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开放式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论文_吴明杰 谈洁

浅析开放式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论文_吴明杰 谈洁

引言 : 目前,中国城市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上都是封闭式 的,封闭式小区正在改变这我国的城市的面貌,也成了城市郊区 新建大型居住区的标准形式,同时还出现在城市中心改造楼盘和 改建的传统住宅区。封闭小区在给人们带来安全合理的假象的同 时,所凸显的社会问题也是很明显的,新的开放式的居住小区规 划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一、居住小区的发展与现状

1.1 居住小区的发展

中国住区规划 60 年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变 革有着紧密的关系。早期 50~60 年代受西欧和前苏联的影响,邻 里单位理论逐渐由扩大街坊演变成以小学半径为规划范围小区概 念。但是,在“先生产、后生活”原则下,住区规划发展几乎停滞。 进入 70~90 年代社会经济复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 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模式。[1]

1.2 居住小区的现状 中国住区规划发展经历了早期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逐步演变为完整的小区开发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赋予了住区规划新的 创新活力,住区环境和居住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现在的居住小 区将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封闭式的,面积由几公顷到几十公 顷不等。一个小区又由几个居住组团组成,小区四周都是以围墙 与外界分割。让城市的居住环境都成了一个个小的团体,团体的 内部就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封闭的文化气氛,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二、封闭小区存在的问题

2.1 小区结构单一 目前,小区的结构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由几个居住组团组成一个居住小区,小区用地面积一般占地 10~20 以上公顷,内含 2000~5000 户,四周用围墙或者商业店面与小区外界分割。[2] 小 区内部划分用地也只有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 地四类组成。小区内部空间呈现等级化机构,道路、绿地、公共 服务设施规模逐级缩小,配置要求要求满足不同居民的生活需求。 每个封闭小区将自身视为一个整体,内部道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绿地及休闲空间分布合理,景观层次丰富,建筑形式及风格统一。 小区内部管理一般依托于物业公司管理,由于物业公司的管理水 平不一,小区内部形成文化氛围也不太同。

2.2 管理困难 居住小区由于是封闭式的,内部管理一般依托于物业公司管理,小区内部形成文化氛围也不太同。大多数居民也较为乐于封 闭自己的小区,因为这样不仅增加了安全感,同时也防止了摊贩 的吆喝,不请自来的推销员或者门缝的广告,但是这些只是制造 了一个安全环境的幻象,仔细调查可以发现罪案下降的小区总是 采取了有效的由人监视及巡逻。即使有门卫,封闭小区内如果没 有持续的巡逻任难保安全,我国一个小区动辄占地十几公顷,即 使不考虑经费,也不可能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同时有保安 巡逻。还有居住小区里面的住户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 文化氛围都不一样,这样也增加了小区的管理困难。

2.3 增大城市交通压力封闭的居住小区用地面积一般占地 10~20 以上公顷 , 小区道 路属于内部道路 , 避免了社会外来车辆穿行。但是当城市道路遇 到封闭小区,不是城市道路被切断就是要绕过小区,无形中形成 了大尺度的道路间距,导致了城市道路网连贯性差、密度低、能 效低、可达性差。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城市道路宽度不断增加,高 架桥立交桥数量不断增多也不能完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即使是 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实际上小区的封闭式管理以至于城市道路无法延续、道路网过于稀疏才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封闭小区规模大且出入口较少,不仅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布局,而且也为居民日常出行形成较大阻碍当住在远离小区 出口的居民出行时,需要步行较长时间才能走出小区,长此以往, 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私家车出行,不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步行去 公共车站,进而减少了公共交通的使用,导致城市交通压力越来 越大。

三、开放式小区的好处

3.1 减轻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开放式居住小区就是打破居住小区的封闭形式,打破传统用围墙和商业把小区内部和外界分隔的方式。让小区内部的道路都 能与城市干道相连接,居民出行不需要太长时间就可以走出小区, 减少了私家车的出行,缓解了部分车辆过多的压力。打开了小区 封闭,让小区的的道路成为城市道路的一部分,车辆有更多的路 径可以行走,使城市道路网连贯性增强了、密度升高了、能效变 得更高了、可达性变得更好了。自然就可以较大的减轻城市道路 的交通压力。

3.2 激发居住区的活力与人气 开放式居住小区因为打破居住小区的封闭形式,打破传统用围墙和商业把小区内部和外界分隔的方式。使得小区内部与外界 联系加强了,沟通交流也增强了,更多的居民能走出去。一般小 区的基本公共设施和休闲都较为完善,可以吸引更多的小区以外 的居民走进了小区,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说,就是增强了整个城 市的内部交流,加强了整个城市的活力。这样必然增强了居住小 区的活力与聚集了小区的人气。

3.3 易于形成多功能的空间 封闭的居住小区内部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局部配置商业、服务设施,并且只为居住小区内部居民服务,而开放式街区强调功 能混合布局,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根据街区周边情况配置商业、 办公、娱乐、教育及服务等多种功能并对外开放,从而形成多样 的综合性功能布局。这种混合式的功能布局打破了原有封闭小区 的枯燥、乏味,激发了居民多样化的活动和交往的热情,使街区 内部充满活力和人气。同时这种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混合布 置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居住环境,也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居 民不必去离家很远的地方购物,上班族也无需再整日往返于居住 和工作区域,整体上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效率,减轻了对城市环境 的影响。另外,不同功能的混合布局形成了由不同形态、体量、 高低错落的建筑组成的多样化的空间形态,打破了封闭小区呆板、 单调的形象认知。多元化的建筑形态丰富了街道和城市环境,同 时增强了街区的识别性和空间趣味性。

3.4 可以形成更开放的人际关系 开放式居住小区因为打破传统用围墙和商业把小区内部和外界分隔的方式。使得小区内部与外界联系加强了,沟通交流也增 强了,更多的居民能走出去。一般小区的基本公共设施和休闲都 较为完善,可以吸引更多的小区以外的居民走进了小区,使得城 市的之中可以形成更为开放的人际关系,为整个城市的和谐创造 了有利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 为城乡一体化形成提供有力保障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逐步消除城乡发展的二元化,而居住小区作为城市发展居住的细胞单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放式的 居住小区消除了利用传统用围墙和商业把小区内部和外界分隔的 方式,使得使得小区内部与外界联系加强了,沟通交流也增强了, 小区居民跟容易的走出去,小区以外的更多居民走进来,激发居住区的活力与人气,形成更开放的人际关系,所以为城乡一体化 形成提供有力保障。

四、开放式小区规划设计的策略

4.1 延续城市肌理 城市肌理的形成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结果,其本身可以体现城市的历史、人文以及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感,是特定时期内的 社会价值倾向的反映。因此在设计开放式居住小区道路的过程中, 应延续原有的城市肌理,对城市原有的道路布局、形态等保持充 分的尊重,以达到街区与城市的充分融合,使街区与城市和谐共存。

4.2 适宜的路网尺寸 道路作为整个开放式居住区的骨架,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基地区域位置、交通流量、功能分布及人口构成等条件选择 适宜的路网尺度,从而确定每个小区防卫单元的规模。通过调研 分析,开放式街区路网间距一般在 60~180m,在设计中可根据现 状条件进行一定范围的弹性浮动,如市中心、交通流量大、人口 密集等区域可选择较小的路网间距,使交通流量能有效分散。[3] 为保证居民生活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将道 路分级设置,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充分保证防卫单元内的安静、 安全,避免对居民生活安全产生不利因素,实现真正意义上“小 封闭、大开放”的空间布局。

4.3 设计防卫单元建筑群 如何既满足居民对安全的需要,又避免封闭式管理的副作用?开放式的居住小区并不是简单的把围墙去掉,全部开放。而 是实现“大开放,小封闭”的空间布局,把以前全封闭的模式改 为整个居住小区划分为多个防卫单元,公共绿地,公共设施是全 面开放。防卫单元建筑群是将防御线设在由一栋或几栋公寓或排 屋组成的建筑群周围。作为本棋式中最墓本的自卫细胞,该建筑 群对外用围墙或栏杆封闭,仅留不多于两个的带门卫或自动关闭 的门口。各个群体的保安必须独立,一个门卫可以同时监视两个 入口。入口必须直接开向街道,由这样的小建筑群组成的街坊也 不会大。

4.4 开放小区道路交通 开放居住小区的道路交通就是,公众也能进入所有街道及步行道。所有公共设施应设在街道旁,使街道成为真正的公共领域, 而不是封闭式小区内那些貌似公用的道路。道路布置可采取尽端 式或者环路式等形式,以构成比建筑群更丰富的不同领域感。但 间距为 100~180m 的步行道必须能贯穿任何区域。

4.5 混合式功能布置 传统封闭的居住小区内除居住功能外,通常还包括商业、教育及部分附属设施等,开放式设计中应摒弃封闭小区配套设施的 自完整性,将原有功能高度整合,并根据街区道路布局重新定义 分布方式。如大型商业可布置于城市主干道等人流量大的区域, 充分发挥其商业价值;小型商业及附属设施可布置于城市支路上, 部分商业网点如便利店等可结合居住功能布置于街区单元内部, 保证居民生活的便利 [4]。由于网络状的道路布局形成了大量的临 街界面,为非居住功能的引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开放式设计 中应充分利用这种空间优势,根据项目区域规模、人口构成及周 边功能配置情况等条件,对不同功能构成、比例及布局方式进行 考虑。在功能配置上,除了商业、服务设施等可以引入更多的产业, 如办公、文化、创意、娱乐等,使其与居住功能充分混合,共同 发展,令街区功能构成更加综合丰富。

4.6 建立多样化开放空间 传统封闭居住小区内开放空间往往采用尺度较大的中心绿地、广场和景观带进行集中式布置,占据了较大的区域面积,而 开放式街区的开放空间分布方式较为灵活、分散,在开放式居住 小区设计中要避免大尺度、单一功能、形态的开放空间出现,应 将其与其他功能相互置换,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分割成不同尺度、 不同功能的若干区域并重新布局,使其分布于整个街区内部,做 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封闭小区内开放空间类型较为单一,改造 中应丰富其类型组成,并通过多样化的功能和形态互相组合,从 而满足人们观赏、休憩、娱乐等多种需求。另外开放空间在保证 功能和形式多元化的基础上,同时要兼顾连续性,景观绿地、休 闲广场、公园等通过连续的步行街道的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使其成为有序的空间系统。

4.7 开放式小区与物业相结合开放式居住小区设计的问题不是单靠物质手段可以解决的。 除了物业方面改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思维,市政府还必须为街 道提供专业警察力量巡逻再加上改善了的居民自然监视,这一套 综合措施会有效地防范犯罪。让政府出面,让整个城市来支持巡 逻队伍其成本对居民来说肯定会比每个小区各自维持自己的保安 更经济。但要使这些成为现实,我们还必须对公众开展教育以增 进市民对社会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身的责任感,城市的居住区 规划设计问题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物质方面的,而是涉及到政策法 规,文化氛围,经济条件,市民综合整体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

结语

为了促进城市持续稳定地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应当积 极进行城市居民区革新,构建开放式的居民区,弥补封闭式居民 区的不足,营造和谐、自然、温馨的城市居民区。只有对城市居 住小区进行“开放式”设计和综合改造,才能更好的解决相关矛盾。 构建良好的开放式居住区,还应当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相关法律 法规,统筹规划,合理设计开放式居民区,维护好居民区的安全性、 私密性、权益等方面,才能更好地构建“开放式”居民区,为实 现城乡一体化做出有力保障,才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和谐的发 展。

参考文献:

[1] 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小区的问题及对策, [J].2005.5,46~49,时代建筑 .

[2] 鲍鲲鹏,张欣钰,封闭小区的城市之伤,[J].2016.5, 36~38,华中建筑 .

[3] 鲍鲲鹏,张欣钰,封闭小区开放式改造策略,[J].2017.4, 73~75,华中建筑 .

[4] 莫携娣,何福强,基于城市居住区“开放式”模式研究, [J].2016.8,13~15,现代物业旬刊 .

论文作者:吴明杰 谈洁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浅析开放式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论文_吴明杰 谈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