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讨论进展期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患有胃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实施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替吉奥化疗治疗。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0%,治疗组发生率为45.0%,(p>0.05),常规组的复发率为30.0%,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5.0%,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健康。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三维适形放疗;替吉奥化疗
【Abstract】:to discuss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fter oper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of GIO clinical effects. Methods:4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for the study,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routin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treatment group on behalf of GIO General groups based on chemotherapy.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were 40%,incidence of 45.0% in the treatment group,(p>0.05),the recurrence rate of General 30%,the recurrence rate of 15% 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ree dimensional-Conformal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 chemotherapy treatment is more ideal,can improve the result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patients and health.
【Key words】 progressive stage gastric cancer;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For the GIO chemotherapy
胃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为环境因素、饮食结构、胃部疾病以及遗传等因素,患者在发病初期不会出现症状,仅仅会出现上腹部不适,发生腹痛的情况也较轻,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或者贫血以及剧烈疼痛时就以属于中晚期[1]。根据疾病的病理可以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其中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表现是属于从小到大,由深至浅的一个过程,针对于该时段的胃癌,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以根治切除术为主,但是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出现复发,因此在术后就需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辅助治疗,所以,为了研究进展期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的效果,特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40例患有胃癌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40例患有胃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癌的临床诊断标准[2],且均为进展期胃癌,同时患者均实施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其中常规组的患者为20例,男性患者为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8至74岁,平均年龄为(44.2±2.1)岁,病程1年至6年,平均病程(2.3±0.6)年,其中病灶位置在贲门的患者为9例,胃底的为6例,幽门的为3例,其他的为2例;治疗组患者为20例,男性患者为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6至71岁,平均年龄为(40.3±3.2)岁,病程1.3年至6.5年,平均病程(2.7±0.4)年,其中病灶位置在贲门的患者为8例,胃底的为5例,幽门的为4例,其他的为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1)排除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2)排除造血功能异常的患者。(3)术前或者术中出现转移的患者。
1.3方法[3]
手术方式主要为胃癌根治术,在患者全身麻醉的状态下行气管插管,分腿式平卧位,以脐下缘作为观察部位,切开皮肤约10mm建立CO2气腹压力13mmHg。于左侧腋前线肋缘下2cm处置入Trocar为主操作孔。术者立于患者左侧,依次清除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肠中动脉旁淋巴结。并将胰腺被摸剥除,于胃网膜右血管根部切断,最后闭合切断胃短血管及胃后血管,关闭气腹,取上腹正中小切口入腹,距癌肿瘤上缘约5.0cm处横断胃体,行胃空肠吻合术重建消化道。
1.4放疗方法
1.4.1常规组,本组患者在术后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 MV X射线作为放射源,体位采用真空垫固定,CT模拟定位,靶区范围:原发瘤床、吻合口和区域淋巴结,放疗治疗剂量:50Gy,1.8-2.0Gy/次,5次/周,5周左右完成。
(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 MV X射线作为放射源,体位采用真空垫固定,CT模拟定位,靶区范围:原发瘤床、吻合口和区域淋巴结,放疗治疗剂量:50Gy,,1.8-2.0Gy/次,5次/周,5周左右完成。)
1.4.2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口服替吉奥同步化疗,在放疗第 1 天开始服用,40 mg/m 2,每天早晚饭后各 1 次,连服 5 d 后停止2d,7 d 为 1 个周期,共进行 4 个周期,直至放疗结束。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如白细胞下降、贫血、消化道反应等),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
1.6统计学标准
采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t检验。以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常规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8例,发生率为40.0%,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9例,发生率为45.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1年后复发情况,常规组的复发率为30.0%,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5.0%,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胃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该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中针对于该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是实施根治术后有绝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者病灶转移的情况,其预后效果不理想。因此就需要在手术后实施相应的辅助治疗,三维适形放疗主要是通过将剂量分布在三维上,让其与靶区相似,进而加大了对肿瘤部位的照射量,并且还能有效的使其和靶区一致,从而加大肿瘤的照射剂量,并且避免正常组织遭受高剂量照射,提高正常器官、组织的耐受程度,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4]。而替吉奥是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组成的复方制剂,同时避免了是第 3 代氟尿嘧啶衍生物。其安全性较高,避免了深静脉置管静脉滴注后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该药物在服用后,能快速的让体内吸收,因此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5]。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常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0%,治疗组发生率为45.0%,(p>0.05),常规组的复发率为30.0%,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5.0%,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效果,且不会增加其不良反应,复发率较低,保障患者健康。
参考文献:
[1] 韩鸿彬,李朝辉,刘帅锋,等 . 胃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7):840 - 843.
[2] 徐建波,何裕隆,吴晖,等.青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J ]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2):160 - 162.
[3] 杨治花,折 虹,闫钢詹,等. 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临床比较〔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3):252.
[4] 袁昕,童建东,殷旭东,等. 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20):1644-1645,1648.
[5] 陈新建. 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5):166-167.
论文作者:杨红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患者论文; 胃癌论文; 常规论文; 率为论文; 术后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吉奥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