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探究论文_胡艺琳

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探究论文_胡艺琳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站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为促进铁路客运乘降组织的智能化发展,使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本文就针对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为铁路客运乘降组织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铁路逐渐朝着高科技化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被应用到铁路运输服务中,对我国铁路运输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促进铁路客运乘降组织的智能化发展,需要使用各种新设备的使用要求,不断完善铁路技术产品系列,实现中国铁路产品出口。在铁路客运乘降组织的智能化发展中,不仅要注重运输装备的更新,也要在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将新科技应用到铁路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而为铁力客运组织提供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支持,使铁路客运的服务效率及服务方式得到改进,使铁路客运的管理水平及组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利支持。

1、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的现状

虽然我国逐渐加强了对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客运乘降组织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购买实名制车票的身份证件类型较多,许多身份证件都要采用人工检验方式,导致旅客对人工服务的依赖性较大。同时,部分群体的素质较低,比较依靠人工指导进行操作,且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也亟待提升,需要利用人工方式解决突发事故。②旅客无法熟练使用自动化设备,现场指导人员的数量较少,导致设备使用率过低,旅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③即使加强了对各种高科技的运用,依旧存在假证、倒票等情况,最终引起补票纠纷问题。由于客运违规行为频繁发生,急需对旅客信息进行整合,深化旅客信息的运用、共享及身份识别。④由于客运服务设备的功能不够完善,只能识别二代居民身份证,且有些地区或线路不能使用二代居民身份证进站,这就需要提前取票,导致旅客的乘车时间更加紧张,难以保障铁路运输的便捷性及时效性[1]。

2、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随着铁路客运的需求逐渐增长,铁路部门对运营现状做出了相应的改变,通过对各种高科技设备进行运用,使铁路客运组织的服务水平及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铁路客运乘降组织的智能化构建依旧停留在使用机械设备方面,没有实现铁路客运组织及生产管理的革新性发展,旅客出行过程依旧比较依赖人工服务,导致铁路客运现场处于紧张的用工状态,难以实现“增效、提质、减员”的目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①实名制购票的证件种类过多,客运服务设备缺乏相应的识别条件。②旅客信息和乘车信息的整合及利用力度较弱,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作业流程的优化。③革新方法及思维比较陈旧,以致客运乘降组织模式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2]。

2.2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制约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的因素包括了旅客身份认证、乘车权限判断等两个重要部分,是当前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1)旅客身份认证。目前所能够采用的身份认证手段较多,比如密码、口令等信息密令,智能卡、身份证等信任物体,人脸、指纹等生物特征。铁路运输服务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手段是信任物体中的身份认证,利用身份证件确定旅客的身份。但是身份证件很容易出现伪造、丢失等情况,其安全性、防伪性和易用性难以得到保障。而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手段在出入境管理、公安布控、智能门卫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在铁路旅客身份认证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乘车权限判断。纸质车票是旅客持有的一种乘车凭证,其本身就具有易损毁、易丢失、成本高等缺点。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可以利用电子客票对旅客的乘车权限进行判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身份认证系统和车票信息系统进行整合,能够实现对铁路出行流程的优化,使客运乘降组织的智能化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高[3]。

3、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3.1采用生物识别技术

为实现旅客乘车过程的自动化,应充分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旅客身份认证。在引入生物识别技术之前,需要设定好旅客的身份及购票权限[4]。作为提供铁路运输服务的企业就要利用注册方式,采集旅客的身份信息、购票信息及生物特征信息,并合理设定旅客权限,将这些信息资料存储到数据库。旅客在进行购买、验证或检票的时候,只要利用设备完成个人生物特征的验证,就能够轻松完成身份认证,进而在权限范围内享受乘车服务,有效解决身份证件的验证和判断所带来的限制。将生物识别技术引入到客运乘降组织的智能化发展中,能够自动识别乘客的身份,解决乘客购票、验票和检票过程的障碍,进一步减少黄牛党囤票等不良现象。同时,可以利用客运系统进行车票信息的存储和调用,有效保证了车票信息的安全性,避免了车票丢失、车票伪造、使用假证等不良状况,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铁路运输服务。

3.2实施铁路旅客注册制

(1)建立旅客电子身份。将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身份认证手段,是加快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想要推动客运乘降组织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据化,就必须要完善旅客信息运用机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旅客的身份信息、行程信息和票务信息的智能化调用,进而有效提高铁路客运乘降组织的工作效率,使铁路运营过程的应急决策速度及旅客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5]。因此,在客运乘降组织的智能化发展中,需要及时建立旅客电子身份,实施铁路旅客注册制。

(2)铁路旅客注册制的内涵设计。在首次购票之前,旅客需要在车站窗口利用设备进行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和上传,由铁路客运工作人员确定旅客的购票权限,并注册生成旅客的电子身份。旅客在得到电子身份之后,只需要利用具备生物识别技术的售票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就能够快速完成购票,在检票进站的时候,也只需要扫描人脸或指纹即可,整个过程比较方便和简单,且不再需要客运工作人员的帮助。智能化的客运乘降组织能够有效减少旅客的排队时间和出行时间,避免车票或证件丢失等问题影响到旅客的正常出行。同时,智能化的客运乘降组织能够有效减少客运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使旅客的各项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4、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是未来铁路客运乘降组织的重要发展趋势,但是我国铁路客运乘降组织的智能化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铁路客运乘降组织的智能化发展,应深入了解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的现状,准确把握并突破重点问题,积极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实施铁路旅客注册制,进而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铁路客运组织,有效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使铁路运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为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辉,曾泳贤.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7,39(10):48-51.

[2]李永.客运高峰期铁路部门运输组织工作优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9):112-113.

[3]尚子炜.提高铁路客运组织管理效率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6):201-202.

[4]李立春.客运高峰期铁路部门运输组织工作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0):116-118.

[5]苍海蓉.客流高峰期铁路客运组织策略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5):146.

作者简介

胡艺琳,女,(1987.8) 江西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铁路旅客运输管理(交通大数据、运输市场营销、客流分析、高速铁路等)。

论文作者:胡艺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铁路客运乘降组织智能化发展探究论文_胡艺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