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文化的发展途径与误区的研讨论文_于秀慧

关于企业文化的发展途径与误区的研讨论文_于秀慧

韩家园林业局中心苗圃工会主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生根壮大是指企业在通过科学的疏理、解析、解读、总结、提炼出适合于自己生存发展的理念、形象、行为文化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的推广实施,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提升,最终达到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效率与效益提高的目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企业文化传播与推进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要确保足够的内容和范围,要做到贴近生产、经营、管理、改革,深入到每一个员工心中,进入工作现场,成为企业的价值导向。

一、深入贯彻,内化于心,夯实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基础

文化理念要从书本、墙上走进员工的心中,使员工高度认同、领悟,这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前提。所以首先要提高员工的认知度、认同感。认知是认同的前提,认同又是实践的前提,员工如果不了解企业的文化,不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不会认同和自觉践行企业文化。企业要通过报刊、板报、网络等媒体营造一种很浓的文化氛围,让员工随时随地都可接触到相应的标语,加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文化手册、培训、研讨、征文、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形式提高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感,让员工明白、懂得树立这样的理念意味着什么、怎么做才是符合这样的理念、如何对照理念检查自己的行为、符合和不符合理念要求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等,让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让文化自然而然地“落地”。二是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训灌输力度。分管企业文化的人员要主动担负起“培训师”的角色,深入基层讲授和传播企业文化,还可以邀请企业文化专业培训人员来企业举办专题讲座等,以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注重每年新加入公司人员的培训,例如让新员工诵读、背诵企业宗旨、企业精神,学唱中隧之歌,学习了解公司创业史和前辈的一些光荣传统。另外对企业文化建设骨干要每年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具体操作者的素质和水平。

二、企业各级领导要大力倡导并率先垂范

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高层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是企业文化的提炼者、倡导者、实施者、推动者、改进者、先行者,是企业形象的直接代言人,对企业文化能否落地生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企业高管人员,一定要清醒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身作则并且深度参与,不仅要自己清楚企业文化体系应该是什么,还要将这一体系“推销”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作为企业管理者,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其一言一行都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要从自己的工作出发,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先改变自己的观念和作风,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身体力行,“言”与“行”相违背,“说”与“做”相脱节,只会在有关企业文化的会上照本宣科地念稿子,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念什么,还厚着脸皮让别人贯彻执行,那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此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有没有决心和勇气先把自己塑造为企业文化的典范,能不能自己认同并首先传播公司的文化,是决定企业文化建设成败关键的一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要以制度体现文化,文化融于制度

理念体系源于管理实践,是管理实践的高度提炼,企业文化只有融入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才可能由“虚”变“实”,由“无形”到“有形”,才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因此,各单位、各部门开展的一切工作都要实践公司文化,要将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在企业的体制、机制、流程中,固化为各项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标准。同时,制度又是企业文化能否落到实处的保障,是观念、行为、习惯产生的土壤。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落地生根。例如我们提出建设学习型企业,贯彻“大产业、大学校、大家庭、大舞台”的企业理念,那么公司就要形成一种学习制度,比如针对全公司不同类型的员工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能收到实效的培训教育计划,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员工学习成效与岗位、收入挂钩等,达到企业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员工在学习实践中得到不断的进步,长期以往“大产业、大学校、大家庭、大舞台”的理念就变成了公司的文化,得以很好的贯彻。

四、要对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

良好的企业文化毕竟是通过一项项具体工作实现的。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们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工作力度、操作水平都会有所差别,贯彻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有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制定评价标准,对企业的价值理念、经营方针、制度执行情况等要定期检查,看看是否仍然适合,是否应作修正。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及时肯定成绩、发扬成绩,才有可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才有可能走向良性循环。评价可由企业自身进行,也可由咨询公司进行。

五、企业文化建设要避免几个误区

一是把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企业“形象工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流于形式,照搬现成模式和简单模仿,试图在短期内“打造”出企业文化体系,并以此来“妆扮”企业的形象。以至于有些企业认为有了企业文化建设框架系统,企业文化也就建好了。二是把企业文化的相对稳定等同于固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模式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而一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时代意识,导致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GDP”等理念的提出,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没有相应融入这些新的内容,违背了企业文化的“创新性”。三是把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完全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为主,只要思想政治工作到位了,就抓好了企业文化建设,不可否认,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但两者毕竟是不同的概念。四是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开展文体活动。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等文体活动,把文体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完成。这些做法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说是必要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却是浅表层面的,效果是有限的,并没有把握企业文化的要领。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世上没有最好的企业文化,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持之以恒,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企业文化也必将会成为企业永恒的动力。

论文作者:于秀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关于企业文化的发展途径与误区的研讨论文_于秀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