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全球化(笔谈)——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全球化视域下“两个必然”原理的实现——《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成就”——社会主义全球化及其发展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宣言论文,资本主义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视域论文,笔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3-0005-10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刘明华
刘明华,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刘明华(1966-),山东曹县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我们目击的一切重大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全球性,把我们目击的重大事件与过去的、有史以来的一切重大事件区别开来的也正是全球性。”[1](P51)狭义的全球化特指新技术革命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向着一体化演变的态势。广义上的全球化,则是由资本主义肇始、至今仍在持续的各国间相互依赖的日益加强和全球意识不断增长的过程。
全球化概念虽然出现较晚,但作为客观的进程却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源头。早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相当敏锐地触摸到这一历史脉络,并深刻地预见到了它的趋势和后果。重温《宣言》思想,从全球化视角思考资本主义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命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资本主义扩张与全球化兴起
最初的资产阶级是从产生于中世纪农奴的初期城市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来的。“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2](P28)地理大发现导致的商业革命,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不仅使资产阶级得以迅速成长,也拉开了全球化的序幕。
随着市场不断扩大、需求持续增加,商业革命引发了工业革命,生产方式依次从封建行会工业、工场手工业过渡到现代大工业,与此相对应,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代替,最后又为现代资产者所代替。工业革命促进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的建立,世界市场又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在这些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资产阶级本身也迅速地发展起来,独领风骚和时代潮流,最终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了。“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2](P29)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资本积累规律和资本价值增值的本性,驱使资产阶级对生产方式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它就不能生存下去。“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2](P31)“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2](P30)
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不断开拓,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日益具有了全球性。“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2](P32)随着生产和消费全球性的增强,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也迅速扩展到全世界。“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2](P32)“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2](P31)
总之,资产阶级自身的发展过程,与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日益沟通的过程,与全球性经济关联日益增强、世界市场日益形成的过程,与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的全球体系确立过程,有着历史的、逻辑的一致性。
二、资本主义全球性的内在矛盾
《宣言》在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其全球性蕴涵的内在矛盾。《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这种劳动所创造的是资本,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只有在不断产生出新的雇佣劳动来重新加以剥削的条件下才能增值的财产。现今的这种财产是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中运动的。”[2](P42)资本主义生产是典型的异化劳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是它最根本的特征。
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里对资本的运动规律做了更深入的阐述:“总的说来,资本家的劳动和他的资本量成反比,就是说,和他成为资本家的程度成反比。正是劳动条件和生产者之间的这种分离,形成资本的概念;这种分离从原始积累开始,然后在资本的积累和积聚中表现为不断的过程,最后表现为现有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和许多人丧失资本(现在剥夺正向这个方面变化)。如果没有相反的趋势不断与向心力一起又起离心作用,这个过程很快就会使资本主义生产崩溃。”[3](P462)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持续进行的结果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和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是“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和许多人丧失资本”,过程的最终是“资本主义生产崩溃”。可见,资本主义的真正限制恰恰在于资本本身,在于以劳动者被剥夺和贫穷化为基础的资本及其价值的自行增值。这就是资本主义全球性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生产力就越是资本的生产力,社会财富就越是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里。“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价值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那么,它同时也是它的这个历史任务和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不断的矛盾。”[3](P463)资本主义以牺牲全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自己发财致富的条件,依旧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这种专制制度越是公开地把营利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恶。”[2](P35)
“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2](P41)资本主义自诞生以来,依次经历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等不同历史阶段。这些不同阶段的更替,构成了资本主义不断克服自身限制、努力拓展生存边界的历史。但矛盾无法消除,危机始终存在。在自由竞争时期,表现为个别企业的计划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私人垄断时期,表现为个别部门的计划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国家垄断时期,表现为个别国家、地区的计划性与整个世界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可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于它全球扩张的各个阶段,并呈现出一种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趋势。
因此,在《宣言》看来,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2](P33)
三、全球化结果与资本主义历史命运
国家垄断资本在国内确立了统治地位后,为了确保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利用落后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将过剩的资本输出谋求高额利润,必然向世界范围扩展,从而导致生产、贸易、金融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最终使资本主义跨入最高、最后的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与此相应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开始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的生产,由于它本身的内在的规律,一方面不得不这样发展生产力,就好像它不是在一个有限的社会基础上的生产,另一方面它又毕竟只能在这种局限性的范围内发展生产力,——这种情况是危机的最深刻、最隐秘的原因,是资产阶级的生产中种种尖锐矛盾的最深刻、最隐秘的原因,资产阶级的生产就是在这些矛盾中运动,这些矛盾,即使粗略地看,也表明资产阶级生产只是历史的过渡形式。”[4](P87)
伴随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而来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普遍化,造成了三重严重困境:
一是劳动就业困境。资本对劳动的侵蚀和排斥不断加剧,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局面。生产国际化向企业提供了两种战略好处,一是在昂贵劳动力和便宜劳动力之间进行一种全球性竞争;二是各国的纳税标准和税务监督人员相互竞争,相互拆台。于是,企业主发现了点石成金的秘诀:没有劳动的资本主义加上没有税收的资本主义[5](P129)。时至今日,工厂倒闭,失业的恐惧已成为各国劳动人民的家常便饭,而全球化则成为一种万能的借口!其全球扩张的过程始终是资本对劳动侵害日益加深的过程。“在过去的25年中,失业增长不是市场的产物,而是资本战略的结果。失业被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破坏工人运动成就的必要手段。这种看法既适用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适用于再度被征服的东方国家。”[6](P224)即使在所谓就业天堂的英国和美国,生活在劳动与失业之间的灰色区域的、经常不得不满足于一种饥饿工资的人长期以来已构成多数。只以盈利为目的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使劳动社会这碗汤变得越来越稀薄。伦敦骚乱和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表明,它正快速失去存在合法性。现在是人们在批判中进一步澄清被称为自由市场而实际是阶级权力的基本运行方式的时候了。
二是两极分化困境。财富分配严重失衡使社会分裂的鸿沟不断加深。全球化资本主义将世界分裂为胜利者和失败者,建立起一种“胜利者拿走一切的社会”。财富和资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垄断集团阶层,而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工资等级台阶最后一层跌入贫困。在这个社会里劳者不获,获者不劳,两极分化达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这个剪刀一样的差距毕竟已经打开——在越来越有与越来越没有的人们之间打开。”[5](P167)看看次贷危机爆发后的美国:美联储随心所欲地印钱,华尔街财富在操纵国会和白宫;美国1%的人拥有超过90%的财富;工人平均收入在持续下降,公司高管的薪水却是成倍增加。这种状况使大多数人相信,“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古老公式对于描述社会的与经济的现实似乎又变得非常恰当了”[5](P166)。
三是全球秩序困境。全球化“中心”和“边陲”的矛盾持续激化。《宣言》曾指出:在全球扩张并确立其世界体系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P32)“中心”和“边陲”的这种矛盾,先后表现为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西方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在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贫困和收入的不平等分配,不是特定环境或错误政策产生的消极后果。它们是该体系的逻辑,该体系本身内在的世界两极分化逻辑的产物。所以,尽管这些后果时强时弱,但它们是持久存在的。”[6](P224)在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凭借规则制定权和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顽固维持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在生产、贸易、金融、投资各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强取豪夺,导致南北矛盾日益尖锐,也使整个世界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重新发现下列事实,即另一种不同的社会秩序——名字就叫做社会主义。它不仅具有客观必要性而且必须是世界范围的。”[6](P254)
资产阶级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宣言》最重要的结论。在《宣言》看来,资产阶级始终只是人格化的资本。资本是天生的国际派,资本越发展,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但空间是有边界的,因此,资本主义的时间也是有限度的。由资本主义扩张肇始的全球化进程并不是一种最终状态,资产阶级本身也只是一种暂时性和过渡性。
“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3](P466)资本的运动规律和结果,也就是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和归宿。“今天,资本主义已经接近顶点,是一个动脉硬化、性情乖戾的老人。资本主义的生命周期正在走向衰竭,面临瓦解和迅速衰退。”[7]
标签:共产党宣言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全球化论文; 宣言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