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BIM技术;给排水工程;可视化;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给排水工程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就相应的给排水工程的有效施工而言,难度也在增加。因此,必然对相应的给排水工程的有效实施提出更高的要求。技术层面的创新与优化是一个重要环节。BIM技术的应用就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其能够明显提升整个给排水工程项目的落实效益,对于设计环节以及施工建设阶段都具备理想的优化效果,值得进行研究和引入。
1.BIM技术的含义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缩写。一般是指工程项目中各种相关数据与实施中的工作流程相结合,形成工程信息模型,以达到建筑数据汇总的效果。模型数据包括结构、材料、施工时间等方面。因此BIM在工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十分方便。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包含了建筑数据存储,还有建筑工程设计之间的相关性,以便能够在BIM数据库中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输。同时,因为建立了与现场相似的3D模型,BIM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效率,从而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2.给排水工程中BIM技术应用特点
2.1可出图性
对于BIM技术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也可以在设计后的图纸中体现出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对相应的建筑设计模型的图纸,可以直接打印出来,以便于实现后续施工,同时也能够降低出图环节中的问题和故障。当然,这种BIM技术的可出图性还和整体修改的便捷性密切相关,促使其能够在整个模型结构上进行相关内容的修改,避免了以往逐一修改出图的偏差问题。
2.2可视化
对于BIM技术的有效应用而言,可视化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基本特点,这种可视化特点主要就是指相应BIM技术能够通过建模的方式,针对相应给排水工程系统进行三维立体化呈现,如此也就能够切实保障相应设计以及具体施工建设较为流畅可靠,展示效果相对于传统CAD模式更为有效,降低了设计缺陷和偏差出现几率。
2.3协调性
在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协调也是一项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协调主要要求给排水工程自身具有理想的稳定运行效果,同时也能促进其与周围系统的有序整合,有效保证相应的给排水。水系统的运行更加合理,减少了后续运行中的碰撞和矛盾缺陷。
3.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BIM技术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对给排水设计工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在建筑、设备等方面实现协作。在这种状态下,设计单位需要大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给排水各项数据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充分发挥数据关系达到数据协同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给排水的设计水平。建筑工程中包括多个专业的设计,给排水只是其中一个分支,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工作由多个专业、多个设计人员合作完成,在平面图设计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管线交叉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建立工作集合的信息化平台,将所有子系统统一整合在平面图中,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出内部设计存在的矛盾问题,帮助设计人员实现优化设计,达到协同发展的效果。
3.2安装过程模拟
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安装管线,特别是吊顶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在传统的设计中,最容易造成材料分布不合理,延误施工进度。而在使用BIM技术后可以对其进行建模和规划,为这种在过去较复杂的给排水工程建设进行优化。同时,还可以将施工进度应该引入BIM模型,从而对施工进度、安装模型过程达到项目的可视化效果。通过编辑项目的施工进度表可以较为具体的把握整个给排水系统情况,有利于整体的安装、简化设计和安装过程,从而达到减少变更次数,提高工程效率的效果。
3.3参数化设计
BIM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系统。在BIM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对模型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修改和改进,以充分分析和设计这些参数。它还对其他项目的开发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传统的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往往采用office软件进行相关参数统计和进行数据的汇总计算,但BIM技术可以应用于给排水计算,并且可以更快地获得数据,从而提高所需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的真实和准确性。同时加以利用互联网的多样性,并融入高效的数据库管理,也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好比在修改供水和排水图时,只需要把相关的物理参数改变设置好,即可实现数据结果自动更新的目的。
3.4建筑模型的可视化
在过去的CAD设计中,工程师们需要对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内部结构图进行仔细的审查,然后用计算机绘制三维图。但由于工程设计程序的局限性,给排水设计人员很难获得完整的建筑图纸,使原有完整的工程资料丢失。然而用Revit软件建立模型,便保证了建筑信息的完整和细致,使用方便。使得设计者对工程施工系统进行控制和理解还有修改都带来极大的方便。做到了建筑的可视化,对施工的进程也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5管道综合设计
在传统的给排水设计中,各专业分别设计。管道完工后,进行图纸配对。由于各专业领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设计师的水平也不均衡。面对如此巨大的设计工作量,它往往呈现出较长的设计周期,多次进行图纸的修改和设计,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等。在BIM技术的应用下对图工作就变得很简单了,通过Revit完成图纸的制作要求,并有不同专业到出RWC文件,通过系统对图了解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对其进行标注。另外,通过管线碰撞检查,还能够避免管线之间的交叉重叠,优化管线布局,并通过分析图元ID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返修。
3.6协同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对于给排水工程项目中BIM技术的有效应用来看,其还能够在协同管理方面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优势,这种协同管理主要就是为了促使相应给排水工程项目的所有参与人员都能够较好依托于BIM技术提供的平台进行有效落实,进而也就能够较好促使其相应整体给排水工程项目的落实能够较为高效流畅,对于以往施工建设中可能存在的人员之间的矛盾和缺陷也能够予以规避。从具体的给排水工程各个环节中来看,其更是可以借助于这种BIM技术进行协调处理,比如对于设计环节中多个设计人员工作的落实而言,其就可以较好借助于该平台进行处理,提升了整体设计效率和可靠性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BIM技术的应用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不同对BIM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这方面我国还应该积极引入国外BIM技术的应用经验,结合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情况将技术本土化,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实现更高效、更准确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阳阳.《BIM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p2070-2070.
[2]韦巍.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构筑物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7(5):42-53.
[3]顾海玲,归谈纯.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7(38):92-97.
论文作者:仝振方1,,巴五常2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给排水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效果论文; 模型论文; 数据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