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志刚 宋凤香
(1银川市西夏区南梁农场卫生院 宁夏 银川 750015)
(2益可思大药房 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包皮过长患者,以及包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临床注意事项。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将我院确诊的196例包皮过长或者是包茎患者选做研究对象。在良好临床麻醉基础上为其选择运用杜氏包皮环扎器完成包皮手术治疗过程,统计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归纳相关临床注意事项。结果:通过在运用杜氏包皮环扎器基础上实施包皮环扎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中入选的196例患者均实现成功治愈,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196/196),结论:针对临床中收治的包皮过长患者或者是包茎患者,运用杜氏包皮环扎器开展包皮环扎手术治疗,能够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包皮过长;包茎;环扎手术;治疗效果;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188-02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包皮过长或者是包茎患者实施切除手术的方法本身具备多样性,其中具体涉及了手工切除方法、激光切除方法,以及Mogen钳切除方法等多个具体的表现类型。从临床手术治疗活动的实施过程角度展开分析,做好术中操作行为的规范性控制,系统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工作,对于支持和保障患者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具备重要意义。本文以我院收治部分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环扎手术的临床效果和注意事项展开了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将我院确诊的196例包皮过长或者是包茎患者选做研究对象。其中包含包皮过长患者164例,先天性包茎患者32例。年龄介于10~52岁,平均(14.2±2.2)岁。本组患者均系自愿参与,明确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临床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的杜氏包皮环扎器由上海宏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要指导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选取和保持平卧体位,针对成年期患者以及在手术过程中能够良好配合的学龄前儿童患者实施基于1.00%利多卡因应用条件下的阴茎根部阻滞麻醉,针对手术过程中无法进行良好配合的学龄前儿童患者实施氯胺酮麻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患者麻醉干预过程生效后,临床医生应当在严格遵从标准化临床操作规程条件下,运用杜氏包皮环扎器,完成针对患者的包皮环切手术治疗干预过程。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归纳相关临床注意事项。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完成数据处理。针对患者的各项计数性数据资料指标选取(n,%)形式加以表示,实施统计学百分比重计算处理。
2.结果
通过在运用杜氏包皮环扎器基础上实施包皮环扎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中入选的196例患者均实现成功治愈,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196/196),经由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恢复效果展开统计分析,本组196例入选患者中,有187例患者在术后9.00~14.00d时间区间之内,其环扎线以外区域的远端干性坏死包皮组织实现完全脱落,患者手术切口沿切缘区域完全愈合,切口外观部位整齐度和美观度较为充分,切除后的包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且无残留。
本次研究中入选的另外9例患者,因包皮组织结构厚度加大,或者是手术过程中环扎线紧度不足而延迟愈合,并且在手术医生的人工辅助操作条件下方实现干性坏死包皮组织结构的完全脱落,因患者包皮组织套扎位置无痛且无出血,患者未出现临床并发症,经由简单临床处理实现完全治愈。
3.讨论
包皮环扎手术在包皮过长患者和先天性包茎患者中具备较多应用优势,其本身操作方法相对简便,手术过程耗时较为短暂,且对患者的机体不会造成较大创伤,患者术中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出血和其他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在包皮过长或者是包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干预过程中,通常应当关注如下事项:(1)严格检查和控制患者的临床禁忌症,在患者包皮组织、龟头部位以及尿道组织存在炎症条件下,应当在患者治疗控制后择机为其开展手术治疗过程。(2)合理选择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的内环,规避因选择失当引发的疼痛水肿并发症。(3)结合患者的临床反应为其针对性开展术后护理干预,支持患者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数据测算结果表明。运用杜氏包皮环切术针对包皮过长患者或者是先天性包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4.结语
针对包皮过长患者或者是包茎患者,实施基于杜氏包皮环扎器应用条件下的包皮环扎手术治疗,能够获取较好结果,确保患者的手术切口快速实现充分愈合,在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条件下,确保患者稳定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
【参考文献】
[1]刘洁,段光琦,王啸,等.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在小儿包皮手术中的疗效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02):186-187.
[2]林剑峰,梁福律,涂建平,等.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性科学,2016,25(11):22-24.
[3]林海涵,曾彪.包皮环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在小儿包皮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8):204-206.
论文作者:郜志刚,宋凤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包皮论文; 患者论文; 包茎论文; 扎手论文; 或者是论文; 手术论文; 条件下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