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障碍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障碍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障碍与政府调控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障碍论文,政府论文,经济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构建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使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妥善地结合起来,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孜孜探索的重大问题。重农经济学派大师魁奈首先关注到了市场经济中的固有秩序,率先提出了自然秩序学说;经济学巨匠斯密则以“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将自然秩序学说系统化、完善化,并开创了由纯经济世界探索市场秩序的斯密分析范式,即纯经济分析框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诞生和制度经济学的创立,以及现代新奥地利学派的复兴和公共选择学派的崛起,经济学家首次突破了斯密分析范式,形成了现代分析范式,即社会——政治——经济分析框架。因此,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障碍,也存在着“市场失效”的问题,在今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这不是对市场经济中本身规律和固有秩序的否定,而是对特定社会、特有政治状况下市场经济中市场障碍及形成原因的揭示。只有在市场障碍存在,并破坏了正常市场秩序从而产生“市场失效”的前提下,界定和讨论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才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因为在市场没有障碍、有序运行、有效配置资源的状况下,政府强行介入经济活动就显得不合时宜,也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所以,政府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清除市场障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沿着其内在规律良性持续增长。

一、市场障碍及其表象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市场障碍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阻碍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原存的和再生的事实和要素。现阶段,我国市场障碍的主要表象为:

1.市场种类不齐全,未能构成完整的市场体系。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和市场的板块结合,加上对一些市场客体要素的商品性质认识不准,一些市场开放较迟,甚至不敢开放,致使各类市场不能配套。表现在近年商品市场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货币资金仍然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调拨,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对落后;现货交易已经发展起来,期货市场尚待建立健全。其它如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正处于初阶阶段,有些甚至还处于自发阶段,很不完善,难与商品市场配套。市场本身的残缺性,必然影响市场秩序的完善,成为抑制市场功能发挥的障碍。

2.条条块块的个别利益追逐,造成了市场的分割、闭塞。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市场的总体格局正发生着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向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转变。各部门各地方为了追求各自的局部利益,依附行政权力相互封锁、相互排斥,造成各式各样的“条条和块块”分割,使全国本应统一开放的市场被分割为众多的地区市场和部门市场,各自形成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体系,造成了市场的闭塞性。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传统体制已有所突破,但由于原有体制尚未完成转换,地区间、部门间的壁垒阻隔还是存在。从商品市场来看,虽然生产资料市场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条块分割的物资供应体制还阻塞着物资流通渠道,造成有些企业需要的生产资料买不到,积压的物资卖不掉。甚至有些地方还滋生了保护主义,对外地产品的流入进行封锁,对本地紧俏产品的外销加以限制,以保护本地的落后企业。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化肥、电力、蚕茧、烟叶等物品在市场中遇到的封锁与排挤了。再从资金市场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和多种信用形式,资金市场开始出现一些活力。但是,由于利率的制约作用不大,资金供应体制不够完善,金融机构数量和布点不合理,金融功能单调,集资融资方式欠灵活,也没有促使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一方面资金沉淀,另一方面资金需要又严重短缺,成为当前障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说明,纵向分配和横向流通中的不畅,造成我国市场的封闭性,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充分展开,抑制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范围。

3.宏观经济失衡的问题。经济供求平衡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是单纯的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防止出现宏观经济的失衡,而且市场的不充分还会诱发宏观经济的失衡问题。虽然引致国民经济宏观失衡的因素很多,且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也是难恢复平稳的。或者说,市场机制还没有充分的能力来解决宏观经济失衡的问题,进而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市场障碍。

4.外在化问题。由于个人效用函数或企业成本函数不仅依存于本身所控制的变量,而且依存于他人所控制的变量,这样个体效用函数的相互作用使得一些当事人不付代价便得到了外部经济,即所谓的“搭便车”,而有些当事人则是蒙受了外部不经济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属于前一种情况的例子如企业对工人的培训增加了人力资本,并使以后的其他雇佣者不再支付训练成本;森林企业出资种植维护林木,保持了水资源,而流域内的水电企业因水源丰富,发电量增加获得利益,但并不为此支出费用。属于后一种情况的例子如工厂排放污染物对附近居民或农作物的损害,企业生产的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由于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不可能通过市场价格表现出来,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自行加以解决,顺其发展,则会成为制约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市场障碍。

5.公共物品供应的问题。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生产者不可能靠出售公共物品来谋利,而造成公共物品无人生产或严重生产不足。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乃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有效配置资源的必要条件,即使某些类型的公共物品可以出售,但采取市场买卖的方式,会在社会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将很多消费者排除在外,从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经济资源也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制约经济的继续增长。

6.垄断和行政权力的滥用问题。“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是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条件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最为广泛的市场结构形式。一旦出现垄断,作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杠杆的竞争机制则会不复存在或遭受削弱,市场机制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由于传统体制下的政企合一和统配统包,把企业分成不同等级对待等因素作用,一部分行业的企业享有特别的、排它的垄断地位,它们可以通过计划分配,调拨掌握名牌优质产品和紧俏物资,划定销售范围和市场格局,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如煤气、自来水、电力、电信、邮政、铁路运输、保险等居于垄断地位的公用企业,不仅在行业产品和服务中形成独霸市场的垄断局面,有的还滥用其垄断的经济优势,将其独占优势扩展至终端用品市场或乱收费用领域,这必然阻碍市场竞争效用的发挥。另一方面,一些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与企业串通,采用对产品实行监制、推荐、定点生产、指定经营、评名评优、质量抽查认证等方式,人为垄断某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造成以小挤大、以劣挤优、以内挤外等不正常现象。而且,这些不良现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还有继续蔓延之势。这些都必然阻碍市场经济有效性的发挥。

7.非法经济活动问题。市场竞争的激励机制,必然会产生优胜劣汰的结果,从而,并非任何人都能在正常竞争赢利发财。有些在正常竞争中的失败者为了牟取暴利,规避竞争的失败后果,往往实施违法的经济行为,形成并从事非法经济活动。诸如走私,制售假劣商品行为、经济欺诈行为、虚假广告行为、侵犯商标、专利行为、侵犯版权行为、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等,都是非法经济活动的表现。

非法经济活动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它不仅会损害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个体利益,也浪费了有限的经济资源,更主要的是它阻碍了市场机制中的正确信息传递,引发出社会的虚假需求和虚假供给,破坏市场经济中的正常合理的供需平衡,破坏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秩序,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政府调控经济机制

市场障碍和失效,并非通过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就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政府行为并不能保证凭借其调节手段,就必然能纠正市场的缺陷,政府调节中也可能有错误行为,政府调节也存在失败。这种失败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经济调节采用无效根据和不恰当的方式,使得经营者和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发生了扭曲,从而使其作出的决策不符合经济效率。一方面,政府调控本来的意图是对市场失败进行调整,但在具体的调控过程中,出现调节不足,调节偏离或调节过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利益等外部因素作用,政府行为可能破坏本来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市场,如政府权力的寻租行为就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

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行为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随着经济联系的日趋复杂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政府行为的作用效益呈现出由弱到强的趋势。一般而言,政府调控经济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社会福利过程,其根本的意义寄希望于它能有助于消除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障碍和弥补市场经济中的固有缺陷,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促进市场的正常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调节经济的机制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政策机制。主要通过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前景、比例关系等重大经济问题作示向性的规定,用以引导企业和社会生产的供给和需求等经济活动。二是调控机制。主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使国民经济的运行不致出现大的波动,维护物价稳定和经济的有效增长。三是监督协调机制。主要通过法律、合同、税收、市场管理等手段来监督协调各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政府调控经济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主要有以下途径:

1.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及时准确地调节市场运动。因为市场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间相互制约,互为条件,互相交错运动的总和,构成了政府调控的对象。经济杠杆的功能,在于以物质利益机制为作用点,去引导企业经济行为。为此,政府可综合运用价格、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去引导各个企业资金投向和产品发展方向,及时、准确地调节市场运动。

2.加强对市场各个环节的引导和衔接,保证市场体系的完整和统一。市场体系的完善,必须是各类市场相互之间衔接配套、协调统一。政府调控经济,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加强市场的协调发展,维护经济完整、统一、开放的市场秩序。

3.引导共需,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投资疲软和消费购买力弱的现象,除了地方、企业的重复建设,产品过剩,仓库积压过重,资金滞留,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等原因外,也和国家产业引导有关,致使经济手段不能有效地激活企业和居民的需求。为此,国家对市场体系的宏观调节,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一方面努力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抑制企业的盲目扩张需求,引导企业向知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各种经济参数来引导企业行为,使企业合理地安排投入和产业的组合和数量,并在总量平衡的框架内使供给构成适应需求构成,从而实现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平衡。

4.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防止通胀发生。建立专项基金来平抑物价,稳定市场,是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案之一。因为政府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当市场上某些商品价格波动较大或某些市场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时,要及时地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这项工作应由国家建立专项基金,临时委托某些企业去完成,国家对这类企业进行补贴或资助。不宜固定地让某些企业长期承担吞吐商品、平抑物价的任务,以免某些企业长期处于特殊的优越地位,不利于平等的竞争。

5.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和执法,保证市场的正常秩序。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没有地位平等的经营者的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市场机制就无法发挥作用。同样,没有稳定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市场竞争将陷入无序状态,不能产生效益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大和市场经济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需要法律、法规来固定和调节,需要借助政府执法来来维护。因此,必须广泛研究市场状况,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通过执法来加强法律、法规导向性,把法律、法规的作用及其具有的规范化、强制性、稳定性等特征渗透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

标签:;  ;  ;  ;  ;  ;  ;  

市场障碍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