴随相应的体制转变,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和渠道短缺。论文着重以历史的眼光考察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的逻辑。论文从中央银行运行制度、商业银行运行制度、国有企业制度、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制度、利率制度、外汇管理制度和相关制度,包括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做出了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分析,以达到健全完善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创建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目的。
李双[8]1997年在《美日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比较与借鉴》文中研究表明美日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比较与借鉴李双从贷币政策是否通过利率起作用来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划分为利率型和数量型。在利率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发生作用,主要是通过利率的调节,利率是整个传导机制的中心。利率型传导机制具有反映灵敏、迅速、...
徐英吉[9]2004年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以我国贷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为研究主题,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以及微观银行结构等多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近年来的数据对该课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信贷传导机制低效的原因,并据此给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分七个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阐明了研究结构和主要结论。 第一章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回顾以及信贷传导机制的界定两个部分,本章简要介绍了货币途径传导机制,重点探讨了银行信贷渠道以及该渠道发挥作用的条件,本章的分析为以下各章的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第二章研究了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一是研究了中央银行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方式对该传导机制的影响。二是分析了货币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叁是研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四是分析了经济、金融区域二元制结构不利于信贷传导。 第叁章研究了我国微观银行结构对信贷传导的影响,本章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分析了银行业的集中降低了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二是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降低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效应。叁是研究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结构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四是研究了银行的信贷配给不利于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也降低了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第四章采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银行信贷渠道是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第五章分析了中国信贷传导机制低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结论
白静[10]2008年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机制为核心,重点研究了叁个问题:一是货币政策是如何传导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是否可以利用货币政策信息预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怎样将货币政策信息传导到资本市场及实物经济体系中?叁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如何改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应如何改善债券市场结构及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以实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美运行。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的文献综述,力图从理论上挖掘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构建全文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章从“货币观”与“信用观”角度出发,系统论证了传统理论模型中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功能与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可以分为理论与实证两个模块,重点研究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体行为与各类经济变量的传递关系,本章以此为契机从叁个层次来得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作用的关键环节与逻辑框架。第二章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作用的理论分析。本章对从货币政策传导的两阶段出发,研究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对货币供求带来的冲击,论证银行间市场各主体行为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货币供求历来是货币政策研究核心内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使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并减少了银行持有超额储备的意愿,进而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灵敏性,促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加稳定化。同时,从货币政策传导的叁个层次出发,论证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功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为各主体管理流动性、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场所,其存在有利于中央银行通过债券市场来调控各主体行为,进而促进货币传导的有效性,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中央银行提供了货币操作与基准利率形成的平台,其发展有利于信贷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融合,从而提升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第叁章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数量特征分析。本章通过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微观结构及功能作用的分析,结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实践及数量特征,描述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货币政策操作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论证了我国债券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第四章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公开市场中的作用分析。本章从我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原理出发,结合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前提、操作工具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我国央行目前主要的操作工具——中央银行票据的性质及缺陷进行了重点研究。本章在比较各利率体系依托载体的流动性、基础性及容量的基础上,结合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前提条件,运用协整及引导关系模型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引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3年与1年银行间国债收益率引导了央行3月期票据发行的参考利率;央行1年期票据发行利率引导3月期票据发行利率;(2)1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其他市场利率关系最为密切,与同业拆借利率与国债质押式回购利率构成双向引导关系;3年期国债收益率仅引导1年期国债收益率,对其他市场无引导关系,而其他市场对3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无引导关系。(3)在同业银行拆借利率体系中,7天拆借利率最为关键,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隔夜同业拆借、隔夜、7天银行间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构成双向引导关系;(4)在银行间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中,7天回购利率最为关键,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隔夜、7天同业拆借利率及1天质押回购利率构成双向引导关系;(5)隔夜同业拆借利率与1天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之间并不构成引导关系。综合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国债收益率与质押式回购利率可作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但其在期限结构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缺陷。第五章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作用的实证分析。本章运用VAR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事件分析法,论证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的影响及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对资本市场价格及实体经济的影响。本章运用VAR模型与GARCH模型,对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进行实证分析:(1)运用Person相关系数法,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银行间债券指数价格与热钱规模、股价指数、基础货币、M0、M2、存贷差显着相关。(2)所有的货币政策指标对债券市场价格影响并不明显;(3)在货币政策指标体系中,M2同比增加对债券市场价格贡献率最大、外汇储备贡献率次之,其他依次为基础货币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4)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价格影响的效应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大概在十月后达到峰值;(5)在流动性枯竭时,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升能对债券市场造成显着的冲击,但在流动性泛滥时却无甚影响,而利率政策则无显着影响。本章运用VAR模型与引导关系检验,对银行间国债指数与上证指数、交易所国债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银行间国债指数与交易所国债指数之间构成双向引导关系;上证指数引导交易所国债指数,但国债指数并不能引导上证指数。(2)从脉冲响应函数来看,国债指数几乎不对上证指数产生影响;对于交易所国债指数而言,上证指数当天给予其一个正的冲击,但第2天开始资金的替代效应开始出现,给予其一个负的冲击;上证指数对银行间国债指数不构成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对交易所市场的价格冲击变表现得更为灵敏,在当期达到最大值,但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对交易所债券市场价格的冲击具有一个滞后效应,在3天后才达到峰值。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1)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CPI、进出口差额、社会零售商品消费额显着相关;(2)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实体经济并无显着影响。第六章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重点分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及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议。本章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脉冲响应模型分析,认为M2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作为我国的中介目标,而利率目标现在条件仍未成熟。本文的主要贡献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较为新颖,以过去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黑箱”债券市场为核心,从货币政策传导的机构主体、经济变量、金融渠道叁个层次出发,分析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研究了债券市场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机制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而在叁个环节上构建了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理论框架。第二,借鉴货币政策传导研究的实证模型,系统运用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函数、方差分解、引导关系、GARCH模型及事件分析等方法,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的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对交易所债券市场价格及股票价格的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而得出现阶段我国债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根本原因:(1)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银行质押式回购利率与国债收益率具有成为基准利率的潜质,但是其在期限结构、发行方式、流动性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现在仍不能完全充当基准利率的重任。从引导关系来看,1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其他市场利率关系最为密切,与同业拆借利率与国债质押式回购利率构成双向引导关系;3年期国债收益率仅引导1年期国债收益率,对其他市场无引导关系,而其他市场对3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无引导关系;在同业银行拆借利率体系中,7天拆借利率最为关键,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隔夜同业拆借、隔夜、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构成双向引导关系;在银行间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中,7天回购利率最为关键,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隔夜、7天同业拆借利率及1天质押回购利率构成双向引导关系;隔夜同业拆借利率与1天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之间并不构成引导关系。同时,从市场交易规模来看,银行质押式回购利率与国债收益率相比同业拆借而言,更具有作为基准利率的潜质。(2)货币政策指标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影响。在所有的货币政策指标中仅M2可以引导银行间债券指数的变动,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不存在引导关系。在所有变量中,冲击最大的是M2同比增长速度,对银行间债券市场造成了一个持续向下的冲击,这与我们的常识相悖,被称为“价格之谜”。它由Eichenbaum(1992)发现,即M1的每次正冲击后,代表美国短期利率的联邦基金利率出现了上扬。张俊喜1(2001)认为这属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典型案例,国外学者更多使用预期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这更多是由于信贷增长速度的原因,当货币供给增速加快时,信贷增长速度往往会快于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进而导致进入债券市场的资金减少。(3)在流动性泛滥时期,存款准备金政策对银行间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明显,2003.8.23,2004.4.12日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并未对其造成显着影响;在流动性紧缺时,存款准备金政策对银行间债券收益率的影响较为显着。2007.4.16造成显着性的原因可能在于中信银行的发行上市;而2007年多次提高准备金后,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下降到了1.5%左右,因此,2008.6.7提高准备金率造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显着波动.(4)利率政策对银行间债券收益率几乎没有影响。仅2006.8.19日加息有一短暂的影响,充分说明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资金推动特征。(5)银行间国债指数与交易所国债指数之间构成双向引导关系;上证指数引导交易所国债指数,但国债指数并不能引导上证指数。表明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相互关联程度有所提高,但银行间债券市场仍与股票市场相互隔离,关系并不紧密。交易所债券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速度远快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影响交易所债券市场的速度,其在第一期就给银行间债券市场一较大的冲击,并持续到第6期才开始衰竭,证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债券价格发现方面更具有效率。(7)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并无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较弱。值得注意的是,银行间债券指数新息冲击导致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加的降低,也导致净出口增速的立即下降,表明债券市场的火热与实体经济的资金争夺效应,最终导致实体经济的下滑。同时,银行间债券指数新息冲击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几乎未造成影响;其对CPI的影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CPI的加速趋势,对社会零售商品消费增速的冲击在1-4期以后有个加速作用,4期以后趋于平缓。第叁,运用VAR模型论证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操作目标及中介目标的影响,进而得出了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从货币政策传导角度,探讨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 国外贷币政策传导模式借鉴(之四)——启示及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模型设计[J]. 曾宪久. 西南金融. 2004
[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 曹赢. 浙江大学. 2017
[3]. 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 杨启智. 西南财经大学. 2001
[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 窦晴身. 中共中央党校. 2001
[5].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及其成因机制分析[D]. 李鹏飞. 云南大学. 2016
[6]. 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效率[D]. 徐涛. 苏州大学. 2005
[7].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D]. 任啸. 四川大学. 2002
[8]. 美日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比较与借鉴[J]. 李双.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97
[9].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 徐英吉. 青岛大学. 2004
[10].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 白静.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标签:金融论文; 债券市场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中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量化宽松论文; 国债利率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国债收益率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量化分析论文; 货币流动性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货币供给论文; 央行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