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机械设备实力的强弱、性能的优劣、设备的完好性、配置的合理性都是施工中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机械和人员安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要做好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化施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加,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推动了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对设备安全与调配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具有复杂性和现场性、阶段性、流动性等特点。由于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所属就有复杂的承包关系,并且机械设备自身的构造与技术也是比较繁琐复杂的,这样就加大了施工现场使用的管理难度;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具有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交叉作业等特点,在施工的不同阶段需要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也不相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阶段性的影响,随着分部、分项工程的逐步进展,需要不断更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那么就导致机械设备的相应管理工作也是呈动态变化。
2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操作不规范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虽然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人员均来自于农村,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加之没有接受过机械设备的常规使用培训,难以熟练操作建筑施工机械设备,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机械设备上边操作、边学习。除此之外,施工总承包单位不重视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进场前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甚至没有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导致操作人员无法规范化使用机械设备,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一旦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操作人员不知如何控制机械设备,这样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2.2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企业依然缺乏完整、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机械设备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等,造成在实际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无规可循、无据可凭、管理混乱。更有甚者在购买了新机械设备之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导致机械设备被动管理,糊涂使用机械设备,无法将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明确。
2.3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必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法制性,一定依法行政。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相比较其他方面的行政立法,法律体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法规内容不配套,造成规制组织无法开展规制活动;尚未制定老旧机械的强制报废等政策法规;法律上职责划分不明确,造成难以有效落实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3.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首先,具有健全完备的立法规范是实现设备安全管理的前提,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实施及效率的优化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其次,需同建筑企业自身所处实际环节的工作要求相结合,制定结构合理、内容完善且能够有效执行的行业规章制度;再次,对于达到使用年限要求且出现质量安全及老化现象的机械设备采取强制报废措施,杜绝安全管理隐患的滋生环境;最后,依法严格划分安全监督部门权限,在该环节需对部门职能权限予以严格划分,以在安全管理活动中深化行业监管职能,且该环节中,行政主管部门处于具体监管工作的核心环节,承担着监督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的职责,这就需部门管理过程中有明确的自我定位,优化管理效率的同时深化法律法规的尊严权威性。
3.2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规划
在制定施工前项目方案时,其间具体的施工进度计划必须足够合理,并同具体的施工环境相一致,且必须同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规定条件相符合。此外,在规划中还需涉及应对突发事件或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而导致必须缩短施工工期的预案,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影响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及施工质量,使机械设备不会出现超负荷运转的现象,进而保证安全性能和施工进度预控。
3.3规范施工现场设备安全管理标准
在建筑施场需制定系统有效的现场机械管理制度,首先,要求各施工主体配备专职或兼职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责任到人对现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负责;其次,需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具体管理工作提供引导和依据;最后,确保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及正确使用,不可存在带病运转及超负荷使用等现象。
3.4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设备调度计划
在项目施工现场往往存在场地分布散乱的现象,据此施工总承包商需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制定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计划方案能够有效防止因现场客观环境而导致工期延误的现象,进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合理控制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整体而言,标准、规范且有秩序的机械调度施工计划能够客观有效地推动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方案的执行力度,为建筑项目质量优化添砖加瓦,奠定良好基础。
3.5完善技术档案管理
实现完备的技术档案管理能够从施工现场实际出发,依据实际施工进度对现场使用中不断进退场的各类机械设备予以动态化的追踪处理,并对其予以规划整合的前提下建立详细的相关安全管理技术档案,为安全管理活动提供现实依据。整体而言,通过建立安全管理技术档案能够将实际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予以真实的呈现,不仅为安全生产检查提供便利,还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充分优化管理效率。
3.6做好周围施工环境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长期进行的是露天作业,施工现场摆放多种的建筑材料,使得机械设备周围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为搅拌机和物料提升机搭设遮雨棚,在机械设备周围不能堆放任何物品,要对周围进行清理,避免出现碰撞的意外情况,为机械设备操作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效率。
另外,要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落实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度,摒弃传统重用轻养的理念,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有效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4结束语
建筑施工机械的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确保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除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之外,现场主管人员要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措施,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杜绝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的为施工生产服务。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任务的按期完成,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武喜朝,周南.浅析水利施工项目管理中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5,01:26-28+31.
[2]李卫民.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陕西建筑,2012,02:47-49.
[3]王哲,马咸生.浅析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J].陕西建筑,2013,04:51-53.
[4]袁强.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32-34.
论文作者:许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