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中的求助缺失现象研究_中学生论文

中学生作文中的求助缺失现象研究_中学生论文

谈中学生作文中的习得性失助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习得论文,现象论文,中学生作文论文,性失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说,每每布置作文,总有学生会哀呼一声“又要‘榨文’”,还未看到作文题目,很多学生就已高度紧张,内心恐惧,退缩绝望,这就是学生作文中常表现出的习得性失助现象。要真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首先必须明确习得性失助的涵义及形成原因,设法避免和矫正学生作文中的习得性失助现象。

一、习得性失助的涵义

所谓习得性失助,是指学生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之后,认为自己所处的情境是无法控制的,产生一种无能为力之感,从而被动地接受这一情境压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这是作文困难学生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二、作文习得性失助的形成原因

作文困难学生产生习得性失助心理,既有内在的主观因素,又有外部的客观缘由。

1.受挫失败的多次经历。一个学生在平时作文练习中,若屡遭失败挫折,如作文老是得不到高分,甚至不及格,天长日久就产生不能胜任或不能完成作文任务的主观知觉,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损伤。他们面对作文练习,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对作文反感、厌倦甚至退避。

2.不正确的归因。一般情况下,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等四个主要因素。但作文困难学生习惯于将作文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任务容易、发挥超常等外部不稳定因素,作文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弱、智力低、思维迟钝、记忆力差等内部稳定因素,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认为无论尽多大努力,都将难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降低学习动机,不愿做尝试性努力,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3.教师的不恰当评价方式。由于教师的权威作用,老师对学生及学生作文的态度与评价,会有意无意地通过他们的言行传递给学生,这便成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重要参照物。如果老师无视学生写作的进步,总是采用批评、责备与惩罚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学生接受到这些反馈信息后,会改变对自我的认知,降低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差,努力不努力都是一回事,反正不会取得好成绩,于是自我放弃。

三、学生作文习得性失助的避免和矫正

通过把脉,我们弄清了学生作文中习得性失助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对症下药,帮助作文困难学生消除习得性失助心理,提高其作文成绩。

1.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失败乃是家常事。当学生作文写得不理想时,老师不要对其能力做更多的评论,应引导学生从失败中分析寻找可以改进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告诉他们写作方面的技巧,如怎样审题,使文章切合题意;怎样把文章写具体,使文章言之有物;怎样写人,把人写活;怎样写才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等等,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技巧。

2.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学生写作习得性失助常常是因为老师的不恰当评价方式引起的,因此,老师对学生及学生作文评价应实事求是,将正向评价与负向评价相结合,以正向评价为主,要敢于对学生进行正面表扬。曾有心理学家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可见老师的正面表扬、积极评价对于矫治学生写作习得性失助多么重要。

3.提高对学生的成就期待。期待感是师爱中的最高层次。它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成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包含着热爱、信赖、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内在复杂情绪体验。这种情感反映为教师的一种心情。它通过教师的各种暗示的方式,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向学生透露出他对学生充满期待。教师的这种深沉的情感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它不仅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这种对学生的成就期待,会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很大的学习潜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把这种内心的激情变成自己的行动,刻苦学习。因此,教师应提高学生能学好作文的目标期待。

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其成就动机水平,同样是一个好方法。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可降低要求,让学生写一个表现同桌外貌、生活习惯、学习方法的小片断,使他们写作获得成功,让他们在写作中充分体验成功感,认识自己的能力。其次,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任何一点进步,即使是微小的进步,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容易的,应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在作文进步中体验成功的愉悦,逐渐消除习得性失助。

5.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要帮助写作习得性失助学生确立一种信念:人的能力差别不大,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成功。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训练他们在失败时更多地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方面;若他们已十分努力,则应引导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学习方法不当。这样就可增强他们学好作文的自信心,避免产生自卑感,减少无助感。

总之,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大胆实践,学生作文习得性失助是完全可避免和矫正的。

标签:;  

中学生作文中的求助缺失现象研究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