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接受的过程_文学论文

论文学接受的过程_文学论文

文学接受过程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程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主体的接受欲望

接受欲望是接受主体进入接受活动并继续接受过程的一种能动欲望。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由一定的欲求动机驱使着。欲求动机是推动和指引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内部动因,它唤起人们为满足某一欲求而行动,一旦引起行为和活动,就尽量使其保持稳固而完整的内容。它使主体保持极大的积极性,使其注意集中,思维敏捷,进行持久而顽强的工作,直至达到目标,欲求动机还有调整人类行为的功能,使与人关系较疏远的冲动行为服从于与人直接利益有益的动机,使人的低级无聊的冲动行为服从于高级欲求。文学接受也是这样,如果没有特定的接受欲求,接受主体就不会坐在斗室里独自拿起李煜的诗集或马尔罗的中篇小说,他也许会携妻儿、陪友朋浴着春光去踏青或做别的有趣活动。即使有了接受欲求,各人特定时空环境中的欲求意向也是互异的,它驱使你此时此刻去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而不去看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让彼时彼刻的你去读《三毛流浪记》而不是去读《鲁滨逊漂流记》;而让另一时空环境中的你拿起钱钟书的《围城》而不是卡夫卡的《城堡》……一旦你的接受欲求消隐了,阅读兴趣也就消失了,文学接受也就不复存在了。任何文学艺术的行家里手,如果没有特定文学接受欲望的驱使,他根本不会主动去进行并继续文学接受过程。主体的接受欲求暗含着特定心理功能的实现,接受主体总是在特定欲求的驱使下,主动进入接受过程,接触文本、同化文本的形式意味,又在特定欲求的驱使下,被动地顺应文本、接受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及传递方式,满足自己特定的接受心理欲求。主体的接受欲求一般有如下几种:

(1)超越欲。超越现状,使人变得更美更自由,更幸福, 更完整,更强有力。这是自古至今,大人孩童都怀有的壮志。文学为人打开了一个现实经验无法达到的领域,在此领域人们不用屈服现实法则,主体和客体都遇到了它们在现实社会中被拒绝的自主性的显现。通过文学接受,人们感受到了日常生活中未能感受到、看到和听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看到和听到的美,并在这美的生活中让被压抑的生命,已沉睡的激情全部复活。如果接受主体是位甚至对最美丽景色都无动于衷的忧心忡忡的穷人,在审美接受过程中他却要领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样细微的自然景物的变化;如果现实生活驱迫接受主体象契诃夫笔下的小官员般对权贵们毕恭毕敬,在审美接受中他却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胸襟。因为,文学是依据人类的理想和意愿,用人类的智慧所创造出的健全人生的自由境界,主体通过文学接受活动就可以把自己人生的互补色据为己有,把自己身上的生活污垢完全抖落,把束缚自己的生活枷锁全部卸除,从而建立一种自由、完整的人生,代替现实中受限制的、片面的人生。又因为,文学接受的时间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在八小时之内,但更多的是在八小时之外,在星期天或节假日进行,这些大都是不受社会控制的自由支配时间,这段时间里主体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工作职责而作了一个自由的人,这种有利条件更促使接受主体期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获得超越,还因为,文学接受的两种方式本身都要求和促使主体超越现状。在冷静、超脱的接受过程中,主体由生活的参与者和局中人变成旁观者和局外人,他观看艺术人生的变化,意象世界的对比,于凝神静思中获得一种“无我”的超脱感。在动情介入的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把自己变为文本所描绘的艺术人生的参与者,放纵身心地用全部生命去拥抱接受对象,与主人公一起荣辱升沉,欢乐悲泣,忘却了自己的社会角色、人格面具及性别年龄,达到一种社会日常生活所不可能企及的忘我境界。

(2)认知欲。特定的主体总是生存于有限的时空中, 体验有限的人生,但他的心灵却欲求着无限的时空、无限的人生经验。在工作岗位上,心灵不寻找为操办公务所必须的执行手段、适当机会及运行轨道;在工作之余,在进行休整的时候,人的心就会飞向遥远的过去和将来,飞向自己不曾去过的另一个世界,想遍观那儿的山川地理、历史风云,想体验那儿的地方风习,人情世态,以开阔眼界,丰富心胸,以摆脱单调、狭隘的现实存在,扩展生存空间,延展生存时间。而最能满足人类求知欲的活动却要数文学接受活动,因为,人最关心的是千奇百怪的人的生命体验,他想通过这种体验认识人本身。一个现代中国人通过文学接受,可了解古希腊风习和当时英雄阿喀琉斯的愤怒经历,了解中世纪末期意大利社会及诗人但丁(虚构的)由地狱经炼狱到达天堂的人生历程,了解文艺复兴时代欧洲风貌及情种罗米欧、朱丽叶追求世俗爱情与幸福的悲惨生活,了解十八世纪法国风情及浮士德博士奇异的人生经历,了解俄国十九世纪风貌及聂赫留朵夫与玛斯洛娃由堕落到复活的心灵历程。总之,人们完全可以期待通过文学接受满足自己的认知欲,不仅是因为文学作品提供了这方面的最佳条件,还因为,任何主体虽都有体验无限人生,遍历整个宇宙的潜能和自由,却总被限定在一段时间,一方天地内,体验和观察苍海之一粟,为拓展人生他最易寻找到的最佳方式,便是文学接受。认知过程是主体面对陌生、新奇人生激动不安的过程,也是主体丰富自身贫乏人生的过程,认识欲的满足能使主体活力倍增。

(3)游戏消遣欲。现实中的人往往为特定的生存任务所驱迫, 不得不紧张严肃地去做这种或那种有用然而缺乏趣味的工作。缺乏趣味和变化的生活使主体产生强烈的游戏消遣欲。因为,“游戏不仅仅是无目的的和无意图的,而且也是无劳累感的,游戏就象从自身出发似的,游戏的这种轻快性在主体身上会作为解脱而被感受到”〔1 〕而最能满足主体游戏欲的就是文学接受,因为在艺术经验关联中的游戏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2 〕弗洛伊德说:“(在德语中)充满想象力的创作形式叫做‘Spiel’(游戏), 这些创作形式与可触的事物联系起来,它们就得到了表现。在语言中有‘Lustspiel’或者‘Trauer-spiel’(‘喜剧’或者‘悲剧’,照字义讲,即‘快乐的游戏’或者 ‘悲伤的游戏’)把那些从事表演的人称做‘Schauspieler’(演员:照字义讲,即‘做游戏的人’)。”〔3〕 不仅艺术文本充满了游戏精神,而且,它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人提供纯形式的快乐,让接受主体释放出更大的快乐,所以,当主体接受文学艺术,特别是娱乐性、趣味性、情节曲折性强的文学作品时,尤如沉浸到游戏活动中一样,使精神得到了松驰,为被生活绷紧的面孔增添了些许愉快,为缺少变化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曲折,从而使人的成长历程变得有滋有味。

正是主体的接受欲望造成特定的接受期待,促使主体选择特定的文本,进入特定的接受活动之中。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主体有了接受欲求就可将接受过程顺利完成,接受过程的完成还有待于文本的激发诱导作用,只有文本既能激发接受主体的审美情感,又能有效地诱导接受主体的审美联想与想象时,才能使接受过程进行得顺利而又完美。

二、文本的诱发作用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只有在完美的接受过程中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因此,文本必须能够引起接受主体的兴奋感,为其灰暗的生活增添色彩,为其平淡古板的人生增添生机,用玛克斯·德索的话说:“一个人在看清面前的一切之前,在有可能产生认识之前,情绪与判断就在觉察的感官基础上形成了。我甚至可以把这个事实称为审美反射。一种近乎生理的反应发生了,其高一级的强度很清楚地表现在器官感觉里:加速呼吸或中断呼吸,脊骨透凉或面部羞红与苍白。最高的效果是,第一眼看到一个美的事物就会产生痉挛和晕眩。”〔4 〕文章要唤起主体这样的接受激情与审美迷狂,首先必须利用接受主体的接受兴趣与激情,通过特定的接受兴趣与激情来确定文本的主题与题材,选择它所要感动的接受群体。也就是说,文本总是把特定接受主体所感兴趣的、急欲了解和表达的东西加以表现:它或写出孙悟空的上天入地、七十二变,以满足少儿的好奇心理;或写出梁出一百零八条好汉揭杆起义,奋起造反,以满足青年要求独立的心理;或写出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人生哲理,以满足老年人总结历史人生的要求。其次,文本总是用特定接受主体的视角进行观察,以其特定的心理方式去建构,以其特定的激情去灌注,所以,其中或有少年人的天真纯朴;或有青年人的热情与勇敢;或有老年人的沉稳与练达。这就使接受主体感到既亲切,又和谐,感到自己与作品有一种默契,从而使接受文本的过程变成感知和理解自身的过程。第三,文学文本总是将特定的兴趣和激情艺术化,即,将其组合成一个有序化的审美时间序列——有意味的时间结构,使接受主体把接受这一有意味的时间艺术作为最终目的。所以,一般艺术文本在整体上都具有预言性质,它们在开端部分就将其整个作品的情感意味作了暗示,又在作品展开的每一环节都预示出下一步的发展趋向。换言之,作品的题目或开头的第一句话就已预言了一种使接受主体深受感动的有意味的形式,此后,作品又不断实现和加深这一预言,这样就使预言不断引起接受主体的期待。文学形式本身的预言性质唤起接受主体进一步感知作品,进行假设、期待以及创造的兴趣和激情,而形式本身在实现预言的过程中的迂回和拖延,起伏和变化又不断修改着接受主体完形假设,使主体的接受期待和假设遭受挫折,这就更激发起主体的接受兴趣与激情,延长了接受过程,也使得接受过程更富情趣。为此,文学可以改变生活的形态面貌。现实主义大师莎士比亚为了创造动人的艺术效果,在其杰作《哈姆雷特》最后一场改变了事件的自然秩序。剧作中的国王死在哈姆雷特之前,中毒剑却在其后,哈姆雷特最先中毒剑,却比后于中毒剑的几个人物都活得长些。这种安排无非是为了诱发接受主体的情感压强:作品先向接受主体显露哈姆雷特即将死亡的信息时,接受主体为他能否惩罚凶犯,报杀父之仇、完成扭转乾坤的大业着急,甚至失望,就在接受主体着急甚至失望之后,作品却让主人公报了杀父之仇,这样,就在短短的一场戏中,作品诱导接受主体的审美情感经历了一个大的曲线,释放出了更多的情感能量,获得了更大的审美满足。假如按生活逻辑去表现,即让哈姆雷特先死,那将多么令接受主体失望啊!

然而,并不是所有文学作品都是以把接受者作为上帝来创造其有意味的文本结构的,有些杰作把接受者作为改造的对象,让其旧的审美情趣和欲望不断碰壁,虚心接纳全新的审美方式。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总体上立意上首先进入传统审美的禁区,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处女地,具有极大的陌生性,所以引起接受主体的惊惧;其次,在篇章结构上采用了起落无绪、继续无端的新形态,使旧的审美思维对其猜不透,理不清,从而产生困惑之感。由于好奇求新,使接受主体一定要接受和钻研这文本,又由于旧的审美思维对此文本不起作用,只好智止虑息,对文本进行顺应性的接受,以拓展自身的审美视野。

三、文学接受的动力过程

文学的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在接受欲求的驱使下,在文本的诱发下,排除内部和外部干扰,专心致志追随接受客体的变化发展,向有意味的形式屈服的过程:又是接受主体寻觅、探索接受客体运动发展轨迹,预测接受客体出人意料、动人心魄的美妙结局的过程;更是接受主体发动和喷注情感,展开和飞驰想象,建构和创造审美完形的过程。这一接受主体在艺术文本中启动和展现其生命力的动态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动力发动期。接受主体带着特定的审美欲求, 翻开一部文学作品,让自己的身心指向和集中于将要满足或改造自己审美情趣和欲望的篇章,他在内心设想着接受客体是一个有序、独立的艺术整体,这个整体中内蕴着一条创造的奥秘,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能给自己带来超越现实存在的自由感,带来拓展和丰富自身心胸的认知满足,带来无拘无束进行游戏消遣的快乐。但是,出于艺术的审美需要,这规律被隐藏起来,让粗心者难以发现。因此,接受主体必须集中注意力,创造一种发现这规律的良好心境,这种心境与日常心境有很大差别。日常生活心境与各种实用功利性紧相伴随,受制于现实时空,现实习俗伦常,它遵循着认识性的逻辑规律,处于现实的因果链条之中。而文学接受的心境摆脱了各种实用功利关系,凝神於接爱客体的有意味形式本身,摆脱现实时空而进入心理时空,它遵循情感的逻辑、意愿的逻辑。这时,感觉异常敏锐,情感异常丰富,想象异常活跃。对那些与接受客体无关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让接受客体以高度鲜明、生动和独特的形态孤立出来。当然,这一过程有快慢之分,当主体以超越和认知态度进行接受时,其接受注意和接受心境的形成与可能要快些,当主体以消遣态度进行接受时,其接受注意和接受心境的形成可能要慢些。接受注意和心境的形成,标志着这个接受者已与文本结成了初步的文学接受关系。虽然这时他仅看到作品的一个标题,扉页的一句题词,仅看到第一个诗行或第一段小说情节,就开始动用自己的情感和想象,猜测这首诗、这篇小说将会给自己描绘一个怎样迷人的境界,并带着证实猜想的心情进入接受的下一阶段。比如我们打开纪德的中篇小说集,看到《窄门》这一标题,就会勾起许多猜想:这窄门是通向天堂之门?谬误之门?翻入扉页,有一句《路加福音》的话作题词:“你们努力从窄门进来吧!”它肯定了接受者的第一层猜想而否定了第二层猜想。却又引人猜想,这作品是描写通过窄门的曲折艰辛,既过窄门后的欢乐和幸福?还是写贪图安逸、未过窄门却一无所得者的悔悟?接受者带着这种种猜测,带着证实猜测和修改校正猜测的心理,翻开了作品正文。由于这一阶段接受者的生命活力被作品初步激活,并初步运动。因此,称之为动力发动期。

(2)动力强化期。接受动力一旦随着对文本的各种设想、 猜测发动起来,必然会随着对文本完整形式的进一步追寻和探索而作出新的定向。因为,文本为了吸引接受者,在开初预期的太多,暗示的太丰富,而一篇作品最终所能形象化展示或解决的一般只能是一个中心问题。也就是说,一篇作品虽然可以描写许多人物,多条故事发展线索,几种矛盾纠葛,然而,最终必须遵循多样统一的原则,围绕一个中心来进行,在一个焦点问题上聚合起来,这是由艺术法则决定的,也是由文学作品对接受者依存关系决定的。文学作品没有读者的接受,就永远只是一堆僵死的纸上铅字,只具有潜在的活力和作用,而没有任何实际生命和作用。所以,文学作品往往总是将潜在读者接受欲求形象化地展示出来,与具有这种欲求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若是想讨好一切接受者,多中心,漫无边际的扯下去,就会使每个接受者都产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从而失去接受胃口,中断接受活动。所以,特定文学世界里的多种力量必须随情节的发展朝一处汇聚,吸引接受主体的各种生命力(包括情感、想象和理解)等朝一处汇流。但这并不是说情节线索就呈直线走捷径,一条道儿走到黑,不会有任何曲折和歧途。如果文学结构或秩序的第一原则是多样统一的话,那么,第二原则应该是向多样发散。适当制造发展障碍和艺术悬念,以铺垫蓄势,拖延高潮的来临,增加追寻的难度和曲折性,加大情节张力,以激起接受主体情感波澜,增强接受主体的兴奋度,这是发散原则的第一条依据。发散原则的第二条依据是,文学接受的意义主要体现于接受过程之中,不论是主体的超越欲、认知欲,还是主体的游戏消遣欲,都是在接受过程中得到满足的。所以,文学作品本身不仅要吸引人的接受兴趣,而且必须在适当的范围内延长这一过程。而作品在多条线索向统一的中心推进到一定程度后又朝多方面演化,这就延宕了目标实现的时间,拉长了情节发展的距离,从而延长了人们有意味的文学接受时间。由统一到发散,再统一再发散直至最后统一的创造原则和情节、诗情发展变化的法则,符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运动规则,也符合人类情感波浪式运动的法则,这样构成的文学作品所引起的主体在接受过程中,猜想、校正、再猜想、再校正,直至得到真理的生命探求过程。由于作品整体形式就是历史发展和人类情感运动的形象化展示,由于追求文本整体形式的过程与人类探求真理的过程同构,所以,把这一过程延展到一定的长度,有利于接受主体对文本仔细的观察和咀嚼。还以纪德的中篇小说《窄门》为例,小说第一章开首写道:“我这里所要讲的故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是一部书,可它对我却是倾注了全部的身心经历,我的善良品质就是在这段亲身经历中泯灭消失的。”这段文字把扉页上路加福音预言的信息,作了进一步筛选定向,也使接受者的多种猜想集中于忏悔这一中心或焦点上。但要到达忏悔,却需经过相当长一段曲折经历。作品接着写“我”与表姐甜美的初恋,正准备订婚时,表妹朱丽叶却插了一手,非“我”不嫁,而我非表姐阿丽莎不娶,但阿丽莎却不愿伤害妹妹,从而使事情复杂起来,这是一曲折。在僵局中,朱丽叶为我与表姐的幸福,违心地与一位自己所不爱的人结了婚。就在幸福指日可待的情况下,“我”为了前途,为了不辜负阿丽莎的爱而上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我”生活、学习的动力都来自对阿丽莎的爱,所以,在心中不断圣化着她,以致最后不敢,也不愿见她,生怕实际的接触会有损这种神圣关系,所以,使两人的幸福结合化为泡影,这是又一曲折。阿丽莎也以“我”的爱为生命之泉,在长期等待的折磨下抑郁而死,使我痛悔不已。而那位为了成全“我”而建立一个无爱家庭,由一个淑女已变成一位悍妇却仍铭刻着对“我”之爱的朱丽叶更给我沉痛的懊悔心里又加上几许重量,这是第三曲折。作品对主题由预言到实现经过许多曲折,使接受过程变得兴味盎然。情节发展的每一个曲折,人物命运的每一次变化,都强化着接受主体追寻下一步发展变化的情感动力。在整个文本追寻过程中,接受者先是为主人公甜美的爱情而欢乐,接着又为他疏远情人而着急,最后为他以疏远而害死情人而伤心、愤懑。总之,我们所说的接受动力的强化过程包括两个不可分割又不能缺少的方面:一是在对文本整体形式的追寻过程中,经过艰难曲折最终到达目标的历程不断激起和强化着主体的接受情感。二是指主体的接受情感又与文学的表情性质的内容,如人物、意象等相互撞击,从而燃起了情感的烈焰,使得文学接受的情感动力更为强大。

(3)接受心理的深化和展开。文学接受心理动力的展开和深化是指在情感推动下,主体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对接受客体进行审美完形创造的过程。

在接受心理动力的启动和强化阶段,接受主体带着丰富的情感对文本进行完形假设、完形探索和校正假设,建构完形的活动,接受主体所建构的文本完形进一步激动自身更强烈、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汇融着接受主体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情感历程,接受主体将其喷射到接受客体和接受过程之中,从而使文本完形具有一定的活力和生命。这有活力和生命的艺术文本又激活了接受主体心理深层的高级情思——融汇着民族的、历史的甚或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高级情思驱使接受主体进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想象,从而创造出一个比前一阶段更高级、更深刻的审美完形。具体说来,情感首先激活了接受主体的联想力。因为联想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创造活动,接受主体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调动与审美刺激物具有相似性的各种经验材料,进行主客体融合统一的完形创造。叶维廉在《秘响旁通》一文中说:“打开一本书,接触一篇文章,其他的书的另一些篇章,古代的、近代的、甚至异国的,都同时被打开,同时呈现在脑海里,在那里颤然欲语。一个声音从黑字白纸间跃出,向我们说话,其他的声音,或远远的回响,或细语提醒,或高声抗议,或由应和而向更广的空间伸张,或重叠而递变,象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在我们肉耳无法听见的演奏里,交汇成汹涌而绵密的音乐。”“这是我们阅读的经验,也是创作者在创作时同时必须成为一个读者的反复外声内听的过程。”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许多艺术母题是民族甚或世界的写作母题,如中国古诗中的行旅、离别、山水、怀古、饮酒、赠友等,几乎是每个作家都写的,所以,当接受主体阅读某位作家的某篇作品时,其它作家的同一母题之作也就涌上心头,参与共同创造。接受主体审美经验越丰富,联想也越广阔,他所创造的审美完形也就越丰满,反之,审美经验欠缺的人联想就相对贫乏,创造的审美完形也就相对苍白一些。

其次,情感激发了接受主体丰富的想象活动,激发他运用重新组合的能力超以象外地创造对象。文本总是以少总多,一粒砂中见世界,一枝花里见精神,它召唤接受主体神游物外,创造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从而补充和丰富作品所没有明确、充分表现的内容,使其更充实、更完整。在特定的接受情境中,接受主体对客体甚至进行变形变义的想象创造。因为,人的现在既有对过去的记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当他打开一个召唤自己再创造的文本时,就同时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又展开了憧憬的蓝图,尽情创造。一位刚得到平反昭雪的干部看到卡夫卡笔下萨姆沙一夜之间变为甲虫使得人人厌弃的痛苦经历,把它想象为自己五七年被错判为右派后众叛亲离的人生大灾难,或文革中被作为牛鬼蛇神的牛棚生涯等即是。

经过联想和想象,接受客体得到了重大的再创造,其内涵比文本自身更丰富,其外延比文本自身更广阔,由于在此阶段接受主体充分调动了个体和集体、民族和人类的深层积淀,因而他的能动性得到了更为完满的展示,因此我们称之为接受动力的展开和深化期。还以《窄门》为例,“我”与阿丽莎两小无猜的情境,想到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类似的情境,如抒情诗《长杆行》,叙事文学中的宝黛恋情、戏剧中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等等,看到作品的悲剧结局,想到一切有情人难成眷属的万般情境,甚至想起西绪福斯神话及所揭示的命运对人的捉弄和人的存在本身的荒谬性。其中有些联想与想象与接受客体联系较为紧密,而有些联想与想象和接受客体的联系则较为松散,甚至有一定距离。但无论如何,接受主体的本质力量在此过程中得到了。

对象化表现,接受主体也因此而获得了一种创造的快乐。如果说,在上一阶段接受主体主要是挖掘自我、展示自我;如果说,上一阶段接受主体有较大的被动性,其动力基础主要是由物及我,那么这一阶段则有较大的主动性,动力基础是由我及物。当然,这里所说的由物及我和由我及物都是相对而言的。因为,接受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开接受客体的先行激发诱导而让接受主体作不着边际的由我及物,先我后物的自由创造活动。经过接受主体的联想和想象,审美接受完形就被创造出来,接受动力也就随之减弱,接受活动也就宣告完成。

注释:

〔1〕〔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51页,第146页。

〔3〕《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30页。

〔4〕玛克思·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96页。

标签:;  ;  ;  

论文学接受的过程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